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刘羿清;黄程琳;丁娇

关键词:健康体检,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通过临床护理的方式对健康体检中心的人群进行健康体检,从而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和体检质量,使得体检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此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对体检科中接受了健康体检的1580例受检者进行分组,一组是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接受体检,另一组是应用临床护理方式开展体检,对此两组的体检效果,然后对体检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后进行面对面访谈和集中现场调查,分析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结果:2015年本地区居民饮酒暴露率、超重(肥胖)率较2013年显著下降,而主动参加体检率、血糖知晓率较2013年显著提高(P<0.05),而静态生活方式暴露率较2013年升高,体检指标的体重、腰围较2013年明显下降(P<0.05),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2 h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与2013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管理能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永鸿;李皎皎;姚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80例留置尿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所在科室2014-2016.4收治的80例留置尿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40例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留置尿管患者采用常规的导尿术与护理措施,观察组留置尿管患者采用常规导尿术与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之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尿管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崔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按摩治疗痛经

    随着经济发展女性学习与工作压力日益增加,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女性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负性情绪,不当的情感冲突使子宫峡部张力增加,而引起痛经.另外不良情绪可导致心理失衡,神经内分泌紊乱而刺激子宫引起痛经,或者情绪因素影响其痛经的表达,加重了痛经的强度或诱发痛经.主要表现为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按摩治疗痛经不仅方法简单,而且治疗效果及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由于痛经引起的疼痛.

    作者:侯星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外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外阴瘙痒症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外阴瘙痒症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2例,A组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B组采用地奈德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随访3个月、6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痊愈38.9%,显效29.2%,有效26.3%,无效5.6%,总有效率94.4%;B组患者痊愈31.9%,显效26.3%,有效25.0%,无效16.7%,总有效率83.3%;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瘙痒症应用聚焦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少愈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华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及年龄、时间、性别等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性别、年龄、起病时间进行分组,分析各组再通率;结果:溶栓治疗再通率为62.4%,其中男性组69.9%,女性组46.6%;根据年龄分组:男性组年龄与再通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组≤50岁再通率仅为16.7%,远低于其他年龄组;根据起病时间分组,3h内溶栓再通率为75.8%,与大于3h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溶栓治疗为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但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起病时间等进行甄别.

    作者:樊秋艳;李阿平;贾晓辉;董晓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8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对8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较好,与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效果较好,但是根据病种输注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世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以80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刺激等传统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其中32例(80%)患者治疗效果显著,4例(10%)患者治疗有效,4例(10%)患者治疗无效,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其中24例(60%)患者治疗显著,6例(15.0%)患者治疗有效,10例(25%)患者治疗无效,并发症发生率为15%;可见两组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师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6年我院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成绩和考核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相应地提出几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结果:通过对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结果表明2016、2015、2014年各项考核项目均比2011、2012、2013年有较大提升.结论:考核评价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考核评价的分析,可以判断和保证其培训成效,为检验考核成效及改进培训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黄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普通放射诊断技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目的:分析普通放射诊断技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利用普通X线系统进行血管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d后行影像学检查临床疗效,发现100例患者中CR40例、PR30例、SD23例、PD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0%.结论:放射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基层医院只要拥有影像设备及专业医师,能够通过合适的病例选择,能够有效实施血管介入治疗.

    作者:阿拉腾巴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后1周至4周时间内的总胆红素值上,观察组各项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凝血酶原时间等肝功能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球比等肝功能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可以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相关指数,治疗效果显著,临床适用性强.

    作者:鲁军;胡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与影响

    目的:对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与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对我院手术室仪器、设备、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进行科学的管理,各种物品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领取及补充.根据手术间所需的用物基数制作成手术间物品基数卡片,使用护理标识对手术间物品进行标记,对手术间物品进行定位、定量的放置.结果:实施护理标识后一次性耗材、无菌物品及抢救药品过期的情况要明显低于实施护理标识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也保证了患者手术、抢救、检查、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卢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妊娠期出现的合并症、剖宫产手术、围产儿出现合并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妊娠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以及剖宫产率的概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围产儿出现病理性黄疸、早产儿、低血糖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症的概率大大优于对照组,对比后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期进行优质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孕妇母体、婴儿致病的危险,提高母婴的生活水平.

    作者:蒋锐;任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酮的合成研究

    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目的:综述近几年来麝香酮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网络利用CA、ACS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其进行综述,列举一些麝香酮的合成路线.结论:从闭环法、扩环法和插入甲基法进行探讨,这将为其研究进展提供帮助.

    作者:蔡元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在探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体检过程中,需要以实际的体检人群为对象,通过对其体检数据和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佳的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体检的方式.笔者主要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前往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一共600例为对象进行过程的分析,然后得出相关的有效结论.

    作者:潘莉莉;伍燕;郭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管理中应注重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

    随着社会快速文明进步和医疗环境的巨大变化,医院应充分重视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建设工作.通过常抓不懈,能够增强医护人员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责任感,从而在医院服务中才能真正做到让患者、社会和政府满意.

    作者:嘎吉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例移植动静脉内瘘血栓16月球囊取栓术后护理

    对1例移植血管内瘘血栓16月球囊取栓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移植血管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使用时间长等诸多优点,但移植血管内瘘相对于自体内瘘,其管壁纤维受损害不宜修复,因此应正确掌握移植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娟;陈松;张庆华;王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分娩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疼痛,对产妇是极大困扰,如何减轻产妇的疼痛感,确保产妇和婴儿的平安,一直以来都是产房关注的焦点问题.专业助产士对产妇进行正规的腹式深呼吸指导和人性化护理,对于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有明显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各个医院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所以本文选择以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为题,以期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思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李勇教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验案一则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复杂的肝脏疾病,它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肝脏也是药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脏清除分成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两种方式,但是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其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会导致肝脏损伤,中西医治疗各有其优势所在.

    作者:褚晓晴;刘明明;张白雪;胡冬青;李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ICU病房7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基础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湿化方法进行气管湿化,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压电式雾化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吸痰频率、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2例(5.7%)、2例(5.7%)、7例(20.0%)、4例(11.4%);对照组痰液粘稠、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嗽、呼吸道出血分别出现14例(5.7%)、18例(5.7%)、30例(20.0%)、12例(11.4%);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痰频率分别为(18.24?2.51)次/d和(25.32?8.43)次/d,前者吸痰频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带管时间分别为(18.2?4.3)d和(28.4?12.1)d,前者带管时间明显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压电式雾化器,可促进患者排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宿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高原地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功能呢个异常类型及治疗经验,寻找对该类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300名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跟进、预后跟踪、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甲亢患者的FT3指数范围为3.2~6.1 nmol/L,同时T4为120~247 nmol/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偏低为0.01~0.2 mIU/L;甲减患者的T3指数范围为0.05~2.5 nmol/L.T4为18~56 nmol/L,TSH偏高为4.9~90 mIU/L;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而言,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会相应的加重,说明甲状腺与胰岛在病理上有巨大的相互作用,甲状腺功能的异常通常与糖尿病的发生协同发生.

    作者:赵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