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Hsa-m12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活性的鉴定

陈姗姗;余冰;倪明;吕婷婷;张小勇;江敏;陆蒙吉

关键词:载体构建, 微RNA, miR-122, pSuper
摘要:目的 构建肝脏特异性的微RNA-miR-122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活性进行鉴定.方法 经PCR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肝脏特异性的微RNA-miR-122的前体序列,引入酶切位点和Poly T转录终止序列,将其插入siRNA专用真核表达载体pSuper中.将构建载体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再通过共转染含miR-122靶序列的GFP表达质粒后,经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检测,鉴定载体功能性表达.结果 miR-122的前体序列成功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uper上.且可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miR-122,将该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Hsa-m122.结论 成功构建miR-122真核表达载体pHsa-m122,有助于进一步研究miR-122在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癌形成中的作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抗菌肽通过改变细菌的膜结构杀死细菌,具有低抗原性,易于合成,作用迅速,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本文对抗菌肽的提取、应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司菡;陆家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霍乱弧菌菌体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目的 建立霍乱弧菌全菌体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获得分辨度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方法 利用适当的裂解液处理霍乱弧菌,提取全菌蛋白;采用pH梯度等电聚焦对全菌蛋白进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并利用ImageMaster 2D Elite 5.0图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得的数据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得到了(1081±16)个蛋白斑点,蛋白主要集中在pI 4.24~7.20之间,重复胶的匹配点数为(1057±28),匹配率为97.85%.结论 建立了霍乱弧菌全菌双向电泳分析方法,2-DE图谱中蛋白位点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非常高,获得了较为理想、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守义;张欣强;刘俊华;胡玉山;龚玉娇;李钏华;王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麻风病的药物治疗和麻风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以来,各种药物作用和耐药菌的发生、监测等研究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在麻风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上又有新的突破,为采用更简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耐药菌奠定了基础.本文就麻风病的药物治疗和麻风菌耐药的发生和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温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影响高危新生儿HBV慢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高危新生儿HBV慢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106份高危新生儿资料,其中HBV慢性感染者34例.对所有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妇的年龄、妊娠次数、HBeAg、分娩方式、父亲HBV感染、喂养方式等变量未进入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统计学方程:孕妇的HBV DNA、新生儿免疫接种方法是影响新生儿慢性HBV感染方程的两个主要变量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高水平HBV DNA是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主动+被动免疫是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的保护因素之一.

    作者:周冬生;唐慧珠;杨刚;蒋就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抗HSPC23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目的 制备抗HSPC238的单克隆抗体,为HSPC238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纯化的重组蛋白HSPC238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HSPC238单克隆抗体,并用问接ELISA法和Westem-blot法对单克隆抗体的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建立两株稳定分泌抗HSPC238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E001和E002.ELISA检测抗HSPC238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为1:12800和1:25600.两株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异G1.通过Western-blot实验证实,两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真核细胞内源性HSPC238蛋白.结论 成功制备了两株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HSPC238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抗HSPC238单克隆抗体可用于HSPC238蛋白的鉴定,为HSPC238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湘;王穗海;潘华政;赵玉梅;牟霞;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长托宁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 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试验组和阿托品对照组,采用推荐剂量按轻、中、重组治疗,严密观察用药后M样症状、N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时间,阿托品和长托宁用量的总量和次数的变化以及阿托品化时间及治愈时间的变化.结果 长托宁试验组,重度患者M样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1),用药总量和用药次数明显减少(P<0.01),阿托品化时间及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明显优于阿托品.

    作者:邱朝霞;孙远;张先杰;罗永彪;罗志敏;王海斌;陈宇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优化皱叶生菜离体再生体系

    目的 为获得生菜高频率的离体再生体系.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生菜品种、不同消毒时间对培养生菜无菌苗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gNO3 和不同外植体切段对生菜外植体芽分化及生根成苗的影响.应用回归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美国大速生品种用70%乙醇浸泡60 s,再用2%次氯酸钠处理15 min,发芽率达到80%,无菌苗生长好;生菜离体培养再生芽的优分化条件组合为Ms(murashige and skoog's medium)附加BA(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0.2 mg/L,NAA(萘乙酸,α-naphthaleneacetic acid)0.1 ms/L,外植体为2~3 d的子叶;生菜再生芽在含低浓度的生长素[NAA浓度为0.05 mg/L,或LAA(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浓度为0.5 mg/L]的1/2 MS培养基中生根情况较好.结论 优化的,生菜离体再生体系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用于遗传转化获得保健生菜的研究.

