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安栓治疗精囊炎36例疗效观察

李凯英;姚艺雄;莫玉芬;梁小丽

关键词:精囊炎, 中医药疗法, 前列安栓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安栓对精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前列安栓,每天一粒,放置直肠3~4 cm,对照组33例,服用百炎净,每天2次,每日2粒,安络血5 mg,每天3次.以1个月治疗为一个疗程,观察血精转变性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总有效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18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安栓治疗精囊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门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防治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江门市恶性疟病患者的发生及治愈情况,为今后控制和防治恶性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江门市2001~2003年间5例恶性疟病例的发病及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门市发现的5例恶性疟均是输人性病例.结论江门市应加强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尤其是来自或从恶性疟流行地区回来的发热病人的疟疾监测.对恶性疟病人宜进行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周悦亮;李凤玲;区博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纳米敷料治疗麻风足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米敷料对麻风足部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康复医院留院并有足部溃疡的麻风病临床治愈者51例.按2:1比率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试验组34例,用纳米敷料(溃疡贴)外敷治疗;对照组16例,用庆大霉素凡士林油纱包扎.结果试验组34例,共有溃疡46个,记录为46个例,其中痊愈21个例,显效9个例,有效10个例,无效6个例,总有效率为86.96%;而对照组17例中溃疡数共有22个例,其中痊愈4个例,显效5个例,有效4个例,无效9个例;总有效率为59.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72,P<0.01);两组痊愈病例的溃疡愈合时间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t=2.283,P<0.05).结论安信纳米溃疡贴在促进麻风足部溃疡愈合方面有良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麻风足部溃疡较理想的敷料之一.

    作者:黎明;郑道城;周世安;伍耀辉;李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后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发病情况及针对性处理措施.方法调查儿科住院患儿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AAD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AAD61例,其中由第三代头孢菌素40例(65.6%),第一代头孢菌素10例(16.4%)与广谱青霉素9例(14.7%).各组ADD发病时间、腹泻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AAD较常见,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AA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类;针对AAD患儿,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补充益生菌、B族维生素可尽早控制腹泻症状.

    作者:廖彤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护理部的作用

    目的为了配合医院进一步加强全院各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护理部积极参与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制、开发、试运行的全过程的作用.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信息网络建设.结果在整个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制、开发、试运行的过程中,护理部的积极参与紧密配合,使工程技术人员与临床有了很好的沟通,软件的修改和完善得以顺利进行.结论医院成功地实行了微机全信息管理,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技术人才和干部,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

    作者:马晓华;江文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产房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措施

    通过对产房护理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途径、原因的介绍,强调加强产房护理人员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介绍产房护理工作中对HIV感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周慕慈;黄素爱;李爱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前列安栓治疗精囊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安栓对精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前列安栓,每天一粒,放置直肠3~4 cm,对照组33例,服用百炎净,每天2次,每日2粒,安络血5 mg,每天3次.以1个月治疗为一个疗程,观察血精转变性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总有效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18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安栓治疗精囊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凯英;姚艺雄;莫玉芬;梁小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病人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病人,用经皮扩张法行气管切开术,观察其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等,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进行比较.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P<0.01),手术切口长度也明显短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1),两组皮下气肿和插管失败、套管脱出、肉芽/疤痕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0、0和11.25%、11.25%、7.25%、1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手术死亡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合于ICU的危重病人,在ICU人工气道建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誉铁鸥;周立新;方滨;马明远;李轶男;温伟标;邹毅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原发性低颅压的诊治和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的诊治和护理策略.方法应用同位素脑池造影和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确定脑脊液漏口的位置,然后在相应阶段进行硬膜外血液修补治疗,并进行随诊观察.结果同位素脑池造影没有发现脑脊液漏的直接征象,但放射性核素过早在膀胱内出现,并难以升达枕大孔和基底池到达脑部,显示有脑脊液漏的间接征象;脊髓造影后进行CT薄层扫描显示脑脊液漏发生在T4阶段,17 ml自体血注入病人的硬膜外腔,3 d后病人症状缓解,临床治愈.结论同位素脑池造影能够提供脊髓脑脊液漏的间接证据,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能够准确的确定脑脊液的漏口位置,硬膜外血液修补是治疗该病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国宁;蔡友锦;黄永清;余长兰;郑民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对急性胰腺炎(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10例为重症AP,20例为轻型AP)及30例其它急腹症病人同时进行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血清脂肪酶及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的检测.结果急性胰腺炎组与非急性胰腺炎组各项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各指标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尿TAP含量的检测中,重症AP组与轻型AP及非急性胰腺炎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TAP预测重症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75.0%,66.7%,100%,83.3%.结论与其它检测指标相比,尿TAP浓度的检测能更精确及早期预测SAP,能够反映胰蛋白酶原的激活程度.

    作者:王慧;徐霞;罗炜;高月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阴道毛滴虫新乡株的体外培养

    目的观察阴道毛滴虫新乡株在不同的pH值培养基中和不同转种量的培养效果.方法阴道毛滴虫在pH5.8、6.2、6.6、7.0四组不同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每隔24 h观察虫数、活率并计算活虫数.培养基pH6.6时,设置不同的转种量,观察虫数、存活率并计算活虫数.结果pH7.0组培养第2~4天虫数、活虫数、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其它三组,且在培养过程中无明显活虫数及存活率高峰,第1~4天,pH6.6组活虫数、存活率均高于其它三组.转种100万/管和转种10万/管培养24 h和48 b的阴道毛滴虫存活率和培养48h的阴道毛滴虫活虫数均较高,转种1万/管培养效果较差.结论pH7.0不适宜阴道毛滴虫体外培养,pH6.6时,培养各项指标均较好,可能更适合阴道毛滴虫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的体外培养转种宜在培养后48 h进行,每次接种量以10万/ml为宜.

