付丽;卢文青;周晓敏
目的 了解热带水果番荔枝酚类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及抗氧化性能.方法 80%的甲醇水提取番荔枝,采用高效液相测定番荔枝所含酚类物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8种常见致病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氧化还原能力(FRAP)及清除自由基能力(TEAC),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番荔枝含有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阿魏酸、槲皮素和木犀草素6种酚类物质,其中没食子酸含量高为(256.52±14.33)mg/kg,绿原酸含量低为(43.56±3.72)mg/kg.这些酚类物质对革兰阳性菌的MIC在0.63~5.00 mg/ml之间,MBC低可达到1.25 mg/ml;对革兰阴性菌的MIC在2.50~5.00 mg/ml之间,MBC低为2.50 mg/ml.没食子酸、儿茶素、阿魏酸及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维生素C.FRAP与TEAC结果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856,P<0.05).结论 番荔枝可以成为天然抗菌抗氧化物质的一种选择.
作者:付丽;卢文青;周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限水、限盐和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静脉泵入硝普钠,观察组则加用rhBNP治疗.记录和监测治疗前、治疗72 h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钛前体(NT-proBN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尿酸(UA)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SBP、DBP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LVEF、NT-proBNP均有好转(P<0.05或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治疗后对照组Scr、BUN、Cys-C及UA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cr和Cys-C明显下降(P<0.05),但BUN和UA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 与传统常规用药硝普钠相比,rhBNP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肾功能,且起效更迅速,患者整体临床状况改善更明显.
作者:马朝晨;滑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生长激素(GH)治疗小于胎龄儿(SGA)的疗效关系.方法 将26例小于胎龄儿(SGA)患儿进行胰岛素以及精氨酸激发试验,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10例,非GHD16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儿身高、生长速率以及骨龄,检测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经GH治疗12个月后患儿的平均骨龄、平均身高、平均身高标准差积分值(SDS)以及平均生长速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IGFBP-3、IGF-1水平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患儿血清IGFBP-3和IGF-1水平与接受治疗后其生长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30,P=0.020;r=-0.36,P=0.003).经GH治疗后,GHD组与非GHD组患儿在平均身高增加、身高SDS变化以及生长速率提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治疗能有效改善SGA矮小患儿身高,治疗前患儿血清IGFBP-3和IGF-1水平可作为其疗效的评估指标,且临床效果不受治疗前自身GH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人体内蓄积,并与激素受体结合起激素样作用,引起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紊乱,从而影响生殖腺发育、配子发生、胚胎生长发育以及导致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改变,导致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先天畸形和出生缺陷.本文通过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及其对人和动物生殖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等问题进行综述,以便加深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出生缺陷相关性的理解,有利于临床上生殖健康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张一丹;华芮;袁菲菲;倪郝;全松;余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子-14(Fn14)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探讨皮肤纤维化新的干预环节.方法 分离HSF,构建Fn14表达载体,将其转染HSF,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n14、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和Ⅰ型胶原(Col Ⅰ)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 (RT-qPCR)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ColⅢ)mRNA表达水平.结果 构建的Fn14表达载体可成功转染HSF细胞,并使HSF细胞α-SMA和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Fn14能促进HSF胶原的表达,提示其在促进皮肤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麦丽萍;陈少贤;肖定璋;陈景;杨敏;余细勇;刘培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对肝吸虫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肝吸虫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吡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苯达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35(IL-35)和调节性T细胞CD4+ CD25+的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TNF-α、IL-6、IL-8、IL-35以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分别为(0.56±0.14)ng/ml、(4.45±2.13)%,对照组分别为(2.41 ±0.67) ng/ml、(9.26±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患者,可降低血清TNF-α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姚宜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登革病毒感染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虫蚊叮咬感染人类.登革病毒分为四个亚型,异型二次感染时引起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抗体依赖增强作用在体内外已被证实是登革二次感染导致严重病症的主要机制.prM抗体具有潜在的抗体依赖增强作用活性和低中和能力.本文主要讨论prM抗体在登革病毒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淼;王超;张仁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化脓性眼内炎细菌培养的临床特征以及对药物的敏感度,为临床治疗化脓性眼内炎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132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或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并于术前取玻璃体液作为样本进行细菌与真菌培养,分析培养的阳性菌株以及对药物敏感度的结果.结果 132例样本中,有70例样本培养出阳性菌株,阳性菌检出率为53.03%.70例阳性菌株中,有37例为革兰阳性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1例、铜绿假单胞菌9例、肠杆菌6例、变形杆菌5例、产碱杆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所占革兰阳性菌百分比分别为29.73%、24.32%、16.22%、13.51%、8.11%、8.11%.行药敏试验发现,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唑啉以及妥布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x2值分别为5.632、5.342、5.216、5.106,P<0.05),庆大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度较低(P>0.05).结论 对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玻璃体液进行细菌培养,能观察到患者的致病菌种类,且通过药敏试验能得出药物对患者致病菌的敏感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深圳市松岗街道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松岗街道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传染病发病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2005-2014年,松岗街道传染病总发病率为485.2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2/10万.经秩相关检验,发病率与年份间为正相关关系(rs=0.939,P=0.000),表明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按传播途径分类,肠道传播传染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rs=0.952,P=0.000).居前3位的主要病种依次为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和手足口病.结论 深圳市松岗街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应作为该街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
作者:陈夏明;陈惠芳;李群;石挺丽;袁青;俞守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按照病床号的奇偶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发热、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皮疹、手足肿大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8.57%,对照组为31.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相近,治疗后实验组CD4+、CD8+、CD4+/CD8+分别为(32.56±2.37)%、(27.62±2.36)%、(1.50±0.09)%,对照组分别为(38.92±2.48)%、(23.28±2.23)%、(2.12±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显著调节T细胞亚群水平.
