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熊燕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判断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0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片,分析AP对胸膜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CT征象.结果 108例AP患者中,68例(63.0%)显示胸部并发症.其中30例显示双侧或一侧胸膜增厚(27.8%);36例(33.3%)合并胸腔积液;28例合并胸膜增厚及胸水(25.9%).结论 AP时胸水及肺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CT征象是判断AP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邓立功;庞红全;许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5,分为3组.A组20例常规治疗(利尿、扩血管及强心等药物)加用螺内酯与关托洛尔,B组20例在常规治疗加美托络尔,C组20例常规治疗加用螺内酯.3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射血分数(LVEF),评价左室容积和左心功能.结果 A组LVESV、LVEDV明显降低,LVEF增加,与B、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A组、B组、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SV、LVEDV降低,LVEF增加(P<0.05).治疗后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Ⅲ-Ⅳ级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可更好地抑制左室重构,防止左室扩张,抑制心衰的发生.
作者:张力新;衣欣;胡奉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0岁以上有异常子宫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给米非司酮12.5 mg/d口服、甲基睾丸素5 mg/d含服连续3个月;对照组26例,甲基睾丸素7.5 mg/d含服连续3个月.结果 治疗期间,治疗组均发生闭经(100%),其中15例(48.4%)直接进入绝经期,治疗后瘤体平均缩小48.2%(P<0.01);对照组闭经者6例,其中5例(19.2%)绝经,另16例出血减少,经期缩短,瘤体平均缩小12.5%(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是较为安全而有效的保守疗法.
作者:马娜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与蒙脱石散剂(思密达)、双岐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例和4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贝飞达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静脉点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6%和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更昔洛韦与思密达、贝飞达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砚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尿路感染以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为主,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其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女性下尿路感染较男性常见(9:1)[1].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和脓尿,也可有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因而大多数患者是在门诊看病,家庭内治疗.由于尿频和膀胱尿道痉挛,患者极为痛苦,患者情绪焦虑,害怕小便,减少饮水和进食等,打乱了日常生活规律从而影响了治疗进展和不能达到有效预防下尿路感染再次复发的目的.为了提高患者下尿路感染治疗的效果和预防再次感染,我院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62例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2例患者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0岁.现将健康教育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美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1994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诊治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7岁(27~92岁).临床表现血栓者8例(20.0%),脾大者6例(15.0%),出血者3例(7.50%),因其他原因化验血常规确诊本病者16例(40.0%),仅有头昏、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者7例(17.5%).就诊时中位血小板计数985×109/L(699×109/L~1 200×109/L);40例均进行了骨髓活检,其中3例局部有网状纤维增生,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均阴性.4例检测JAK2/V617F阳性.随访28例,1例转变为骨髓纤维化,未发现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例.23例羟基脲(Hu)和17例羟基脲+干扰素(IFN)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0%和94.1%.结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临床表现以血栓、脾大和出血多见,以羟基脲或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预后较好.
作者:宁军;龚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9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4例患者,痊愈17例,显效24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0.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荣芳;彭伟雄;王心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心电监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通过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各种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尤其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赢得抢救时间.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多种干扰因素导致急诊病人心电监护波形不能真实地反映病人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正确地判断病情[1].护士是心电监护的直接操作者和观察者,除了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熟练地操作心电监护仪.如何为监护患者选择适宜的检测电极位置、合适的振幅,排除人为、仪器等干扰因素,提高心电监护的质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王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125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与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125例眼外伤患者视力恢复到0.3以上的85例,占68.0%,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由治疗前的68.8%(86/125)降低为28.0%(35/125).结论 合理的护理活动有利于减少眼外伤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及早康复.
作者:杨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我国,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了总死亡构成比的40%左右[1],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但Norris等[2]研究也指出72%的患者在心脏骤停发生前有明显不适,其中70%的患者的症状持续超过15 min.因此,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测以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变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伟;袁洪;黄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是指IUD部分、全部嵌入子宫肌层或异位于子宫外.IUD异位于子宫外是放置IUD是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为0.4‰~1.3‰[1],主要是与操作者的技术,官腔的形态及有无合并子宫畸形等有关.宫内节育器可异位于盆腔内、腹腔内、膀胱、肠管、阔韧带或腹膜外.但穿入邻近脏器如膀肤、小肠、大肠等比较少见.如果异位于腹腔内,可表现为胃肠道症状.15%的IUD可异位于邻近器官,尤其是肠道,并发症有肠梗阻、肠穿孔、肠梗塞、肠狭窄和肠疹.腹痛、发热、间断腹泻三联症结合IUD异位的病史需警惕肠道损伤可能.
作者:宗海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等量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前后血中胆红素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8例患儿均采用桡动脉棗外周静脉同步换血,采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换血量150~180 ml/kg,输入量比换出量多10~15 ml/kg,3 h左右结束.换血前后抽血送检胆红素、血气、电解质、血常规、血糖、血培养,出院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胆红素换出率为50%,换血前后血红蛋白、血气等差异无显著性,电解质、血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非等量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内环境影响不大.
作者:卢锡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食管癌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食管癌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治疗的优点及临床意义,并与112例经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虽然较传统的经胸腔弓上吻合术式操作有难度,但能大大减少或避免传统术式的多种术后并发症,尤其降低老年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采用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在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上显示出较好的优势.
作者:姜武;甘北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季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行性.方法 在12例2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察了第7~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在临床上,应用第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5例.结果 第7~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腋中线前后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分为前、后支,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侧胸腹部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以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血管为蒂,可以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作者:王虎;刘东昕;杜世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不同型号的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腓骨骨折、掌骨骨折、跖骨骨折共90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四肢骨折,能恢复骨折的稳定性、完整性,手术操作简单,功能恢复佳.
作者:李伟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rHSC-99),加入不同剂量的IFN-γ,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 IFN-γ对HSC细胞株(rHSC-99)有促增殖作用,其促增殖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 IFN-γ对rHSC-99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
作者:施贵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症,以憋喘、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又称之为憋喘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解除气道梗阻、改善通气,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我们用盐酸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莉;朱富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 制定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好转出院88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0例.死亡率9.4%.结论 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邵秀娇;黄艳红;李苑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痛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组各86例,其中酮症各14例;胰岛素泵组用诺和灵R,以每日胰岛素总需量的1/2或2/3为基础率(由泵持续24 h输入皮下,可据具体情况将基础率分段)值.剩余的1/2或1/3一般按早餐前20%,午餐前15%,晚餐前15%由泵直接泵入皮下.胰岛素皮下注射组用诺和灵R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15 d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胰岛素泵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至理想水平的控制天数、血酮体转阴时间和每日维持胰岛素量都较常规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疗效明显优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
作者:陈新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与原因,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方法 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病情介绍.结果 调查显示患者家属因不同原因,呈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可强化和完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确保患者在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作者:黄巧玲;李可;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