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鹏;郑玉宝;曹焕焕;李发武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淀粉样前体蛋白比率(APPr)与IL-1、IL-6、TNF-α在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接受全身麻醉行择期全髋置换术或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于术前1天和术后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n=27)及非POCD对照组(n=43),评估认知功能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APPr、IL-1、IL-6、TNF-α含量.结果 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CD组术后MMSE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与POCD组的血小板APPr、IL-1、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CD组血小板APPr与TNF-α在血浆中含量显著降低,而IL-1、IL-6含量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各因子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CD组术后血浆中血小板APPr含量与POCD有相关性,IL-1、IL-6与TNF-α可能是介导POCD发生发展的重要介质.
作者:马珏;陈怡静;张颉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模式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设计的实验方法,将符合压疮临床分级标准的Ⅲ期、Ⅳ期压疮患者分为实验组(n=108)及对照组(n=74),实验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综合VSD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程医院住院行VSD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6周后,实验组伤口缩小率为(55.3±13.5)%、伤口周围皮肤评分为(4.75±0.07)、肉芽组织评分为(4.89±0.07)、伤口愈合率为21.3%(23/10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费用为(13 253.2±492.7)元,低于对照组的(24 104.3±1 721.3)元,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4%(103/108),高于对照组的42.3%(3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全程医院住院行VSD治疗模式相比,新型的医院-社区-家庭综合VSD治疗模式具有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可大大减轻压疮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振国;邱悦;张长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全血细胞计数结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成年地贫基因携带者:α-地贫(n =245)、β-地贫(n=208)、αβ复合型(n=48);选取同期1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gap-PCR技术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β-地贫基因突变,血液分析仪测定病人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血液学特征.结果 共检测α-地贫基因携带者245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208例,αβ复合型基因携带者48例,合计501例.随着珠蛋白肽链的缺失或变异数目改变,地贫基因携带者各组的RBC和RDW值高于对照组,Hb、MCV和MC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α-地贫组的MCV、MCH和RDW值与β-地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α-地贫组的女性Hb值与β-地贫组的女性Hb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地贫组的MCV和MCH值与αβ复合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基因携带者MCV和MCH分布情况如下:MCV<78 fl、MCH <27 pg:86.63%;MCV≥82 fl、MCH≥27 pg:5.39%.结论 地贫各基因型RBC总体增高,Hb、MCV和MCH呈下降趋势,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增加.MCV、MCH降低时应高度疑似地贫,但MCV、MCH正常时不能排除地贫基因携带者.
作者:梁志洪;王云秀;刘冬冬;陈丹娜;徐建华;黄景春;邱峰;唐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明光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行选择性CAG和/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患者174例.选择桡动脉博动良好,且Allen's试验阳性患者进入桡动脉组(n=110),余下归入股动脉组(n=64).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选择性CAG和/或PCI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桡动脉介入组的假性动脉瘤、排尿困难和腰痛的发生率为10.9%、43.75%和60.94%,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远端肢体缺血.结论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但介入医师需要一定的经验.
作者:丁广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即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决定着疾病的疗效和转归.本文就依从性的概念、判断方法、影响因素、直接面视下服药(DOT)的局限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林定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3年第三季度临床分离的几种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多耐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所得数据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三年同期分离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非发酵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肠杆菌科中,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几乎没有耐药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喹诺酮类耐药率稍低外,对其他所有抗菌药物均明显耐药,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外,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对其余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结论 常见致病菌均存在耐药情况,细菌耐药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应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严海明;梁敏锋;邓伟豪;叶一农;罗盛鸿;李宗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糖类抗原-125(CA1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以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恶性卵巢肿瘤患者5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2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女性6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各组人群CA125、TSGF、CEA以及SIL-2R水平,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中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依次为CA 125>TSGF>CEA>SIL-2R,特异性高低依次为SIL-2R>CEA>TSGF>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诊断试验中敏感性高达100%,在系列诊断试验中特异性高达98.39%.结论 CA125、TSGF、CEA以及SIL-2R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辉雄;赖馨;万彦彬;罗远红;李观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皮血氧分压(TcPO2)作为指导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早期敏感性指标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进行血流动力学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2例,按其达标情况分为复苏达标组(34例)和复苏未达标组(28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Ⅲ(APACHEⅢ)评分、血氧饱和度(SVO2)、右房压(RAP)和经皮血氧分压(Tc PO2),明确TcPO2变化率与复苏达标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达标组复苏后的APACHEⅢ评分、RAP、SVO2分别为(17.25±5.84)、(13.13±4.23)mmHg、(76.58±8.84)%,明显优于未达标组的(23.42±4.67)、(9.28±3.33) mmHg、(62.31±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过程中,达标组的TcPO2变化率为(35.85±8.76)%,明显高于未达标组的(11.70±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rson相关因素分析表明,复苏达标组的复苏前后的TcPO2变化率与复苏后APACHEⅢ评分、RAP、SVO2呈显著相关(r=-0.378,0.411,0.642,P<0.05).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TcPO2变化率是评价早期复苏疗效的敏感性指标,可作为失血性休克患者EGDT液体复苏中的达标管理指标.
