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从国;王应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起病急,变化快,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如延误治疗,可造成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不良后果.现将我院自2000~2007年间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26例肛周脓肿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车敬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反应性增生改变[1],其发病率、复发率有增高的趋势.目前具体病因不清,治疗方法多,但疗效不理想.我院于2001~2007年共收治腺性膀胱炎42例,采用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邓长柳;黄江波;王彪;钟伟枫;魏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囊坏疽的诊断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7例惠者均采用早期局部坏死组织清除,同时给予全身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的综合疗法.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睾丸和精素外露.结果 7例患者均治愈,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阴囊坏疽治疗应以局部清创换药联合大剂量抗生素及全身支持治疗,并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作者:杨建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0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加强其心理和身体护理.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未发生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对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既要注重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同时要认真细致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把患者的痛苦减少到小.
作者:金美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重视全肺切除术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我院自2006~2007年施行全肺切除50例,术后经精心护理,均治愈、好转.
作者:周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疏导及暗示疗法.结果 20例患者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 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并及时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全面预防,可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颈浅丛神经阻滞加C5横突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实验组为颈浅丛加C5横突阻滞组.记录阻滞后30 min各感觉神经阻滞情况,并评价阻滞效果,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者达到90.0%,而对照组仅为16.7%(P<0.05);两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加C5横突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臂丛阻滞麻醉方法.
作者:蒋晓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一种快速、彻底而无污染的术中肠减压方法,以保证乙状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方法 对本院15例乙状结肠癌梗阻患者采用的术中肠减压法进行总结.结果 15例Ⅰ期吻合中,1例出现吻合口漏,2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 此快速、彻底而无污染的术中肠减压法用于乙状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会文;黄唐剑;张亚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在颅内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46例的方法和预后.结果 运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后随访3月,疗效满意.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技术成熟,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松格;李利;沈桂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6.88%,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 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理想方法,骨折愈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从国;王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肿瘤康复期患者护理指导的内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信访、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从病人的心理、营养、康复及家属应对等方面进行护理指导.结果 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无一例肿瘤患者放弃治疗.结论 针对性地对肿瘤康复期患者实施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雅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不同背景资料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每月月底对病区所有住院患者用自行设计的基于患者对优质护理指征观点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总体及各维度的评价较高;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为测定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护士在实施护理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注重服务的及时性,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赵先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化疗后骨髓受抑和恢复期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 用雅培CELL-DYNR 1700血球分析仪对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MPV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测定白细胞数值.结果 化疗后骨髓明显受抑,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时,MPV为大值(12.20±2.11 fl).结论 MPV可作为化疗后骨髓功能恢复的比较敏感的早期指标,MPV的动态变化,结合白细胞、血小板的观察,有利于指导化疗方案及化疗后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
作者:王友良;周民;陈涛;杨建和;姜乃可;王苏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18例小儿急性骨髓炎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测小儿急性骨髓炎的骨髓腔、骨质、骨膜及局部软组织的病变范围、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结果 小儿急性骨髓炎中,发生于股骨6例,胫骨8例,肱骨3例,髂骨1例.超声影像显示骨质破坏,局部软组织水肿,骨膜下脓肿,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积脓.结论 骨膜下脓肿是急性骨髓炎的重要特征;超声是诊断小儿急性骨髓炎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费正东;孙满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免疫表型.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选用一系列的淋巴细胞和髓系相关抗原的单抗对42例CLL患者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CLL患者CD5+/CD19+的单克隆B细胞表达占92.9%,CD5-/CD19+的占7.1%,CD19+/CD20+/HLA-DR+的占100.0%.髓系相关抗原中CD13表达率为23.8%,CD33表达率为21.4%.结论 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并为,晦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陈佳宁;王静;赵淑芳;张永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探讨其合理的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与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211例经体外冲击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结果 211例结石患者经体外冲击碎石治疗平均手术时间62±10.8 min;一次碎石成功143例,占67.78%;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95例,占45.02%;血尿、肾绞痛和尿路梗阻是体外冲击碎石手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连用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防止复发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阙永康;杨大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探讨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为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绵竹市的农村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样本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 578户、4 648名农村居民接受了调查.有7.9%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成员有住院史的家庭都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农村居民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不是经济原因,而是非经济因素引起的.参合费由集体统一收取和管理为放心.部分农村家庭希望镇乡医疗机构门诊减免治疗、挂号和住院治疗的药品费等.结论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是制约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作者:曾晓琼;肖代兴;杨兆华;刘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89例输尿管结石.结果 436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9.2%.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张铭斌;岑和;许恩赐;蔡伟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陈旧性内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陈旧性内踝骨折共12例.手术采用内踝弧形切口,清理骨折断端纤维及硬化骨,解剖复位,用2根克氏针钢丝八字张力带固定,并加骨又生植骨骨缺损.术后石膏托固定8~10周后,逐渐负重.结果 12例中除1例失访外,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X线复查无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防止骨折端旋转及压应力效应,加骨又生植骨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陈旧性内踝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金山;崔正默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