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灼良;张学斌;孙文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检后服务重要性及内容,提高健康体检服务质量.方法 对健康体检客户检查结果进行健康分级管理,加强异常结果客户的健康教育、指导、就医建议等检后服务.结果 体检异常组客户健康意识增强,主动及时对异常结果进行干预,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演变.结论 做好健康体检检后服务,不但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医院良好形象,更能从社会层面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张颖;周仲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食道钡剂造影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功能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8例进行过调强放疗治疗(设为观察组),78例进行过常规放疗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及随访调查,并与其喉镜检查结果比较,对比三者结果并作深入分析.结果 应用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发现观察组出现吞咽障碍总计为55.13%(43/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90% (67/78);通过随访调查统计得到观察组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总计60.26%(4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03% (71/78);对喉镜检查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总计56.41%(44/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46%(69/78).后对比三种结果得到两组中食道钡剂造影与随访调查、喉镜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检查结果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后普遍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而调强放疗后出现的比例较低.采用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后对吞咽功能障碍了解详细,可为了解病情发展严重程度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永立;凌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前国内较多医院仍停留于“小质量观”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未能真正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随着国家评审评价标准的出台以及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需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现代医院质量管理为管理理念,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绩效管理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多维度质量管理架构、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医疗质量实时控制,全面推行大质量管理,实施标准化、系统化管理,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李菁;李嘉颖;黄茹;刘秋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ICU改建项目为例,探讨病区规划与流程布局,净化空调系统设置,以及装饰材料、清洗消毒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对降低感染风险,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所起到的作用.以期为同行开展类似改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徐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战略转型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妇幼专科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妇幼专科医院发展却面临着人才支撑力不足的现实挑战,人才建设上的问题与矛盾已严重制约了妇幼专科医院的健康发展.笔者从医院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剖析了妇幼专科医院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方法、路径,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尹庄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笔者以铜陵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查、比较研究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铜陵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陵实际情况,提出从政府层面、医院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提出改革的建议,目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同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方堃;程社善;熊梅;孙斌;王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笔者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人才工作实际,从人才引进的角度,阐述了传染病专科医院人才引进工作的具体做法与实施成效,分析了人才引进对传染病专科医院的积极影响,并结合工作实践谈了传染病专科医院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几点体会.
作者:王志敏;杨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医患沟通是医学命题中的永恒话题,在当下的中国此问题又格外彰显.以往学者们多从责任、情感、言语和行为等伦理角度进行切入,笔者受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目视”启发,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即医患间的目光交流行为来分析医患沟通中的权力问题.
作者:唐晓莉;廖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医疗质量网络自动质控点设置及流程在医疗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HIS、PACS及LIS系统为基础,成立医疗质量监管联合办公室,将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质控点及质控流程固定到电子病历系统,构建良好的自动质控模式.结果 通过联合办公室质控平台的事前提醒、实时监控督导和考核,变事后质控为动态全程质控.结论 电子病历自动质控点及流程的设置从根本上达到了质控目的,提高了质控效率,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
作者:张彦杰;李瑾;王楠;邱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麻醉确切后,10 min内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镇静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成功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镇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给药5 min、10 min、30 min和6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组间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腰硬联合麻醉中发挥良好的镇静作用,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何景培;陈海林;李玲波;银含素;岑海文;黄之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眼科门诊患者意外事件的性别、年龄、类型及转归分布情况和防范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41例意外事件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1例意外事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20岁及5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重高,分别占24.40%和39.02%;意外事件类型中,晕厥所占比重高,为68.29%;在转归方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通过建立意外事件应急报告流程和高危患者绿色通道、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定意外事件急救应急预案、加强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和对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护理人员配合门诊就诊患者意外事件抢救的成功率,保障门诊就诊患者的安全.
