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雯;徐林芳
目的 分析佛山市孕中期高龄孕妇体内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的水平,为高龄孕妇孕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及必需元素的补充.方法 选择我院孕期检查的孕中期高龄孕妇100名为研究组,同期孕中期适龄孕妇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两组孕妇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水平测定.结果 孕中期孕妇高龄组较适龄组全血必需元素铁、钙、锌、镁水平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铜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组孕中期孕妇全血铁、钙、锌缺乏率较适龄组孕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铜及血镁缺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佛山地区孕中期高龄孕妇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以铁缺乏为普遍,钙为第二、其次为锌;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其水平对高龄孕妇的饮食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和个体化的膳食营养指导,对存在食量少、挑食、偏食的孕妇行为予以纠正,对缺铁、钙、锌的孕妇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来补充,以提高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水平.
作者:郑雪莲;梁桂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介绍了麻醉后寒战的定义,从麻醉、外界环境、致热源、患者自身因素、疼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与麻醉后寒战相关的因素,简述麻醉后寒战对机体术后伤口恢复、心理感受以及心肺功能尤其是危重患者的心肺功能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方面阐述目前麻醉后寒战的主要治疗手段,分析了中枢兴奋药、阿片类药物、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曲马多以及其他药物治疗麻醉后寒战的原理,并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些药物的应用情况,同时也指出了预防麻醉后寒战的相关措施,提出应在充分做好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治疗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大限度预防和控制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发生.
作者:柯宗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太极拳运动在社区预防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体检诊断明确在册的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居民124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组均由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实施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规律的太极拳运动,比较两组人群干预前后左前臂骨密度T值变化.骨关节疼痛症状的改变.1年内跌倒的发生率及骨折的发病率.两组人群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太极拳规律运动1年后左前臂骨密度T值明显提高;疼痛症状有改善;1年内跌倒的发生率.骨折的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除治疗依从性外,运动主动性.睡眠质量等观察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 <0.05或P<0.01).结论 社区常规护理辅以规律太极拳运动能提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人群的骨密度,减轻关节疼痛,降低骨折发生率,提高运动主动性及睡眠质量等.
作者:吴凤云;石霞萍;陈健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很多城市公立医院都建立了新建院区.本研究分析新建院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本研究以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SWOT分析方法阐述该新建院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结果 通过实证研究和SWOT分析法明确了新建院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针对新建院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论 新建院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明确管理模式和组织构架,明确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学科布局,合理界定院区间责权利关系,构建一体化的医院文化.
作者:何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行走平衡能力影响.方法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保持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每天进行2次常规训练,每次30 min;观察组每日进行1次常规训练和1次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每种训练持续30 min),90 d为一疗程.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能力以及足迹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定患儿行走能力.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平衡能力及行走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 <0.001).结论 常规训练及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都能够有效地提升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但是联合使用两种训练方法能够让疗效大化.
作者:朱振兴;李烽;郭华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均给予甲泼尼龙单独治疗,观察组(56例)则在其基础上添加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同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8.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效果好,患者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雯;徐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分析健康文化相关内涵、健康文化的基本内容,从而对医院健康文化的构建进行探讨,使之更全面科学地为人们健康服务,控制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育珊;木胡牙提;刘波;姚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已被提上重要的历史日程,而我国目前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正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初步探索构建遂宁市某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机制,并指出试运行后存在的不足,期望为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陈孝莲;杨永春;鲍继海;康煜;梁军;黄洪涛;张强;冯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是广州铁路中心医院,成立于1950年,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其后十年间,医院一度在市场中徘徊,步入低谷期.2004年底转制移交给广东药学院,成为唯一直属附属医院.
作者:梁若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医院的管理与实践中应用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效果.方法 分别调查分时段预约挂号实施前后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在实施前调查120人,在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四个月以后,调查150人,同时调查25名护士与25名坐诊医生,分析分时段预约挂号实施情况.结果 患者管理的难度改善效果、患者配合的程度改善情况较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压力改善情况好,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的就诊等待时间与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实施前好,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预约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与满意度评分明显比非预约患者的好,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新型预约挂号体系,可以方便患者就诊,同时能够缓解大型医院的门诊挂号难问题.