    作者:朱春燕;雷建军;周浩;吴敏;陈清;陈燕珍;杨素华;俞守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索拉非尼对顺铂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对顺铂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及联合应用两药后以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检测MDR-1的mRNA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及DDP单药对HepG2均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联合用药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单药顺铂组与联合组MDR-1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及索拉非尼单药组,其中单药顺铂组表达高(P<0.05).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有更强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HepG2细胞的凋亡,索拉非尼下调MDR-1,增强顺铂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有关.

    作者:崔彦芝;陈逢生;罗荣城;李爱民;伍婧;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晚期食管癌光动力治疗联合化疗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中晚期食管癌的单纯光动力治疗与光动力+化疗联合治疗的短期疗效,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光动力+化疗的治疗模式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期间光动力治疗及光动力+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Ⅲ~Ⅳ期),其中单纯光动力治疗27例,光动力+化疗治疗33例.光动力治疗使用光敏剂Photofrin 2 mg/kg,48h后内镜引导下使用波长为630 nm的激光照射,综合治疗组化疗方案为5-FU+DDP,动力治疗后1周开始化疗,共化疗4周期.结果 60例病人随访时间全部满2年,综合治疗组和单纯光动力治疗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5.2%、93.9%,内镜评价有效率分别为85.2%、90.9%,无明显差异;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9.6%,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Ⅲ期为22m、13m;Ⅳ期为7m、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光动力+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优于单纯光动力治疗,短期疗效相当,2年生存期有优势.

    作者:张晓娜;李黎波;罗荣城;罗宇玲;廖旺军;缪景霞;张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山市镇(区)防保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防保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人力资源状况,为构建和评价基层防保组织应急调查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用问卷对镇(区)防保所应急调查人员(下称基层应急人员)进行调查,因事外出的调查对象事后用电话完成调查:调查资料双录入电脑,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该市本地人口和全人口每万人拥有基层应急人员分别为0.91人和0.45人.②应急人员以男性和40岁以下者为主,各占80.77%0③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8.46%;所学专业以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为主,占71.54%;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3.08%.④大学英语四级以上者占39.235%,能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和其它统计软件者分别占89.23%、86.15%、84.61%和63.08%;能上网查找专业资料者占92.31%.⑤参加过现场调查、3d以上培训、撰写计划、撰写总结、撰写预案、媒体应对、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的 人数比例分别为79.23%、72.31%、61.54%、61.54%、47.69%、35.38%、30.77%、16.15%和13.85%.⑥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实践;专业知识主要来源是专业杂志、专业网络、专业书籍;认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是英语,希望提高的知识是专业技能,想的培训方式是小于7d的短期培训.结论 该市基层应急人员基本素质和部分业务素质较高,但专业技能、媒体应对、科研能力和英语能力等业务和学术素质存在不足,应采取实战演练和短期培训的方式提高该方面能力.

    作者:李桂娇;罗小铭;梁惠贤;谭天;温丽娴;苏子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探讨控制暴发的措施.方法 收集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报告、个案调查、发热病人血检、暴发点漏报调查及年终全民普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发病2889例,发病率为222.7/10万,较上年的51.9/10万上升3.3倍.病例主要分布在马桥镇、李寨乡、新桥乡和双桥乡4个乡镇,共发病1825例,平均发病率为1067.3/10万,是永城市发病率的4.8倍,而发病数占永城市发病总数的63.2%.这36个暴发点集中在与安徽省交界的上述4个乡镇,共发病1265例,占4个乡镇发病总数的69_3%,平均发病率为1.8%,其中李寨乡的彭庄村发病43人,发病率达4.0%.分析暴发点的126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6(730/535),年龄小的4个月,大的92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23.3%(295/1265),5岁以下儿童占2.8%(35/1265);农民和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4%(928/1265)和23.3%(294/1265).暴发主要在8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31个暴发点,占暴发点总数的86%.暴发点调查漏报率为5%.年终全民普查发现417例疑似疟疾病例.结论 永城市2006年出现疟疾暴发,疟疾疫情形势严峻.

    作者:周广超;张红卫;苏云普;周水森;黄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乙肝病毒基因型及病毒变异对慢性肝病进展的影响

    目的 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及病毒变异与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401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112例HCC患者(HCC组),129例无症状携带者(ASC组),70例肝硬化患者(LC组)和90例慢性肝炎患者(CH组)进行HBV基因分型以及BCP和PC变异检测.结果 401例慢性HBV感染者中181例发生B基因型感染,220例发生C型感染.HCC组中C型分布高于其他3个疾病组;C基因型感染者BCP变异多于B基因型;B基因型感染者PC变异多于C基因型;同时BCP变异发生率随着病程进展而递增:在ASC组、CH组、LC组和HCC组里的BCP变异阳性率分别为22.4%、35.0%、50.0%、74.1%.C1与C2亚型相比,C1有较高BCP变异阳性率,而C2有较高PC变异发生率.结论 BCP变异与肝病进程存在依从关系,因此BCP变异的检测对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和临床结局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ZHOU Bin;周彬;黄月华;单光华;侯金林;王战会;温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陪伴分娩对正常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产时出血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5~7月在深圳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分娩的246名健康无难产指征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分娩前、中、后采取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两组产妇分别于住院分娩时及产后3d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心理状态,同时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结果 干预组分娩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分娩前(P<0.05),而对照组分娩前后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程时间和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陪伴分娩不仅能改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负性心理,而且对产妇的生理指标有正性干预作用.

