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柱
输卵管结扎术因其安全、可靠、简便、长效、创伤小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外施行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方法.输卵管结扎一般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
作者:丁建国;李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病和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方式有白内障囊内摘除、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作者:廖小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诊断继发不孕的病因,评价腹腔镜对继发不孕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检查,对132例继发不孕妇女的不孕原因和盆腔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114例,检查阳性率为86.4%.其中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炎是引起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结论 女性生殖道炎症和宫腔手术操作引起盆腔感染是引起继发不孕的重要原因.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对继发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可在直视下通液,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度和形态,是继发不孕患者首选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调查目前基层医院尿常规检验的流程,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更好地提高检验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 对焦作市区30余家基层医院进行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结果 30余家医院中95%的医院尿常规分析操作过得程中存在不足之处.结论 为提高检验质量,基层医院在分析过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作者:王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以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专科医院竞争能力为目的 ,对专科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专科医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前沿性和高学历人才缺乏、医师队伍不够稳定、创新意识滞后是当前专科医院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重要缺陷;就充分认识专科医院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论述,对加强专科医院人才建设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和焕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运用MIPO技术结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胫骨骨折行前内侧入路微创切口自锁钢板内固定术37例.结果 术后X线显示骨痂平均4.1周,骨折,临床愈合平均9.3周,骨性愈合平均15.6周.无胫前皮瓣坏死、切口感染、骨不连、骨髓炎发生.结论 前内侧入路微创切口自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武明鑫;黄玉良;吴家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对1 139名公务员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相同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性检测;日常门诊和住院病人3 745人用ELISA进行两对半定性检测.结果 公务员TRFIA定量检测HBsAg阳性(>0.5 ng/ml)率6.4%;ELISA定性检测相同标本HBsAg阳性率6.2%;公务员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10 mIU/ml)率62.3%;日常门诊和住院病人ELISA定性检测HBsAg、HBsAb阳性率分别为11.8%、44.1%.结论 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更高,临床意义更广泛,尤其是HBsAg和HBsAb.
作者:刘云峰;刘中国;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联合辛伐他汀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华法林联合辛伐他汀口服,维持目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0~2.5;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口服.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生率治疗组2.4%,对照组10.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年发生率治疗组2.4%,对照组2.5%,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华法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栓塞事件发生率低,用药安全.
作者:李继华;张忠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9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行术中快速石蜡切片,再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确诊为良性肿瘤56例,交界性13例,恶性21例.快速石蜡切片确诊84例,诊断符合率93.33%,6例诊断错误,原因其中4例为取材不当,2例为读片错误.结论 快速石蜡切片作为一种术中快速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对确定卵巢肿瘤的性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
作者:周伟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51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于手术开始时选用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实施控制降压,术毕待患儿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结果 全组患儿术中麻醉及循环呼吸等均保持平稳,手术完成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麻下采用控制降压,合理补液,同时加强术中监测和围术期管理,可以提高鼻内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者:官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拟清胰通腑汤佐治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生长抑素,治疗组配合清胰通腺腑汤加减.结果 腹痛缓解时间、首次通便时间、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胰通腑汤加减佐治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闫丕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运动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组(n=10)和糖尿病运动组(n=10).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运动组大鼠每日游泳训练1次,共计运动3个月.分别在建模前和建模后3个月检测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纤维连接蛋白(Fn)分布情况.结果 成模后,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糖尿病运动组明显好于糖尿病组(P<0.01).海马区脑组织Fn阳性区域,糖尿病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糖尿病运动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糖尿病大鼠血-脑脊液屏障起保护作用.
作者:李华;王晓东;王玉龙;聂晓云;张宇;熊元恒;陈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国正处于职业倦怠的高峰期,其中护理人员居第2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作者:查太香;杨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评价纳络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Ⅱ型呼吸袁竭伴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气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注射刺(0.4 mg/支),首剂负荷量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注射,以后给予纳络酮1.2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3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6例(86.7%),对照组总有效19例(5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络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胡德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硝酸甘油是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也可用于降低血压.笔者通过对36例CHF住院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观察及中西医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重点将中西医护理技术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泽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客,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儿以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 的教育过程,把科学的育儿知识及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位患儿的家长,使患儿及其家长掌握增进健康知识,儿科护理工作具有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儿科护士所面对的不仅是患儿,还有家长.探索合适的儿科病房宣教模式,通过有效的宣教,使家长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基层医院收治患儿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为了提高儿科病房的健康教育效果,通过实践总结,采用家长课堂进行健康宣教的方法,对提高家长的认知行为,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事半功倍.
作者:兰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间收治的25例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4例,占96%;死亡1例,占4%.结论 妊娠子宫破裂,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降低死亡率;提高各级人员的水平,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熟练处理阴道难产,合理应用催产素,能大限度地预防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张荣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占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经腹子宫切除术.
作者:王有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晕厥为突然发生、短暂性的意识丧失状态,是由于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常见的是由于注射某种药物引起的过敏或因患者注射时疼痛及见到血液等现象所引起.
作者:曲锦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式和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4-2007年23例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在出院后的随访过程中了解到,23例患者中除一例因脑梗死死亡之外.其他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显正常.本报告中并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的手术失败病例.结论 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术中,除了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做好医、护、惠三者之间的配合工作.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术中认真检查各项设备,以做到手术无误;术后做到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观察,以及详细准确的健康指导,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