作者:何志萍;吴雅娟;李翠霞;郑素仪;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脑血流变化趋势及体外循环转机流量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51例冠心病患者,采集病史根据超声情况中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组为:颈动脉狭窄≥50%设定为A组,颈动脉无狭窄或狭窄<50%设定为B组.在冠脉搭桥术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后、体外循环时及停机时双侧大脑中动脉(MAC)血流峰值流速;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冠脉搭桥术中平均转流量、平均动脉压和鼻咽温变化.结果 冠脉搭桥术前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和体外循环时,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体外循环时较麻醉后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后脑血流流速CBF较麻醉后和体外循环显著回升(P<0.05);但是A组患者在麻醉后、体外循环时和手术后CBF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体外循环时A组患者平均体表面积转机流量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B组(P<0.05),而鼻咽温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在麻醉后显著减低,体外循环时较麻醉后无明显变化,手术后脑血流流速上升.而颈动脉狭窄≥50%患者在麻醉后及手术后较狭窄<50%患者脑血流显著减低.
作者:刘飞;徐东;张科峰;李洪利;尚学斌;刘燕晖;姚青;杨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 (GP73)联合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γ-谷氨酰转移酶(GGT)对早期筛查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肝癌实验组患者53例、其他恶性肿瘤对照组患者46例和健康人对照组20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法测定血清GP73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AFP、CEA、CA199水平;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GGT水平.结果 肝癌实验组患者血清GP7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P73诊断肝癌的灵敏度(86.8%)明显优于AFP (54.7%) (P<0.01),而特异性较AFP差(P<0.01).在24例血清AFP呈低浓度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清GP73对肝癌的阳性检出率为75.0%,远高于AFP (P<0.01).血清GP73联合AFP、CEA、CA199、GGT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灵敏度,达98.1%.结论 血清GP73和AFP、CEA、CA199、GG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叶佩灵;吴晓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的组织结构特点、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Smad7表达的特点,分析与PO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0例患者,分为三组:POP(Ⅰ~Ⅱ)20例、POP(Ⅲ~Ⅳ)30例和对照组(非POP患者)50例.标本选取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切片组织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组织中Smurf2、Smad7和Ⅰ型胶原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组织中Smurf2和Smad7的定位及表达.结果 对照组阴道分娩次数少于POP(Ⅰ~Ⅱ)组和POP(Ⅲ~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Ⅰ~Ⅱ)组与POP(Ⅲ~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POP患者阴道前壁和宫骶韧带组织结构薄弱,其严重程度与POP病情呈正相关.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OP组Smurf2、Ⅰ型胶原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而Smad7却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murf2阳性表达见于细胞浆、细胞间质和细胞核,Smad7阳性表达见于细胞浆;与对照组相比,POP组Smurf2明显降低,而Smad7却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次数是POP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Smurf2和Smad7可能参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机制.
作者:曾春燕;刘娟;周妍;吴俊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基于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特点,人体寄生虫病是与地理区域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一带一路”区域发展背景下监测和控制寄生虫病十分必要.同时,侨校在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方面进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也有必要,以服务“一带一路”区域的人群健康和疾病防治工作.本文着重论述侨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以及加强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以适应未来“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需要.
