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修斌;王来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热毒平抗中暑内毒素血症的机制,为该类药物在重病中暑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打下基础.方法 在干球温度(34.5±0.5)℃,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建立小鼠中暑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热毒平组、西黄芪胶组、生理盐水组、高温中暑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用总胆汁酸(TBA)循环酶法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用电镜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热毒平组小鼠血中SOD含量和MDA含量分别高于和低于西黄芪胶组、高温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相近;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其他阳性对照组.结论 热毒平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这是其抗内毒素血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梁雪兰;杨光;罗炳德;李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0岁以上有异常子宫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给米非司酮12.5 mg/d口服、甲基睾丸素5 mg/d含服连续3个月;对照组26例,甲基睾丸素7.5 mg/d含服连续3个月.结果 治疗期间,治疗组均发生闭经(100%),其中15例(48.4%)直接进入绝经期,治疗后瘤体平均缩小48.2%(P<0.01);对照组闭经者6例,其中5例(19.2%)绝经,另16例出血减少,经期缩短,瘤体平均缩小12.5%(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是较为安全而有效的保守疗法.
作者:马娜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妇女妊娠50~90 d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妊娠50~90 d药物流产的325例妇女,按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因素与药物流产的效果有直接关系(P<0.005).结论 对妊娠50~90 d,在行药物流产时,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相关因素,从而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流产方式,以提高流产效果.
作者:张巧珍;余雪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子宫腺肌症的超声图像(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特征,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术前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来探讨子宫腺肌症的特性、鉴别要点.结果 38例子宫腺肌症超声诊断符合率81.6%,误诊为子宫肌瘤占15.8%.结论 子宫腺肌症弥漫型,结合病史,多能明确诊断;局限型偏低回声病例易误诊,误诊率10.5%.鉴别要点:综合分析团块的形态、回声、与周围组织界限是否清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
作者: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方法 对我科2005~2006年急救高血压危象患者13例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高血压危象全部缓解,血压控制在160~180/100~110 mmHg,平均住院10 d,12例好转出院,死亡1例.结论 正确判断病情、迅速合理的救治和严密的护理配合是高血压危象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邓凤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对亚临床病变人群的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体检人群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量表分析随机抽取150例亚临床病变人群,分成3组,分别给予刺葡萄籽油胶囊、维生素E片及安慰剂,观察90 d前后的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值,同时比较3组之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亚临床病变指标的变化.结果 三项指标在服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和维生素E与安慰剂前后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并且在服用刺葡萄籽油与维生素E两组之间上述指标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刺葡萄籽油对亚临床病变人群有抗氧化逆转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唐斌;赵秋平;杨娉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对挽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命及伤情预后的重要意义 .方法 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急诊手术室护士配合抢救的6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 d,痊愈60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5.24%.结论 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势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手术室的有效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96例肺不张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并对其病因、镜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纤支镜的检出率为85.1%(252/296),其中年轻患者肺不张原因以炎症为主,年老患者以肿瘤为主.结论 纤支镜检查能明确肺不张病因,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如条件允许应行纤支镜检查.
作者:陈垣;彭毅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于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和血糖情况.结果 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血糖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作者:雷敏;黄巧玲;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消毒紫草油纱换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巴氏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组采用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消毒紫草油纱的换药方法.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消毒紫草油纱换药的方法是治疗巴氏腺脓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锦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作者:杨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加异丙芬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0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中应用芬太尼加异丙芬,对照组中应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观察组中血压(BP)、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痛效果、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 芬太尼加异丙芬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0.5),出血量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 芬太尼加异丙芬静脉麻醉安全可靠,适合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要求,但术中必须有麻醉师监测RR、HR和BP.
作者:肖建平;刘云清;张家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AMI患者50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50例AMI患者中47例PCI均获成功,死亡3例,成功率为94.0%.结论 急诊PCI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的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建榜;杨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脑血管意外继发癫痫临床常见,尤其脑出血、脑梗死病人更易发生,既可在急性期也可在脑卒中后数年出现,反复发作加重脑细胞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引起我们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我科近5年来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贾道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等量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前后血中胆红素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8例患儿均采用桡动脉棗外周静脉同步换血,采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换血量150~180 ml/kg,输入量比换出量多10~15 ml/kg,3 h左右结束.换血前后抽血送检胆红素、血气、电解质、血常规、血糖、血培养,出院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胆红素换出率为50%,换血前后血红蛋白、血气等差异无显著性,电解质、血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非等量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内环境影响不大.
作者:卢锡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沟槽式精密附着体在倾斜基牙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20°~35°倾斜基牙采用沟槽式精密附着体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经1~4年临床观察评价疗效.结果 32例病例共32件修复体均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无不适主诉.结论 应用沟槽式精密附着体是临床倾斜基牙固定义齿修复的良好方法.
作者:孙高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06年9月我中心门诊宫颈糜烂患者648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80例液基细胞学涂片异常者均行阴道镜检查,于可疑处行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诊断率为29.69%(95/320),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占20.0%(19/9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US-H)占6.31%(6/95);内瘤样变Ⅰ级(CIN-Ⅰ)占67.39%(64/95),CIN-Ⅱ占18.95%(18/95),CIN-Ⅲ占13.68%(13/95).结论 TCT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病变.
作者:刘小英;吴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我国,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了总死亡构成比的40%左右[1],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但Norris等[2]研究也指出72%的患者在心脏骤停发生前有明显不适,其中70%的患者的症状持续超过15 min.因此,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测以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变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伟;袁洪;黄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9-9(CA19-9)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5例胰腺癌患者、70例非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3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CA19-9的水平.结果 血清CA19-9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胰岛细胞瘤、壶腹癌以及良性胰腺疾病患者(P<0.05),而与肝外胆管癌患者的CA19-9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43%.CA19-9在胰体尾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胰头癌患者(P>0.05).CA19-9不受肿瘤大小以及可切除性的影响(P>0.05),但在Ⅳ期胰腺癌患者中明显提高(P<0.05).结论 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特异性不高,高水平的CA19-9提示病期较晚,预后不良.
作者:倪晓光;赵平;王贵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6例和11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未给任何药物.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无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略松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异丙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与安全性.
作者:周俊;周易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