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能;梁景涛;陈爱贞;骆艳婷;陈健;雷宇绯;叶碧懿;周志伟
匹多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口服活性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也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临床上匹多莫德主要用于儿童复发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点.本文就匹多莫德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相关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莹;吕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蛋白尿临床诊治的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131例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患者行移植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改善微循环等相应临床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分别为(0.48±0.36) g/L、( 119.88±34.15) μmon/L、( 82.23 ±48.79) ml/min、(4.42± 1.77) mmon/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排斥反应、新发/复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的总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根据移植肾穿刺结果,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对肾移植术后蛋白尿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林民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确定2006-2010年闵行区蝇类季节消长的高峰日和高峰时段,了解蝇类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统计分析闵行区2006-2010年蝇类密度监测数据.以圆形分布r值表示分布集中趋势.结果 2006-2010年共监测蝇388只,监测高月份为7、8、9月,分别为91、70、67只;2006-2010年蝇密度分别为0.18、0.43、0.44、0.86、0.48只/(笼·日);蝇类平均密度高峰日为7月21日,高峰时段为5月30日至9月11日.年平均r值为0.6706,经假设检验2006-2010年不同年份及年平均r值相应的P值均<0.01.结论 闵行区蝇类消长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作者:刘丽军;施文平;席韵;赵黎芳;申惠国;苏华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登革病毒结构蛋白与其感染机体的致病机理、宿主免疫机制、治疗用药及疫苗的研制密切相关.本文就登革病毒三种结构蛋白在蛋白结构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闫菲菲;任杨源;周旋;赵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胎盘组织匀浆上清(PTHS)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探讨妊娠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 分离妊娠及正常BALB/C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经PTHS作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和抗原摄取能力,MTT法检测其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刺激能力,ELISA方法检测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妊娠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PTHS作用后的妊娠小鼠及正常对照小鼠的脾脏CD11b+树突状细胞明显降低,而CD8α+树突状细胞明显增高(P<0.01);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摄取能力及刺激同种异基因的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也明显低于正常小鼠(P<0.01);PTHS作用后的树突状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IL-10和较低水平的IL-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HS可向下调节BALB/c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可能与妊娠免疫抑制有关.
作者:唐小云;李霞;李福娟;姬云丽;王志龙;鞠宝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脑卒中住院费用的方法.方法 2011年7-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新发脑卒中患者共735例,统计患者一般情况、脑卒中类型、合并症、并发症、付费方式,以及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等,并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 新发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1 448.3元,其中药物费占40.1%,仪器检查费占23.0%,诊疗费占15.5%,化验费占13.9%;诊疗费和护理费相对较低.脑卒中发生以老年男性多见,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和心房纤颤等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 新发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构仍不合理,药占比过高.控制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做好一级预防,加强心房纤颤的防治、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周铨;吴燕飞;章成国;Jianwei Xuan;周静;Sue Zelt;李濛;刘冬生;黄雨诗;黄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后两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期间全程监测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做TTC染色及HE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组织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下降并发生心肌梗死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在缺血30 min,再灌注30、60、120 min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末压、左室内压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高、心率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心肌梗死区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酮Ⅱ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晓倩;何丽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武钢第二职工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确诊的86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纤溶酶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毒副作用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改善,但治疗组( 13.98±1.02)明显优于对照组(17.1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2%、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毒副作用和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近期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子渊;王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更好地控制MRSA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医院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HA-MSSA)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CA-MSSA) (P<0.05);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HA-MRSA)对头孢唑啉、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A-MSSA和HA- MSSA( P<0.05);HA- MRSA多重耐药菌株所占的比率为90.4%,显著高于CA-MSSA的20.0%和HA-MSSA的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较严重,CA-MSSA和HA-MSSA药物敏感性明显高HA-MRSA,HA-MRSA呈现多重耐药性.
作者:孟玮;纪冰;王爱玲;刘永云;安新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α-2b干扰素500万U肌注,隔日1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苦参素胶囊200 mg,每日3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剂量、用法及疗程相同.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HBV-DNA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80.9%和6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9.6%和34.9%,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8%、4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干扰素治疗,能较好地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
作者:陈达勇;莫陈汉;谢英霞;谢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对江门市2 245名体检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的水平、异常率及个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 245名健康体检成人中MS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15.55%和34.74%,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血压、甘油三酯(TG)、血糖、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和MS异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代谢组分检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血糖异常、高TG、低HDL-C、高血尿酸等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江门市健康体检人群的MS和脂肪肝同为常见病,脂肪肝与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应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作者:钟毓瑜;王培燊;田有逢;余新立;冯玉珍;余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隐Markov模型在2型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分析中的拟合稳健性.方法 将6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成两个亚组,对2型糖尿病的资料用隐Markov模型进行重新拟合.结果 两个亚样本模型参数相差基微.除职业因素外,有11项因素对2型糖尿病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亚样本与原样本比较,其大误差ME<0.05,两次隐Markov模型拟合结果一致.结论 隐Markov模型拟合2型糖尿病的数据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慢性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资料的分析.
