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宝安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

余光清;雷蕾;茌静;郑晓晨;肖锦晖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 细菌, 病原谱
摘要:目的 了解宝安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构成情况,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集辖区内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标本2 310份,病原菌的检出率为12.29%(284/2 310).分离菌株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是沙门菌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副溶血性弧菌检出高峰在6-9月;沙门菌感染中婴幼儿占52.56%,副溶血性弧菌在20~40岁多见.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是辖区内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加强夏秋季海产品的监测和针对特定人群的饮食安全教育是腹泻防控的重要措施.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小鼠后脑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研究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在不同感染时期(0d、7d、14 d、21 d),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感染不同时间组,及米诺环素给药+感染组和单纯感染组小鼠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水平,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大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水平在7d时有升高,而其他时间都无明显变化.小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脑组织中的AQP-4水平明显升高,且成持续升高状态.用米诺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后,给药组小鼠脑内AQP-4的水平明显下降,脑组织含水量也低于单纯感染组.结论 AQP-4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的小鼠脑水肿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可能是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重要细胞.

    作者:魏洁;陈炜;吴峰;梁锦仪;郑焕钦;孙希;吕志跃;张萍;吴忠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17例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于2010年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就诊的疑似患者875人,采用Kato-Katz方法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对受检者的1 950份粪便样本和875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结果 受检者中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317例,感染率为36.23%,该病的流行多为散发病例.男性感染率为39.94%,明显高于女性的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0~69岁人群感染率较高,其中40~49岁人群感染率高(42.71%).农村患者感染率(42.27%)高于城市(20.33%),反复感染患者常见,吃生鱼(虾)习惯具有高的感染风险(OR=28.507).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揭示该病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将为加速控制和消灭华支睾吸虫病提供依据.

    作者:韩甦;张晓丽;文景山;李懿宏;舒晶;董云霞;凌虹;张凤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登革病毒2型prM蛋白的表达及其抗体的ADE作用研究

    目的 建立登革病毒2型(DENV-2)前膜蛋白(prM)的原核稳定表达系统,并制备prM多克隆抗体,研究登革病毒特异性prM抗体的中和作用及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方法 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全长DENV-2 prM蛋白,经电洗脱法纯化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prM蛋白多抗;应用空斑减数中和试验(PRNT)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prM兔多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和ADE效应.结果 重组prM蛋白在原核系统可获得高效表达,prM蛋白的表达量占大肠杆菌全菌蛋白的15%左右;其免疫血清经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为登革病毒特异性prM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效价为1:800 000.PRNT表明,prM抗体对成熟和不成熟DENV-2感染C6/36细胞中和作用有限,大中和程度分别为49.84%和50.22%;FCM结果表明,prM抗体能在较大的抗体稀释度范围(10-2~10-6)增强成熟和不成熟DENV-2感染,且在10-3稀释度时达到高峰.结论 重组DENV-2prM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其诱生的prM抗体对登革病毒仅有较弱的中和活性,但却呈现出较强的ADE作用,揭示prM抗体是一种感染增强性抗体.

    作者:冯俊杰;罗雅艳;周俊梅;方丹云;曾谷城;晏辉钧;江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极早期异位妊娠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极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嘉峪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拟诊异位妊娠50例(未破裂型)患者实施腹腔镜诊断手术,判断术前术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经腹腔镜检查明确早期非破裂输卵管妊娠47例,明确诊断率94%(47/50),其中24例为流产型,23例为未破裂型,术中不能明确诊断3例,术后经观察明确为异位妊娠,予MTX治愈.结论 腹腔镜用于极早期的异位妊娠的诊治是很好的选择,但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作者:杨宏燕;宋菁华;胡春香;吕晓梅;孙明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州市2011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1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广州市201 1年报告登革热病例51例,本地感染33例,输入性病例18例,累计发病率0.4/10万,无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的35.29%.除1、2、7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为海珠区龙凤街登革热暴发疫情(16例).实验室监测表明,2011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登革Ⅰ型病毒.结论 2011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处于散发流行状态,输入性病例或异地来广州就诊的登革热病例对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存在潜在风险.

