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洪;黄江龙
目的 研究外膜蛋白CarO的表达、序列突变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鲍曼不动杆菌8株,E-test鉴定亚胺培南敏感性;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鉴定菌株同源性;PCR法检验CarO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Real time PCR法检验CarO mRNA的表达;SDS电泳法比较CarO蛋白的表达.结果 本实验发现4株耐药菌株CarO序列同源性高;所有菌株中均存在CarO基因,但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菌株基因序列相似性仅87%,敏感菌株与耐药菌株均有CarO mRNA基因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电泳也发现其基因序列不同者CarO蛋白分子量不同.结论 CarO基因序列改变可能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变化有关.
作者:范敏;梁家隐;冼盈;李志涛;孙希;吴忠道;张扣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聚氧化乙烯(PEO)对急性后肢缺血大鼠运动耐力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进行适应性跑步训练后建立大鼠双侧股动脉结扎模型,并经颈静脉留置输液导管;术后继续跑步训练并剔除静脉导管堵塞及不能学会跑步的大鼠,后进入实验大鼠64只,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n=32)经颈静脉以7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PEO溶液10 min,对照组(n=32)以相同速度及时间持续泵入生理盐水,大鼠跑步至力竭,观察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测全血乳酸(LD)、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腓肠肌的肌肉乳酸(LD)含量.结果 实验组力竭运动时间为(774.72±171.49)s,较对照组的(687.56±166.08)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实验组大鼠NO和SOD含量为(4.25±1.75) μmol/L、(62.97±8.70) U/ml,分别较对照组的(3.51±1.06) μmol/L、(58.79±6.75) U/ml升高或者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36);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肌肉LD含量明显降低[(2.79±0.10)1g mmol/g vs (2.95±0.11)lgmmol/g,P<0.01];两组血清CK、LDH活力、全血LD含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O可延长急性后肢缺血大鼠的力竭运动时间从而改善运动耐力,发挥抗疲劳作用.
作者:邓远燕;张泉;张烨;查道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1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广州市201 1年报告登革热病例51例,本地感染33例,输入性病例18例,累计发病率0.4/10万,无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的35.29%.除1、2、7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为海珠区龙凤街登革热暴发疫情(16例).实验室监测表明,2011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登革Ⅰ型病毒.结论 2011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处于散发流行状态,输入性病例或异地来广州就诊的登革热病例对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存在潜在风险.
作者:曹庆;罗雷;景钦隆;李意兰;魏跃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过表达和干扰RN181基因的肝癌MHCC97L重组细胞系,并研究RN181对该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基于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lncx2-GFP-IRES/RN181重组载体,常规鉴定后,与pVSV-G共转染GP2-293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该病毒与RN181干扰慢病毒分别感染MHCC97L细胞,流式分选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RT-PCR、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CCK-8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重组载体构建成功,重组细胞荧光良好,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证实重组细胞中RN18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重组细胞系间均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实验显示RN181上调后细胞生长减慢,克隆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RN181干扰后上述现象可得到逆转.结论 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和干扰RN181的MHCC97L重组细胞系,初步证实了RN181在体外对MHCC97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小波;彭迎霞;张贤;尹江丽;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肇庆市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流行及知晓情况,为开展高血压病人管理以及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212名1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问卷、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调查共发现高血压患者235人,患病率为19.39%,标化患病率为16.21%;高血压与年龄的增长、肥胖和超重、高血脂症、吸烟和饮酒等因素有关(P<0.01);高血压危险因素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偏低.结论 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干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钟伟强;林绍良;陆素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于2010年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就诊的疑似患者875人,采用Kato-Katz方法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对受检者的1 950份粪便样本和875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结果 受检者中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317例,感染率为36.23%,该病的流行多为散发病例.男性感染率为39.94%,明显高于女性的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0~69岁人群感染率较高,其中40~49岁人群感染率高(42.71%).农村患者感染率(42.27%)高于城市(20.33%),反复感染患者常见,吃生鱼(虾)习惯具有高的感染风险(OR=28.507).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揭示该病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将为加速控制和消灭华支睾吸虫病提供依据.
