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烁丹;邹婕;吴维;庄宇嫦;徐怡;熊蓉;张小燕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非血栓性内瘘狭窄组(内瘘狭窄组,n=60)和无内瘘狭窄组(非狭窄组,n=18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生化指标及血管病理的差别,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内瘘狭窄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狭窄组(P<0.05),内瘘狭窄组中前臂头静脉内径较小(2.5~3.0 mm)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前臂头静脉内径偏小(OR=0.083)是术后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病程、C-反应蛋白、术前前臂头静脉内径是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重要因素,其中术前前臂头静脉内径的评估尤为重要.
作者:王凤;梁鸣;曾金花;刘日光;秦曙光;傅君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的嵌合状态与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移植排斥等的关系.方法 选取14例进行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STR-PCR方法动态监测移植后+7 d、+14 d、+21 d、+28 d、+2月、+3月患者外周血和CD3+T细胞的供体嵌合状态,观察其与GVHD发生、移植排斥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移植+7d时,外周血细胞的平均植入率为50%,CD3+T细胞平均植入率为25%,提示移植早期CD3+T细胞的植入较慢;移植后+2月内,CD3+T细胞达到高比例嵌合的患者的aGVHD发生率(81.81%)较CD3+T细胞低比例嵌合的患者(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Allo-HSCT术后动态监测SAA患者CD3+T淋巴细胞的供体嵌合率可以有效预测aGVHD的发生.
作者:陈晓燕;周铭;刘勇;张玉平;王顺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影响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5年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05例听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发生感染的37例患者和未发生感染的268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气管切开、手术情况、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激素使用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住院时间、年龄≥60岁、存在术后脑脊液漏、合并基础疾病、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以及手术持续时间长患者发生感染现象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持续时间、使用激素等为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7例颅内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占56.25%;革兰阳性菌11例,占34.38%;真菌3株,占9.38%.结论 影响听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因素主要有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持续时间、使用激素等,围术期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控制,以大限度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现象发生.
作者:罗唯师;罗国轩;张阳;孙晓辉;张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的搏动指数(PI)、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对脑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ICU/EICU科室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根据患者意识转清或改善且生存时间>30 d者为生存组(n=26),生存时间<30 d为死亡组(n=34),评价PI、血清NSE、TNF-α、IL-6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预测预后的效果,比较联合指标与单一指标的优势.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除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外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I、血清NSE、IL-6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P<0.01),GCS评分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中PI、血清NSE、IL-6与GCS评分正相关(P<0.05,P<0.01).四指标联合判定曲线下面积大(0.817).结论 PI、血清NSE和炎症介质与脑复苏患者的GCS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指标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景招;马中富;姚一鸣;李少洪;钟坚;卜会驹;陈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且对序贯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既往存在拉米夫定耐药且对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的慢乙肝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优化治疗(A组,n=25)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优化治疗(B组,n=27)12、24、48周的生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及病毒学突破率.结果 两组治疗48周时疗效比较显示,B组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为54.5%(6/11),与A组41.6%(5/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HBV DNA水平为(0.4±1.3)log10IU/ml,与A组(3.5±1.0)log10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V-DNA不可测率为63.0%(17/27),与A组32.0%(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为4.2%(1/24),与A组4.2%(1/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病毒学突破率为0,与A组36.0%(9/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服药期间耐受性、依从性良好,3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1例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且对序贯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发生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案.
作者:周昌静;李向永;尤旭;崇雨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雌孕激素诱导性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雌性Wistar大鼠60只,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ATRA组,每组20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对模型组和ATRA组进行肌肉注射[0.5 mg(kg·d),12周]、黄体酮肌注[5.9 mg(kg·d),12周],ATRA组于第10周起给予ATRA肌注(0.5 mg/d,2周).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子宫重量、子宫系数等指标,以及血清激素、维A酸受体α(RAR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ATRA组大鼠的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左右宫角长度值、宫角大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ATRA组大鼠的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左右宫角长度值、宫角大值、宫颈长度值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ATRA组大鼠的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值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ATRA组大鼠的子宫组织RARɑ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大鼠iNOS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ATRA组(P<0.05),ATRA组的子宫组织中iNOS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ATRA可通过与RARɑ结合抑制NO的增加,调节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目的.
