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香华;师光永
目的 观察灯盏花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58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针剂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等量维生素治疗,连用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55.1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灯盏花针剂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刘桂云;林惠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5例.结果 术后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25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细胞型癌2例,梭形细胞癌1例.随访8个月至7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2%和62.5%.结论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肾细胞癌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肾细胞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王成元;张道习;张国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纳米碳酸钙的补钙效果.方法 选用3周龄离乳的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基础组(低钙组)、碳酸钙组、纳米碳酸钙组,进行28 d饲养实验.结果 各组之间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量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纳米碳酸钙组高于基础组(P<0.05)和碳酸钙组,与碳酸钙组比较,在第2个4 d、5个4 d时体质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个4 d、2个4 d、5个4 d时饲料利用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良好的钙源,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补钙药物.
作者:谭翔文;许金华;王宗保;刘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HepG2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作用,以及在相应状态下细胞内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表迭量的改变,研究癌痛克的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癌痛克作用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Rb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2~50 μg/ml癌痛克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增殖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50 μ/ml癌痛克组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效应呈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2~50 μg/ml癌痛克可上调Rb基因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癌痛克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或诱导其凋亡,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为通过干扰Rb基因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麦志明;朱光辉;翁杰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胃扩张多见于重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多采取保守治疗.随着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的改进,本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已少见.由暴饮暴食引发的急性胃扩张更为少见,本例即为暴饮暴食后引发急性胃扩张.本病发病较急,可很快造成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进入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必须根据客观情况,采取果断措施,消除病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2~2005年问诊治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术前咬合片确诊下颌下腺导管结石,行导管结石去除或切除术.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下颌下腺分泌正常.讨论对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引起的颌下反复肿胀,而下颌下腺功能正常者,去除结石是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如果长期下颌下腺反复感染,致慢性下颌下腺炎,分泌功能降低甚至消失,需行下颌下腺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
作者:赵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 前瞻性观察68例AMI患者,根据室性心律失常(VA)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记录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资料作为观察分析指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r)与VA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QTV,QTCV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作者:孟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高血压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造成重大死亡的疾病之一,在其发病过程中均出现血液流变学改变,观察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21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做如下报告.
作者:赖秋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常致呼吸衰竭,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常常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正确使用呼吸机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就本院2006~2007年收治的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建立人工通气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戴宏娥;张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点滴引产的安全性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间选择妊娠40+5~41+6周需行引产的孕妇80例,分成两组,引产组40例由专人进行缩宫素点滴引产,对照组40例等待自然临产,比较两组的难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缩宫素点滴引产不增加难产率,是一种实用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宋朝晖;金佳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河源地区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的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河源市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离到的528株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美国DADE BHRING公司的MicroScan系列Walk Away-40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药敏、鉴定试剂,鉴定细菌及测定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致病杆菌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占32.4%,肺炎克雷伯菌占19.1%,铜绿假单胞菌占12.3%,不动杆菌占10.0%,阴沟肠杆菌占6.6%,其他占18.8%.耐药状况: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匹肟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种类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近似,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作者:何国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普通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群时限与心室收缩的不同步性关系.方法 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QRS波群时限分三组,组Ⅰ QRS波群时限<120 ms,组Ⅱ QRS波群时限≥120 ms,<150 ms,组Ⅲ QRS波群时限≥150 ms.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QRS波群起点至主动脉、肺动脉前向血流频谱开始的时间间期,二者的差值为左右心室间电机械延迟(IVMD),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左房室环各部位左室收缩期电机械运动时间的离散度.结果 三组受试者不论QRS波群宽度均存在心室间(分别为13.9%、53.8%、68.1%,P<0.05)或心室内(分别为30.6%、61.5%、72.3%,P<0.05)不同步现象.一部分QRs波群正常或轻度增宽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表现出心室间或心室内的不同步性(13.9%、30.6%).QRS时限越长,存在不同步的比例越高.QRS波群时限与IVMD呈正相关(r=0.66,P<0.01).结论 部分QRS波群正常或轻度延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心室间或心室内的不同步性.联合应用普通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可以用来评价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
作者: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部分绝经后出血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进行妇科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B超检查之后实验组的全部病例以及对照组中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子宫内膜异常的超声检出率为5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内膜厚度<5 mm时,内膜异常的病理检出率占10.8%,并以内膜炎为主要病理表现;当内膜厚度≥5 mm时,内膜异常的病理检出率明显增加,并以良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内膜癌2例,占绝经后出血病例的2.6%,内膜厚度均在17 mm以上.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异常的诊断率,特别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小莺;王连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祛疣汤治疗三种多发性病毒疣的疗效差别.方法 采用中药驱疣汤治疗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患者共116例,并观察疗效.结果 祛疣汤治疗三种皮肤疣的疗效不全相同(H=6.29,P<0.05),其中,寻常疣与扁平疣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P>0.05),但尖锐湿疣与扁平疣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x2=11.02,P<0.05),尖锐湿疣与寻常疣的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x2=8.91,P<0.05).结论 祛疣汤对寻常疣及扁平疣疗效较好,而且疣体消退后不留瘢痕;对尖锐湿疣疗效稍差.
作者:王增文;宋培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当今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为提高影像医学的质量和效果,作者对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者:董伟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延髓麻痹病人导丝辅助胃管置入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8例脑卒中延髓麻痹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用导丝作支持胃管置入法.B组44例,常规胃管置入法.结果 A组一次性胃管置入成功率达100%,B组一次性胃管置入成功率达72.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导丝作支持留置胃管有效、安全,可有效解决延髓麻痹病人、昏迷病人等留置胃管难的问题.
作者:樊云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甲组4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首剂10 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血压稳定后,加用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00 mmHg左右;乙组48例采用生长抑素首剂250 μ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 μ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甲组、乙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3%、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樊红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照分析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扫描(MRPP)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肺动脉栓塞且均行MRPP及DSA检查的病例,对比肺野内感兴趣区的信号强度.结果 8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患者MRPP共发现55个肺灌注异常区,DSA显示66处灌注异常区.MRPP中,正常灌注与灌注缺损区及低灌注区的峰值信号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1).结论 MRPP能够显示肺栓塞的灌注缺损区和低灌注区,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准确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伟贤;徐宏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治疗给予甲氨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单次肌内注射,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B超等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
作者:韦勇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各种损伤尤其是颅脑损伤的病人逐渐增多,而脑干损伤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脑干损伤是一种较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是指中脑、桥脑和延髓的损伤,且合并大脑半球弥漫性损伤的脑干损害较单纯型脑干损伤多见,所以脑干损伤是颅脑综合性的复杂损伤,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本组总结脑干损伤4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1.8%,经治疗1例生活自理,2例伤残,1例植物生存.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继文;张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