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6~13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邱雪雁;丁贤彬;张春华;毛德强;吕晓燕;焦艳;施小明

关键词:高血压, 肥胖, 患病率, 儿童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6~13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资料经Epidata3.0双录入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因素采用x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结果 共调查6~13岁儿童1530人,男女比为1.1∶1,体重超重占12.5%,肥胖患病率为9.7%,高血压检出率为15.2%.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OR (95%CI) =2.08 (1.70~2.56)]与过去7d有几天吃西式快餐[OR (95%CI)=1.20(1.02~1.42)]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6~13岁儿童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高,应引起高度关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5-2011年石首市马船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目的 掌握石首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今后制定一村一策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选择东升镇马船村作为国家监测点,2005-2011年连续7年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2005年的1.61%降至2011年的1.03%,下降了36.02%,无急性血吸虫病例发生.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由2005年的10.00%降至1.47%,下降85.30%.钉螺面积无变化,活螺平均密度由2005年的0.23只/0.1m2降至0.04只/0.1m2,下降了80.30%,感染性钉螺面积和平均密度由2005年的11万m2和0.00025只/0.1m2降至0.结论 现阶段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但仍应加强综合防治力度.

    作者:苏尚洋;向守卫;陈支方;刘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安徽省涡阳县15岁以下儿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涡阳县15岁儿童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10个行政村,所有15岁以下儿童均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抽取5ml静脉血液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 在调查的3261名儿童中,女1490人,男1771人,平均年龄(7.09±3.55)岁.HCV感染率为0.90%,随着年龄组的升高感染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趋=9.81,P<O.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过肌肉注射史的人感染HCV的OR值为2.46,有过静脉推注史的人感染HCV的OR值为4.04(P<0.01).结论 涡阳县15岁以下儿童HCV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感染的主要途径为医源性感染.

    作者:刘强林;黄守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Th17细胞生物学效应的临床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炎症、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本文着重对Th1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宫原;陈世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隐孢子虫卵囊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隐孢子虫呈全球性分布,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卵囊的分离、收集和纯化是研究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基础工作,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大量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的纯化技术或方法,例如漂浮法、沉淀法以及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或仪器的应用.本文针对隐孢子虫卵囊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了简要的回顾综述.

    作者:刘振伟;岳耀辉;张龙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南平市城区室内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现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南平市城区室内蜚蠊密度的季节性消长和侵害状况,为蜚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蟑螂屋粘捕法进行调查监测,每月监测1次.结果 本次调查捕获蜚蠊2科2属3种,以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9.57%.蜚蠊全年均有活动,平均密度指数为1.69只/张,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呈3峰型,高峰为7月份,次峰为1月,第3峰在9月.不同场所中密度从高到低分别为餐饮业、农贸市场、医院、居民区和宾馆.平均侵害率为17.29%,侵害程度以餐饮业为高,农贸市场次之,宾馆低.结论 南平市城区室内蜚蠊防制的主要目标是德国小蠊,应根据其活动规律,开展综合性防制措施.

    作者:朱红梅;卓鸣莺;文辉;张辉;陈敏;杨铭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腺肽治疗低病毒载量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低病毒载量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5例HBV DNA阳性但小于104 copies/ml、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入胸腺肽组(n=41)和对照组(n=44),观察两组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 DNA阴转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治疗12、24周时,胸腺肽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3.9%(18/41)和61.0%(2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9% (7/44)和15.9%(7/44) (P<0.05).停药24周后,胸腺肽组HBV DNA阴转率仍保持在48.8%(20/41),优于对照组的11.4%(5/44)(P<0.05).治疗过程中,胸腺肽组的ALT水平在治疗24周以及停药后24周分别为(28.3±9.6) U/L和(31.7±10.5) U/L,低于对照组的(39.3±11.2) U/L和(40.1±10.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肠溶片治疗低病毒载量的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可取得较高的HBV DNA阴转率,改善肝功能,同时也能明显降低该类患者对长期抗病毒治疗的需要.

    作者:闵筱辉;刘婷;张立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在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300例,所有入选患者接受常规生化检查,均行葡萄糖耐量试验;采取免散瞳眼底拍照检查DR,若有异常由眼科医师进行散瞳后行眼底镜检查.所有患者均留取标本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UAL).留取血清标本采用ELISA测定RBP4.结果 影响DR的因素依次为年龄、糖尿病患病时间、腰臀比(WHR)、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胰岛素(FINS)、UAL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P<0.01);RBP4水平与HOMA-IR、UAL、FINS呈正相关,与HDL负相关;T2DM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与T2DM合并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组(BDR组)之间血清RBP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组)RBP4水平高于NDR组(P<0.001)和BDR组(P<0.05).结论 血清RBP4水平与DR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并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

