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珪;覃金红;罗金萍;彭胜国
目的观察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8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9,P<0.01);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x2=9.9,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对照组为1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阿昔洛韦组,而且起效快、疗程短、安全.
作者:陈焕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化疗期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2例肺结核化疗期类赫氏反应情况.结果此反应发生于痰检阳性的肺结核初治病人,伴有痰菌阳性转阴,胸部X线表现主要渗出性病灶,部分病例有高热、气促、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结论鉴别肺结核治疗中发生的类赫氏反应与耐药结核的真性恶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东河;朱建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联合测定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以正常人群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经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并对肺栓塞疗效判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洪广;黄泽红;林诚;林勇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SR)A66G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和荧光偏振法(FPIA)检测66例Alzheimer病及143例正常人MSR A66G基因多态性和血浆总Hcy水平.结果Alzheimer病组MSR A66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39、59.09和1.52,对照组分别为37.76、59.44和2.80,MSR A66G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 05).Alzheimer病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Hcy分别为(14.72±6.2)μmol/L和(10.9±2.4)μmol/L,两者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Alzheimer病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MSRA66G多态性与Alzheimer病无明显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lzheimer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陈盛强;王延平;柳息洪;黄韶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引起急性腹泻的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种类特征,耐药性与其菌种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9月~2004年9月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127株,普通变形杆菌30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普通变形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以下,可作为经验首选药物,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为100%耐药.但奇异变形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好,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耐药率在23%以下.结论两种变形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较大区别,治疗时可根据菌种选择抗生素,同时,通过某些药敏试验结果还可以协助菌种鉴定.
作者:陈日荣;李慧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支原体对人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方法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人体泌尿生殖道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 86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有1 208例(占64.77%),人型支原体(Mh)感染有29例(占1.55%),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感染的有628例(占33.67%).药敏试验显示,支原体对螺旋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耐药性栽高.结论近年来,人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且女性的感染多于男性,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苏丹;沈有期;廖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雷州半岛农村臭鼩鼱的生态情况.方法夹日法进行密度调查,同时结合鼠蚤监测所捕获的臭鼩鼱调查其种群构成及繁殖情况.结果臭鼩鼱年均室内、野外密度分别为2.37%、0.61%,年均室内、野外种群构成分别为29.50%、11.54%,年均妊娠率为43.17%.结论臭鼩鼱密度和种群构成受环境、气候和药物影响而改变,繁殖率也与气候、密度密切相关.
作者:梁秋光;曾敏;李玉莲;张世炎;胡杰;梁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和药敏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5.33%;其次为下呼吸道、肠道、腹腔、胆道,分别为23.33%、21.33%、20.00%、18.67%.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0.6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8.87%.感染真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对二性霉素B较高的敏感性,达90%左右;其次为氟康唑,达80%左右.对益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对制霉菌素呈明显的耐药,达70%.真菌混合2种细菌感染者死亡率达80%,明显高于混合1种细菌感染者(P<0.01).应用广谱抗菌素、白细胞减少、侵袭性操作、疾病严重程度是重症肝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密切相关因素(P<0.01).结论重症肝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混合细菌感染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医院感染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疗医院真菌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张春兰;陈万山;范慧敏;张健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胃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胃癌42例和正常胃黏膜24例,对Survivin、Bcl-2和CyclinD1抗体行SP法检测.结果42例胃癌标本中Survivin有35例阳性,其中28例在胞质内表达,7例在核内.2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有5例阳性表达(P<0.001).CyclinD1和Bcl-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6%(20/42),33.3%(14/42).Survivin和CyclinD1表达未显示相关性(P=0.062),与Bcl-2呈负相关(P=0.031).Survivin基因表达均与性别、部位、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但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05).结论Survivin基因蛋白既可在胃癌中表达,又可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除表达于细胞质外,也可表达于细胞核.Survivin独立于Bcl-2之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海涛;江庆萍;邹桂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孕妇联合笑气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导乐分娩加笑气吸入镇痛组(研究组)100例与正常分娩组100例(对照组),比较其对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6%,对照组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分娩方式研究组难产率为13%,对照组为34%,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产程研究组(9.16±3.86)h,对照组(13.45±4.55)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分娩中提倡导乐陪伴服务模式,配合安全、有效、简便的笑气分娩镇痛技术,将是一种全方位的分娩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安全,降低难产率均有很好的推动.
