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侠
近年来,随着牙体修复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对患牙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是尽可能保留残根残冠,并对其进行修复.桩核是目前残根残冠修复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固位好,强度高.前牙由于在口内容易操作,因而,多采用铸造法修复;而后牙由于受口腔条件的制约,铸造核桩的蜡型采用难度较大,为此,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48例后牙残根残冠病例,采用成品根管固位钉进行固位,并行全冠修复,在修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临床效果好,现将修复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鲁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9例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49例均有腹部手术史,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平片检查为完全性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腹部手术,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摄片检查来诊断,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时应积极手术,掌握手术时机十分重要.
作者:张肇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作者:杨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时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6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频度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赖真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糖尿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评估病情,针对不同的精神状态,给予心理护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正常范围.结果 23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中,10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结论 术前正确的病情评估及术后精心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尽早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能为高龄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效果提供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陈慕卿;罗红艳;伍雪娥;潘旭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超声检查且手术证实的156例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腹腔积液156例,经手术证实146例,准确率93.59%;超声诊断146例为实质性脏器破裂,手术证实有138例,准确率88.46%;超声诊断空腔脏器破裂10例,手术证实8例,准确率80.00%.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分辨力高,有较高的诊断率,应作为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林萍;熊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用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因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而入院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45例,分别进行盐酸左氧氟沙星(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组)治疗.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65.6%,有效率为80.2%,无效率为19.8%;B组的治愈率为68.2%,有效率为84.1%,无效率为15.9%;C组的治愈率为66.3%,有效率为77.9%,无效率为22.1%.对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解决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导致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提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强调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术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86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检结果对照:阑尾长度与手术相差约1.5~3.2 cm,内径相差约0.2 cm,诊断符合率95.6%.结论 应用腹部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恩荣;王竞宇;慕安庆;彭利;罗雪;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肿瘤淋巴管的生成在乳腺癌淋巴道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的研究近年有了新进展.作者主要对近年来关于肿瘤淋巴管生成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黎晴;曹桂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妇女妊娠50~90 d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妊娠50~90 d药物流产的325例妇女,按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因素与药物流产的效果有直接关系(P<0.005).结论 对妊娠50~90 d,在行药物流产时,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停经天数、胎囊大小、子宫位置、流产次数和年龄等相关因素,从而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流产方式,以提高流产效果.
作者:张巧珍;余雪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8例,给予UAP一般治疗.他汀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20 mg,共4 d.治疗前、治疗4 d后采取两组患者空腹时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他汀治疗组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UAP患者能使CRP下降,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作者:黄晨;刘克成;于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AMI患者50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50例AMI患者中47例PCI均获成功,死亡3例,成功率为94.0%.结论 急诊PCI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的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建榜;杨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化疗是肺癌的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化疗能使早期肺癌患者康复,达到完全缓解;晚期患者可延长生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化疗有各种毒副作用[1].作者所在医院常用顺铂、卡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等,为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对病人实行全方位的护理非常重要.现根据临床实践谈一谈护理体会.
作者:侯兰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首次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进一步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川崎病临床资料,其中6例符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6例川崎病患儿首次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 g/(kg·次),36 h体温仍高于38.5℃,其中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1 g/(kg·次),其中2例热退,1例仍有发热,给予激素治疗后热退;另3例再次接受丙种球蛋白2 g/(kg·次)治疗后热退.结论 对于首剂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可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2 g/(kg·次)丙种球蛋白较1 g/(kg·次)效果好.
作者:尹佃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出血宫腔填塞纱条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5例产后出血患者予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方法控制产后出血的成功率100%,无继发再次产后出血或合并严重感染,减少急症子宫切除.结论 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治疗简单有效,耗资低,是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罗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125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与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125例眼外伤患者视力恢复到0.3以上的85例,占68.0%,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由治疗前的68.8%(86/125)降低为28.0%(35/125).结论 合理的护理活动有利于减少眼外伤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及早康复.
作者:杨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银屑病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锌、铜a、锰、铁及硒.方法 84例银屑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采用原子吸收法.结果 元素锌的水平在进行期和静止期均下降,铜水平在进行期上升,静止期下降;锰在进行期明显下降,铁在静止期明显上升.结论 银屑病患者有生化学方面紊乱表现,适当补充相应缺损的微量元素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作者:张弘;黎伟珍;崔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中药湿热方合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属湿热型)疗效.方法 门诊120例银屑病患者同时用复方甘草酸苷及湿热方治疗.结果 痊愈75例,显效39例,有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湿热方治疗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任素华;张爱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对亚临床病变人群的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体检人群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量表分析随机抽取150例亚临床病变人群,分成3组,分别给予刺葡萄籽油胶囊、维生素E片及安慰剂,观察90 d前后的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值,同时比较3组之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亚临床病变指标的变化.结果 三项指标在服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和维生素E与安慰剂前后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并且在服用刺葡萄籽油与维生素E两组之间上述指标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刺葡萄籽油对亚临床病变人群有抗氧化逆转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唐斌;赵秋平;杨娉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是胆道急性疾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国内报道可高达30%[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较为常见,多由胆总管梗阻引起.可出现严重的休克、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极为棘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良性胆道疾病主要、直接的死亡原因,国内报道其死亡率高达13.7%[2].近年来,我院通过采取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2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并配合适当、及时的手术措施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成功救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