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

缪礼红

关键词:PBL, 急危重症护理学, 教学
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质量.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将本专业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实验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实验组对PBL法的各项教学效果评价均较好;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较,总分、选择题、问答题及综合分析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PBL可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教学的效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找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发病率、再住院率、病死率.方法 采取随机问卷调查法.结果 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占60%.说明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记忆力减退、用药品种和频率较高、认识不足、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自认为不需要服药、看不到疗效、经济困难等为其原因.结论 充分发挥家属的支持与监督作用,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凤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5,分为3组.A组20例常规治疗(利尿、扩血管及强心等药物)加用螺内酯与关托洛尔,B组20例在常规治疗加美托络尔,C组20例常规治疗加用螺内酯.3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射血分数(LVEF),评价左室容积和左心功能.结果 A组LVESV、LVEDV明显降低,LVEF增加,与B、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A组、B组、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SV、LVEDV降低,LVEF增加(P<0.05).治疗后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Ⅲ-Ⅳ级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可更好地抑制左室重构,防止左室扩张,抑制心衰的发生.

    作者:张力新;衣欣;胡奉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首次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进一步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川崎病临床资料,其中6例符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6例川崎病患儿首次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 g/(kg·次),36 h体温仍高于38.5℃,其中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1 g/(kg·次),其中2例热退,1例仍有发热,给予激素治疗后热退;另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2 g/(kg·次)治疗后热退.结论 对于首剂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可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2 g/(kg·次)丙种球蛋白较1 g/(kg·次)效果好.

    作者:尹佃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25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行惠侧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40 g/L的庆大霉素1 ml,加0.6 mol/L的碳酸氢钠缓冲液0.5 ml,制成30 g/L浓度的庆大霉素)每5 d 1次,共2次,随访2年以上.采用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及疗效分级标准诊断及判定疗效.结果 25例中,治疗后22例眩晕达到有效控制,其中3例患者经1次注射后眩晕就得到控制;14例患者2次注射后眩晕达到控制,有6例患者经3次注射后眩晕得到控制;另外2例注射了2次后因出现前庭中毒征兆而停药.结论 鼓室注射庆大霉素的方法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显著方法 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邹剑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做好护生带教,保证质量安全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深化,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环节.护生的实习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到护理的质与量,同时也能反馈出我们临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如何提高带教质量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十几年,负责过许多护生的带教,对护生带教中的影响因素、对策、带教方法等作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电监护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

    心电监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通过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各种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尤其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赢得抢救时间.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多种干扰因素导致急诊病人心电监护波形不能真实地反映病人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正确地判断病情[1].护士是心电监护的直接操作者和观察者,除了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熟练地操作心电监护仪.如何为监护患者选择适宜的检测电极位置、合适的振幅,排除人为、仪器等干扰因素,提高心电监护的质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王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处理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疾病.由于AP在发病原因、病情和病理演变,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均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近100年来人们对AP诊治中的问题反反复复久经讨论,还是难以达成广泛的统一认识,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才使得AP的诊治几乎成为近代内外科的一个永久的议题[1].我院多年来对AP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AP的发病及其病理生理与临床改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得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观点,致使临床疗效不断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宪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6月在我科收治的8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产后出血发生在2 h以内,占75.28%(67/89).孕周在37~40周,胎儿体质量在2 500~4 000 g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低,发病率分别为6.46%(40/619)、6.38%(54/847).有多次分娩史、双胎、胎盘因素者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1.25%(5/16)、44.44%(4/9)、74.19%(23/31).结论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周、胎儿体质量、分娩方式、流产史、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绝经一年以上要求取环的门诊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为实验组,取环前12 h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 mg;B组50例为对照组,术前不作任何处理.按常规取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在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缩短扩宫时间,减少机械损伤和不良刺激,地西泮有镇静、缓解疼痛并有扩张宫颈的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取环成功率,减低了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君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活血通窍汤治疗颈源性眩晕100例

    目的 探讨自拟活血通窍汤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中药活血通窍汤治疗颈源性眩晕50例;另设盐酸倍他司丁对照观察50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64.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活血通窍汤对颈源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丽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仪和心电监测仪的对照研究

    在我国,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了总死亡构成比的40%左右[1],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但Norris等[2]研究也指出72%的患者在心脏骤停发生前有明显不适,其中70%的患者的症状持续超过15 min.因此,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测以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变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伟;袁洪;黄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0例围术期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高龄糖尿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评估病情,针对不同的精神状态,给予心理护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正常范围.结果 23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中,10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结论 术前正确的病情评估及术后精心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尽早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能为高龄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效果提供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陈慕卿;罗红艳;伍雪娥;潘旭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反复发作的短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包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6例和11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未给任何药物.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无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略松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异丙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与安全性.

    作者:周俊;周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5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2例),并对两组手术时间、疗效、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疼痛发生率低,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作者:叶茂;房振春;梅海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γ-干扰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rHSC-99),加入不同剂量的IFN-γ,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 IFN-γ对HSC细胞株(rHSC-99)有促增殖作用,其促增殖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 IFN-γ对rHSC-99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

    作者:施贵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期妊娠胎盘植入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胎盘植入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10年来行中期妊娠胎盘植入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22例分别给予氟脲嘧啶(5-Fu)、更生霉素(KSM)双枪化疗及甲氨喋呤宫旁化疗加服米非司酮治疗,1例在B超监护和宫腔镜下清宫,5例子宫次全切术.结果 22例胎盘植入药物治疗均获成功,保留了子宫,避免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结论 当植入性胎盘明确诊断后,不可盲目清官,若患者情况允许,药物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寇建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观察

    我院对确诊输卵管妊娠,无内出血征象,包块直径<5 cm的40例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MTX)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富晓敏;韩翠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9例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49例均有腹部手术史,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平片检查为完全性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腹部手术,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摄片检查来诊断,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时应积极手术,掌握手术时机十分重要.

    作者:张肇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沟槽式精密附着体32例在倾斜基牙固定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沟槽式精密附着体在倾斜基牙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20°~35°倾斜基牙采用沟槽式精密附着体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经1~4年临床观察评价疗效.结果 32例病例共32件修复体均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无不适主诉.结论 应用沟槽式精密附着体是临床倾斜基牙固定义齿修复的良好方法.

    作者:孙高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