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卢妤;黄素芳;钟玉莲
医院近年来着力发展学科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树立品牌,建立适合本医院的学科发展体系,不断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医院更具有竞争力.
作者:何德剑;吴志坚;刘琦;冯亚兰;李凤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医疗保障制度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在医疗纠纷处置中,应该在加强事前监管与纠纷预防、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重视多部门联动以及加大投入等方面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有效地预防、化解医疗纠纷.
作者:彭永红;余小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药学专业实习生在临床药学的教学模式.方法 根据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及医院特色制订出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安排上,理论实践与临床实践分别占1/3和2/3.在理论实践中,了解医院西药、中成药、院内制剂及基本药品目录,能够按照功能主治鉴别不同药品,掌握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药动、药效量化关系等相关知识,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评价(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在药学实践中获取的专业知识,探索以问题为导向(PBL)联合以临床为导向(CBL)的综合培养模式.结果 实习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幅提高.结论 通过系统培训,使实习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对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好作用.
作者:孙旭;熊芬;张庆业;苏芬丽;苏志强;利亭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开展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服务提供决策.方法 以2012年7月-2015年3月曾接受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的产妇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回问卷201份,有效问卷为161份,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是100%,87%产妇会数胎动,多选择了10次胎动法和每天数一小时的方法,参与助产士门诊服务的剖宫产率为28%,65.2%的人认为产后有情绪波动,却未进行心理咨询.产后练习会阴肌肉运动者(Kegel训练)与未练习者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值为6.128,P值为0.013,P<0.05).产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5.2%,母乳喂养平均8.1个月,长达22个月.结论 实施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能够增加满意度,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测的能力、自然分娩的信心和母乳喂养率,提升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郭肖兰;赖耀玉;王波;马凤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降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非计划拔管”为主题的品管圈,应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进行现状把握、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并观察结果,运用鱼骨图,后确定其效果并标准化.结果 成立品管圈前,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3.57%,护理满意度是91.07%,并发症发生率是14.29%;成立品管圈后,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0.96%,护理满意度是97.11%,并发症发生率是4.81%;本组患者在成立品管圈前后的护理满意度、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肯定,且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借鉴意义.
作者:陈春花;肖文琼;韩小英;刘娟妹;曾宪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ICU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以及分析影响压疮发生率的因素.方法 每个患者评估两次,第一次是住院时,第二次是出院时或者是死亡,或者患者持续病危超过2 w,评估的指标包括用Braden评分的危险因素、压疮的特征和使用APACHEⅡ评分的疾病严重度.结果 121名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压疮16例,分别为肾病患者10例和手术后患者6例,总的压疮发生率为13.2%.16例21个压疮中4例5个溃疡被治愈.结论 经过精心的护理干预,即使是病重特护患者的压疮,也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甚至治愈的.
作者:陈秀英;卢妤;黄素芳;钟玉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众多的公共卫生机构整合过程中,如何抓住关键环节,积极应对风险防控,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层迫切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实践案例操作,总结出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重点,为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高彦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转复时间和转复率、持续窦性心律、左房内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余凌;金雪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赖氨葡锌颗粒加健儿消食口服液佐治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200例小儿腹泻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赖氨葡锌颗粒加健儿消食口服液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大便次数正常时间、大便性状变稠时间、肠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赖氨葡锌颗粒加健儿消食口服液佐治小儿腹泻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改善转归.
作者:刘利军;李华年;刘雨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型单根皮下埋植剂依托孕烯(Implanon)的避孕有效性、阴道出血模式、痛经及不良反应.方法 61例有避孕需求选择植入Implanon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Implanon皮埋剂植入,以90d作为1个观察周期,随访避孕效果、出血次数、出血模式、痛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1例妇女均顺利完成Implanon植入手术,术后未出现皮肤肿胀、瘀血及感染、Implanon脱落并发症,6个观察周期内,没1例出现意外妊娠;Implanon植入后妇女的出血次数逐渐降低,出血模式中的频发出血及出血延长比率逐渐降低;植入前共21例妇女表现为痛经,截止第6个观察周期末期,痛经妇女完全缓解占比28.57%,痛经程度减轻占比61.9%,疼痛无明显改变占比9.52%,未发现有加重的病例;Implanon植入后的不良反应有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减轻、色素沉着、脱发、焦虑、抑郁、注意力下降、性欲减退、睡眠障碍、复发性阴道炎、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性欲减退,且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性欲减退是植入后主要不良反应.结论 Implanon植入之后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Implanon植入之后避孕效果理想,可减少出血次数,降低出血比率,缓解经期疼痛.
作者:刘佩姬;张朝红;廖翠英;许振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均给予甲泼尼龙单独治疗,观察组(56例)则在其基础上添加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同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8.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效果好,患者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雯;徐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无痛技术在手术室外麻醉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5年全年行无痛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9 mL(90 mg)复合瑞芬太尼1mL(1O μg)镇痛,对照组以丙泊酚镇痛,术中记录患者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加药次数,并对镇痛及苏醒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及加药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完全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苏醒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诊疗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9+1”模式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安全可行.
作者:唐霞;李炜;洪述文;尹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其中分娩后10 s内断脐的为早断脐组,分娩后1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1组,分娩后2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2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三组不同断脐时间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并比较早断脐与晚断脐之间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的差别.结果 早断脐与出生后1 min断脐、2 min断脐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断脐的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要比早断脐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足月顺产脐带结扎增加了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值,对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并无影响,出生后2 min断脐胆红素峰值比早断脐及出生后1 min断脐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适当延迟断脐对新生儿是有益的,并未造成母婴不良影响,出生后1分钟断脐的胆红素峰值未见明显增高,此时断脐更适合.
作者:陆少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应用平衡计分卡模型以及结构模型方程中的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技创新与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作用.模型运行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刚性支撑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完善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作者:黄卓泳;苏焕群;贺莲;郑利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医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内镜改善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内镜改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埃索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坚云;龚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在专科医院门诊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 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通过医院预约电话、12580移动电话、网络、现场、诊间预约等方式预约,严格执行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提供分时段服务,对门诊预约实施规范化流程化管理.结果 预约率稳步升高,爽约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或P <0.05).结论 大力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减少候诊时间,提高预约就诊比例,改善患者就诊服务体验.完善的预约诊疗管理组织和制度、强有力的执行是保证预约诊疗服务满意的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流程,持续质量改进可使预约诊疗服务满意度不断上升.
作者:莫潘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分析健康文化相关内涵、健康文化的基本内容,从而对医院健康文化的构建进行探讨,使之更全面科学地为人们健康服务,控制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育珊;木胡牙提;刘波;姚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结合《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及《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行业标准分析了影响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因素:管理制度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管理中宣传教育流于形式,资金投入不够,导致管理混乱.提出了加强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举措: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思想;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护员工及义务消防队能力;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做实做细消防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加大消防技防维护保养,保障经费投入,以期促进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李达;曾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分析民营医院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新医改政策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包括医院层次的战略、业务层次的战略、运营方面的战略和营销方面的战略,为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王贵清;周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并且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8例病历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接受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42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应用多因素分析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1月,失访2例,失访率为2.94%;患者6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50%、11%和7%,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有效率为82.35%;联合化疗、放疗剂量、后程补充精确放疗、配合药物治疗、病理类型和转移器官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针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而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延长生存率的保护因素.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