作者:韩甦;张晓丽;文景山;李懿宏;舒晶;董云霞;凌虹;张凤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克隆家兔泛素样小分子修饰因子-2 (SUMO-2)基因,并预测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从家兔肝组织中克隆SUMO-2基因,用DNAMAN、CBS等生物软件及网络分析平台分析克隆所得到的SUMO-2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结构.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家兔SUMO-2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氢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源性SUMO-2同源性较高,家兔SUMO-2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质量为10 826.9,等电点为4.70,蛋白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形式存在(56.84%),可能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2个N-豆蔻酰化位点,1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及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元信号肽区域,元跨膜区,该蛋白可能为可溶性蛋白.结论 成功克隆家兔SUMO-2基因,为进一步研究SUMO-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郑科;沈天伦;张培;李思思;宋秋怡;张茹;朱丹丹;段义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本地区腹泻病的菌群分布和变化,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 分析2010-2011年龙岗区2个腹泻病监测哨点患者的粪便标本,检测沙门菌(SM)、志贺菌(SH)、霍乱弧菌(VC)、副溶血弧菌(VP)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等病原菌结果.结果 3 27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病原菌共797株,阳性率为24.37%,腹泻病原菌占前3位的分别为DEC、VP和SM.O25、O1和O164是DEC主要流行血清型,VP优势血清型为O3:K6和O4:K8,SM的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VP和SM有明显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在6-9月份阳性检出;沙门菌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VP和SM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7).结论 本地区腹泻病原菌以DEC、VP和SM为主,肠炎沙门菌为SM主要流行血清型,初步揭示了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谱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作者:叶晓涛;李迎惠;陈日炳;张旭;马焕丽;何国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双阳性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17例CHB患者,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或普通干扰素(IFN-α)治疗过程中HBeAg/抗-HBe双阳性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临床转归.结果 HBeAg阳性CHB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HBeAg/抗-HBe双阳性发生率为25.2%.HBeAg/抗-HBe双阳性时HBeAg滴度中位数(范围)为3.45(1.03~187.54)S/CO,抗-HBe滴度为0.52(0.03~0.99)S/CO,均接近于各自截断值.出现过HBeAg/抗-HBe双阳性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6.2%、62.5%、61.2%,高于未出现者的49.8%、35.9%、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HBeAg阳性患者中,男性更易出现HBeAg/抗-HBe双阳性(OR=1.887;95% CI:1.013~3.518).结论 干扰素治疗过程中,CHB患者出现HBeAg/抗-HBe双阳性的现象并不罕见;其终临床转归显示更易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
作者:张健;张艳茹;李威;王俊洁;张浩;陈金军;周元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在不同感染时期(0d、7d、14 d、21 d),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感染不同时间组,及米诺环素给药+感染组和单纯感染组小鼠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水平,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大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水平在7d时有升高,而其他时间都无明显变化.小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脑组织中的AQP-4水平明显升高,且成持续升高状态.用米诺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后,给药组小鼠脑内AQP-4的水平明显下降,脑组织含水量也低于单纯感染组.结论 AQP-4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的小鼠脑水肿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可能是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重要细胞.
作者:魏洁;陈炜;吴峰;梁锦仪;郑焕钦;孙希;吕志跃;张萍;吴忠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宝安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构成情况,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集辖区内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标本2 310份,病原菌的检出率为12.29%(284/2 310).分离菌株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是沙门菌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副溶血性弧菌检出高峰在6-9月;沙门菌感染中婴幼儿占52.56%,副溶血性弧菌在20~40岁多见.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是辖区内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加强夏秋季海产品的监测和针对特定人群的饮食安全教育是腹泻防控的重要措施.
作者:余光清;雷蕾;茌静;郑晓晨;肖锦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观察323例经桡动脉入路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患者是否发生桡动脉狭窄及闭塞,据此将观察病例分为正常组(n=256)和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组(n=6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引起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67例(20.74%)患者术后发生桡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单因素分析显示,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组女性、糖尿病、既往TRI或TRA史、反复穿刺、留置鞘管患者的比例高于正常组,鞘管留置时间、压迫止血时间大于正常组;而桡动脉内径与鞘管外径的比值(RAID/SOD)及术中肝素用量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RMD/SOD、术中肝素用量、鞘管留置时间及压迫止血时间是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选择与桡动脉内径匹配的动脉鞘管、足够强度的抗凝治疗、减少鞘管留置的时间及压迫止血的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发生,对糖尿病患者及桡动脉内径较小的患者更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赵亚男;李志樑;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广州市及周边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1年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手足口病病例968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将其分为肠道病71型(EV71)、萨克奇病毒A组16型(CA16)、非EV71、CA16阳性肠道病毒(N)三类,分离部分EV71毒株并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经在线比对后进行EV型别鉴定.结果 分析显示2011年广州市及周边地区HFMD的高发年龄段为年龄小于4岁的儿童,1~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5-7月为发病高峰期;EV71和CA16为HFMD的主要病原;但有24.79%的病例由其他肠道病毒(EV)型别引起.基于全基因序列构建种系发生进化树显示,所分离的6株EV71毒株与C4亚型毒株具有近的亲缘性和高的同源性.结论 2011年EV71和CA16为广州市及周边地区流行的主要病原,EV71病毒株分离株属于C4型,且遗传性较稳定,但存在部分其他型别EV引起HFMD.
