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光;赵平;王贵齐
目的 研究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共7 d;对照组61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共7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组第1 d和第2 d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3.8%和53.8%,高于对照组的16.4%和39.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0.8%和86.9%,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8%和86.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缓解速度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作者:林振;刘志新;廖国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深化,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环节.护生的实习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到护理的质与量,同时也能反馈出我们临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如何提高带教质量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十几年,负责过许多护生的带教,对护生带教中的影响因素、对策、带教方法等作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专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本年度9月份新入学的大学生,在入学第2周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按标准化程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SCL-90阳性率22.3%,男性23例(占8.8%),女性35例(占13.5%).女性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性.结论 SCL-90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定比例新生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帮助和咨询.
作者:赵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首次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进一步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川崎病临床资料,其中6例符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6例川崎病患儿首次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 g/(kg·次),36 h体温仍高于38.5℃,其中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1 g/(kg·次),其中2例热退,1例仍有发热,给予激素治疗后热退;另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2 g/(kg·次)治疗后热退.结论 对于首剂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可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2 g/(kg·次)丙种球蛋白较1 g/(kg·次)效果好.
作者:尹佃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出血宫腔填塞纱条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5例产后出血患者予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方法控制产后出血的成功率100%,无继发再次产后出血或合并严重感染,减少急症子宫切除.结论 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治疗简单有效,耗资低,是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罗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对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的研究,依达拉奉组静脉给药,剂量为30 mg,每日2次,14 d为一个疗程.2周后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共观察62例患者,其中达拉奉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结果 MRS评价发现,依达拉奉组患者的功能恢复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药物,与对照相比,该药对患者的功能预后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余炳坚;黄伟雄;胡杨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7例普外科手术后患者采用自控镇痛泵治疗的临床观察,了解其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镇痛效果均达到临床要求,自控镇痛技术(PCA)治疗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胃肠蠕动减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PCA使用方法,了解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严密观察,加强管道管理,确保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术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86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检结果对照:阑尾长度与手术相差约1.5~3.2 cm,内径相差约0.2 cm,诊断符合率95.6%.结论 应用腹部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恩荣;王竞宇;慕安庆;彭利;罗雪;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9例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49例均有腹部手术史,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平片检查为完全性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腹部手术,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摄片检查来诊断,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时应积极手术,掌握手术时机十分重要.
作者:张肇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行惠侧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40 g/L的庆大霉素1 ml,加0.6 mol/L的碳酸氢钠缓冲液0.5 ml,制成30 g/L浓度的庆大霉素)每5 d 1次,共2次,随访2年以上.采用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及疗效分级标准诊断及判定疗效.结果 25例中,治疗后22例眩晕达到有效控制,其中3例患者经1次注射后眩晕就得到控制;14例患者2次注射后眩晕达到控制,有6例患者经3次注射后眩晕得到控制;另外2例注射了2次后因出现前庭中毒征兆而停药.结论 鼓室注射庆大霉素的方法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显著方法 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邹剑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9-9(CA19-9)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5例胰腺癌患者、70例非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3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CA19-9的水平.结果 血清CA19-9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胰岛细胞瘤、壶腹癌以及良性胰腺疾病患者(P<0.05),而与肝外胆管癌患者的CA19-9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43%.CA19-9在胰体尾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胰头癌患者(P>0.05).CA19-9不受肿瘤大小以及可切除性的影响(P>0.05),但在Ⅳ期胰腺癌患者中明显提高(P<0.05).结论 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特异性不高,高水平的CA19-9提示病期较晚,预后不良.
作者:倪晓光;赵平;王贵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阿托品用量对AOPP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中度中毒以上患者分成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及濒死组,观察三组中阿托品首剂量、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量、阿托品过量例数及死亡率.再将重度中毒组及濒死组中阿托品过量患者归为阿托品过量组,阿托品不过量者为阿托品适量组,比较两组中毒的时相发展、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阿托品化量及阿托品总量濒死组>重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P<0.05).阿托品过量组中的中间综合征(IMS)、中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阿托品适量组(P<0.05).结论 AOPP时,中毒程度不同,阿托品的用量也不同,阿托品化量及首剂量也不同.维持阿托品化时易致阿托品过量,但轻度阿托品过量不会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
作者:赵修斌;王来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AMI患者50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50例AMI患者中47例PCI均获成功,死亡3例,成功率为94.0%.结论 急诊PCI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的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建榜;杨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两种程序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首次就诊时髓腔封FC棉球,再次复诊根管预备,根管内封消毒药物;对照组:首次就诊时根管预备,敞开引流,再次复诊根管封消毒药物.两组符合指征后均做根管充填.比较根管封药期间根尖激惹发生率及根管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根管封药期间根尖激惹发生率低,两组根管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首次就诊时采用髓腔封FC棉球,再次复诊根管预备,根管内封消毒药物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较好,可作为根管治疗常规程序.
作者:金薇;王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8例,给予UAP一般治疗.他汀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20 mg,共4 d.治疗前、治疗4 d后采取两组患者空腹时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他汀治疗组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UAP患者能使CRP下降,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作者:黄晨;刘克成;于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各种创伤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的90例各种皮外伤患者资料,90例患者均采用MEBO治疗、同时结合全身用药,个别患者还采用了植皮法.结果 90例患者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短的6 d,长的120 d,达到颜面部无瘢痕,四肢无畸形及功能无障碍.结论 所有创伤患者经湿润烧伤膏治疗其创伤组织无感染,按期增生、修复快,达到佳效果.
作者:宿芬芳;王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抑酸作用.方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30例,奥美拉唑组28例.观察两组活动性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以及胃内pH值.结果 两组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用药后雷贝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均出现不良反应1例,安全性相似.雷贝拉唑组胃内pH>3起效时间较奥美拉唑组短,改善临床症状快,夜间pH>4时闯较奥美拉唑组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组方案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缓解症状,并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但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作者:黄睿;张弛;黄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以探讨一种用于预防硬-脊联合麻醉(CSEA)后头痛的简便、经济、安全和效果确切的方法.方法 将2000例拟行剖官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1 000例,A组患者在硬-脊联合麻醉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为观察组,B组患者在硬-脊联合阻滞麻醉后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观察其预防头痛的效果.结果 硬-脊联合麻醉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预防头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硬-脊联合阻滞麻醉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预防头痛的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和较理想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宝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等量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前后血中胆红素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8例患儿均采用桡动脉棗外周静脉同步换血,采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换血量150~180 ml/kg,输入量比换出量多10~15 ml/kg,3 h左右结束.换血前后抽血送检胆红素、血气、电解质、血常规、血糖、血培养,出院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胆红素换出率为50%,换血前后血红蛋白、血气等差异无显著性,电解质、血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非等量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内环境影响不大.
作者:卢锡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加异丙芬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0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中应用芬太尼加异丙芬,对照组中应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观察组中血压(BP)、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痛效果、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 芬太尼加异丙芬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0.5),出血量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 芬太尼加异丙芬静脉麻醉安全可靠,适合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要求,但术中必须有麻醉师监测RR、HR和BP.
作者:肖建平;刘云清;张家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