作者:梁嘉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2-2013年深圳市龙华新区3 604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3 604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604例手足口病病例中,发病年龄以1~6岁为主(3 063),男女性别比为1.67∶1,非本市户籍儿童发病率高于本市户籍儿童;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并出现9-10月次高峰;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60.0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和发热.结论 深圳市龙华新区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以幼托儿童和非本市户籍儿童为重点,加强手足口病的疾病监测和隔离消毒管理,是防控手足口病爆发的关键.
作者:曹赫;蔡翠玉;全德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的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119例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分别对其第1天和第7天的血清CRP进行测定,并对三组病人的血清CRP分别比较.再根据7d内病情的变化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比较两组病人CRP的变化.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第1天及第7天不同临床分型的三组病人的CRP水平比较,重型组高于中型组,中型组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呈正相关性.非进展组与进展组入院第1天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进展组CRP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CRP水平与脑梗死病情轻重程度相关.
作者:林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12-2013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梅毒螺旋体(IP)的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2012-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的健康状况并对该人群进行HCV、HIV、TP等血清学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1名吸毒人员共检出HCV、HIV、TP抗体阳性227、15、65例.其中男性HCV感染率(29.58%)明显高于女性(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P<0.01);男女HIV的感染率分别为1.87%、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TP感染率为7.50%,低于女性的13.58%(x2=7.90,P<0.01).HCV抗体感染率41~岁高(50.00%),其次是31~岁(37.80%);HIV抗体感染以21~(2.67%)和31~岁(1.22%)年龄组为主;TP抗体感染以31~(15.04%)和41~(18.75%)年龄组为主.重叠感染情况:HCV和TP、HCV和HIV、HIV和TP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3.37%、0.62%、0.12%,HCV、HIV和TP混合感染率为0.结论 近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HIV、HCV和TP的感染率处在较高水平,应加强宣传健康教育和进行有效防治干预,降低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率.
作者:杨小金;万彦彬;陈丽芳;李观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广东省既往病毒性脑炎发病的本底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2012年6月,对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梅州、汕头市辖区内的所有县(区)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共141间医疗机构开展2009-2011年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例情况回顾调查.结果 调查的141间医疗机构有93间医疗机构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例7 259例,死亡227例,总的病死率为3.13%.2009-2011年7个市发病率的中位数分别为4.89/10万、5.14/10万和4.75/10万.病例发病高峰在每年的5-7月;病例主要分布在15岁以下儿童,占57.60%(4 181/7 259),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57.12%(2 388/4 181).死亡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6.21%(173/227).208例为明确病原体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2.87%(208/7 259);其中,前三位的病原体分别为肠道病毒、EB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结论 广东省病毒性脑炎有春夏季流行高峰,高发人群及病死率高的人群均为15岁以下儿童,建议在全省设置哨点医院,重点开展1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脑炎监测.
作者:邓爱萍;孙立梅;何剑峰;钟豪杰;林锦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血栓形成前状态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丹参酮治疗组(n=30),对照组常规治疗,丹参酮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丹参酮注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气分析、D-二聚体、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TF)、凝血因子X、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结果 治疗后,丹参酮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aO2、6-K-PGF1a水平升高,vWF、TM、D-dimer、TF、凝血因子X、TXB2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丹参酮可能通过影响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形成、促血栓形成因子的含量下降来防止AECOPD患者血栓形成、改善缺氧.
