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莫唑胺同步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万明辉;李建锋;易炜;何芬;孙建聪;牛道立

关键词:脑转移瘤, 非小细胞肺癌,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摘要: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49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其中24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组)和25例接受放射治疗同步TMZ (综合治疗组),均予以全脑放疗,总剂量36~40 Gy,每次1.8~2.0 Gy,5次/周,对局部病灶推量至56~60 Gy.综合治疗组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49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放射治疗,25例综合治疗组患者全部完成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单纯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5.8%和7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6和6.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5和8.9个月.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 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治疗NSCLC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安全性良好,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联合治疗.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优加权组合模型的体检人数预测研究

    目的 对福建省某医院体检人数进行预测,为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单一系统云灰色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一种基于优加权组合的体检人数预测模型.以福建省某医院2009-2016年各季度体检人数为基础,考虑各季度体检人数的分布特性,采用两个单一子模型对体检人数分季度进行预测;通过优加权法得到各模型的权值系数,构建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内各季度的体检人数.结果 该院2017-2019年各季度体检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2019年的年体检人数预测值分别为108 858、114 663和124 150人.结论 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系统云灰色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为医院体检人数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可为医院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应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探讨

    本文用文献法及个案法,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做出了评价,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在保证资金及信息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及规范管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的应用.

    作者:冯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况及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调查对象为2015-2016年进入A医院规培基地的住院医师.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信息、规培动机及压力源、专科基地管理三个方面.结果 在对培训动机的调查,有40.4%住院医师是因为形势所迫及规培合格证而参加规培.在了解住院医师压力的原因方面,主要体现在生活(经济)压力方面,更多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多种原因导致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日常工作中接受了较高频率的来自上级的指导学习.但还是存在少数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规培带教不够重视.调查对象认为大部分都做到同等施教.在规培效果级临床技能提高维度方面,调查对象均值为满意.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得到大部分住院医师的肯定,但存在住院医师对规培缺乏积极性、住院医师面临压力较大、师资对规培重视不足、师资质量不均等问题.须在端正住院医师对规培的参培态度、缓解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制定师资管理制度、提高带教积极性、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提高及改善,以加强A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建设.

    作者:王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3种不同镇痛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3种不同镇痛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患者355例,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镇痛组(115例): 首剂吗啡2 m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共5 mL硬膜外腔注入,维持使用盐酸罗派卡因150 mg +吗啡6 m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混合液100 mL经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静脉镇痛组(120例):首剂舒芬太尼10 μ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10 mL缓慢静注,维持使用舒芬太尼120 μg+右美托咪定100 μ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混合液100 mL经静脉留置针患者自控镇痛(PCIA);多模式镇痛组(120例):首剂吗啡2 m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共5 mL硬膜外腔注入,维持使用舒芬太尼120 μg+右美托咪定100 μ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混合液100 mL经静脉留置针患者自控镇痛(PCIA);3组产妇的镇痛泵为同一类型,恒定速度为2 mL/h,PCA 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①术后1、2、6、12、24、48 h的VAS评分;②术后1、2、6、12、24h的HR和MAP;③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恶心、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静脉镇痛组产妇在术后6 h的HR和MAP较硬膜外镇痛组、多模式镇痛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术后1、2、6、12、24 h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静脉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硬膜外镇痛组少(P<0.01),静脉镇痛组、多模式镇痛组的总体满意度明显好于硬膜外镇痛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提高剖宫产术后满意度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坚;唐波;黄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T水平及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 收集78例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患者资料,并根据降钙素原水平由低到高分组为A、B、C和D四组,所有患者根据各自病情采用对应的方法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10.0%、18.2%、52.9%,D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浆中降钙素原值高低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后具有确定的相关性.

    作者:梁家志;陈志勇;张志广;廖尚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下肢手术术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下肢手术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80例.在手术开始前10 min,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泵注10 min,然后以0.4 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静脉注射,然后以0.05 m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1)、Ramsay镇静评分3分时(t2)、术中30 min(t3)、术中60 min(t4)、术毕时(t5)时刻的MAP、HR、SpO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中躁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M组相比,D组t2、t3、t4、t5时刻的MAP、HR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时间和起效时间均较M组延长(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但是苏醒时间较长,应注意密切监护.