    作者:江帆;李裕明;邓波;陈璐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纳洛酮诱导的大鼠对蔗糖戒断反应评分实验

    目的 探讨摄糖后即时血糖升高在大鼠糖成瘾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蔗糖实验组和三氯蔗糖实验组,分别给予清水、30%蔗糖溶液、0.05%三氯蔗糖溶液(后两者甜度相近),自由取食2周后,采用盐酸纳洛酮诱导戒断反应以及对大鼠海马切片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检查,通过对戒断症状的行为学指标评分、分析体重和血糖变化以及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细胞的形态特征,探讨血糖对糖成瘾过程的影响.结果 蔗糖实验组的戒断反应评分高于三氯蔗糖组[(13.80±2.03)vs (3.70±0.88),P<0.05]、空白对照组[(13.80±2.03)vs(3.70±0.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戒断4h后,三组的体重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组海马CA1区的组织疏松程度和细胞空泡的出现概率明显高于三氯蔗糖组和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摄糖后即时的血糖浓度变化能影响大鼠糖成瘾过程,该作用可能通过影响海马CA1区结构和功能来完成.

    作者:谷金萃;欧超鹏;刘忆瑛;肖寒;甘文昌;王喜甲;向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支气管上皮对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致遗传损伤的修复研究

    目的 研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对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所致遗传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 1~16μg/ml浓度范围的GMA染毒一个细胞周期(24 h),于染毒结束时、继续恢复一个细胞周期后利用胞质阻滞微核试验观察细胞遗传损伤效应及恢复情况.结果 两种处理方式的双核细胞微核率(MNi)均随染毒浓度增加逐渐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873~0.927,P<0.01).染毒恢复组MNi曲线表现出低剂量平缓而高剂量加速升高的趋势并与染毒组曲线交叉.两种处理方式的双核细胞核桥率(NPBs)和双核细胞核芽率(NBUDs)随剂量变化的改变不明显,但染毒恢复组1、4、16 μg/ml剂量的NPBs显著高于同剂量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6 μg/ml剂量的NBUDs则显著低于同剂量的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A染毒可致明显的细胞遗传损伤,但随即启动的损伤修复机制使得遗传毒性的表现趋于减弱,细胞修复机制的及时启动在维持遗传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者:杨敏;刘明;李小亮;王全凯;许建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HB)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HB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本文介绍了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在急性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并阐述了它们在乙肝慢性化机制中的作用,为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冯玉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女性梅毒患者性伴通知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女性梅毒患者性伴通知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女性梅毒患者实施性伴通知追踪性伴就诊,对通知效果、就诊性伴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37例女性梅毒患者中,妊娠梅毒患者性伴到位率为97.83%,非妊娠梅毒患者性伴到位率为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69,P=-0.000);已婚患者到位率为78.64%,未婚患者到位率为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P=0.023).妊娠梅毒患者性伴阳性率为20.00%,非妊娠女性梅毒患者性伴阳性率为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17,P=0.000);已婚患者性伴阳性率为37.04%,未婚患者性伴阳性率为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P=0.024).结论 性病门诊非妊娠未婚女性梅毒患者性伴通知到位率低、性伴阳性率高,应将其列为高危人群,专人或者性病防治专业机构负责性伴通知,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采取引导策略,推广使用安全套,阻断梅毒的经性传播.

    作者:田丽闪;周国茂;李真;袁军;罗珍胄;刘欢;杨祖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弱D25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1名RhD抗原弱阳性孕妇的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探讨其输血策略.方法 采用试管法检测RhD血型;Rh血型凝胶定型卡检测C、c、E、e抗原;用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胶卡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采用SSP-PCR方法检测RHD和RHCE基因;用特异性PCR技术检测其RHD基因的合子型;对其RHD基因编码区10个外显子扩增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血型血清学实验显示受检者D抗原弱阳性,Rh其它抗原分型为C-c+E+e+,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阴性;SSP-PCR检测其基因型别为ccDEe,基因定型结果与血型血清学一致;RHD基因合子型检测为RHD+/RHD-杂合型,推测该个体单倍型可能为DcE/dce;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其编码区341G>A (114R>Q),编码区序列其它部分与正常RHD序列相同.结论 该受检者为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的弱D25型,其输血策略可参照RhD阴性孕妇同等处理.

    作者:罗广平;骆宏;张润青;姬艳丽;赵阳;魏玲;莫春妍;王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干预对代谢综合征大鼠PPAR-α、PPAR-γ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FEN)和吡格列酮(PIO)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的影响.方法 用高果糖饮食饲养SD大鼠构建MS大鼠模型,分别单用FEN、PIO及二者合用进行干预,比较两种药物单用及合用干预下,MS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单用FEN干预使MS大鼠主动脉表达PPAR-α和PPAR-γ mRNA及其蛋白降低,单用PIO干预使MS大鼠主动脉表达PPAR-γmRNA及其蛋白降低,使PPAR-α mRNA表达降低;合用FEN与PIO较两种药物单用更为明显地降低了PPAR-α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对于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则与PIO干预类似.结论 FEN与PIO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干预,均可抑制MS大鼠主动脉表达PPAR-α/γ,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更明显地抑制PPAR-α表达.

