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莲
目的 利用人流感病毒H1N1和H3N2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获得条件培养上清刺激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研究人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释放的细胞因子,是否会诱导正常胶质细胞的免疫病理学变化.方法 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用人流感病毒H1N1和H3N2体外感染,分别于感染早期(6 h)和感染中晚期(24 h)收获条件培养上清,刺激正常星形胶质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状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不同时间分泌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结果 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上清,可显著抑制正常胶质细胞的活性,诱导GFAP蛋白表达的上调,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在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体外实验中,人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释放的细胞因子会诱导正常胶质细胞发生较为明显的免疫病理学变化,但未见明显的细胞因子级联现象.
作者:王革非;李蕊;周健祥;蒋治武;代剑平;李康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激活素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每周1次,连续4周,造成小鼠肝损伤模型,另设激活素抗体中和组于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的次日腹腔注射激活素A的中和抗体,每周1次,连续4周,各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的次日检测小鼠血清酶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组织激活素A、激活素ⅡA型受体、纤维结合蛋白(FN)、Ⅰ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Con A组肝脏病理损伤为严重,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索形态消失,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激活素抗体中和组病理损伤明显轻于Con A组,肝细胞略有肿胀,仍可见肝小叶结构.荧光定量PCR显示Con A组和抗体中和组激活素A及其激活素ⅡA型受体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N、Ⅰ型胶原及TIMP2的mRNA水平抗体中和组明显低于Con A组.结论 激活素A是Con A诱导模型鼠肝损伤的重要致病因子.
作者:张红军;鞠宝玲;聂影;唐小云;胡海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挤压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香河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非挤压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94例同期外伤无输血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12 h血钾进行水平测定.同时对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创伤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创伤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12h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12h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与术后高钾血症无明显相关性(OR=0.64,95%CI:0.041~5.297,P>0.05),而术前高血钾和术后pH值降低是高钾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大量输血治疗并未直接导致高血钾的发生,但仍有一定的高钾血症发生率,因此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仍需动态监测血钾的变化,以降低高血钾所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赵海涛;胡旭梅;王敬波;王伟;时卉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PTX3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的相关性,评价PTX3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依据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分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26例)、高危组(28例),另选30名体检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院后1h内采集血液标本,送检肌钙蛋白、心肌酶等常规化验;应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浆PTX3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PTX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危组患者血浆PTX3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危组患者血浆PTX3高于低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PTX3水平与年龄、GRACE评分、Killip分级、肌钙蛋白T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TX3与GRACE评分中的Killip分级独立相关(P<0.05).结论 PTX3可作为心肌坏死的早期分子指标,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王秀玲;任振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激活巨噬细胞NLRP3炎性小体的作用.方法 用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LPS组、LPS+NLRP3 siRNA组、LPS+Scrambled siRNA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和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共定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白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LRP3和ASC蛋白的共定位明显增多,LPS组NLRP3蛋白的表达增强.LPS还能使细胞培养上清IL-1β的浓度显著升高,NLRP3 siRNA干扰后细胞培养上清IL-1β的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LPS可以促进炎性小体成分NLRP3、ASC的表达,激活NLRP3炎性小体,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β.
作者:牟娜娜;娄晓盈;王仁庆;谭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感染性腹泻细菌学病原谱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以上患者的大便进行培养,根据培养基的菌落形态来判断病原菌的种类,使用CLSI-2012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患者的性别和文化程度与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无明显关系,但是在年龄方面,<60岁患者在感染性腹泻中所占比例达到65.83%,明显高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感染数量高的菌种类型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克雷伯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5.00%、12.50%和6.67%.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以及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有较强耐药性,肠球菌则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以及头孢唑林等有较强耐药性,克雷伯杆菌则对头孢唑林以及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致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为了提高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并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患者的致病菌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以及细菌耐药性进一步发展.
