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刘志新;廖国柱
目的 观察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行惠侧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40 g/L的庆大霉素1 ml,加0.6 mol/L的碳酸氢钠缓冲液0.5 ml,制成30 g/L浓度的庆大霉素)每5 d 1次,共2次,随访2年以上.采用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及疗效分级标准诊断及判定疗效.结果 25例中,治疗后22例眩晕达到有效控制,其中3例患者经1次注射后眩晕就得到控制;14例患者2次注射后眩晕达到控制,有6例患者经3次注射后眩晕得到控制;另外2例注射了2次后因出现前庭中毒征兆而停药.结论 鼓室注射庆大霉素的方法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显著方法 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邹剑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8例,给予UAP一般治疗.他汀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20 mg,共4 d.治疗前、治疗4 d后采取两组患者空腹时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他汀治疗组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UAP患者能使CRP下降,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作者:黄晨;刘克成;于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于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和血糖情况.结果 治疗第8周末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及血糖代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作者:雷敏;黄巧玲;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拟活血通窍汤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中药活血通窍汤治疗颈源性眩晕50例;另设盐酸倍他司丁对照观察50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64.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活血通窍汤对颈源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丽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医院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的现状.方法 对我院387名护士的学历、职称及10个住院科室的床护比、床位使用率、护士人均每周工作总时数、月平均晚夜班数和年流失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流动性大,影响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和发展.结论 加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当前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可吸收螺钉(PDLLA)治疗三踝骨折,探讨其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32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周,所有病例均愈合且无移位,术后优良率达93.8%,无毒性及过敏反应.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治疗三踝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曾心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热毒平抗中暑内毒素血症的机制,为该类药物在重病中暑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打下基础.方法 在干球温度(34.5±0.5)℃,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建立小鼠中暑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热毒平组、西黄芪胶组、生理盐水组、高温中暑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用总胆汁酸(TBA)循环酶法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用电镜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热毒平组小鼠血中SOD含量和MDA含量分别高于和低于西黄芪胶组、高温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相近;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其他阳性对照组.结论 热毒平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这是其抗内毒素血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梁雪兰;杨光;罗炳德;李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96例肺不张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并对其病因、镜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纤支镜的检出率为85.1%(252/296),其中年轻患者肺不张原因以炎症为主,年老患者以肿瘤为主.结论 纤支镜检查能明确肺不张病因,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如条件允许应行纤支镜检查.
作者:陈垣;彭毅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它具有氮利用率高、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完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经济安全、操作简便、易于临床管理等优点[1].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对33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第1 d)开始实施EN的病人进行营养管理,并针对患者在营养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及时处理,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咏萍;黄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用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因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而入院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45例,分别进行盐酸左氧氟沙星(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组)治疗.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65.6%,有效率为80.2%,无效率为19.8%;B组的治愈率为68.2%,有效率为84.1%,无效率为15.9%;C组的治愈率为66.3%,有效率为77.9%,无效率为22.1%.对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解决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导致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提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强调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自制去甲斑蝥素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为自制去甲斑螫素的安全性作出初步的评价.方法 通过预实验腹腔注射给药,找到大致死量和小致死量,据此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在预实验中找出大致死量为64 mg/kg,小致死量为12 mg/kg,而自制去甲斑蝥素急性毒性为LD50(腹腔注射):21.17mg/kg.大约是临床用药的60倍.结论 自制去甲斑蝥素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谭志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专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本年度9月份新入学的大学生,在入学第2周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按标准化程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SCL-90阳性率22.3%,男性23例(占8.8%),女性35例(占13.5%).女性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性.结论 SCL-90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定比例新生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帮助和咨询.
作者:赵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旋转手法结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旋转手法结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360例患者经6个月随访,治愈196例,显效146例,有效18例.结论 旋转手法结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正确的诊断及适应证的选择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武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与原因,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方法 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病情介绍.结果 调查显示患者家属因不同原因,呈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可强化和完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确保患者在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作者:黄巧玲;李可;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对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的研究,依达拉奉组静脉给药,剂量为30 mg,每日2次,14 d为一个疗程.2周后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共观察62例患者,其中达拉奉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结果 MRS评价发现,依达拉奉组患者的功能恢复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药物,与对照相比,该药对患者的功能预后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余炳坚;黄伟雄;胡杨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尿路感染以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为主,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其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女性下尿路感染较男性常见(9:1)[1].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和脓尿,也可有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因而大多数患者是在门诊看病,家庭内治疗.由于尿频和膀胱尿道痉挛,患者极为痛苦,患者情绪焦虑,害怕小便,减少饮水和进食等,打乱了日常生活规律从而影响了治疗进展和不能达到有效预防下尿路感染再次复发的目的.为了提高患者下尿路感染治疗的效果和预防再次感染,我院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62例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2例患者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0岁.现将健康教育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美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6月在我科收治的8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产后出血发生在2 h以内,占75.28%(67/89).孕周在37~40周,胎儿体质量在2 500~4 000 g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低,发病率分别为6.46%(40/619)、6.38%(54/847).有多次分娩史、双胎、胎盘因素者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1.25%(5/16)、44.44%(4/9)、74.19%(23/31).结论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周、胎儿体质量、分娩方式、流产史、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疾病.由于AP在发病原因、病情和病理演变,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均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近100年来人们对AP诊治中的问题反反复复久经讨论,还是难以达成广泛的统一认识,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才使得AP的诊治几乎成为近代内外科的一个永久的议题[1].我院多年来对AP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AP的发病及其病理生理与临床改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得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观点,致使临床疗效不断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宪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痛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组各86例,其中酮症各14例;胰岛素泵组用诺和灵R,以每日胰岛素总需量的1/2或2/3为基础率(由泵持续24 h输入皮下,可据具体情况将基础率分段)值.剩余的1/2或1/3一般按早餐前20%,午餐前15%,晚餐前15%由泵直接泵入皮下.胰岛素皮下注射组用诺和灵R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15 d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胰岛素泵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至理想水平的控制天数、血酮体转阴时间和每日维持胰岛素量都较常规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疗效明显优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
作者:陈新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判断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0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片,分析AP对胸膜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CT征象.结果 108例AP患者中,68例(63.0%)显示胸部并发症.其中30例显示双侧或一侧胸膜增厚(27.8%);36例(33.3%)合并胸腔积液;28例合并胸膜增厚及胸水(25.9%).结论 AP时胸水及肺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CT征象是判断AP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邓立功;庞红全;许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