    作者:王大伟;郭清源;李世平;崔海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 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缓解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疼痛.方法 选择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199例,按入院号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包括:人员培训与考核,对患者及家属的疼痛教育,实施疼痛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在术后第1、2、3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睡眠状况在术后第1、2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第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的功能锻炼依从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施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对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飘环;叶劲;邹仲兵;潘秀娟;张秋玲;阳卫兰;黄永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口腔种植患者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索适合口腔种植患者资料集中数字化管理的软件,对口腔种植患者资料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方法 对本科1 985份口腔种植患者资料,根据医生使用情况,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纸质记录方式,B组采用电子数字化管理方式,通过对管理资料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检测口腔种植患者资料数字化管理软件的性能.结果 A组971例,B组1 014例,两组患者资料管理均完整,但患者在预期时间1个月内复诊率A组为85%,B组为92%,在医护人员使用意愿方向调查显示,98%愿意选择数字化管理.结论 种植资料数字化管理能满足口腔种植患者的临床管理需求,提高患者的复诊率,提高医护的工作效率,对口腔种植患者及资料管理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张小燕;叶慧铭;杨素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乳腺纤维瘤手术的系统化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乳腺纤维瘤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例数、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对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仅有1例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接受系统化护理,可以维护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缩短术后治疗时间.

    作者:陈二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某三甲医院临床路径指标考核与管理效果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实行临床路径指标考核与实施临床路径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 13个病种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实施临床路径考核后同样病种作为观察组,对入径率、完成率、临床路径完成人数占出院人数的百分比、平均住院日变化等4项指标的数据进行考核前后指标比较.结果 入径率、完成率、覆盖率等指标较考核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结论 实行临床路径指标考核与实施临床路径间可相互促进,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帕提古丽·尼亚孜;杨莹;蔡俊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问题及对策

    公立医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立足于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实施现状进行阐述,综合分析了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在参保对象、经费来源、缴费基数、账户流通、职业年金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平稳过渡提供政策性建议和参考.

    作者:何晶晶;邱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工会创新工作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空间.工会在医院发展要求内、在法律框架内,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开拓创新能力;增强参与职能,提升民主管理成效;增加维护职能,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增强教育职能,凝心聚力促发展;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增强工会建设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时俱进促发展,努力与医改相适应;兴办工会经济实体,推进工会事业发展.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体位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在不同体位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需要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成侧卧位组与仰卧位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实施麻醉的操作难易程度、麻醉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三个方面的内容.结果 侧卧位组的患者舒适度比仰卧位组高(P<0.05);侧卧位组麻醉操作易于仰卧位组(P<0.05);侧卧位组麻醉操作时间小于仰卧位组(P<0.05).结论 侧卧位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能降低麻醉操作难度,缩短麻醉时间.

    作者:苏雪敏;刘燕君;黄琳;胡琳;刘优凤;冯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EWS、SIRS和MEES系统综合用于急诊内科患者48 h内病情评估的价值

    目的 了解MEWS、SIRS和MEES系统综合用于急诊内科患者48h内病情评估的价值,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预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医院急诊科留观区收治的符合调查要求的内科疾病患者165例,比较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SIRS、MEES评分系统各指标得分的差异,分析3个系统串联使用用于病情评估的准确率,并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 急诊留观室内科患者165例中实际病情稳定的患者118例(占71.52%)、不稳定的47例(占28.48%);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R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E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SIRS评分、MEES评分、3评分系统串联分别用于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依次为:80.85%、65.96%、59.57%、97.87%,约登指数依次为0.30、0.33、0.22、0.90;各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与患者病情所拟合的多因素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Chi-Square检验,x2=140.193,P=0.000),各评分系统对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SIRS评分Exp(B)=4.914、MEWS评分Exp(B)=3.916、MEES评分Exp(B)=3.575.结论 3个评分系统用于急诊科所收治的内科患者进行48h内病情稳定性的评估,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MEWS、SIRS、MEES评分系统;3个评分系统的串联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所拟合的多因素回顾模型可尝试用于患者入院后48h病情稳定性的预判.

