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213例临床观察

杜春彦

关键词:非脱垂子宫, 经阴道切除,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优越性和安全性的技巧.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妇科行新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213例,与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新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7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05年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随诊半年残端息肉减少(P<0.05).2001年至2005年组与1999年至2000年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优化手术细节,简化手术步骤,熟练术中配合,增加了阴式全子宫切除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胎盘层粘连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 获得能特异性识别人层粘连蛋白(hLN)的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 用纯化的人层粘连蛋白(hLN)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以细胞融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筛选和克隆化技术获得抗hLN的杂交瘤细胞株;用生物学方法鉴定杂交瘤细胞,用免疫学方法鉴定McAb的特异性.结果 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人LN的杂交瘤细胞株(2A1、3B5、2C4、4D1),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512、1:1 024、1:512、1:256;腹水效价分别为:1×106、1×107、1×106、1×105;采用ELISA相加法表明2A1、4D1与3B5、2C4识别的hLN上的抗原决定簇和识别的不同,4株单抗均属实IgG.结论 成功建立了4株稳定分泌抗人LN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分别识别hLN上2个不同的抗原位点,有望作为hLN定量检测的特异性抗体.

    作者:曾宪威;蒋艺勤;肖静;杨元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东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观察200名健康人与200例2型糖尿病基因外显子2基因多态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脂联素基因可能是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易感候选基因.

    作者:王燕;何凌;黄春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前列腺炎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 120例门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 ng/ml且合并前列腺炎;所有患者口服莫西沙星,治疗随访4周;根据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分为三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及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 仅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低于4.0 ng/ml的一组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 ng/ml且合并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既可提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又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前列腺穿刺活检造成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

    作者:杨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短穗鱼尾葵花粉泛过敏原profilin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

    目的 克隆并表达短穗鱼尾葵花粉中泛变应原肌动蛋白抑制蛋白(profilin).方法 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短穗鱼尾葵花粉中泛变应原profilin的全长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然后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获得整个短穗鱼尾葵花粉profilin的开放阅读框,将其与pET28a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通过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其IgE结合活性.结果 克隆获得了短穗鱼尾葵花粉profilin的全长基因,由608个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为396个碱基(包括终止密码子),编码131个氨基酸.该序列编码的蛋白为小分子量酸性蛋白,等电点为4.52,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200.此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登陆号为EF173600.重组短穗鱼尾葵花粉profilin在大肠杆菌中高效的表达,进一步经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经Western-blot检测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结论 成功地克隆和表达了短穗鱼尾葵花粉profilin,为短穗鱼尾葵花粉过敏的诊断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晓宇;邬玉兰;刘志刚;孟光;张红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Bcl-2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以电镜和TUNEL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蛋白的表达.用SPSS 10.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一定时间内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均<0.05),其变化与TUNEL法检测凋亡的结果趋势相反.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是脓毒症中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Bcl-2基因的改变或许可以作为脓毒症病情改变的标志,可利用它们对脓毒症进行干预,以改善脓毒症的预后.

    作者:许衍硕;翟诚顺;梁艳冰;唐皓;马中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终末期肾病之间的关系.及血红蛋白浓度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根据血红蛋白浓度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Hb<100 g/L,B组100 g/L≤<Hb<120 g/L,C组Hb≥120 g/L.结果 三组血肌酐的值分别为(432.74±37.60)μmol/L、(220.32±23.88)μmol/L、(111.67±10.73)μmol/L,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浓度越低血肌酐值越高,到达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比例越高.各组收缩压、尿素氮、尿酸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低血红蛋白浓度是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浓度对其它一些临床指标的数值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古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的随访

    目的 探索骨巨细胞瘤术前X线表现、病理分级与预后的关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60例骨巨细胞瘤的X线、手术方法、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巨细胞瘤的X线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理分级及预后,以瘤段骨切除体外灭活再植术疗效佳,但手术复杂.结论 术前可根据骨巨细胞瘤的X线分度或结合病理活检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宁晔;刘康;方尔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纳洛酮治疗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组和加用纳洛酮治疗组,以探讨纳洛酮能否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1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纳洛酮治疗组,比较其在中毒程度、治愈、死亡、阿托品中毒、反跳、中间综合征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治疗组治疗中毒昏迷清醒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清醒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加用纳洛酮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缩短中毒患者清醒时间,并减少阿托品中毒发生.从而提示纳洛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邱朝霞;孙远;罗志敏;罗永彪;陈宇翔;王海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州市2002-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来广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2-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2-2005年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数5014例,报告年发病率分别为2.16/10万、3.58/10万、29.10/10万、22.33/10万;期间发生16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数前5位的区按先后排序为白云区、番禺区、海珠区、花都区、天河区,以上5区病例数占全市病例数的81.41%;3-7月为高发季节,占全年总病例数的74.09%;14岁以下为高发年龄,占总病例数的69.37%;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总病例数77.26%;有明确免疫史病例仅占总病例数12.98%.结论 广州麻疹发病有回升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应采取加强学校验证入学、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强化疫点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许建雄;梁建华;谭慧峰;云雪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广州市桶(瓶)装饮用水厂灌装车间洁净度调查报告

    目的 为了解广州市桶(瓶)装饮用水生产厂灌装车间空气洁净度情况,探索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方法 选取广州市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生产厂15间,进行相关技术指标.悬浮粒子和浮游菌检测,参照GB/T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定方法>,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标准进行检测和评定,主要的判断标准采用浮游菌≤25 cfu,悬浮粒子≥0.5μm≤35 000粒/m3≥5μm≤300粒/m3.结果 检测15间桶(瓶)装饮用水生产厂灌装车间空气洁净度悬浮粒子≥0.5μm和≥5μm合格率为100%,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92%.浮游菌和悬浮料子统计学相关分析,具有相关性(P值<0.01).结论 通过对广州市15间桶(瓶)装饮用水厂灌装车间洁净度的检测.初步了解到广州市这方面的情况,为今后制定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根据目前情况,桶(瓶)装饮用水厂灌装车间洁净度要达到1 000级存在一定的难度.