作者:关琳琳;张定梅;徐霖;汪杨;罗燕芬;郑芸;曹开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对腹泻患者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利用析因设计试验方法建立并优化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与普通PCR法对临床腹泻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析因设计试验确定LAMP佳反应体系:Mg2++为2.0 mmol,内引物FIP/BIP为1.6 μmol,dNTPs为1.6 mmol,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3℃.对12种细菌进行LAMP扩增,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获得阳性扩增结果,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05 fg和15 CFU/ml.对腹泻样本进行直接检测,检测限为150 CFU/g.539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LAMP成功检出13例样本中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普通PCR检出11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2%.结论 本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快速、检测成本低,适合基层单位及现场应用.
作者:罗敏红;胡婷婷;冀新凤;李美青;黄燕惠;陈慧芳;姚月娴;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患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2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硝普钠组使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硝酸甘油组则给予硝酸甘油治疗,两组治疗后观察3h,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压、呼吸及心率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硝普钠组患者血压、呼吸及心率改善程度优于硝酸甘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普钠组总有效率为92.3%,硝酸甘油组为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硝普钠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硝酸甘油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抢救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时使用硝普钠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细生;胡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模式具有良好教学效果,是一种能够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特色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将PBL模式应用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实践,对此模式所涉及的教学准备、实施及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当前PBL应用于病原生物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作者:吴琛耘;张湘燕;吴健桦;徐大刚;王兆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极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嘉峪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拟诊异位妊娠50例(未破裂型)患者实施腹腔镜诊断手术,判断术前术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经腹腔镜检查明确早期非破裂输卵管妊娠47例,明确诊断率94%(47/50),其中24例为流产型,23例为未破裂型,术中不能明确诊断3例,术后经观察明确为异位妊娠,予MTX治愈.结论 腹腔镜用于极早期的异位妊娠的诊治是很好的选择,但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作者:杨宏燕;宋菁华;胡春香;吕晓梅;孙明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法.方法 大鼠麻醉、开腹后用血管夹钳夹支配肝左叶、中叶的肝蒂,造成70%肝脏缺血,1h后放开血管夹恢复血供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2h组、4h组和24 h组,假手术组不进行钳夹肝蒂操作,观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整个手术过程大鼠均能耐受.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24 h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匀浆MDA水平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Suzuki'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在4h组达到高(P<0.05).结论 缺血1h后再灌注4h可制备佳的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该模型操作简单,为临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孙萍萍;陈杰;袁芳;黎曙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8 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34.3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56.89%;全市8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高的为龙岗区(558.68/10万),低为宝安区(59.67/10万),各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4.1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245名重症病例中,1~4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57%;仍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6.12%;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两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189起,报告高峰期出现在4-6月,幼托机构是高发场所.结论 深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
作者:李媛;牟瑾;廖玉学;路滟;谢旭;梅树江;周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及招募安全血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广州地区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2 520 179例,对HBsA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0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为0.93%,其中2007-2010年间HBsAg阳性率有升高趋势(x2=61.024,P<0.001).HBsA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596,P<0.001;x2=442.6,P<0.001;x2=216.4,P<0.001;x2=2013.0,P<0.001).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18~岁组HBsAg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组;工人、农民及学历较低者有较高的HBsAg阳性率.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保持较平稳流行率,2007-2010年有升高趋势,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工作.鼓励年青人献血更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熊华平;戎霞;许茹;王敏;黄珂;黄杰庭;廖峭;付涌水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