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周仲芳
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ICU改建项目为例,探讨病区规划与流程布局,净化空调系统设置,以及装饰材料、清洗消毒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对降低感染风险,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所起到的作用.以期为同行开展类似改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徐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的不断深入,新的价格政策频出,给医院价格管理带来诸多挑战.笔者通过回顾新医改制度实施以来医药价格政策的变化,总结医药价格特点,分析医院价格管理面临的政策挑战,探讨医院工作策略,以期为提升医院费用质量和经济质量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作者:翁一冰;邹俐爱;熊瑶;邓婕;向秋菊;姚奕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对佛山市南海区重度地中海贫血出生率的影响.方法 基于健康教育KAP模式在出生缺陷防控中的作用,对目标人群针对性开展KAP教育和引导,通过项目实施前后100对准夫妇及分娩产妇和丈夫KAP的改变以及南海区重度地中海贫血发生情况,来综合评价KAP模式的效果.结果 项目实施前后研究对象地贫防控知识明显提高,目标人群的干预态度与行为也明显提高;2012-2015年南海区围产期地贫发生率分别为8.35/万,18.99/万,15.97/万,15.49/万,活产重度地贫的构成比为34.38%,18.99%,13.64%,6.55%,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健康教育KAP模式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群地贫防控知识的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二级预防的有效开展,从而有效降低重度地中海贫血的出生率.
作者:林青梅;陈翠妍;潘栩虹;陈雪梅;黎敏;丘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发展医院联合体,合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以应对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是国际医疗体系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新措施.笔者通过总结分析当前我国医联体尝试和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借鉴英国成熟的“整合医疗网络”模式,对我国的医联体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更好地达成医改目标.
作者:邱国钦;许丽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文章分析确定PPP办医方式的主要模式,界定公立医院国有资产范畴,萃取国企改制中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环节、结合公立医院特点,确定PPP办医方式下国有资产流失防范关键环节,初步提出防范意见与建议,为相关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高彦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系统梳理抗菌药品采购、流通、使用、管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强化监督机制、实施处方点评、加大奖惩力度等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促进抗菌药物规范应用,降低核心控制指标.
作者:王琦;廖通权;张蓉;张云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问题,深受麻醉医生和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的重视.有些患者隐性的风险,可能会在麻醉恢复期表现出来,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会给患者带来致命性的伤害.本例报道一例发生在麻醉恢复期的心肌梗死患者经多学科联合救治(MDT),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作者:王菲菲;李雅兰;张民杰;张爱东;蒋德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纤维桩主辅桩修复粗大根管的前牙残冠残根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在口腔门诊就诊的粗大根管的前牙残冠残根患者给予完善根管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纤维桩主辅桩核修复粗大根管前牙残冠残根,对照组采用单支纤维桩修复,进行随访观察对比.结果 经2年的随访,两组牙根折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桩主辅桩修复粗大前牙残冠残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仍需长期观察.
作者:徐龙芬;郭玲;李礼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玉屏风散加味在小儿脾虚型慢性泄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脾虚型慢性泄泻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儿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给予乙组患儿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脾虚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甲组患儿脾虚症状积分、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乙组(D<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脾虚型小儿慢性泄泻能有效改善患者脾虚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恩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食道钡剂造影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功能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8例进行过调强放疗治疗(设为观察组),78例进行过常规放疗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及随访调查,并与其喉镜检查结果比较,对比三者结果并作深入分析.结果 应用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发现观察组出现吞咽障碍总计为55.13%(43/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90% (67/78);通过随访调查统计得到观察组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总计60.26%(4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03% (71/78);对喉镜检查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总计56.41%(44/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46%(69/78).后对比三种结果得到两组中食道钡剂造影与随访调查、喉镜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检查结果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后普遍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而调强放疗后出现的比例较低.采用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后对吞咽功能障碍了解详细,可为了解病情发展严重程度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永立;凌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PCR在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快速应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相关食品、厨房工作人员和厨具拭子等标本,对前增菌液进行食源性致病菌实时荧光PCR快速筛查,同步进行分离培养.结果 该事件39名聚餐人员中共有22人发病,罹病率达59.5%,对采集的36份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和分离培养,其中8份患者标本和3份食品标本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PCR阳性,并相应分离出11株血清型为O3∶K6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冰鲜海鱼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熟食品而引起的,实时荧光PCR快速、特异、灵敏,可为食物中毒快速处置提供依据.
