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芬芳;王海霞
目的 探讨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术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86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检结果对照:阑尾长度与手术相差约1.5~3.2 cm,内径相差约0.2 cm,诊断符合率95.6%.结论 应用腹部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恩荣;王竞宇;慕安庆;彭利;罗雪;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20例采用RFCA治疗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消融成功率为95.8%,复发率为4.2%,并发症发生率3.3%.结论 射频消融是一种创伤小、立刻见效、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治疗方法,是现代医疗技术带给心律失常患者的福音.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妇女妊娠50~90 d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妊娠50~90 d药物流产的325例妇女,按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因素与药物流产的效果有直接关系(P<0.005).结论 对妊娠50~90 d,在行药物流产时,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相关因素,从而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流产方式,以提高流产效果.
作者:张巧珍;余雪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125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与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125例眼外伤患者视力恢复到0.3以上的85例,占68.0%,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由治疗前的68.8%(86/125)降低为28.0%(35/125).结论 合理的护理活动有利于减少眼外伤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及早康复.
作者:杨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 制定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好转出院88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0例.死亡率9.4%.结论 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邵秀娇;黄艳红;李苑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子宫腺肌症的超声图像(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特征,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术前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来探讨子宫腺肌症的特性、鉴别要点.结果 38例子宫腺肌症超声诊断符合率81.6%,误诊为子宫肌瘤占15.8%.结论 子宫腺肌症弥漫型,结合病史,多能明确诊断;局限型偏低回声病例易误诊,误诊率10.5%.鉴别要点:综合分析团块的形态、回声、与周围组织界限是否清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
作者: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自制去甲斑蝥素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为自制去甲斑螫素的安全性作出初步的评价.方法 通过预实验腹腔注射给药,找到大致死量和小致死量,据此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在预实验中找出大致死量为64 mg/kg,小致死量为12 mg/kg,而自制去甲斑蝥素急性毒性为LD50(腹腔注射):21.17mg/kg.大约是临床用药的60倍.结论 自制去甲斑蝥素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谭志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绝经一年以上要求取环的门诊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为实验组,取环前12 h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 mg;B组50例为对照组,术前不作任何处理.按常规取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在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缩短扩宫时间,减少机械损伤和不良刺激,地西泮有镇静、缓解疼痛并有扩张宫颈的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取环成功率,减低了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君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对挽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命及伤情预后的重要意义 .方法 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急诊手术室护士配合抢救的6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 d,痊愈60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5.24%.结论 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势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手术室的有效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107例.结果 107例中合并腹腔内多脏器损伤17例(15.9%),腹腔外其他脏器损伤22例(20.6%),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89例(83.2%),保守治疗18例(16.8%),其中6例为保守治疗过程中转剖腹探查.迟发性内脏破裂4例.治愈97例(90.7%),死亡10例(9.3%).结论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警惕性,腹部闭合性损伤在诊断上不能过分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以避免错过手术治疗的佳时机.保守观察治疗者应密切监护,警惕迟发性内脏破裂出血,必要时反复多次行相关辅助检查.如病情有变,应果断剖腹探查.
作者:余效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rHSC-99),加入不同剂量的IFN-γ,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 IFN-γ对HSC细胞株(rHSC-99)有促增殖作用,其促增殖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 IFN-γ对rHSC-99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
作者:施贵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抑酸作用.方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30例,奥美拉唑组28例.观察两组活动性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以及胃内pH值.结果 两组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用药后雷贝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均出现不良反应1例,安全性相似.雷贝拉唑组胃内pH>3起效时间较奥美拉唑组短,改善临床症状快,夜间pH>4时闯较奥美拉唑组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组方案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缓解症状,并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但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作者:黄睿;张弛;黄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尿路感染以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为主,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其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女性下尿路感染较男性常见(9:1)[1].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和脓尿,也可有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因而大多数患者是在门诊看病,家庭内治疗.由于尿频和膀胱尿道痉挛,患者极为痛苦,患者情绪焦虑,害怕小便,减少饮水和进食等,打乱了日常生活规律从而影响了治疗进展和不能达到有效预防下尿路感染再次复发的目的.为了提高患者下尿路感染治疗的效果和预防再次感染,我院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62例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2例患者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0岁.现将健康教育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美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质量.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将本专业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实验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实验组对PBL法的各项教学效果评价均较好;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较,总分、选择题、问答题及综合分析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PBL可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教学的效果.
作者:缪礼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对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价值,并对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优点、禁忌证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 用硬膜外麻醉导管或深静脉穿刺管进行腰椎穿刺,接无菌引流袋,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控制引流量,每天约150~350 ml,留置时间约6~14 d.结果 对52例颅脑损伤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90.4%.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一项在颅脑损伤治疗中较为成熟的临床技术,简单易行、经济、创伤小,是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传勇;赵坤;郭鹏;刘海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找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发病率、再住院率、病死率.方法 采取随机问卷调查法.结果 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占60%.说明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记忆力减退、用药品种和频率较高、认识不足、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自认为不需要服药、看不到疗效、经济困难等为其原因.结论 充分发挥家属的支持与监督作用,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凤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用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因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而入院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45例,分别进行盐酸左氧氟沙星(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组)治疗.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65.6%,有效率为80.2%,无效率为19.8%;B组的治愈率为68.2%,有效率为84.1%,无效率为15.9%;C组的治愈率为66.3%,有效率为77.9%,无效率为22.1%.对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解决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导致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提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强调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是胆道急性疾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国内报道可高达30%[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较为常见,多由胆总管梗阻引起.可出现严重的休克、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极为棘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良性胆道疾病主要、直接的死亡原因,国内报道其死亡率高达13.7%[2].近年来,我院通过采取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并配合适当、及时的手术措施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成功救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方法 对我科2005~2006年急救高血压危象患者13例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高血压危象全部缓解,血压控制在160~180/100~110 mmHg,平均住院10 d,12例好转出院,死亡1例.结论 正确判断病情、迅速合理的救治和严密的护理配合是高血压危象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邓凤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是指IUD部分、全部嵌入子宫肌层或异位于子宫外.IUD异位于子宫外是放置IUD是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为0.4‰~1.3‰[1],主要是与操作者的技术,官腔的形态及有无合并子宫畸形等有关.宫内节育器可异位于盆腔内、腹腔内、膀胱、肠管、阔韧带或腹膜外.但穿入邻近脏器如膀肤、小肠、大肠等比较少见.如果异位于腹腔内,可表现为胃肠道症状.15%的IUD可异位于邻近器官,尤其是肠道,并发症有肠梗阻、肠穿孔、肠梗塞、肠狭窄和肠疹.腹痛、发热、间断腹泻三联症结合IUD异位的病史需警惕肠道损伤可能.
作者:宗海芸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