作者:翟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互联网医疗具有节约医患成本、提高医疗效率及促进技术交流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诊疗过程不完善、虚假健康信息、个人隐私泄露及医疗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建议建立公信力强的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平台,细化互联网医疗的诊治类型及范围,合理规划社区医院及网络医院的布局,在促进互联网医疗活动稳定发展的同时,有效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袁伟伟;黄红友;李敬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转复时间和转复率、持续窦性心律、左房内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余凌;金雪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众多的公共卫生机构整合过程中,如何抓住关键环节,积极应对风险防控,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层迫切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实践案例操作,总结出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重点,为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高彦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总结介入诊疗中心铅衣及围脖管理流程,延长铅衣使用寿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分析介入诊疗中心铅衣及围脖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清洁、保养、及时归位,采取针对性的规范管理.结果 实施铅衣及围脖规范管理后,铅衣能够及时清理,有序、整齐摆放,切断了铅衣及围脖感染源,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率.结论 切实、有效的铅衣及围脖管理是延长其使用寿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持内环境整洁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文诺;吕朋华;王书祥;孙陵;王福安;徐川;张勤;蔡明玉;耿素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医院近3年来“创建节能型医院”的经验,阐述医院高效后勤管理对节能提出的要求.方法 介绍在创建活动中医院各部门在后勤相关管理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协作共管,以及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环节.结果 为医院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能源管理途径.结论 医院领导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将是带来节能效益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青;彭彦辉;韩建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型单根皮下埋植剂依托孕烯(Implanon)的避孕有效性、阴道出血模式、痛经及不良反应.方法 61例有避孕需求选择植入Implanon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Implanon皮埋剂植入,以90d作为1个观察周期,随访避孕效果、出血次数、出血模式、痛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1例妇女均顺利完成Implanon植入手术,术后未出现皮肤肿胀、瘀血及感染、Implanon脱落并发症,6个观察周期内,没1例出现意外妊娠;Implanon植入后妇女的出血次数逐渐降低,出血模式中的频发出血及出血延长比率逐渐降低;植入前共21例妇女表现为痛经,截止第6个观察周期末期,痛经妇女完全缓解占比28.57%,痛经程度减轻占比61.9%,疼痛无明显改变占比9.52%,未发现有加重的病例;Implanon植入后的不良反应有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减轻、色素沉着、脱发、焦虑、抑郁、注意力下降、性欲减退、睡眠障碍、复发性阴道炎、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性欲减退,且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性欲减退是植入后主要不良反应.结论 Implanon植入之后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Implanon植入之后避孕效果理想,可减少出血次数,降低出血比率,缓解经期疼痛.
作者:刘佩姬;张朝红;廖翠英;许振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的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妇科因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56例,术中对输卵管病变分级,术后比较不同级别输卵管妊娠情况.结果 术后妊娠率Ⅰ级43.75% (7/16)、Ⅱ级37.78% (17/45)、Ⅲ级12.76% (6/47),Ⅳ级0.00% (0/26).Ⅰ、Ⅱ级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Ⅲ、Ⅳ级(P<0.05).Ⅲ、Ⅳ级中有23例术后1年未孕的患者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妊娠率30.4%,22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的患者术后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妊娠率54.54%.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影响输卵管远端阻塞术后自然妊娠率的主要因素为:年龄、不孕年限、输卵管状态分级、是否合并输卵管积水.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轻中度输卵管远端阻塞的有效方法;重度远端阻塞者建议输卵管结扎术后积极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以获得妊娠.
作者:陈小琴;陈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近十年(2006-2015年)的科研成果获奖的数量与级别、获奖发展趋势、学科分布以及第一完成人的年龄、职称、学历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医院成果获奖的内在规律,进而为医院科研人才的培养规划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何艳燕;王大新;周罗晶;沈裕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医疗推送服务平台,将HIS医疗平台与智能终端通过网络互联技术进行整合,以实现数据和功能的集成.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XMPP协议、Web Services和JAVA技术的集成方法.结果 系统实现了诸如用户登录、信息同步与推送功能,实际测试顺利,已在体检中心及临床科室推广应用.结论 智能终端设备和医疗协同服务,解决了跨系统、跨平台的应用互联互通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对于促进医疗行业的变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新文;邓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无痛技术在手术室外麻醉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5年全年行无痛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9 mL(90 mg)复合瑞芬太尼1mL(1O μg)镇痛,对照组以丙泊酚镇痛,术中记录患者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加药次数,并对镇痛及苏醒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及加药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完全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苏醒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诊疗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9+1”模式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安全可行.
作者:唐霞;李炜;洪述文;尹泓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