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内科治疗

李红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 阿司匹林抵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剂量, 老年, 心血管疾病
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用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因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而入院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45例,分别进行盐酸左氧氟沙星(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组)治疗.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65.6%,有效率为80.2%,无效率为19.8%;B组的治愈率为68.2%,有效率为84.1%,无效率为15.9%;C组的治愈率为66.3%,有效率为77.9%,无效率为22.1%.对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解决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导致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提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强调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于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和血糖情况.结果 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血糖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作者:雷敏;黄巧玲;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96例肺不张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并对其病因、镜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纤支镜的检出率为85.1%(252/296),其中年轻患者肺不张原因以炎症为主,年老患者以肿瘤为主.结论 纤支镜检查能明确肺不张病因,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如条件允许应行纤支镜检查.

    作者:陈垣;彭毅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6例和11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未给任何药物.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无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略松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异丙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与安全性.

    作者:周俊;周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做好护生带教,保证质量安全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深化,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环节.护生的实习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到护理的质与量,同时也能反馈出我们临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如何提高带教质量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十几年,负责过许多护生的带教,对护生带教中的影响因素、对策、带教方法等作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银屑病患者血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目的 测定银屑病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锌、铜a、锰、铁及硒.方法 84例银屑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采用原子吸收法.结果 元素锌的水平在进行期和静止期均下降,铜水平在进行期上升,静止期下降;锰在进行期明显下降,铁在静止期明显上升.结论 银屑病患者有生化学方面紊乱表现,适当补充相应缺损的微量元素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作者:张弘;黎伟珍;崔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沈阳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与疾病谱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乙肝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各种肝病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对于自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沈阳地区的慢性HBV感染者247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均为阳性血清标本,进行病毒DNA提取,根据HBV S基因及P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自行设计内外引物对HBV DNA片段进行两次扩增,在基因测序仪上测序得出分析结果获得基因型.结果 247例HBV DNA基因型检测结果主要为B基因型(13.7%)和C型(86.3%).未见有其他型分布.各肝炎病变组的基因型构成差异比较中,e抗原(eAg)阳性与eAg阴性的慢性乙肝(CHB)所占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而C、B型中代偿与失代偿肝硬化所占百分比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54,P>0.05),基因B、C型的患者年龄、性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r-GT)、总胆红素(TBil)和HBV DN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沈阳地区的HBV基因型由B、C型构成,主要以C基因型为主.在沈阳地区的慢性HBV携带者(ASC)中以C基因型为优势,而在CHB中,e抗原阳性和阴性之间在B型和C型存在着差异提示基因型的差异与HBV感染、肝脏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而HBV DNA含量与乙肝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吴云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暑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治疗中暑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8例中暑病人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先兆中暑16例,轻度中暑27例,重度中署5例.结果 48例中暑患者中,痊愈46例(占95.8%),2例(占4.2%)遗留有后遗症.结论 对中暑病人及时正确地,采取迅速有效的降温、大量补液、器官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戴艳;唐汉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反思

    目的 分析医院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的现状.方法 对我院387名护士的学历、职称及10个住院科室的床护比、床位使用率、护士人均每周工作总时数、月平均晚夜班数和年流失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流动性大,影响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和发展.结论 加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当前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湿热方合用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中药湿热方合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属湿热型)疗效.方法 门诊120例银屑病患者同时用复方甘草酸苷及湿热方治疗.结果 痊愈75例,显效39例,有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湿热方治疗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任素华;张爱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严重创伤性休克63例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对挽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命及伤情预后的重要意义 .方法 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急诊手术室护士配合抢救的6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 d,痊愈60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5.24%.结论 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势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手术室的有效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阑尾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术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86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检结果对照:阑尾长度与手术相差约1.5~3.2 cm,内径相差约0.2 cm,诊断符合率95.6%.结论 应用腹部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恩荣;王竞宇;慕安庆;彭利;罗雪;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年治疗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本组病例共42例,均行手术治疗.11例术前行血液透析2~4次,输尿管切开取石26例,输尿管膀胱吻合9例,榆尿管囊肿去顶2例,输尿管端端吻合5例.肾造瘘6例,放置D-J管39例.结果 急性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功能恢复首先取决于梗阻的时间长短,其次是肾脏的原有状态、梗阻后是否滥用利尿剂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结论 及时有效解除梗阻是肾功能恢复的关键,有效防治感染,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是治疗原则.

    作者:成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电监护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

    心电监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通过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各种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尤其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赢得抢救时间.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多种干扰因素导致急诊病人心电监护波形不能真实地反映病人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正确地判断病情[1].护士是心电监护的直接操作者和观察者,除了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熟练地操作心电监护仪.如何为监护患者选择适宜的检测电极位置、合适的振幅,排除人为、仪器等干扰因素,提高心电监护的质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王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与原因,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方法 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病情介绍.结果 调查显示患者家属因不同原因,呈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可强化和完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确保患者在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作者:黄巧玲;李可;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痛分娩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泵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在产妇宫口张开2~3cm时采取镇痛措施:观察组100例硬膜外麻醉阻滞术(PECA)镇痛,对照组100例给于静脉注射地西泮.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微泵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提高了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不失为分娩镇痛的首选.

    作者:李晓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绝经一年以上要求取环的门诊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为实验组,取环前12 h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 mg;B组50例为对照组,术前不作任何处理.按常规取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在镇痛效果、宫颈软化及取环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缩短扩宫时间,减少机械损伤和不良刺激,地西泮有镇静、缓解疼痛并有扩张宫颈的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取环成功率,减低了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君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观察

    我院对确诊输卵管妊娠,无内出血征象,包块直径<5 cm的40例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MTX)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富晓敏;韩翠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07例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107例.结果 107例中合并腹腔内多脏器损伤17例(15.9%),腹腔外其他脏器损伤22例(20.6%),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89例(83.2%),保守治疗18例(16.8%),其中6例为保守治疗过程中转剖腹探查.迟发性内脏破裂4例.治愈97例(90.7%),死亡10例(9.3%).结论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警惕性,腹部闭合性损伤在诊断上不能过分强调术前明确诊断,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以避免错过手术治疗的佳时机.保守观察治疗者应密切监护,警惕迟发性内脏破裂出血,必要时反复多次行相关辅助检查.如病情有变,应果断剖腹探查.

    作者:余效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7例普外科手术后患者采用自控镇痛泵治疗的临床观察,了解其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镇痛效果均达到临床要求,自控镇痛技术(PCA)治疗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胃肠蠕动减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PCA使用方法,了解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严密观察,加强管道管理,确保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步实施配偶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更人性的健康教育方式让子宫切除术患者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07年子宫切除术患者及配偶30对,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为观察组,选同期子宫切除术患者及配偶30对为对照组,配偶不实施健康教育.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性生活、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稳定,性生活,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方面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配偶同步健康教育能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婚姻生活质量.

    作者:邹福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