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朝晖;胡红松;谢丽华;陈晓红;杨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减轻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B、C组禁食lh后经口一次灌胃百草枯75 mg/kg制作PQ大鼠肺纤维化模型,A组经口一次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组造模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 000U/d,同时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万U,共14 d,A、B组给予0.2 ml/d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分别于造模后1、3、7、14、28 d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并取肺组织做HE染色.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血清TGF-β1第3天始明显升高(P<0.01),血清MMP-9于第7天逐渐上升(P<0.05),第28天明显升高(P<0.01);与B组各相同时间点比较,C组MMP-9水平下降,至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出现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TGF-β1在第14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P<0.01).B组于造模后早期即出现肺泡壁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等,14 d肉眼可见肺表面溃疡形成,镜下可见肺泡间隔成纤维母细胞、肌纤维细胞增生,肺泡塌陷;C组于14 d时镜下可见有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较B组轻,肺纤维化程度也有所减轻.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可减少MMP-9的合成,从而减轻大鼠纤维化程度,其途径可能通过减少TGF-β1的合成.
作者:彭明;刘亚非;林一勤;肖章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对江门市2 245名体检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的水平、异常率及个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 245名健康体检成人中MS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15.55%和34.74%,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血压、甘油三酯(TG)、血糖、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和MS异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代谢组分检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血糖异常、高TG、低HDL-C、高血尿酸等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江门市健康体检人群的MS和脂肪肝同为常见病,脂肪肝与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应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作者:钟毓瑜;王培燊;田有逢;余新立;冯玉珍;余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匹多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口服活性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也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临床上匹多莫德主要用于儿童复发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点.本文就匹多莫德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相关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莹;吕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门诊现场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效率.方法 选择2012年1-5月期间非因宫颈病变来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患者1 000名,根据病历号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0人,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语言结合科普图片(实验组)和单纯语言(对照组)两种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照分析两组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79.2%,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21.24±21.39)s;对照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62.4%,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65.67±20.62)s;两组干预效果及平均有效干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4.13,P=0.0000; t=-28.00,P=0.0000).结论 语言结合科普图片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可提高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接受度,还具有较高的干预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任旭琦;熊梦舟;罗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建立快速诊断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方法,以期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方法 采用高碘酸-无色品红(PAS)染色联合六胺银染色对4例非AIDS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活检组织进行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殊染色,分析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特点.结果 患者均为广东本地居民,属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除1例有发热外,临床上未见以发热、失重、贫血、白细胞增高为主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症状以及多器官损害症状.HE染色显示病理组织学类型为肉芽肿型和化脓型.病变组织经PAS染色与六胺银染色后,在油镜下增生的泡沫状巨噬细胞胞浆内,呈现大量红色或黑色的卵圆形及腊肠状酵母样青霉菌孢子,无荚膜,在腊肠状菌体中可见马尔尼菲青霉菌特有的裂殖时出现的横隔膜.结论 PAS联合六胺银染色清晰显示组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征性结构和形态,结合病理组织学特点、中国南方地区生活或旅游史,可以快速诊断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作者:朱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校直饮水机卫生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42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20所、小学22所,共设监测点54个.每个监测点分别采集管网分梢近端水、人机自来水、直饮水各1份水样.每份水样均检测浑浊度、臭和味、色度、肉眼可见物、pH值、挥发酚类、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耗氧量、锰、铅、三氯甲烷、砷、四氯化碳、亚硝酸盐等共15个项目.结果 检测管网分梢近端水、人机自来水、直饮水共162份水样,臭和味、色度、肉眼可见物、挥发酚类、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铅、三氯甲烷、砷、四氯化碳等共11项全部合格,耗氧量、亚硝酸盐、pH值、浑浊度等4项均存在不合格的情况.结论 越秀区学校直饮水机总体情况良好,直饮水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耗氧量、亚硝酸盐、pH值和浑浊度,总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郑绍珍;赖志胜;梁少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α-2b干扰素500万U肌注,隔日1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苦参素胶囊200 mg,每日3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剂量、用法及疗程相同.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HBV-DNA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80.9%和6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9.6%和34.9%,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8%、4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干扰素治疗,能较好地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
作者:陈达勇;莫陈汉;谢英霞;谢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在孕妇应用硫酸镁和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及死亡等的关联,评价产前应用硫酸镁对早产儿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检索有关产前使用硫酸镁与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及死亡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9篇,共3 800个研究例数,其中有5项研究是对孕妇应用硫酸镁有无导致早产儿发生死亡进行病例对照分析,4项研究对孕妇应用硫酸镁有无导致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进行病例对照分析.通过Meta分析,发现产前使用硫酸镁可以降低早产儿发生死亡的概率(OR:0.75; 95%Cl:0.59-0.95),而与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则无相关(OR:0.79; 95%CI:0.60-1.04).结论 研究提示产前应用硫酸镁对早产儿发生死亡的几率有降低作用.