作者:潘海燕;吴笑韬;孔丹莉;胡利人;黄贵心;丁元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宝安区健康人群破伤风、白喉、百日咳三种疫苗血清抗体水平,评价三种疫苗的免疫实施效果.方法 2011年随机抽取宝安区7个街道不同年龄段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破伤风、白喉、百日咳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8.33%,98.06%,98.33%,各年龄组人群均达到90%以上;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80.63、1∶80.48、1∶1 409.35,均以21~32岁组低;三种抗体保护率和GMT有随年龄增大而明显降低的趋势.结论 宝安区人群破伤风、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都较高,免疫屏障已经形成,短期内暴发流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张震文;茌静;雷蕾;郑晓晨;肖锦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在孕妇应用硫酸镁和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及死亡等的关联,评价产前应用硫酸镁对早产儿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检索有关产前使用硫酸镁与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及死亡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9篇,共3 800个研究例数,其中有5项研究是对孕妇应用硫酸镁有无导致早产儿发生死亡进行病例对照分析,4项研究对孕妇应用硫酸镁有无导致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进行病例对照分析.通过Meta分析,发现产前使用硫酸镁可以降低早产儿发生死亡的概率(OR:0.75; 95%Cl:0.59-0.95),而与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则无相关(OR:0.79; 95%CI:0.60-1.04).结论 研究提示产前应用硫酸镁对早产儿发生死亡的几率有降低作用.
作者:张蕴芳;汪丽萍;陈光福;王波;王雪飞;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门诊现场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效率.方法 选择2012年1-5月期间非因宫颈病变来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患者1 000名,根据病历号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0人,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语言结合科普图片(实验组)和单纯语言(对照组)两种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照分析两组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79.2%,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21.24±21.39)s;对照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62.4%,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65.67±20.62)s;两组干预效果及平均有效干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4.13,P=0.0000; t=-28.00,P=0.0000).结论 语言结合科普图片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可提高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接受度,还具有较高的干预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任旭琦;熊梦舟;罗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肝细胞核因子-κB(NF-κ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并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5 ml/(kg·d)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丹参治疗组血清ALT、AST分别为(87.6±13.4)、(160.7±32.5 )U/L,较模型组的(102.1±31.1)、(210.3±30.2) U/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坏死,丹参治疗组肝组织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丹参组炎症计分(4.85±0.39),模型组炎症记分(6.30±0.51)(P<0.05).丹参治疗组NF-κB表达为(1.77±1.07),较模型组的(5.63±1.4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增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目的.
作者:谭朝晖;胡红松;谢丽华;陈晓红;杨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登革热病毒双靶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用于登革热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和基因分型.方法 选取登革热病毒Ⅰ-Ⅳ型病毒保守区设计型特异性引物探针和通用型引物探针,评估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检测限;并对20份阳性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20个登革热阳性核酸标本在通用型检测全部为阳性,特异性型别检测发现登革热病毒Ⅰ型10例、登革热病毒Ⅱ型3例、登革热病毒Ⅲ型3例、登革热病毒Ⅳ型4例;20名正常无症状人群标本提取的核酸和HIV、HCV和HEV通用型和特异性型别检测全部为阴性.梯度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登革热Ⅰ-Ⅳ型病毒检测低检测限达103 copies/m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登革热病毒双靶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及分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重复性好、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可用于登革热病毒的快速检测和基因分型鉴定.
作者:王佃鹏;朱玉兰;刘胜牙;董瑞玲;甄胜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大蒜对离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的杀灭作用,为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人工消化法从平和华溪蟹中获取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设30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做3组平行实验,共90组,每组10个囊蚴,将囊蚴置于定量大蒜原汁中,在22~23℃下,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显微镜下观察囊蚴的活动情况.结果 大蒜原汁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作用1~8 min,囊蚴内后尾蚴活动增强;作用9~20 min,后尾蚴活动力降低.作用25 min,囊蚴开始死亡,死亡率为6 67%;作用30~100 min,120~140 min,囊蚴死亡率分别为41.33%和91.67%;作用180~210 min,囊蚴全部死亡,死亡率达100%.对照组囊蚴形态正常,至120 min后囊蚴活动力有所降低,但无死亡.结论 大蒜原汁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具有刺激和轻度杀灭作用,但短时间内(20 min内)没有杀灭作用.
作者:倪李佳;刘洁;沈浩贤;陆予云;黄子然;何宇巍;吕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Th17细胞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一类CD4+T细胞亚群,多方面研究表明其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促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也有大量研究表明Th17与Th2、Th1及Treg细胞共同参与哮喘发病,Th17/IL-17不仅介导哮喘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也调节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性等炎症,与特应性体质的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黏液的分泌均密切相关.本文就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文丹丹;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抑郁症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学生罹患抑郁,易导致其药物滥用、学习困难、自杀等.本文通过检索、分析文献,探讨大学生抑郁状态影响因素研究状况.
作者:童毅;曹丽琰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