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彭冬梅

关键词: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发病率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6月在我科收治的8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产后出血发生在2 h以内,占75.28%(67/89).孕周在37~40周,胎儿体质量在2 500~4 000 g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低,发病率分别为6.46%(40/619)、6.38%(54/847).有多次分娩史、双胎、胎盘因素者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1.25%(5/16)、44.44%(4/9)、74.19%(23/31).结论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周、胎儿体质量、分娩方式、流产史、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材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新兴学科,因其微创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正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也吸引了广大年轻医师从事该领域的实践.青年医师刚开始学习介入放射学时往往兴趣很高,尤其对介入操作,但常忽视自身的职业防护.另外,以前所受的该方面教育较少、意识淡薄,以及初学者常顾此失彼也是重要因素.以下就辐射防护和损伤感染的预防两方面谈谈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

    作者:董伟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成品根管固位钉用于后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实践

    近年来,随着牙体修复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对患牙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是尽可能保留残根残冠,并对其进行修复.桩核是目前残根残冠修复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固位好,强度高.前牙由于在口内容易操作,因而,多采用铸造法修复;而后牙由于受口腔条件的制约,铸造核桩的蜡型采用难度较大,为此,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48例后牙残根残冠病例,采用成品根管固位钉进行固位,并行全冠修复,在修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临床效果好,现将修复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鲁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6月在我科收治的8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产后出血发生在2 h以内,占75.28%(67/89).孕周在37~40周,胎儿体质量在2 500~4 000 g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低,发病率分别为6.46%(40/619)、6.38%(54/847).有多次分娩史、双胎、胎盘因素者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1.25%(5/16)、44.44%(4/9)、74.19%(23/31).结论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周、胎儿体质量、分娩方式、流产史、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a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一种在造血调控和免疫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以往人们主要应用其促进骨髓粒系、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系的发育和成熟,增加外周血成熟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等方面的作用,用于急性白血病,肿瘤放疗后粒细胞减少,骨髓移植后造血恢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等疾病.本文主要综述了其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新用途.

    作者:张连霞;何韶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对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价值,并对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优点、禁忌证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 用硬膜外麻醉导管或深静脉穿刺管进行腰椎穿刺,接无菌引流袋,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控制引流量,每天约150~350 ml,留置时间约6~14 d.结果 对52例颅脑损伤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90.4%.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一项在颅脑损伤治疗中较为成熟的临床技术,简单易行、经济、创伤小,是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传勇;赵坤;郭鹏;刘海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与原因,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方法 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病情介绍.结果 调查显示患者家属因不同原因,呈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可强化和完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确保患者在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作者:黄巧玲;李可;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院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医务人员服务

    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给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发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成为医学情报工作者的新使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也带来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的变化,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必然造成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那么医院图书馆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为医务人员服务呢?下面仅以我院图书馆为例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作者:王伟民;张雪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绝经一年以上要求取环的门诊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为实验组,取环前12 h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 mg;B组50例为对照组,术前不作任何处理.按常规取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在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缩短扩宫时间,减少机械损伤和不良刺激,地西泮有镇静、缓解疼痛并有扩张宫颈的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取环成功率,减低了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君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1994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诊治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7岁(27~92岁).临床表现血栓者8例(20.0%),脾大者6例(15.0%),出血者3例(7.50%),因其他原因化验血常规确诊本病者16例(40.0%),仅有头昏、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者7例(17.5%).就诊时中位血小板计数985×109/L(699×109/L~1 200×109/L);40例均进行了骨髓活检,其中3例局部有网状纤维增生,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均阴性.4例检测JAK2/V617F阳性.随访28例,1例转变为骨髓纤维化,未发现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例.23例羟基脲(Hu)和17例羟基脲+干扰素(IFN)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0%和94.1%.结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临床表现以血栓、脾大和出血多见,以羟基脲或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预后较好.

    作者:宁军;龚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皮瓣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季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行性.方法 在12例2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察了第7~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在临床上,应用第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5例.结果 第7~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腋中线前后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分为前、后支,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侧胸腹部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以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血管为蒂,可以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作者:王虎;刘东昕;杜世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3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旋转手法结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旋转手法结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360例患者经6个月随访,治愈196例,显效146例,有效18例.结论 旋转手法结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正确的诊断及适应证的选择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武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6例和11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未给任何药物.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无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略松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异丙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与安全性.

    作者:周俊;周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于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和血糖情况.结果 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血糖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作者:雷敏;黄巧玲;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制朗哥尔油剂治疗早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制朗哥尔油剂用于治疗早泄的疗效.方法 精选诃子肉、五味子、细辛克等制成油剂,调制成60%、50%、40%三种浓度,外搽外阴部,通过用药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治疗早泄的效果.结果 自制朗哥尔油剂能延长射精潜伏期时间约50%,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以用药2周后疗效佳.结论 以50%油剂的效果为满意,能显著降低龟头的敏感性,提高兴奋阈值,延长射精潜伏期过程.

    作者:粱勋利;赵霖;阮勇;雷娜;吴琼;莫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4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性别分析,按患者年龄分为4组:(<45岁,45~54岁,55~64岁,≥65岁)比较发病率、发病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症、并发症、支架植入术(PCI)例数.结果 4组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11:1,25:1,2.47:1和1.16:1.女性较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晚10年,女性患者行PCI例数少于男性.绝经后女性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对老年女性AMI的临床特点有重要影响.应提供女性对AMI的认识,及时、合理、积极的治疗AMI.

    作者:董振宇;张国春;陈爱明;迟贤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消毒紫草油纱换药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消毒紫草油纱换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巴氏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组采用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消毒紫草油纱的换药方法.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巴氏腺脓肿造口术配合消毒紫草油纱换药的方法是治疗巴氏腺脓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锦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实行剖宫产手术961例和同期阴道分娩1 46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180例,发病率18.73%.其中出血92例占9.57%,是发病率高的并发症.同期阴道分娩组出血47例,发病率3.加%,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病率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剖宫产术后发热、感染、新生儿损伤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明显高于同期阴道分娩组.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适时进行剖宫产手术、正确合理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凡;周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用量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阿托品用量对AOPP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中度中毒以上患者分成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及濒死组,观察三组中阿托品首剂量、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量、阿托品过量例数及死亡率.再将重度中毒组及濒死组中阿托品过量患者归为阿托品过量组,阿托品不过量者为阿托品适量组,比较两组中毒的时相发展、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阿托品化量及阿托品总量濒死组>重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P<0.05).阿托品过量组中的中间综合征(IMS)、中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阿托品适量组(P<0.05).结论 AOPP时,中毒程度不同,阿托品的用量也不同,阿托品化量及首剂量也不同.维持阿托品化时易致阿托品过量,但轻度阿托品过量不会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

    作者:赵修斌;王来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步实施配偶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更人性的健康教育方式让子宫切除术患者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07年子宫切除术患者及配偶30对,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为观察组,选同期子宫切除术患者及配偶30对为对照组,配偶不实施健康教育.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性生活、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稳定,性生活,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方面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配偶同步健康教育能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

    作者:邹福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首次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进一步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川崎病临床资料,其中6例符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6例川崎病患儿首次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 g/(kg·次),36 h体温仍高于38.5℃,其中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1 g/(kg·次),其中2例热退,1例仍有发热,给予激素治疗后热退;另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2 g/(kg·次)治疗后热退.结论 对于首剂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可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2 g/(kg·次)丙种球蛋白较1 g/(kg·次)效果好.

    作者:尹佃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