    作者:麦红;孔爱红;叶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麻醉方式下直视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微小病变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 探讨直视胃镜检查中应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直视胃镜检查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和表面麻醉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及心血管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丙泊酚静脉麻醉组上消化道检查完成率99.95%,表面麻醉组上消化道检查完成率99.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微小病变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表面麻醉组(P<0.05);贲门、食管上端、十二指肠球降交接处病变检出率丙泊酚静脉麻醉组亦明显高于表面麻醉组(P<0.05);早期食管癌的发现率丙泊酚静脉麻醉组明显低于表面麻醉组(P<0.05);丙泊酚静脉麻醉组较表面麻醉组在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对门诊行直视胃镜检查患者而言,丙泊酚静脉麻醉较表面麻醉更有利于患者完成胃镜检查以及贲门、食管上段、十二指肠球降交接部位微小病变的检出,但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偏高,须由有经验的麻醉医生进行有效术前评估及应用合理的麻醉药物与方法以减少潜在的不良事件.两种麻醉方式对于上消化道早期癌发现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韩;丁世华;刘志恒;项明方;杨新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列缺失患者27例,平均年龄为(56.0±6.5)岁,共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158枚,其中132枚用于即刻负重.在术后1 w内完成临时修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所有的临时修复体均采用螺丝固位,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在即刻负重后的6、12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种植体的存留率、修复体的功能及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结果 所有进行即刻负重的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未出现种植体及基台松动脱落的情况,修复体功能正常.X线检查示:在进行即刻负重后6、12个月,颈部牙槽骨吸分别为(0.45±0.21)、(0.55±0.12)mm.结论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万蕾;卢海宾;张雪洋;容明灯;黄雁红;苏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大数据下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大数据时代医院将面临一场全新的思维变革、管理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尤为迫切.本文从如何深度挖掘大数据手段在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培训、薪酬设计、人才招聘、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思考大数据在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中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替莫唑胺同步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49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其中24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组)和25例接受放射治疗同步TMZ (综合治疗组),均予以全脑放疗,总剂量36~40 Gy,每次1.8~2.0 Gy,5次/周,对局部病灶推量至56~60 Gy.综合治疗组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49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放射治疗,25例综合治疗组患者全部完成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单纯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5.8%和7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6和6.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5和8.9个月.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 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治疗NSCLC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安全性良好,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联合治疗.

    作者:万明辉;李建锋;易炜;何芬;孙建聪;牛道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对早孕结局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的动态监测对早孕不良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收住入院观察的137例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良结局类型分为分成A 组(先兆流产安胎治疗成功) 81 例,B 组(病情进展为稽留流产) 5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初次就诊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并于48 h后复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初检血清中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48 h 后复检血清中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及妊娠结局.结果 B组患者不同时段的平均β-HCG及孕酮水平远远低于A组(P<0.05).且A 组初检与48 h复检间的孕酮差值明显大于B 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检血清中孕酮值在15 ng /mL 以内,且48 h 后复检血清中孕酮值不升反降的患者应避免盲目保胎及过度药物干预.

    作者:蒋旻珈;张秀果;罗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移动式云端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获益的预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移动式云端健康管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中可能获益的预期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6年12月于医院心血管内科12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医患关系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85.0%的患者、信息知识来源于主管医生的患者和医患关系较好的患者认为移动式云端健康平台能有效监测PCI病情变化.而男性患者、年龄较小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患者更倾向于相信移动式云端健康平台.结论 多数患者认为移动式云端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监测存在准确的获益预期,且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患关系及对移动式健康管理平台信息知识的了解有关.

    作者:熊海燕;冷梅芳;胡婷婷;靳文;刘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