作者:许衍硕;唐皓;谢亦欢;陈志斌;李凡;叶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清城区2009-2013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变化趋势,为今后常规免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法),每年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抽取30个村(居)委,对每个村(居)委进村入户随机调查7名适龄儿童进行接种率调查.收集清城区2009-2013年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清城区适龄儿童BCG、HepB、OPV、DPT、MV单苗年均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年均“六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各年度建卡率、建证率均达100%,卡证符合率均达95%以上,年均BCG疤痕率97.34%,年均HepB首针及时率89.04%;DPT、MV、JEV加强免疫接种率和HepA、A群MPV接种率呈逐年升高态势,前三者年均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后两者则未达90%.结论 清城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工作较扎实,但仍需加强MV、JEV基础免疫和DPT、MV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作者:黄嘉迎;何慧萍;胡术贤;华卫平;梁剑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培哚普利对1级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52例高血压病1级患者,根据配对研究的方式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n=26)及培哚普利治疗组(n=26).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单纯生活干预疗法,包括控制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培哚普利治疗组在上述生活干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 1次/d治疗.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处理后第4、8周抽取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4及IL-1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活方式干预组及培哚普利治疗组患者入选时血压、IL-4、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活方式干预组中第8周的收缩压及IL-4水平与入选时及第4周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哚普利治疗组第8周及第4周时收缩压和IL-13水平与入选时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8周的IL-4水平与入选时及第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第8周时收缩压与IL-13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上培哚普利治疗,除血压更佳控制之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IL-4及IL-13水平,提示培哚普利治疗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
作者:董永逵;杨叶华;朱启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东莞市塘厦镇免费宫颈癌筛查结果,探讨宫颈癌普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塘厦镇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共5 368例35~59岁妇女采用妇科常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DNA检测,对TCT和(或)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必要的宫颈组织活检,比较各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人群筛查中HPV阳性率(7.94%)高于TCT阳性率(1.27%);但组织活检阳性率TCT(67.65%)高于HPV(3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及HPV均阳性患者组织活检阳性率83.72%.结论 TCT联合HPV-DNA检测能够明显提高CIN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对CIN早期发现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育菲;谢振华;罗燕梅;陈淑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水产品中常见菌群分布,筛选优势菌群作为质控品干扰菌,构建水产品质控品的基质样.方法 对三类样本(海水、塘水和市售四种鱼)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弧菌科等细菌的分离鉴定,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份样本中70份分离到肠道病原菌,检出率为85.36%.分离到3个科的17种菌,除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其余15种菌均属致病性弧菌.根据分离菌的检出率和特性,确定模拟水产品质控品的基质样中干扰菌由检出率和构成比较高的溶藻弧菌、拟态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温和气单胞菌、类志贺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等组成.结论 根据水产品不同细菌检出率和构成比配制出的水产品质控品的基质样,与水产品的真实状况极为接近.
作者:何晖;刘振熙;周勇;陶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0-2012年登革热病例诊断报告情况,探讨登革热病人发病后到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避免登革热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市2O10-2012年网络直报病例、部分现场调查病例的发病后就诊、诊断、报告等时间间隔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登革热病人从发病至报告中各环节时间问隔的影响因素.结果 311例网络直报病例中,发病至诊断的时间为发病至报告的主要时间段(中位数7d),原始报告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的发病至诊断时间较原始报告为疑似病例的发病至诊断时间长(中位数相差1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9例现场调查病例中,影响登革热病例从发病至报告的时间主要的是发病至诊断的时间(中位数8d).结论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报告及时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病例诊断的及时性,各相关单位应提高及早发现病例、及早报告,及早处理的能力.
作者:李意兰;罗雷;曹庆;景钦隆;魏跃红;杨智聪;肖新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HBx-d382突变体S基因和前S基因,了解其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16份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S基因和前S基因进行扩增和分析.选择HBx-d382突变体S基因和前S基因目的片段进行回收、纯化、克隆和测序,并与HBV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16份肝癌组织中有9份存在HBx-d382突变体,HBx-d382突变体肝癌组织S基因和前S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1.11%(1/9)、44.44%(4/9),且50.00%的肝癌组织前S基因PCR扩增产物出现了多条带.HBx-d382突变体S基因和前S基因目的片段与HBV参考序列(AF282917)比对,一致性介于98.08%至98.97%.结论 HBx-d382突变体肝癌组织中部分检出了S基因和前S基因,前S基因比S基因更容易发生突变.
作者:祝玲玲;朱平安;金娴;熊玮平;吴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平远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9-2013年平远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实时荧光RT-PCR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2013年平远县共报告手足口病2 349例,年均发病率为180.16/10万,其中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男性病例1 451例,女性病例898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62∶1;报告病例以<6岁儿童为主(93.36%),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居多,分别占病例数的81.74%和15.50%;发病季节集中在5-7月(60.46%);石正镇年均发病率高,为267.08/10万,明显高于全县年均发病率;2010-2013年共检测病例55例,其中21例为肠道病毒阳性(38.18%),2010-2012年以EV71 (9/21,42.86%)为主,2013以其他EV(11/21,52.38%)为主.结论 平远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地区差异,5岁以下散居和托幼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对象,手足口病病原由EV71为主向多种其他肠道病毒共感染转变,需要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工作.
作者:张世远;张学良;黄良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