作者:黄国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毒和原虫合并感染,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情况更加复杂.感染HIV会增加感染疟疾的风险和疟疾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感染疟疾会增加HIV的病毒载量并因此促进HⅣ的传播.本文针对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对复方新诺明防治法和磺胺多辛-乙胺嘧啶间歇性预防治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马宁;赵书仙;刘永华;杨照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一种病理过程,可进展形成肝硬化而严重影响生命及生活质量.准确及时地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对慢性肝脏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并有很多临床应用局限性;无创性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敏感性不高.因此近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尤其是瞬时弹性超声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瞬时弹性测定法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胜男;温福兴;王振奇;张玲玥;太京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和环氧合酶2(COX-2)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揭示NOD1和COX-2在妊娠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体质指数(BMI)匹配的80例正常葡萄糖耐量孕妇(NGT组)和80例妊娠糖尿病者(GDM组)剖宫产后脂肪组织中NOD1基因mRNA和COX-2蛋白水平.结果 GDM组NOD1 mRNA相对表达量为(3.148±1.037),明显高于NGT组的(0.975±0.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脂肪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1.672±0.452)较NGT组(0.768±0.272)显著升高(P<0.01),NOD1和COX-2表达升高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相关性(P<0.01).结论 脂肪组织中NOD1和COX-2表达的升高可能是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在GDM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尉阳;孙磊;金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佛山市三水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的发病率,及其与体重指数、血酯、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尿酸、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生化检查调查佛山市三水区3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3 326名,以55周岁中位点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每组再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分别对照各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糖(FP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结果 中年组和老年组高尿酸发病率分别为21.17%、32.11%,老年组显著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中高尿酸组BMI、FPG、TG、HOMA-IR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且与性别相关;老年组中高尿酸组BMI、FPG、TG、HOMA-IR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且与性别无相关.老年组中高尿酸组HOMA-IR显著高于中年组中高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男性、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的人群中高尿酸发病率增高,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作者:陈发胜;余俊文;周茹;侯晓亮;罗国亮;刘锡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大鼠软脑膜血管吻合与脑梗死内血管数目及梗死灶周边血管面积的关系.方法 试验分为对照组及梗死组,通过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对照组则不插入线栓.在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采用大鼠的神经功能三项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TTC染色计算梗死大鼠梗死面积比;采用嗜银染色计算在梗死灶内新生血管数目;采用乳胶灌注方法评估梗死灶周边软脑膜吻合情况;采用尾静脉注射荧光右旋糖苷方法显示梗死灶周边的血管面积.结果 在术前,对照组和梗死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梗死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梗死灶内血管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梗死灶周边软脑膜吻合血管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7d,梗死灶周边软脑膜吻合血管面积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梗死大鼠的梗死面积比明显小于术后第1天的面积比(P<0.05).大鼠梗死侧软脑膜血管面积与梗死灶内再生血管数目、大鼠梗死周边血管面积呈正相关(P<0.01).结论 梗死灶周边软脑膜血管吻合与梗死后再生血管、梗死面积缩小及神经功能恢复有关.
作者:杨志华;何斌;徐凤霞;董亚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部分下岗女工共计200人采用HC2 HPV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免费对其进行宫颈癌筛查.TCT使用TBS报告系统,凡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患者和(或)HC2 HPV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确诊.结果 单纯TCT检查组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为57.9%,单纯HC2-HPV检查组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为58.8%,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联合HC2-HPV检查组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为93.3%,与单纯TCT检查组和单纯HC2-HPV检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2 HPV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漏诊率,其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利琴;段仙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MMP-9、TIMP-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早期急性脑梗死(6~24 h)患者60例,按照TOAST分型方法将患者分为3个亚型:心源性脑梗死(CE)组2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LAA)组25例,小动脉性梗死(腔隙性脑梗塞,SA)组14例.分别于患者发病后24h内、治疗第5天、治疗第14天时进行NIHSS评分,测定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型、不同临床疗效患者的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MMP-9、TIMP-1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4 h时,各临床分型、疗效分组下,血清MMP-9、TIMP-1水平均升高,至第5天时高值,至第14天时基本降低至参考值水平.同一时点(<24 h、第5天、第14天)下,CE组、LAA组间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08,P>0.05);而CE组、LAA组的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均高于SA组(t=3.45~4.96,P<0.05).随着疗效的提高(进步、显效、基本痊愈),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均逐渐降低(F=3.50~4.92,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相应时点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均呈正相关性(<24 h:rNIHSS-MMP-9=0.62,rNIHSS-MIP1=0.49,P<0.05).结论 血清MMP-9、TIMP-1在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发病6~24 h即已经升高,至第5天时达高值,至第14天时恢复至基础水平,其水平随梗死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可能有助于预测病变预后.