作者:胡影;李玲;黄雪莲;郭琼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成A、B两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处理;在此基础上,A组实施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处理,B组实施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后10 min、插管后30 min、插管后60 min比较,血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波动较小;A组苏醒时间为(7.62±2.01)min,B组苏醒时间为(9.58±1.89)min,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有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B组有1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冷亚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广州市白云区13所小学2 027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第一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前体检,对其表面形态、萌出情况、龋坏状况分类记录,分析各类型第一磨牙构成比情况,为龋病防治、窝沟封闭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进行检查,按照牙齿表面形态及萌出状况进行分类并记录检查结果,使用U检验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此年龄组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22.74%,女生患龋率大于男生;窝沟封闭适应率为80.51%.在参与体检的8 180颗第一恒磨牙中,已经完全萌出并且需要窝沟封闭治疗的牙齿有74.54%;约7.19%的牙齿尚未完全萌出,浅窝沟率较低,占总牙数1.27%;17%的牙齿已经龋坏,需及时充填,防止龋齿进一步发展导致的牙齿缺失.结论 二年级小学生适合集体窝沟封闭,超过80%的儿童为窝沟封闭适应症.
作者:李源莹;李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术后疼痛治疗既是患者的权利,也是麻醉医生的职责.理想的术后镇痛管理有利于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目前,虽然术后镇痛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镇痛理念不一、管理低效和个体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仍然影响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镇痛管理的全程化、智能化和个体化的全面实施可有效提高镇痛管理质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作者:谢创波;屠伟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医院院史馆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实物多种形式陈列展览,向观者展示医院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保存院史记忆,传播历史知识、研究医院有价值的文物材料的永久性非盈利机构.近年来,民众文化诉求日趋强烈,医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不少医院纷纷筹建了医院院史馆.笔者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浅论医院史的社会意义、院史馆建设的文化功能、存在问题和建议.
作者:吴财聪;刘东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评测超声监测下腔静脉直径变化与补液试验前后血流动力指标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经评估可能存在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补液试验前后测定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每分输出量(CO)、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nO2)、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下腔静脉直径大值(IVCmax)、下腔静脉直径小值(IVCmin)和下腔静脉扩展指数(dI-VC),评价IVCmax、IVCmin和dIVC与CVP、CO、Scv O2和Pcv-aCO2的相关性.结果 IVCmax、IVCmin、dIVC与CVP、CO、Scv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cv-aCO2呈显著负相关(P<0.01).预测CVP升高2 cmH2O,IVCmax的灵敏度为72.50%,特异性为66.67%;IVCmin的灵敏度为82.35%,特异性为72.22%;dIVC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性为85.00%.预测CVP升高5 cmH2O,IVCmax灵敏度为71.43%,特异性为66.67%;IVCmin灵敏度为76.19%,特异性为83.87%;dIVC灵敏度为86.36%,特异性为93.33%.结论 下腔静脉直径变化与补液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对补液试验的评价有良好的预测和指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胜睿;刘超;朱华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33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 d眼视力变化,比较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等不同时间低视力发生率,分析术后1d及3个月低视力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1d眼视力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等不同时间低视力发生率依次为18.78%,12.96%,11.64%,10.58%;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1d低视力原因主要为角膜水肿(28.17%)、一过性高眼压(18.31%)、后囊破裂(7.04%)及原有眼病(46.48%);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高度近视为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3个月低视力的主要原因(25.00%,15.00%).结论 积极治疗原有眼病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是防治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利荣;姚军平;高波;周宇;张贻转;张冬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全院抢救车进行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抢救车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抢救车合格率.方法 成立项目小组,根据项目管理的步骤对全院抢救车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措施,实施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项目管理后,全院抢救车合格率从改善前81.8%提升至100%;护士对于抢救车相关管理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从36.9%提高到91.7%.结论 运用项目管理改善抢救车管理质量,提高了我院抢救车合格率.
作者:卢惠卿;林梅娟;黄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盐酸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SB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0例S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纳洛酮催醒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残疾率、死亡率以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常规治疗SBI的基础上应用盐酸纳洛酮能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降低残疾率、死亡率以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重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脾活血化瘀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痰浊血瘀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痰浊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对照组,32例)与健脾活血化瘀汤联合贝那普利(观察组,32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同时在血压对比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痰浊血瘀型高血压时,可采用健脾活血化瘀汤联合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降压效果显著,且用药较为安全,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汤瑞珠;陈凤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