作者:张蕴芳;汪丽萍;陈光福;王波;王雪飞;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脑卒中住院费用的方法.方法 2011年7-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新发脑卒中患者共735例,统计患者一般情况、脑卒中类型、合并症、并发症、付费方式,以及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等,并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 新发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1 448.3元,其中药物费占40.1%,仪器检查费占23.0%,诊疗费占15.5%,化验费占13.9%;诊疗费和护理费相对较低.脑卒中发生以老年男性多见,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和心房纤颤等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 新发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构仍不合理,药占比过高.控制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做好一级预防,加强心房纤颤的防治、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周铨;吴燕飞;章成国;Jianwei Xuan;周静;Sue Zelt;李濛;刘冬生;黄雨诗;黄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肝螺杆菌脂多糖(LPS)提取与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脂多糖提取试剂盒提取肝螺杆菌LPS,并用DNase I和RNase酶除去DNA和RNA,纯化LPS.三次测定LPS中糖、蛋白质及核酸的含量,并用SDS-PAGE电泳银染方法分析LPS纯度.结果 肝螺杆菌为形态细小、Giemsa's染色阴性的不规则螺旋型杆菌.纯化的LPS平均产率为0.202%,平均蛋白质含量为0.365 g/L,平均核酸含量为0.413 mg/L,三者结果的稳定性好,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LPS提取物与标准品比较,主要条带清晰,位置相同.结论 建立了一种有效提取肝螺杆菌LPS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提取物纯度高,核酸及蛋白质含量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秋雄;张莉滟;单志新;肖定璋;朱杰宁;陈小苹;陈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高通量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筛选与肿瘤转移相关的人类功能基因.方法 利用与肿瘤转移相关的重要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将含有VEGF反应序列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VEGF-LUC)质粒与409个待筛人类功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以筛选影响VEGF-LUC表达的人类功能基因,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在蛋白质水平验证初筛阳性的基因对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染色质重塑蛋白4A (CHMP4A)明显增强VEGF-LUC相对萤光素酶值(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HMP4A明显增强Hela细胞内VEGF的表达.结论 初步筛选到一个可能通过影响VEGF活性增强肿瘤侵袭性的基因CHMP4A.
作者:董云巧;陈创奇;史哲;黄翠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肝细胞核因子-κB(NF-κ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并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5 ml/(kg·d)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丹参治疗组血清ALT、AST分别为(87.6±13.4)、(160.7±32.5 )U/L,较模型组的(102.1±31.1)、(210.3±30.2) U/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坏死,丹参治疗组肝组织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丹参组炎症计分(4.85±0.39),模型组炎症记分(6.30±0.51)(P<0.05).丹参治疗组NF-κB表达为(1.77±1.07),较模型组的(5.63±1.4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增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目的.
作者:谭朝晖;胡红松;谢丽华;陈晓红;杨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吲哚-3-甲醇(13C)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I3C(100、150、200、250、300、350 μmol/L)处理细胞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hest33258染色、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 I3C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处理浓度在250 μmol/L以下时,细胞生长变慢;处理浓度达到300μmol/L时,大量细胞凋亡.I3C浓度高于200 μmol/L时CytC、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I3C浓度的增加三种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 I3C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刘远;蒋力云;李文学;朱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与发病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经手术证实胎盘早剥的患者45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观察组(n=18),未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对照组(n=27).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7%(83/12 376),其中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为40% (18/45).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发病持续时间分别为28%(5/18)和15%(4/27)及6.4和4.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子宫张力高、宫体压痛、宫腔积血、胎死宫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附着位于宫底宫角分别为13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的分别有16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产后出血、DIC、死胎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胎盘附着宫底宫角部发生早剥,或剥离面积超过1/3时易出现子宫胎盘卒中,其临床特征典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母儿结局不良.