    作者:曹庆;罗雷;景钦隆;李意兰;魏跃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HIV-1核心抗原p24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应用研究

    目的 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全长HIV-1 p24抗原,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探讨其对HIV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含有HIV-1 gag基因质粒PTM-1中扩增p24蛋白基因,通过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 (DE3),经IPTG诱导,表达p24抗原.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ting (WB)法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活性及特异性.结果 PCR产物和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p24经双酶切均显示约690 bpDNA片段,与预期p24抗原全基因片段大小一致.SDS-PAGE电泳可见纯化蛋白为1条相对分子量约26×103 Mr的外源表达蛋白带,与预期大小一致.ELISA及WB实验证实表达的p24抗原具有较好的活性及特异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显示与市售p24抗原线性一致.结论 构建了HIV-1 p24/pET28a原核高效表达系统,表达产物与市售的p24抗原具有相似的抗原性.

    作者:刘华琴;李鹏;吴英松;李珍;魏威;董文其;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江门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江门市各辖市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科学指导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根据输入风险、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情况等指标综合分析评价,评估江门市各市区脊灰野病毒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 2009-2011年报告35例AFP病例,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为97.14%;各市区脊灰疫苗接种率和脊灰疫苗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2010年随机抽查56人进行脊灰抗体检测,脊灰Ⅰ型、Ⅱ型、Ⅲ型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7%、94.64%、92.86%.3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51/10万,高的是蓬江区2.21/10万,其他市区均<1/10万;开平市、江海区风险评估的综合评分为45、42分,为高风险地区.结论 江门市存在脊灰野毒株输入的风险,各市区尤其是高风险市区应完善AFP病例监测工作.

    作者:黄国;叶秀华;陈成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7年广东省15~69岁居民吸烟行为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的吸烟现状及与吸烟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等,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和推动省级控烟立法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07年广东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6 647名15~69岁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7.59%,男、女分别为56.10%、1.6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2462.156,P<0.01);戒烟率为12.42%;开始吸第1支烟年龄中位数为16.0岁,开始每天吸烟年龄中位数为18.0岁.39.51%的不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家里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结论 广东省居民的吸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降低人群吸烟率.

    作者:何志辉;蔡秋茂;许晓君;许燕君;马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腹泻患者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目的 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对腹泻患者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利用析因设计试验方法建立并优化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与普通PCR法对临床腹泻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析因设计试验确定LAMP佳反应体系:Mg2++为2.0 mmol,内引物FIP/BIP为1.6 μmol,dNTPs为1.6 mmol,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3℃.对12种细菌进行LAMP扩增,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获得阳性扩增结果,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05 fg和15 CFU/ml.对腹泻样本进行直接检测,检测限为150 CFU/g.539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LAMP成功检出13例样本中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普通PCR检出11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2%.结论 本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快速、检测成本低,适合基层单位及现场应用.