    作者:陈小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味四逆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加味四逆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致肝纤维化的方法对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造模,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组.经加味四逆散治疗4周后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及Ⅳ型胶原(CIV)水平,并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同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加味四逆散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清ALT(P<0.01)、ALP(P<0.01)、GGT(P<0.05)、HA(P<0.01)、C-IV(P<0.05)及肝组织HyP(P<0.01),升高TP(P<0.05)及ALB(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表明,用药后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加味四逆散对实验性大鼠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朱彩平;袁冬生;石磊;黄慧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治疗性HBV 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可引起肝脏疾患,甚至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近年来,HBV DNA疫苗在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就治疗性HBV DNA疫苗的构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依据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祝玲玲;朱平安;谭德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联合硅胶尿管在治疗尿道球部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行腔内会师术及术后留置硅胶尿管在治疗尿道球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本院的20例球部尿道损伤患者,采用局麻或腰麻下行输尿管镜腔内会师术及术中、术后放置硅胶尿管2~3周.结果 20例中16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会师成功,4例会师失败后改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留置硅胶尿管,无1例并发局部感染,拔管后排尿通畅.随访3~24月,其中1例开放手术者拔管1周后尿流变细,予行5次尿道扩张后维持正常排尿,1例开放手术者并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创伤小的特点,尤其适合于球部尿道部分断裂的患者;而采用硅胶尿管,则更易于插管及可以减少尿路感染及局部瘢痕增生,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几率.

    作者:胡祎民;倪梁朝;吴雄辉;李贤新;陈泽波;周锦棠;刘运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州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现况,为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部分大型公共场所的集中空凋通风系统,对新风量进行检测;对送风中可吸人颗粒物(PMIO)、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进行检测并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军团菌进行检测.结果 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合格率为99.01%,送风中PM10合格率为95.53%,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2.64%,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0.70%,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为100%;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TVOC合格率为81.05%;冷却水冷凝水中军团菌合格率为89.58%.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加强卫生管理.

    作者:何晖;黎淑端;粱晓芸;李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清NT-proBNP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119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晚期速度峰值(A)比值,比较不同NYHA、LVEF、LVMl分级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LgNT-proBNP水平为3.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42(P<0.001),不同NYHA、LVEF和LVMI分组下的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T-proBNP诊断高血压患者心衰的AUCROC为0.863.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NYHA分级、LVMI、体重指数(BMI)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581,P<0.001,r=0.437,P<0.001及r=0.352,P<0.001),与LVEF分级、E/A比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361,P<0.001和r=-0.626,P<0.001).I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强的预测因子(HR=3.392,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T-pm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

    作者:杨春莉;裘宇容;周芳;冯平峰;陈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玉屏风散对S180荷瘤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对荷瘤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S180肉瘤细胞,接种C57BL/6纯系小鼠,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荷瘤对照及玉屏风散给药组,检测各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Th1(IL-2、IFN-γ)和Th2(IL-4、IL-10)细胞因子产生水平.结果 荷瘤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的含量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Th1型细胞因子IL-2及IFN-γ的产生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玉屏风散给药对T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因子的产生有较为明显的调节作用,与荷瘤组比较T细胞增殖能力及IL-2、IFN-γ的产生明显增加(P<0.01),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血清含量下降(P<0.01),IL-4的含量略有下降,但与荷瘤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玉屏风散可有效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促进荷瘤鼠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有效纠正荷瘤导致Th1/Th2的失衡,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作者:张红军;唐小云;鞠宝玲;宋宝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盘早剥32例母儿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胎盘早剥与病因关系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中住院分娩发生胎盘早剥32例患者.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1%,其中Ⅰ度21例(65.62%).Ⅱ度8例(25.00%),Ⅲ度3例(9.38%);宫缩过强、过频及重度子痫前期为其主要病因,各占40.63%、15.62%;产前B超诊断符合率为83.33%;剖宫产率为59.38%;产后出血11例(34.38%),子宫胎盘卒中5例(15.62%),失血性休克、DIC合并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9.38%);围生儿死亡5例,病死率为15.62%.结论 胎盘早剥发生临床类型与病因密切相关,不同临床类型早剥导致不同的母儿结局.

    作者:张小兰;陈晓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