作者:高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简单、快速地鉴定几种临床症状相似的甲病毒及黄病毒感染,并将它们加以简单的区分.方法从病毒培养细胞上清提取病毒总RNA,并用甲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把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结果通过凝胶电泳,观察到甲病毒科的辛德毕斯病毒扩增片段大小为1 420bp,孔肯雅病毒为1630bp,罗斯河病毒病为1 650 bp,而属于黄病毒的西尼罗病毒和登革病毒无条带出现.结论RT-PCR法可简单、快速地初步鉴定及区分这几株临床症状相似的病毒感染.
作者:王军军;洪文艳;程刚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汕头市流感流行规律,以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汕头市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4年流感样病人数在全年各月变化不明显,7~9月份流感样病人相对较多,2002~2004年共分离到毒株88株,分离率为6.38%,其中B型毒株16株,占18.18%;H3N2型毒株72株,占81.82%.人群中H3N2型、H1N1型、B(Victorria系)型、B(Yamagata系)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0.16%、26.87%、36.89%、40.11%.结论2002~2004年流感发病较为平静,H3N2型毒株为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监测结果显示近期不会发生流感较大规模的流行.
作者:黄建云;林文生;佘焕昭;姚丽君;张旭彬;廖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淋菌性宫颈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2003年诊治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256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256例中支原体感染196例,占76.56%;沙眼衣原体感染31例,占12.11%;两者混合感染29例,占11.33%;所有患者均发现宫颈管内白色脓性分泌物,45例发现宫颈管内触血,占63.16%.阿奇霉素治愈率94.44%,红毒素治愈率70%.结论在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所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中,宫颈管内白色脓性分泌物及颈管内触血是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治疗药物是阿奇霉素优于红霉素.
作者:李冰;余琳;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的B型超声图像特点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对30只眼玻璃体积血的B型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积血的形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量、时间及玻璃体的性质,其后运动与回声反射的强度相联系,提出粘滞性与成形性是玻璃体积血的两大超声特点.结论B型超声有助于临床诊断玻璃体积血.
作者:胡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筛选eDNA文库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进行筛选,通过Blastn程序进行序列比对,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并应用软件程序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到一个475bp的核酸序列,编码153aa,理论分子量为16.9kDa,理论等电点(pI)为6.19,疏水氨基酸(AILFWV)占36%,带电荷氨基酸(RKHYCDE)占30%,极性氨基酸(NCQSTY)占28%,酸性氨基酸(DE)和碱性氨基酸(KR)各占9%.经BLAST分析,该蛋白属于ML域(MD-2-related lipid-recognition)家族,是一个新的分泌蛋白基因.结论发现华支睾吸虫分泌蛋白基因,可能有作为诊断候选抗原的价值.
作者:徐劲;陈守义;魏全德;谢红艳;胡旭初;余新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山大学附一院内科ICU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用VITEK-60细菌鉴定仪鉴定病原菌,药敏分析采用K-B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为主要的病原菌,病原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82.2%).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高.结论开展对细菌的耐药监测并及时向临床反馈,对合理选用抗生素并延缓耐药细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琼英;崔颖鹏;陈冬梅;建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惠州市辖区内所捕捉的98只褐家鼠、57只黄胸鼠、11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02%、10.53%、45.45%,其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1mg/kg、112.57mg/kg、664.35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明显地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而黄胸鼠和褐家鼠有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邹添明;张春明;黄福涛;刘海东;易建荣;梁练;魏和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当前农村居民线虫感染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定性检查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采用透明胶纸法检查蛲虫卵.结果本次检查居民1 244人,居民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31%、24.28%和2.97%;其中蛔虫和鞭虫感染率以<7岁年龄组高(26.32%和7.37%),钩虫感染率以41~50年龄组高(36.22%).检查小学生1 032人,蛲虫感染率为18.51%.结论黄石阳新农村线虫(特别是钩虫)流行仍十分严重,今后的防治工作应以降低钩虫感染为重点.
作者:陈喜珪;覃金红;罗金萍;彭胜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总结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经验,为提高闭合性骨折术后愈合率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5d内伤口红肿、全身发热等情况,并行肘静脉血细菌普通培养.结果仅8.75%的患者出现了发热症状和6.79%有伤口红肿,且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伤口愈合情况较理想.结论在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更应通过规范的消毒方案,严格无菌手术操作等措施,减少或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以减少抗菌素的使用.
作者:涂平生;吴筱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及抗抑郁药联合胃动力药对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以抗抑郁药联合促胃动力药的治疗组30例,以促胃动力药为治疗的对照组22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消化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抗抑郁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确切疗效,与促胃动力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作者:刘华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