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梅毒98例临床分析

吴振声

关键词:妊娠, 梅毒, 感染, 结局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梅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妊娠结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7年来98例妊娠梅毒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妊娠梅毒发生率为4.1%o.98例予抗梅毒治疗有效.64例新生儿血清和脐带血梅毒常规检查,8例呈阳性.经治疗随访2~7月转阴.结论 早期、有效、规范的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单次肌肉注射甲氨喋呤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仅给予单次肌肉注射甲氨喋呤.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90.48%(38/42),对照组成功率79.41%(27/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MI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简便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维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掌侧型Barton骨折12例治疗体会

    Barton骨折脱位是指通过桡骨远端部分关节面的边缘骨折,且腕关节伴随楔形骨折块向掌侧或背侧产生脱位或半脱位分别称为掌侧或背侧Barton骨折脱位.Barton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如早期处理不当,将造成患腕功能的永久性障碍.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收治Barton骨折掌侧型12例,经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永中;侯忠诚;许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水平.结果 急性期FT3、T3降低且与病情轻重明显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FT3、T3值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作者:许光芬;包忠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七年制临床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院七年制学生越来越多地走进临床医院.由于大多数学生是临床型或者他们的导师是临床医生,研究所涉及多是临床内容或以临床为基础的研究.七年制学生大多数学生年龄相对偏小,没有临床工作和基础科研的经历,缺少独立工作和研究能力的训练.

    作者:马麟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比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之间的一组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氯比格雷(clopi-dogrel),作为选择性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随后间接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我们采用氯比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的重要性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占恶性肿瘤的8%左右,占女性癌肿的首位,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行乳腺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所以,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可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肤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我院住院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静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静点.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尿量、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在降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尿量,提高氧饱和度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4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艳霞;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因护理不当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黎会红;陈爱文;彭群英;李海艳;谭青;彭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葛根素为活血化瘀中药的一种.具多种药理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性[1],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和抑制蛋白质糖基化的作用[2],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对DN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尚无特效,为此我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朱秀珍;王霄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痤疮与光疗法研究进展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的病因明确,主要是由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但目前研究认为:本病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体内内分泌原因,主要是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促使皮脂分泌活跃、增多.毛囊皮脂腺开口被阻塞是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在毛囊闭塞的情况下,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形成痤疮基本的损害炎性丘疹.

    作者:黄慧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 选取6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32例,对照组(尼莫地平)31例.两组控制血糖的方法相同,时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组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5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神经传导速度,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是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兴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病毒性脑炎50例脑电图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0例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及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脑电图中未见异常者有7例(14.0%),边缘性脑电图4例(8.0%),异常脑电图39例(78.0%),脑电图无异常及轻度异常者痛程短,恢复良好.中、重度异常者痛程长,有后遗症发生可能.结论 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燕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不同根管封闭剂充填后疼痛的比较

    目的 观察用两种根管封闭荆充填根管后短期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根尖炎需要行根管治疗的恒牙44颗随机分为两组,A组以氧化锌丁香油为封闭剂,B组以Cortisomol为封闭剂,分别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对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及1周的疼痛发生情况用视觉模拟标尺(VAS)评价标尺记录.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Cortisomol组术后反应较轻,氧化锌丁香油组术后反应较重.结论 以Cor-tisomol为封闭剂进行根管充填可明显减少术后疼痛.

    作者:岳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2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对1997年3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行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均行PTCD引流,术后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缓解,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PTCD引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蔡烈;傅钢;陈志武;候永乐;刘六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根据AO分型:C1型2例、C2型7例、C3型9例.结果 术后随访6~24月,平均7.2月.依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好.

    作者:凌强;邓高荣;吴炳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膀胱滑动性斜疝25例临床分析

    膀胱进入疝囊成为滑动性斜疝,临床上术前难以确诊,大多在手术中才发现.我院在2005~2007年收治此类患者25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修补,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和爽;黄建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长期规律使用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辅助,观察两组疗效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一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长期规律使用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荆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吴玲玲;刘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度毒蕈中毒1例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野生蘑菇因味美无污染而颇受青睐.但由于人们对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缺乏辨别能力,而频频出现中毒事件,其中危及生命者不在少数.重症中毒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我院于2007年4月至5月共收住毒草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重度中毒并肺水肿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而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液贮存时间与红细胞内肌酸含量的关系

    目的 应用红细胞内肌酸的酶测定方法,观察人红细胞内肌酸在血液贮存期间的变化量及其与无偿献血次数的关系.方法 分组测定不同无偿献血次数者及库存不同时间血液的红细胞内肌酸的含量.结果 血液库存期间,红细胞内肌酸的变化范围为:0%~72.5%(4℃库存0~42 d)、0%-51.8%(室温储存0~28 d).不同无偿献血次数的献血者红细胞内肌酸测定结果经方差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红细胞内肌酸随血液库存时间延长红细胞衰老而降低,降低幅度与红细胞衰老程度呈正比,通过红细胞内肌酸降低的程度,可估计红细胞在库存期间的衰老变化程度;不同无偿献血次数的献血者红细胞内肌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科学合理献血对献血者红细胞无影响.

    作者:陈保民;冀慧;代金平;张相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植入5-氟脲嘧啶缓释剂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5-氟脲嘧啶(5-FU)缓释剂在直肠癌术中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1例直肠癌拟手术者采用配对设计分为两组,缓释亮剂组85例,患者于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5-FU缓释剂局部植入化疗;普通化疗组76列,于直肠癌根治术后行常规化疗.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观察其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 与普通化疗组患者相比,缓释剂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肿瘤复发少,患者死亡率低.结论 术中植入5-FU缓释剂效果明显,能减少复发和转移,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望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疗效.

    作者:李志群;唐廷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