作者:施红杰;王记记;赵沧海;赵世峰;江素芹;李云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751例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药物性肝损伤与年龄、饮酒史、乙肝病毒携带、治疗方案有关.年龄>60岁占58.8%(47/80).且患者年龄越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越高,有饮酒史占47.5%(38/80),乙肝病毒携带占45.0%(36/80).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治疗方案比较显示,四联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高(50.0%).结论 抗结核药能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均能迅速恢复正常且预后良好.
作者:郑晓丹;洪丽如;陈瑞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7-2014年广州市海珠区麻疹及风疹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共检测样本2 281例,麻疹Ig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33.14%,风疹Ig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7.85%,不同年份之间麻疹、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805,P=0.000;x2=143.681,P=0.000).不同年份之间麻疹、风疹阳性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发病高峰主要在3-7月,0~5岁婴幼儿及15~29岁中青年高发;风疹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份,15~25岁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8年间辖区内麻疹阳性率有明显波动,近3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要达到消除麻疹控制风疹的目标,必须持续做好计划免疫,严密监测,控制暴发.
作者:郭鹏娟;甘标;潘捷云;王国玲;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效果.方法 采取以人畜查治病、钉螺控制、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2004-2008年全省共查病11 063 267人,治疗血吸虫病1 053 051人,扩大化疗5 055 932人.检查家畜(耕牛)1 240 986头,治疗病畜49 710头,扩大化疗800 741头.累计开展药物灭螺98 512.48 hm2,环境改造灭螺29 899.25 hm2.9个试点村及12个重流行县(市、区)以点带面开展了传染源控制措施.至2008年底,全省人、畜(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1.71%、2.20%,较2004年分别下降56.15%、64.69%.钉螺面积徘徊在7.55亿~7.99亿m2之间.期间全省达到了疫情控制标准,另3个县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4个县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结论 湖北省通过实施以人畜查治病、控制钉螺、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措施,如期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目标.
作者:朱红;刘建兵;蔡顺祥;黄希宝;肖瑛;涂祖武;周晓蓉;张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可导致各种疾病,并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临床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检测与HCMV感染相关的特异蛋白生物标志物有利于快速准确诊断HCMV感染并对预后进行观察.本文对近几年报道的HCMV标志性蛋白进行概述.
作者:李仲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置入术;对照组予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近期、远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术后禁食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短或者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益鸣;韩江;程明荣;汪运节;马大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肺癌是国内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合并肺癌的人群亦日渐增多.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与肺癌存在着复杂关系,本文就糖尿病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降糖药物对肺癌的作用以及糖尿病影响肺癌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梁阳阳;马中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鉴定与登革病毒NS4A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方法 利用串联亲和纯化系统(TAP)纯化分离与NS4A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可能与NS4A相互作用的蛋白;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蛋白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其相互作用.结果 质谱结果表明α磷酸烯醇酶(Eno-1)可能与登革病毒的NS4A存在相互作用,在pSG5载体中构建了C端带FLAG标签的pSG5-Eno-1-FLAG重组质粒,并检测到其真核表达.共表达pSG5-Eno-1-FLAG和pSG5-NS4A-HA重组质粒,双向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证实了Eno-1是与NS4A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结论 宿主蛋白Eno-1与登革病毒NS4A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NS4A在登革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小燕;夏君;刘静宇;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