作者:谭国浩;谭翰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33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 d眼视力变化,比较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等不同时间低视力发生率,分析术后1d及3个月低视力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1d眼视力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等不同时间低视力发生率依次为18.78%,12.96%,11.64%,10.58%;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1d低视力原因主要为角膜水肿(28.17%)、一过性高眼压(18.31%)、后囊破裂(7.04%)及原有眼病(46.48%);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高度近视为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3个月低视力的主要原因(25.00%,15.00%).结论 积极治疗原有眼病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是防治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利荣;姚军平;高波;周宇;张贻转;张冬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多效生长因子(PTN)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肝素结合蛋白,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及肿瘤生长中的作用.PTN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并被检测到,例如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这些研究显示了PTN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主要介绍PTN的结构、信号通路及其在肿瘤中作用.尽管PTN在肿瘤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其受体及信号通路仍未完全阐明.目前,针对PTN受体的药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PTN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彭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助于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国家当前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为工作的推进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吕晓峰;吴云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麻醉确切后,10 min内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镇静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成功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镇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给药5 min、10 min、30 min和6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组间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腰硬联合麻醉中发挥良好的镇静作用,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何景培;陈海林;李玲波;银含素;岑海文;黄之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阐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利好之处,探讨其工作开展进程中现有问题,进而从政府、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社区医院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方法 由调查问卷得出初步数据,结合CNKI文库相关主题文献检索出文献资料,进而分析、归纳.结果 政府、医院等层面出现配套政策落地困难、双向转诊制度不成熟,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支援方式存有偏差,医生意愿度低,社区患者少且杂等问题.结论 应深化宣传,试点探索多种双向转诊形式,挖掘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内部支援动力,建立标准化社区医院工作规范,搭建医疗网络社区平台.
作者:方乐;张翔宇;赵楠楠;何威澎;张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评测超声监测下腔静脉直径变化与补液试验前后血流动力指标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经评估可能存在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补液试验前后测定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每分输出量(CO)、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nO2)、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下腔静脉直径大值(IVCmax)、下腔静脉直径小值(IVCmin)和下腔静脉扩展指数(dI-VC),评价IVCmax、IVCmin和dIVC与CVP、CO、Scv O2和Pcv-aCO2的相关性.结果 IVCmax、IVCmin、dIVC与CVP、CO、Scv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cv-aCO2呈显著负相关(P<0.01).预测CVP升高2 cmH2O,IVCmax的灵敏度为72.50%,特异性为66.67%;IVCmin的灵敏度为82.35%,特异性为72.22%;dIVC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性为85.00%.预测CVP升高5 cmH2O,IVCmax灵敏度为71.43%,特异性为66.67%;IVCmin灵敏度为76.19%,特异性为83.87%;dIVC灵敏度为86.36%,特异性为93.33%.结论 下腔静脉直径变化与补液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对补液试验的评价有良好的预测和指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胜睿;刘超;朱华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医患沟通是医学命题中的永恒话题,在当下的中国此问题又格外彰显.以往学者们多从责任、情感、言语和行为等伦理角度进行切入,笔者受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目视”启发,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即医患间的目光交流行为来分析医患沟通中的权力问题.
作者:唐晓莉;廖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中药膏方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医学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上加服补肾益肺健脾膏方,并配合中药离子导入,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肺功能(FEV1、FEV 1/FVC比值)和血气分析PH、PaO2、PaCO2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膏方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疾病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作者:洪世海;夏清华;黄光辉;程继荣;何慧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估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特点,进一步揭示LCN-2在急性心力衰竭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与“LCN-2、NGAL、急性心衰”等相关的文献,根据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文献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并探索异质性的来源.结果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发现实验组的LCN-2水平高于对照组.采用地区亚组分析发现,欧美人群中实验组的LCN-2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心衰合并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s)人群的LCN-2水平高于急性心衰无MACEs人群,LCN-2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衰合并MACEs事件的指标.
作者:熊浩伟;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