    作者:罗敏红;胡婷婷;冀新凤;李美青;黄燕惠;陈慧芳;姚月娴;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稳定过表达、干扰RN181的MHCC97L细胞系建立及RN181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构建过表达和干扰RN181基因的肝癌MHCC97L重组细胞系,并研究RN181对该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基于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lncx2-GFP-IRES/RN181重组载体,常规鉴定后,与pVSV-G共转染GP2-293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该病毒与RN181干扰慢病毒分别感染MHCC97L细胞,流式分选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RT-PCR、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CCK-8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重组载体构建成功,重组细胞荧光良好,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证实重组细胞中RN18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重组细胞系间均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实验显示RN181上调后细胞生长减慢,克隆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RN181干扰后上述现象可得到逆转.结论 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和干扰RN181的MHCC97L重组细胞系,初步证实了RN181在体外对MHCC97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小波;彭迎霞;张贤;尹江丽;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患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2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硝普钠组使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硝酸甘油组则给予硝酸甘油治疗,两组治疗后观察3h,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压、呼吸及心率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硝普钠组患者血压、呼吸及心率改善程度优于硝酸甘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普钠组总有效率为92.3%,硝酸甘油组为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硝普钠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硝酸甘油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抢救高血压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时使用硝普钠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细生;胡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托幼机构健康儿童EV71和CoxA16隐性感染的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为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在深圳市幼儿园健康儿童中的隐性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某幼儿园所有健康儿童血清中抗EV71和CoxA16的IgM抗体水平,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EV71和CoxA 16病毒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的350名健康儿童中,32名儿童感染了EV71或CoxA16病毒,隐性感染率为9.1%,其中CoxA16病毒感染率为7.4%,EV71病毒感染率为3.1%,同时感染CoxA16和EV71两种病毒的感染率为1.4%;暴发班级的感染率为17.0%,非暴发班级的感染率为6.5%.每天洗手3次及以上(OR=0.40,95%CI:0.19~0.85)、洗手使用清洁剂(OR=0.33,95%CI:0.16~0.68)为EV71、CoxA16病毒隐性感染保护因素;所在班级出现HFMD的聚集性病例(OR-3.80,95%CI:1.81~7.99)和儿童有咬玩具、咬手指习惯(OR=2.29,95%CI:1.06~4.92)为EV71、CoxA 16病毒隐性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隐性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HFMD的流行,加强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管理和宣传教育,尽可能降低隐性感染者的比例,对控制HFMD的暴发及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兵;余光清;饶东平;陈亿雄;朱奕;吴泰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0-2011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8 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34.3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56.89%;全市8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高的为龙岗区(558.68/10万),低为宝安区(59.67/10万),各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4.1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245名重症病例中,1~4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57%;仍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6.12%;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两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189起,报告高峰期出现在4-6月,幼托机构是高发场所.结论 深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

    作者:李媛;牟瑾;廖玉学;路滟;谢旭;梅树江;周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法.方法 大鼠麻醉、开腹后用血管夹钳夹支配肝左叶、中叶的肝蒂,造成70%肝脏缺血,1h后放开血管夹恢复血供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2h组、4h组和24 h组,假手术组不进行钳夹肝蒂操作,观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整个手术过程大鼠均能耐受.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24 h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匀浆MDA水平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Suzuki'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在4h组达到高(P<0.05).结论 缺血1h后再灌注4h可制备佳的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该模型操作简单,为临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孙萍萍;陈杰;袁芳;黎曙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联合染料木黄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Gefitinib)与染料木黄酮(Genistein)联合应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H1975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两种药物单用及联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ARP和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 Gefitinib与Genistein联合用药对H1975细胞的抗增殖效应优于Gefitinib单药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抑制率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的抗增殖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用细胞凋亡率为(68.70±7.13)%,与正常对照组的(3.12±0.75)%、Genistein组的(35.95±2.32)%、Gefitinib组的(42.03±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药组比较,两药联用组PARP和caspase-3的断裂片段水平增加.结论 Genistein可以增强Gefitinib对H19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张哲;郭进强;朱航;崔俊英;熊日波;万为人;罗炳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兔泛素样小分子修饰因子-2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 克隆家兔泛素样小分子修饰因子-2 (SUMO-2)基因,并预测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从家兔肝组织中克隆SUMO-2基因,用DNAMAN、CBS等生物软件及网络分析平台分析克隆所得到的SUMO-2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结构.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家兔SUMO-2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氢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源性SUMO-2同源性较高,家兔SUMO-2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质量为10 826.9,等电点为4.70,蛋白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形式存在(56.84%),可能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2个N-豆蔻酰化位点,1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及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元信号肽区域,元跨膜区,该蛋白可能为可溶性蛋白.结论 成功克隆家兔SUMO-2基因,为进一步研究SUMO-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郑科;沈天伦;张培;李思思;宋秋怡;张茹;朱丹丹;段义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MCP-1表达及NF-κB活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含5.6 mmol/L葡萄糖)、高糖1组(含15 mmol/L葡萄糖)、高糖2组(含20 mmol/L葡萄糖)和高糖3组(含25 mmol/L葡萄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MCP-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κBα以反映NF-κB的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环境下24 h后细胞增殖明显,MCP-1表达明显增强(P<0.01).高糖刺激30 min后,NF-κB结合蛋白IκBα明显降解,提示高糖可诱导MC NF-κB活化.结论 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MCP-1的高表达可能是通过NF-κB的活化来实现的.

