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张宏伟;王建平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压低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记录其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自觉症状和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检出有心肌缺血者66例占94.29%,有症状心肌缺血21例占31.82%,无症状心肌缺血45例占68.18%.有缺血型ST段压低238阵次,有症状心肌缺血46阵次占19.33%,无症状心肌缺血192阵占80.67%.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高峰时间位于上午6~12点之间.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常见的表现形式.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是提高了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风险与防范

    产科是高风险科室,风险无处不在,多后果严重.如何规避风险、处理好护患矛盾,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课题,而减少或预防风险发生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作者:解小静;于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36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抢救及护理.结果 治愈35例,占97.22%;好转1例,占2.78%.有效(治愈加好转)率达100%.结论 做好临床观察、预防、治疗及护理是防治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付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手术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手术中对心血管应激反应和血糖变化的影响,评价其在手术中的镇痛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和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维库溴铵、异氟醚维持麻醉,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 1次,以后不再追加;B组麻醉前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100 mg,诱导同A组,切皮前不用芬太尼;C组诱导不用芬太尼,余同B组.记录诱导前、插管时、手术开始即刻、腹腔充气时、手术开始后15 min、30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值(BS)值.结果 在各时点A组与B组HR、MAP、BS及其他麻醉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丙泊酚和异氟醚用量明显多于A组和B组(P<0.01),C组在手术后15 min、30 min、手术结束时的HR、MAP、BS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或P<0.01).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有协同镇痛作用,但单独使用时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弱,有较强的心血管反应.血糖明显升高.不宜代替芬太尼单独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

    作者:冯鹏玖;蒋宗滨;黄剑锋;王永;肖永;马相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28例体会

    目的 总结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采用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修补28例(A组),与普通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20例(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钛钉数量.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对头颅的外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与B组相比较,A组术前塑形质量明显提高,外观完美,并发症少,节约修补材料.手术时间缩短约57 min.结论 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钛钉数量,并发症少,患者及术者对术后头颅外观的满意度好.

    作者:唐文元;伊伟;洪涛;谢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儿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治疗体会(附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儿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5例小儿行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手术、非手术治疗临床经验.结果 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其中4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置管引流4例.1例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治疗.同时使用奥曲肽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小儿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保守治疗或外科微创治疗已成为近年发展的趋势,是一种无创或创伤小、恢复快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经治疗无效的可考虑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治疗.

    作者:王平纲;张小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周血管疾病低场MRA与血管造影对照研究

    目的 探索低场开放式磁共振仪外周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成像方法的改进;评价其在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例患者同时接受低场MRA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1例病例共观察了148支血管,MRA发现37支血管狭窄或闭塞,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检查共发现33支血管狭窄或闭塞.与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对照,MRA检查对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93.0%.经统计学分析MRA检查与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检查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场MRA能了解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程度、位置,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杨泽年;林建勤;刘勤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护士如何规避化疗药物外渗风险

    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病区护理工作的风险之一,对化疗药物外渗存在的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意识和措施,才能保证病人化疗期间的安全,减少护理事故及纠纷.

    作者:于伟;李世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检测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 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并探讨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3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室性心律失常亚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亚组)及40例对照组患者,测量其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Tpe间期和Tpe离散度(长Tpe减短Tpe之差),计算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RR)、心率校正的Tpe 离散度(Tpe离散度/√RR),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肌梗死组的Tpe/√RR、Tpe离散度/√RR均较对照组组明显延长(P<0.01),而心律失常亚组的Tpe/√RR、Tpe 离散度/√RR亦较无心律失常亚组延长(P<0.05).结论 心肌梗死组的Tpe间期、Tpe离散度延长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pe间期、Tpe离散度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林茴;李松;李珍;邝碧娟;郭佳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学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及其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长问卷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教师f*-I卷对75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其父母及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所有家长及教师的调查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有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成绩多居于中等水平.结论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应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

    作者:黄丽云;周经兴;陈梅;余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有症状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26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治疗,26例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均超过50%.结果 支架植入后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检查,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26例平均狭窄率评估为80.6%.术后残余狭窄率均<10%.1例病人在围手术期内发生较严重的迷走反射,经升压药及阿托品等治疗后迅速好转;另有1例发生穿刺点血肿,一周后渐消退,其余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有症状的重度椎一基动脉狭窄的有效、安全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秋义;蔡斌;郭刚;陈文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卵巢肿瘤90例快速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9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行术中快速石蜡切片,再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确诊为良性肿瘤56例,交界性13例,恶性21例.快速石蜡切片确诊84例,诊断符合率93.33%,6例诊断错误,原因其中4例为取材不当,2例为读片错误.结论 快速石蜡切片作为一种术中快速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对确定卵巢肿瘤的性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

    作者:周伟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纳络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评价纳络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Ⅱ型呼吸袁竭伴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气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注射刺(0.4 mg/支),首剂负荷量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注射,以后给予纳络酮1.2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3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6例(86.7%),对照组总有效19例(5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络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胡德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2000例标本,对其中存在异常报警的标本进行手工推片染色,显微镜复查血片,进行确认.结果 BC-550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8.26%,阳性预测值为66.79%,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80.63%.结论 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参数多,灵敏度高,是一种对大批量全血标本血细胞进行快速而有效筛检的血液分析仪;出现异常细胞报警时,进行手工涂片染色镜检,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信息.

    作者:陈树辉;黎绍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结合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IEMEN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本院收治的终确诊为卵巢癌的25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各期及各型的卵巢癌超声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25例中大多数卵巢上皮癌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占位(本组有15例),部分为囊性或实性.结论 临床结合影像学表现,有可能早期发现卵巢癌,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提高疗效.

    作者:郑红梅;邓津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乳腺疾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康复的意义.方法 通过调查填写问卷及SAS自评量表,对前来就诊和治疗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担心和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予以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乳腺良、恶性两组疾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焦虑均值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减轻和消除乳腺疾病病者的忧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谢瑞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改良式切开挂皮片法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疗效观察

    前庭大腺囊(脓)肿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多数情况是慢性感染导管粘连,引起开口部堵塞,使腺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潴留时形成囊肿,急性感染可形成脓肿.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作者:陈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硬化失代偿并自发性腹膜炎61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指无腹膜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炎症、肠穿孔)等情况下,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

    作者:陈礼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水合氯醛麻醉大白鼠心电图的研究

    动物心电图的描记是机能实验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常用青蛙、大白鼠、家兔、狗等动物进行实验.在这些动物实验中,大白鼠的耐受性较强,操作较方便,也比家兔便于固定,稳定性强,准确率高,所以,我们选择大白鼠进行ECG的描记实验研究.

    作者:方占荣;王炳钦;郝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奥美拉唑加两种抗生素1周三联治疗.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克拉霉素(500 mg/次)+阿莫西林1000 mg/次);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甲硝唑片(400mg/次)+阿莫西林(1 000 mg/次),均为2次/d,疗程为1周,一月后进行Hp检测.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0.7%,对照组Hp根除率86.0%,两组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为16.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组方案均能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和根除Hp,但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相对较高,且不良反应相时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药物性肝病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8例药物性肝病用药史、症状、体征、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68例,好转21例,无好转7例,死亡2例.诱发肝病的药物有,中草药21例,抗结核病药20例,解热镇痛抗炎药10例,化学治疗药12例,抗生素8例,其他27例.结论 药物性肝病常见病因为中草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消炎药、化学治疗药等.主要为急性病程,预后良好.此类患者治疗时除及时停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保肝治疗外,提醒临床医生应注意检查肝功能,选择对肝脏损害较小的药物,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作者:王永鸿;常玉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