作者:郭海霞;钟柳英;王丽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发病趋势与临床特点,为早期发现病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06-2011年就诊的宫颈癌临床病例资料,采取趋势分析法(F)分析就诊病例变化趋势.结果 共收治宫颈癌患者502例,年病例从2009年的49例增加至2011年的118例,各年的住院病例占医院各种住院病例的0.25%~0.40%,占妇产科住院病例的4.51%~8.95%,均呈上升趋势(P<0.05);年龄由2006年的(54.20±12.16)岁降至2011年的(47.50±13.01)岁(F=127.91,P<0.01),2006年病例以50~岁组居多,占32.65%,2007年起,以40~岁组病例为多,占32.61%~46.6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F=17.68,P<0.05);鳞状上皮癌占86.06%,腺癌占13.94%,原位癌、Ia-Ib1、I b2-Ⅱa和Ⅱb期以上病例所占比例依次为5.58%、19.72%、27.29%和47.41%.各年均以Ⅱb期以上病例多,占39.83%~61.22%,其次是Ⅰ b2-Ⅱa期,占20.41%~35.59%;临床表现阴道不明原因出血者占94.42%,阴道分泌液增多者占96.61%,腰部与下腹酸痛占34.46%,临床检查宫颈糜烂占85.66%、肥大占49.00%、萎缩占16.14%,有赘生物占61.16%.结论 宫颈癌临床病例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病例发现较晚,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和不明原因出血.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加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作者:肖正华;张晓静;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佛山市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关系,为今后的防制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沙门氏菌检验,纸片扩散法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8株沙门氏菌分离出6个群别17种血清型,其中23株食源性沙门氏菌分离出6个群别13种血清型,25株人源沙门氏菌分离出5个群别12种血清型,2个来源中有8种共同血清型,以B群、CI群、E1群为主.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分别对10类13种和7类7种抗生素有耐药株,耐药率分别为72.2%和38.9%;有5种药敏谱相同;14株3种以上耐药的沙门氏菌有10种多重耐药谱.结论 佛山市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差异不大,有多重耐药现象,提示应从动物和人类两方面引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立从源头治理到终消费目标明确的理性筛选控制体系.
作者:陈耀能;梁景涛;陈爱贞;骆艳婷;陈健;雷宇绯;叶碧懿;周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Th17细胞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一类CD4+T细胞亚群,多方面研究表明其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促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也有大量研究表明Th17与Th2、Th1及Treg细胞共同参与哮喘发病,Th17/IL-17不仅介导哮喘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也调节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性等炎症,与特应性体质的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黏液的分泌均密切相关.本文就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文丹丹;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鼻腔接种BALB/c小鼠,动态观察小鼠每个时期主要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 将100μl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原液滴入经麻醉后BALB/c小鼠鼻腔,观察14 d,每天取材1次,固定、包埋、切片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产生一系列与禽流感病毒感染有关的动态病理改变:第1~2天(前驱期),肺轻微出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第3~7天(发作期),肺损伤逐渐严重,大量出血、炎性细胞浸润、严重水肿、淤血、肺泡实变塌陷或者气肿;第8~14天(恢复期),各种损伤逐渐减轻,出血渗出减少,水肿减轻,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而趋于恢复正常.肝、肾、脑出现病理改变.结论 通过动态观察病理,弄清了禽流感病毒每个时期在BALB/c小鼠体内造成的病理损伤.
作者:刘忠华;王颖彦;谭文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隐Markov模型在2型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分析中的拟合稳健性.方法 将6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成两个亚组,对2型糖尿病的资料用隐Markov模型进行重新拟合.结果 两个亚样本模型参数相差基微.除职业因素外,有11项因素对2型糖尿病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亚样本与原样本比较,其大误差ME<0.05,两次隐Markov模型拟合结果一致.结论 隐Markov模型拟合2型糖尿病的数据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慢性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资料的分析.
作者:潘海燕;吴笑韬;孔丹莉;胡利人;黄贵心;丁元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宝安区健康人群破伤风、白喉、百日咳三种疫苗血清抗体水平,评价三种疫苗的免疫实施效果.方法 2011年随机抽取宝安区7个街道不同年龄段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破伤风、白喉、百日咳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8.33%,98.06%,98.33%,各年龄组人群均达到90%以上;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80.63、1∶80.48、1∶1 409.35,均以21~32岁组低;三种抗体保护率和GMT有随年龄增大而明显降低的趋势.结论 宝安区人群破伤风、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都较高,免疫屏障已经形成,短期内暴发流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张震文;茌静;雷蕾;郑晓晨;肖锦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