    作者:贾倩倩;王建成;赵艳;陈斯佳;龙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旋毛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小鼠IL-4及IL-5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旋毛虫感染鼠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时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L-5的水平变化,探讨旋毛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 取雌性、8周龄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过敏性哮喘组,C组为感染旋毛虫后哮喘组,D组为单纯感染旋毛虫组.C、D组小鼠经灌胃法感染旋毛虫囊包幼虫200~300条;4周后,以卵清白蛋白(OVA)分别对B、C组小鼠进行致敏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8周后,取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用ELISA法检测IL-4和IL-5水平.结果 血清中A、B、C、D组小鼠IL-4水平分别为(136.4948±31.1670)、(209.8004±21.5652)、(162.7892± 17.6829)、(182.7092±12.0841) pg/L; IL-5水平分别为(7.3101±1.8600)、(15.9997±2.28208)、(9.2411±1.7280)、(11.4135±2.10776) ng/L;与B组比较,C组小鼠IL-4、IL-5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中A、B、C、D组小鼠IL-4水平分别为(169.1636±9.9997)、(232.9076± 17.9501)、(172.3508± 19.1895)、(193.0676± 16.5708) pg/L; IL-5水平分别为(12.8618±1.7799)、(23.8460±5.507)、(15.7560±4.5419)、(20.3440±3.9713) ng/L;与B组比较,C组小鼠IL-4、IL-5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毛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小鼠IL-4、IL-5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萍;邢杰;闫玉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鼠产后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行为学评估

    目的 建立产后抑郁症动物模型,观察抑郁母鼠产后异常的母性行为,建立产后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评估方案.方法 将32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3组:地塞米松组(n=10),自受孕第1天起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l/(Kg·d),第15天起,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d)至分娩;生理盐水对照组(n=8),孕全程给予生理盐水1 ml/(Kg·d);空白对照组(n=5),自然饲养.母鼠分娩后,观察其对幼崽的关爱行为及自身积极和消极行为,行强迫游泳实验,记录幼崽第1周内的体重增量.结果 地塞米松组母鼠与空白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产后对幼崽关爱行为减少(P<0.05),崽鼠生后1周内体重增长低(P<0.01),自身积极活动较少(P<0.05,P<0.01),消极活动较多(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地塞米松组母鼠挣扎自救行为持续时间短(P<0.01),较早进入不动绝望状态(P<0.01),持续较长时间(P<0.01).结论 孕晚期短期低剂量的地塞米松注射可诱导母鼠出现产后抑郁症状;观察母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表现及其对幼崽的关爱行为能够对母鼠抑郁行为进行评估.

    作者:万小妍;张婷珍;黄凯凯;黄增鸿;王雪萍;姜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白细胞、CRP及血糖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监测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总数、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糖变化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以47例VE患儿为观察组,21例化脓性脑膜炎(PM)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CRP、血糖动态监测,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急性期均存在白细胞、粒细胞、CRP、血糖升高,观察组经治疗后白细胞、粒细胞、CRP、血糖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白细胞、粒细胞、CRP、血糖对指导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邱建武;李湘玲;肖小兵;邱燕玲;何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