作者:杨光;荆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清金逐瘀方离子导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COPD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离子导入清金逐瘀方,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呼气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血浆粘度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金逐瘀方离子导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液粘滞度,增加患者PaO2,降低PaCO2,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达到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晖;黄立强;秦玉玲;赵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酶循环法(ECA)定量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试剂盒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参考CSLI发布的方法学评价系列文件,对该方法学的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功能灵敏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进行评价,并与ABBOTT i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厂商声明的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 ECA定量测定血清Hcy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总CV分别为1.39%~2.53%和2.15%~4.82%;分析灵敏度和功能灵敏度分别为0.06和2.08 μmol/L;6.20~50.50 μmol/L范围内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R2)达0.998 4;低、高浓度定值质控血清测定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85%和2.24%;57例临床标本AU5800(ECA法)测定结果与i2000(CMIA法)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94 4),血红蛋白(3.75 g/dl)、胆红素F(37.5 mg/dl)和乳糜(7 000浊度)对该测定方法无明显干扰;40名健康体检者Hcy测定结果均处于厂家推荐的参考区间内.结论 酶循环法测定Hcy的主要分析性能达到了厂商声明的性能和有关质量要求,可作为一种准确可靠、快捷价廉的临床常规检测方法.
作者:陈渡波;何秋莹;杜倩怡;冯品宁;姚真荣;陈少谦;林文彬;徐鸿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菌阳和菌阴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59例菌阳结核、468例菌阴结核和606例非结核患者的T-SPOT.TB检测结果,总结该方法对菌阳和菌阴结核的诊断性能,同时比较T-SPOT.TB中抗原A和抗原B在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及一致性.结果 T-SPOT.TB在结核诊断中的总体敏感度为91.9%,特异性为82.0%;在菌阳和菌阴结核中敏感度分别为95.5%和85.9%.抗原A和抗原B的阳性率在菌阳、菌阴和非结核患者三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原A和抗原B在菌阳结核诊断中一致性较差,表现为抗原A具有更好的敏感度,抗原B则特异性更高.结论 T-SPOT.TB试验对菌阳和菌阴结核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抗原A和抗原B在诊断中各具优势,两者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结核病诊断效果.
作者:杨宜英;黄艳君;谭耀驹;杨锟;田国宝;黄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BNP)检测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肺动脉造影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110例,其中大面积肺栓塞45例,小面积肺栓塞65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CRP和BNP水平,分析其与肺栓塞发生的相关性.比较肺动脉造影和D-二聚体、CRP和BNP检测,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结果,分析D-二聚体、CRP和BNP检测,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大面积和小面积组患者D-二聚体、CR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面积组患者D-二聚体、CRP和BNP水平也明显高于小面积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CRP和BNP水平与肺栓塞的发生呈正相关性(r=3.03,P<0.05;r=5.01,P<0.05;r=2.75,P<0.05).D-二聚体、CRP和BNP单一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任何单一的检测(P<0.05).结论 D-二聚体、CRP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检测效能,对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巧国;薛国平;张三武;张家超;何忠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广州市活禽档口H7N9禽流感防控设施现况,探讨活禽市场设施和管理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各区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抽取72个活禽市场,每个市场根据档口结构调查1~3个活禽档口,共抽取127个档口,均为非病例暴露市场.另选取病例暴露市场16个,调查其活禽档口30个.观察记录活禽档口通风设施、内部分隔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非中心城区档口在将禽类“运离市场”比例(25.86%)高于中心城区档口(7.25%) (x=8.230,P=0.004).在通风设备使用方面,病例暴露市场档口(93.33%)使用搅拌型通风器械比例多于非病例暴露市场档口(68.50%)(x2=6.420,P=0.011);病例暴露市场档口将禽类“留在市场存栏”比例(56.67%)高于非病例暴露市场档口(28.35%) (x2=8.704,P=0.003).结论 搅拌型通风器械和活禽留在市场存栏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广州市活禽市场档口存在较多不利于禽流感防控的因素,政府须继续加强对于活禽档口设施和禽流感防控管理.
作者:袁俊;冯晶;王鸣;谢朝军;刘艳慧;马晓薇;刘建平;陈建东;刘于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12-2014年宜昌城区儿童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各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从LIS系统中收集2012-2014年细菌培养阳性且符合细菌感染特征的病例404例,对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2例患儿血培养中共分离出141株细菌,构成比前5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46.81%(66/141)、溶血葡萄球菌12.77%(18/14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0.64%(15/141)、大肠埃希菌5.67%(8/141)和肠球菌4.96%(7/141).132例患儿一般细菌培养共分离出72株细菌,构成比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3.33%(24/72)、金黄色葡萄球菌11.11%(8/72)、假单胞菌属9.72%(7/72)、肺炎克雷伯菌8.33%(6/72)、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为6.94%)(5/72).耐药率处于前5位分别为青霉素96.33%、哌拉西林84.38%、红霉素82.71%、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均为81.25%),统计病例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泰能耐药的病原菌.结论 2012-2014年宜昌城区儿童病原菌谱主要以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的大肠埃希菌为主,对普通青霉素类及四代以前头孢类耐药率较高.
作者:谢利波;刘敏;罗春华;陈童;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