作者:肖发菊;黄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为疾病个体特异性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及思路.本文简介了iPSC的制备和iPSC源性心肌细胞的分化技术,以及病人特异性iPSC源性心肌细胞模型在SCN5A基因突变引起的心脏钠离子通道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赵乾皓;徐伦武;卢明放;权力;成建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梅州市新生儿四病的发病率,探讨开展新生儿四病筛查的重要性.方法 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梅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地贫)这四病的筛查结果及干预效果.结果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梅州市各分娩机构出生新生儿226 591例,接受四病筛查的新生儿共216080例,筛查率95.4%.三年来 CH、PKU、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54%、0.002%、5.18%;α-地贫、β-地贫及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分别为8.76%、3.37%及0.39%,其中中间型α-地贫的发生率为0.17%,中重型β-地贫的发生率为0.03%.三年来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儿共16 478名,其中贫血发生率为21.03%,黄疸发生率为5.77%.所有确诊的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和干预,无1例发生机体损伤或智力残疾.结论 开展新生儿四病筛查,可避免患儿发生不可逆的体格和智力损伤,对地贫防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烁丹;邹婕;吴维;庄宇嫦;徐怡;熊蓉;张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趋势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患儿的痰培养标本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成人患者痰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患儿的下呼吸道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 1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840株,占62.7%,其分布较多的是流感嗜血杆菌(n=981)、肺炎克雷伯菌(n=729)、大肠埃希菌(n=680)、鲍曼不动杆菌(n=448)、铜绿假单胞菌(n=278).成人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 7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 906株,占72.3%,其分布较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n=1178)、大肠埃希菌(n=1080)、铜绿假单胞菌(n=981)、鲍曼不动杆菌(n=883).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结论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流感嗜血杆菌成为首要病原菌,加强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必要.
作者:赵呈元;倪军;曹波;徐飞;谈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其精神心理、胃肠激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对象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心理状况和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总症状指数(1.5±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忧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4.7±4.6)、(35.8±5.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2.5)、(24.9±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羟色胺(5-H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管活性肠肽(VIP)、白介素-10(IL-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焦虑、抑郁组中5-HT、VIP、生长抑素(SS)、IL-12均低于无焦虑、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制与5-HT、VIP、SS、IL-12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与患者精神心理异常、胃肠激素水平异常之间有着紧密相关性.
作者:向贵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分布特征,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1例HIV/AIDS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取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涂片、培养,取肺组织(TBB)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细菌71例(41.8%),分支杆菌19例(11.2%),真菌54例(31.8%),耶氏肺孢子菌21例(12.4%),巨细胞病毒5例(2.9%).细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支杆菌中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真菌以马尔尼菲青霉菌为主.肺部单一病原感染23例(25.3%),多重感染68例(74.7%),多重感染主要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200/μl患者中.结论 广州地区HIV/AIDS患者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和真菌,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条件致病菌居多,真菌以马尔尼菲青霉菌为常见.CD4≤200/μl患者肺部多重病原感染现象严重.
作者:林智猛;陈万山;林连升;胡凤玉;张复春;岑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尿转铁蛋白(UTRF)、血清内皮素-1(ET-1)和胱抑素C(CysC)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3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同期孕期产检健康孕妇40例(正常妊娠组)和健康体检妇女30例(健康对照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34例、子痫前期轻度58例和子痫前期重度38例,根据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71例和肾功能异常组59例.观察娠期高血压组、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的UTRF、ET-1和CysC水平,并观察UTRF、ET-1和CysC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UTRF、ET-1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正常妊娠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其UTRF、ET-1和CysC水平出现明显升高(P<0.01).肾功能损害组的UTRF、ET-1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结论 UTRF、ET-1和CysC水平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监测作用,有助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严重程度的判断.
作者:张丽岩;刘艳庚;颜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葡萄酒以及同样含有酚类的葡萄汁是否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酒精组、葡萄酒组和葡萄汁组,后三组每天灌胃0.4 ml30%的食用酒精,连续7 d,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同时,葡萄酒组灌胃0.42 ml长城干红葡萄酒(12%vol),葡萄汁组灌胃葡萄汁(原果汁含量100%)0.42 ml,对照组与酒精组灌入0.42 ml的蒸馏水.称量实验前后小鼠体重,检测实验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肝脏做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组和葡萄汁组实验前后体重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组体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葡萄酒组体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酒组与对照组、葡萄汁组相比,ALT活力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葡萄汁组与对照组、酒精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的MD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葡萄汁与对照组肝小叶结构清晰,着色良好,细胞索排列整齐,而酒精和葡萄酒组肝小叶界限不清,排列紊乱,在中央静脉周围出现大量脂肪空泡.结论 葡萄酒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有损害作用,葡萄汁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任俊庭;张今;张紫钰;蔡万龙;蔡威;刘子玉;伍宇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是否参与实验脑型疟的发生.方法 采用伯氏疟原虫ANKA株(P.b ANKA),以三种方式感染TLR4-/- C57BL/6小鼠和对照WT C57BL/6小鼠,分别为:模拟自然感染的按蚊叮咬、子孢子定量感染以及红内期疟原虫感染.按蚊叮咬感染和子孢子定量感染:复苏液氮冻存P.b ANKA原虫一管,腹腔注射2只C57BL/6小鼠,待小鼠原虫率增殖至5%~10%时取全血传至6只C57BL/6小鼠,供3~5日龄斯氏按蚊血餐,按蚊血餐19d后,捆绑TLR4-/- C57BL/6小鼠和WT C57BL/6小鼠供按蚊叮咬感染,或者抓取感染性按蚊解剖出蚊唾液腺获得子孢子,然后定量感染实验小鼠;红内期原虫感染:液氮复苏P.b ANKA原虫,腹腔接种2只C57BL/6小鼠, 3~4 d后取106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腹腔接种感染实验小鼠.结果 三种感染方式下,在原虫率上,TLR4-/-C57BL/6小鼠和WT C57BL/6小鼠原虫生长曲线接近,说明TLR4缺失后不影响P.b ANKA原虫在小鼠体内的增殖;在实验脑型疟发生率和存活率上,TLR4-/- C57BL/6小鼠和WT C57BL/6小鼠均在5~10d内全部发生脑型疟并死亡,脑型疟发生率均为100%,存活率均为0%.两组实验小鼠在原虫增殖、脑型疟发生率及存活率上均无差别.结论 TLR4不参与实验脑型疟的发生发展.