    作者:万新红;罗玉梅;郭洪波;彭惠媚;王美香;谭琼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痰培养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唐山市滦县中医院儿科2009-2012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进行分析,菌株鉴定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用参考菌株做质量控制.结果 2009-2012年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27%(263/3620)、8.11%(419/5165)、9.20%(425/4621)、10.67%(503/4715),总体呈增长趋势;肺炎链球菌耐药性亦有增加趋势,大环内酯类药物为明显,达到97%以上;头孢菌素类敏感性虽稍有下降,但敏感率仍在92%以上.结论 儿童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携带率相对较高,感染的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耐药率逐渐增加.

    作者:李静;王振荣;赵国静;高春燕;田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CP/前C及A1846T变异与HBV导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相关研究

    目的 调查中国广东地区HBV基因型、C基因调控区和前C终止密码子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9例ACLF患者、38例严重肝炎活动患者和44例慢性乙肝(CHB)患者,应用PCR扩增测序HBV前C基因和C基因区;用PCR-RFLP的方法鉴定HBV基因型.结果 BCP的变异率在ACLF中明显高于CHB组(56.7% vs 32.4%,P=0.046),PC的变异率在ACLF中也显著高于CHB组(50.0% vs 15.9%,P=0.003).在BCP-/PC+和BCP+/PC+模式中HBeAg阴性率明显高于BCP+/PC-和BCP-/PC-.nt 1846位点A-T的变异比率在ACLF组明显高于CHB组[80.6% vs 11.1%,P<0.001].结论 BCP、前C和A1846T高变异与ACLF发病相关,BCP-/PC+和BCP+/PC+模式导致的HBeAg阴性与ACLF发病相关.

    作者:杨玲;曾文铤;梁增伟;马世武;侯金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个案信息,采用查阅深圳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电话调查的方法了解腮腺炎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 深圳市光明新区2007-2011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43例,年平均发病率42.24/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中位年龄为7岁,5~岁年龄组和0~岁年龄组分别占45.91%和27.28%;主要为在校小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男女性别比为2.02∶1.2012年1~7月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疫苗(包含麻腮和麻腮风疫苗)接种率仅为31.98%;发病距接种时间间隔平均为4.3年,病例发病时间距接种疫苗的时间越长,病例数的构成比越大.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在落实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建议对15岁以下重点人群开展第2剂腮腺炎疫苗接种.

    作者:曾华堂;郑庆鸣;王铁强;梅树江;张顺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心室重塑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与心室重塑程度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探讨Cystatin C在心室重塑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120例,按临床病例诊断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43例、冠心病组1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39例,另选4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Cystatin C水平,并分析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以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在反映心室重塑程度时的监测意义.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中Cystatin C与LVMI、NT-proBNP呈正相关,冠心病组中Cystatin C与NT-proBNP呈正相关;高血压组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LVMI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疾病三组之间的Cystatin 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Cystatin C水平与NT-proBN呈正相关,Cystatin C在高血压心室重塑监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临床综合评价患者的心室重塑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玲;颜绵生;冯品宁;姚真荣;吕杰;姜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庆市6~13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6~13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资料经Epidata3.0双录入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因素采用x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结果 共调查6~13岁儿童1530人,男女比为1.1∶1,体重超重占12.5%,肥胖患病率为9.7%,高血压检出率为15.2%.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OR (95%CI) =2.08 (1.70~2.56)]与过去7d有几天吃西式快餐[OR (95%CI)=1.20(1.02~1.42)]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6~13岁儿童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高,应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邱雪雁;丁贤彬;张春华;毛德强;吕晓燕;焦艳;施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双语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思考

    实施双语教学日益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着力的方向之一.我校研究生院从2003年起选择部分公共课程进行了硕士研究生的双语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10年以来,我们将双语教学的理念与方法逐步扩展到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中.本文意在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设想,以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双语教学的开展.

    作者:丁天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湖北省2011年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2011年湖北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修订版)》的要求,对16个监测点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并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0.40%,耕牛感染率为0.81%,活螺平均密度为0.1865只/0.11 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04只/0.11m2,钉螺感染率为0.022%.结论 监测点人畜感染率呈现持续下降,但疫情仍不稳定,有反弹的可能,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传染源控制措施以及查灭螺力度,防止疫情反弹.

    作者:张聪;刘建兵;李博;周晓蓉;蔡顺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