    作者:黄汝明;孙兰;施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性别对广州某3间工厂工人职业紧张测试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性别对职业紧张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广州市经济开发区3间工厂的497名职工进行职业紧张测试,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性别间的对比分析.结果 男性组心理需求、工作本身满意感评分大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领导关系、了解自己、兴趣、尊重别人、和信心充足评分则男性组小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性别对职业紧张部分因素的测试结果存在着影响.

    作者:杨翠婵;李伯灵;郑创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骨灵片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OPG/RANKL、PICP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骨灵片对骨质疏松症(OP)大鼠血清OPG、RANKL及PICP和相关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4)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灵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去势法建立大鼠OP动物模型,术后1个月,骨灵片组给予骨灵片,给药后3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PG、RANKL及PICP和IL-6、TNF-α、IL-4.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骨灵片各组的OPG、PICP值显著升高(P<0.05,P<0.01),而RANKL、IL.6和TNF-α值均显著下降(P<0.01,P<0.01,P<0.05),骨灵片高、中剂量组的IL-4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骨灵片可能通过上调OPG,下调RANKL的表达,影响OPG系统,并可能通过调节IL-6、TNF-α、IL-4水平,影响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同时可能通过增加PICP表达而使I型胶原的合成增加,进而影响骨的韧性和强度,达到防治OP的目的.

    作者:曹艳艳;李娟;杨春莉;黄少慧;吴湘慧;赵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21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提高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优越性和安全性的技巧.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妇科行新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213例,与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新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7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05年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随诊半年残端息肉减少(P<0.05).2001年至2005年组与1999年至2000年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优化手术细节,简化手术步骤,熟练术中配合,增加了阴式全子宫切除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作者:杜春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 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7例患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157例,平均随访(6±0.5)个月,优良率91%.结论 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许劲羽;冯运垒;吴业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ELISA)法检测22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IL-10和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IL-12和sFas与SLE免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刘瑞玉;张舜玲;钟伟强;巫远忠;余相;曹海燕;陈江涛;黄铁锋;胡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冰冻单采血小板在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疗效

    目的 研究冰冻单采血小板在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 将48例DI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6例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22例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测定两组患者输前1h和输后2h指标:①凝血酶时间(TT);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③凝血酶原时间(PT);④纤维蛋白原(Fbg);⑤血小板(PLT).结果 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组与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组输后2h比较:TT、PT、APTT及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显著减少(P<0.05).结论 冰冻单采血小板在治疗DIC时具有较佳的止血疗效.

    作者:李善清;叶有玩;杨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传染性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早发现并治疗传染性结核病病人,遏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方法 对河源市7 684例痰涂片阳性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强化期规范治疗.2个月末和3个月末进行痰涂片复查,观察阴转情况.结果 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3.92%,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6.45%.新发涂阳病人痰菌阴转率好,2个月末为96.52%,3个月末为98.56%;其次为复发涂阳病人;效果差为复治涂阳病人.2个月末仅为80.93%.结论 加强归口管治,对新发涂阳病人进行规则治疗,减少耐药菌,是控制肺结核传播和流行的关键.对复发和复治涂阳病人,要及时作药敏试验,大限度降低排菌肺结核病人,从而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李志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70岁以上男性降钙素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降钙素受体(CTR)基因型与骨密度(BMD)的关系,及其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取年龄≥70岁的深圳地区男性59例,采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DEXA)测定BMD值,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TR基因型.结果 59例受试者中,CTR基因型分别为CC型47例(79.66%)、CT型12例(20.34%)、TT型0例;在腰椎2-4(L2-4)和沃氏三角(Ward's)组BMD值,CT基因型组较CC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基因型的男性可能容易发生原发性骨质疏松(OP),尤其在L2-4和Ward's部位;应及早实施具有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防治OP及避免OP性骨折的发生.

    作者:王增英;吴伏娜;邓武红;古碧华;胡红英;焦月新;王建华;洪晓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756例声像图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为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找出其内在的声像图特征,所有病例均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756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异位妊娠748例,诊断符合率达98.94%,其中输卵管妊娠743例,占98.28%.756例异位妊娠声像图中表现为子宫增大或轻度增大538例(71.1%),子宫大小正常218例(28.83%).内膜厚度在5~10 mm 604例(79.89%).内膜厚度在10 mm以上152例(20.1%).其中80例阴道超声图像为附件区有完整胎囊型包块.60例见到卵黄囊、胎芽及心管搏动,664例在附件区探测到混合性、低回声或强回声包块.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准确率高,可作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彭小新;许可可;黄志欣;郭容;吴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预防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应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制备SD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DSS)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Hp-CAT)预防组,观察大鼠一般症状,病理学方法检查大鼠肠黏膜改变,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肠粘膜内TNF-α、IL-1β、IL-8 mRNA的表达.结果 DSS组早出现腹泻及肉眼血便,CAT预防组较晚仅出现不同程度腹泻,正常对照组无改变.大体病理学及组织病理学见CAT预防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DSS组.正常对照组无改变.DSS组和CAT预防组TNF-αIL1β、IL-8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AT预防组的表达较DSS组却明显降低(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能够减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及肠道病理学改变,其机制与降低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林焕建;王启仪;刘颖;巩兰波;王群英;王继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