作者:付雍;郑鸿;丁艳;徐文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低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4例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全麻,观察组给予靶控输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全麻,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情况.结果 对照组插管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指标显著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结束时BIS、AEPI指标显著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HR、MAP、BIS、AEPI指标显著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全麻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低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能降低氯胺酮用量,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良好.
作者:赖玮宏;许铿;李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和凯时注射液(Alprostadil injection)联合应用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观察组(n=60),观察组患者除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外,同时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1个疗程恢复,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观察组的7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C3及hs-CRP水平(1.11±0.12)g/L和(6.77±3.23)g/L,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作者:张清盛;李淑芳;曾文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促红素α在择期手术患者预存式自体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所有患者于术前 7d 和术前 3d分别采血400ml,并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观察组于术前10d至术后第7d隔日皮下注射促红素α150 U/(kg·d),对照组不注射促红素α.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及自体血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1 h、术后第1、5天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与第1次采血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 、5天RBC、Hb及Hc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无1例发生发热、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未发生血粘度增高、血栓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促红素α可充分发挥预存式自体输血患者自身血液系统的储备与再生能力,有效促进患者红细胞的生成,明显改善采血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贫血状况.
作者:武梦华;陈中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一起在中越交界地带感染在我市引起暴发的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暴发疫情涉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并与邻近国家麻疹流行优势株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该起麻疹暴发疫情的原因及特征.结果 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岁、1岁3个月,病前均在家乡云南共同接触过1例5岁麻疹病例;发病前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麻疹 IgM 抗体均为阳性,分离到的麻疹病毒为 H1 基因型,与国内流行的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一致.2株野病毒与Genbank发布的越南曾流行株H1基因型同源性较高,与其他曾流行的基因型没有亲缘关系.结论 该起疫情为一起传染源为异地的社区麻疹暴发疫情,病原分型为H1基因型麻疹病毒,暂没有足够的证据确定为由越南等周边国家输入性病毒.
作者:云雪霞;黄勇;蒋丽云;曹毅敏;谭慧峰;刘小敏;李智;许建雄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进行PICC置管的老年肿瘤患者265例,分析PICC相关性感染的易感因素,并对感染的致病菌进行培养分析.结果 输注液体为胃肠外营养(TPN)的患者感染率20.31%,要高于非TPN患者的9.45%;导管留置时间大于60 d的患者的感染率为19.57%,高于小于60 d患者的8.09%;导管维护过的患者感染率为9.85%,小于未维护患者的19.35%;春秋季节行PICC置管的患者的感染率为7.34%,低于夏冬季节的15.38%;肿瘤早期患者的感染率为5.13%,低于肿瘤中晚期患者的14.97%;有并发症患者的感染率为17.21%,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7.69%;以上6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PICC相关感染易感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输注液体、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季节、肿瘤分期、并发症是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OR=2.414、3.163、4.212、2.017、1.541、1.127).结论 输注液体、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季节、肿瘤分期、并发症是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珍珍;李祥攀;谢丛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微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的表达,探讨MCM6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肝癌组)、肝硬化患者105例(肝硬化组)、健康患者100例(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清中MCM6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CM6表达水平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CM6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组(P<0.05);MCM6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N分期、M分期及肿瘤血管浸润呈显著相关(P<0.05),与肝功能分级、病理类型、T分期等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以15.6 ng/ml作为鉴别肝癌患者与非肝癌者的诊断临界点,MCM6检测的敏感性为75.5%,特异性为83.8%.结论 MCM6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李匡一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