    作者:史明珠;许兵红;艾予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3起O139型霍乱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聚餐人员及其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病人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3起疫情暴露者3 107人,感染率为12.49%,罹患率为2.90%,带菌率为9.59%;暴发疫情12起;各起疫情均与聚餐有关,均有食用虾或甲鱼史,4起疫情从虾或甲鱼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2起疫情从餐具或剩余食品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病人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中重度病例占47.73%.结论甲鱼或虾携带O139霍乱弧菌,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

    作者:肖邦忠;罗兴建;吴国辉;龙江;张静秋;肖达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虫媒病对世界的威胁,已关系到人类的生病率和死亡率高低.有统计报告世界上每30 s就有一个人死于节肢动物叮咬引起的并发症,仅仅是疟疾每年的死亡人数就达300万.避免节肢动物叮咬好的方法是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驱避剂是个人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近些年来对驱避剂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驱避剂的研究及新进展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梅;陈晓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曲安奈德加vitB12痛点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封闭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双盲随机法对照研究,对15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2%利多卡因3~10 ml痛点封闭,B组用上述注射液再加上曲安奈德注射液20~40 mg,维生素B12 0.5 mg,作痛点封闭,每天1次共3次.并分别于l d、3 d、7 d、14 d、1个月记录两组的疼痛程度及睡眠程度.结果B组的止痛效果及睡眠质量明显优于A组.结论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封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好而持久.

    作者:郑爱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67例性传播疾病及传播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性病患者的分布特征及传播因素,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韶关市收治的部分性病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小年龄为1岁,大的为64岁,平均年龄33岁,以20、30岁组比重大,占病例数77.61%;职业以工人、农民为主.传播因素中男性以性乱传播为主,女性则以家庭配偶传播为主,不同年龄患者的传播因素各异,<10岁者为家庭传播,>10岁组为性乱传播,其余各年龄组不同因素均占一定比例.患者中诊断为淋病的多见于男性,诊断为尖锐湿疣的多见于女性.结论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为性乱并通过家庭配偶传播.

    作者:叶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分析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0%的人出现无弱应答,尽管这部分人再进行复种,但获得的抗体滴度不高,且难以持久.经研究表明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与HBV的低水平感染,遗传因素,HLA-DR2、7、9的相关性,HLA-B8,Scol,DR3出现的频率,IL-2的活性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冯春颜;汪宇婴;赵祥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MTX致小鼠组织DNA损伤的研究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作用机制,探测一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小鼠组织DNA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MTX腹腔注射染毒1、3、6、12、24 h后对小鼠肝、脾、骨髓、胸腺、肾、睾丸、胃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结果腹腔注射5 mg/kg MTX可诱发小鼠脾细胞、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单链断裂.结论MTX可致小鼠体内多脏器细胞的DNA单链断裂,不同细胞对MTX的易感性不同.

    作者:彭芸;杨建一;李莉;杜圣家;单联喆;张新旺;王文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264例血透患者抗HGV和HGV-RNA,并同时检测抗HCV、HCV-RNA、HBsAg和抗HBc.结果血透人群HGV感染率为13.6%,其中,36例HGV阳性患者有21例与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58.3%),6例(16.7%)与HBsAg,6例(16.7%)与抗HCV/HCV-RNA,9例(25.0%)与抗HBc/HBsAg/抗HCV.HGV-RNA与HBV、HCV合并发生率为66.7%.HGV感染以女性人群多见,与年龄、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HBV感染及HCV感染无相关性,感染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血透人群有较高的HGV感染率,其中多数感染与HBV、HCV合并发生.

    作者:周少雄;张波;何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003~2004年度广州市奶类制品监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奶类制品存在的主要卫生质量问题.方法对2003~2004年度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各个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2003年度奶类制品合格率为86.32%,2004年度为85.19%,2003年度合格率较2004年度稍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产环节中的每个步骤均有可能影响成品的卫生质量,生产企业应参照HACCP生产管理原则严格控制各个关键环节.

    作者:彭志丽;马林;何洁仪;贾煦;谭铭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TGF-β1、AngⅡ与心肌肥大关系的研究进展

    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方式通过受体信号转导促进细胞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参与正常组织的损伤修复、肿瘤的发生发展、慢性炎症纤维化、抑制机体免疫等功能,它有多个亚型,其中TGF-β1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就TGF-β1参与心肌肥大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陈爱兰;陈敏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的实验室诊断

    目的了解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方法用细菌培养、淋球菌培养、支原体培养、衣原体培养、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单克隆抗体等方法,对130例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进行病原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130例患者中病原体阳性者46例,检出率为35.38%,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36例,占27.69%,炎症性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AP,ⅢA)7例,占5.39%,非炎症性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AP,ⅢB)77例,占59.23%.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和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AP)/盆腔疼痛综合症(CPPS)患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均低于健康成人,差异有显著性;CBP患者和CAP/CPPS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以ⅢB为主,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都存在全身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李劲;陈闻纳;赖穗萍;林奕;汪培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