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王琦;廖通权;张蓉;张云福

关键词: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做法
摘要:通过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系统梳理抗菌药品采购、流通、使用、管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强化监督机制、实施处方点评、加大奖惩力度等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促进抗菌药物规范应用,降低核心控制指标.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项目管理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全院抢救车进行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抢救车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抢救车合格率.方法 成立项目小组,根据项目管理的步骤对全院抢救车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措施,实施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项目管理后,全院抢救车合格率从改善前81.8%提升至100%;护士对于抢救车相关管理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从36.9%提高到91.7%.结论 运用项目管理改善抢救车管理质量,提高了我院抢救车合格率.

    作者:卢惠卿;林梅娟;黄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广东某大型公立医院门诊静脉输液管控的实践与探索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加快转型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控制门诊静脉输液是符合医改方向的一个重要管理举措,无论是对于医院结构转型,还是防止滥用输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大公立医院都在纷纷开始推行.笔者以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输液管控为例,通过实施管控门诊输液,探索如何逐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使公立医院回归到收治疑难重症疾病轨道,力求为其他医院开展相关管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姜立;李俏君;旋妮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医院ICU升级改造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ICU改建项目为例,探讨病区规划与流程布局,净化空调系统设置,以及装饰材料、清洗消毒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对降低感染风险,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所起到的作用.以期为同行开展类似改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徐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麻醉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病例报道

    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问题,深受麻醉医生和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的重视.有些患者隐性的风险,可能会在麻醉恢复期表现出来,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会给患者带来致命性的伤害.本例报道一例发生在麻醉恢复期的心肌梗死患者经多学科联合救治(MDT),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作者:王菲菲;李雅兰;张民杰;张爱东;蒋德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西咪替丁、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西咪替丁、干扰素结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接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咪替丁、干扰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 两组大便、体温恢复时间与脱水纠正时间比较,实验组更优(P<0.05);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4%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西咪替丁和干扰素与葡萄糖酸锌有效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突出,安全性高.

    作者:鄢富贵;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玉屏风散加味在小儿脾虚型慢性泄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玉屏风散加味在小儿脾虚型慢性泄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脾虚型慢性泄泻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儿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给予乙组患儿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脾虚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甲组患儿脾虚症状积分、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乙组(D<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脾虚型小儿慢性泄泻能有效改善患者脾虚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恩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术后镇痛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术后疼痛治疗既是患者的权利,也是麻醉医生的职责.理想的术后镇痛管理有利于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目前,虽然术后镇痛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镇痛理念不一、管理低效和个体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仍然影响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镇痛管理的全程化、智能化和个体化的全面实施可有效提高镇痛管理质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作者:谢创波;屠伟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幼专科医院人才建设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战略转型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妇幼专科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妇幼专科医院发展却面临着人才支撑力不足的现实挑战,人才建设上的问题与矛盾已严重制约了妇幼专科医院的健康发展.笔者从医院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剖析了妇幼专科医院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方法、路径,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尹庄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院价格管理面临的政策挑战与工作策略

    随着的不断深入,新的价格政策频出,给医院价格管理带来诸多挑战.笔者通过回顾新医改制度实施以来医药价格政策的变化,总结医药价格特点,分析医院价格管理面临的政策挑战,探讨医院工作策略,以期为提升医院费用质量和经济质量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作者:翁一冰;邹俐爱;熊瑶;邓婕;向秋菊;姚奕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针治疗痛经研究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腹针治疗痛经研究进行疗效、安全性、方法学评价.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g fang)中1979年1月1日-2016年5月30日的腹针治疗痛经文献,系统评价研究设计,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15篇、研究16项,共计1 163例(试验组589例,对照组574例);16项研究仅2项进行样本量估计,病例来源11项为门诊、1项为学校、4项未提及,痛经类型9项为原发性、4项为继发性、3项未提及,盲法1项研究提及、15项未提及,仅1项研究提及用“密封信封”进行随机化隐藏.诊断和结局评价分别采用国家、行业、专家、自拟的标准,试验组干预措施8项为单纯腹针、8项为腹针综合,干预时间14项为3个月经周期、2项未提及,3项研究记录失访或脱落,仅1项交代具体原因,随访6项研究为治疗结束3个月时、3项研究为治疗结束6个月时、7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3项为0例、1项为4例、12项未提及.结局指标13项为总有效率、2项为痛经症状评分、1项为VAS疼痛评分,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是腹针高于体针(P<0.05或P<0.01)、腹针综合高于芬必得(P<0.01),腹针有效率高于西药(P<0.05),但二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痛经疼痛评分改善是腹针优于体针(P<0.01).结论 研究设计在样本量、病例来源、研究对象、盲法、诊断和疗效标准、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等方面存在不足;腹针治疗痛经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改善痛经疼痛评分上优势明显,无足够证据表明使用安全.

    作者:黄诗敏;陈思达;龙泳伶;任静雯;刘希琳;刘步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健康体检检后服务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检后服务重要性及内容,提高健康体检服务质量.方法 对健康体检客户检查结果进行健康分级管理,加强异常结果客户的健康教育、指导、就医建议等检后服务.结果 体检异常组客户健康意识增强,主动及时对异常结果进行干预,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演变.结论 做好健康体检检后服务,不但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医院良好形象,更能从社会层面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张颖;周仲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运用PDCA循环加强医院对供应商的监管

    为了做好后勤供应商的监管工作,提升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我院总务科对医院供应商监管进行了一系列PDCA(戴明环)的持续改进工作,笔者剖析其过程和成效.

    作者:罗玉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脂质运载蛋白-2在急性心力衰竭中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估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特点,进一步揭示LCN-2在急性心力衰竭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与“LCN-2、NGAL、急性心衰”等相关的文献,根据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文献数据.建立分析模型,并探索异质性的来源.结果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发现实验组的LCN-2水平高于对照组.采用地区亚组分析发现,欧美人群中实验组的LCN-2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心衰合并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s)人群的LCN-2水平高于急性心衰无MACEs人群,LCN-2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衰合并MACEs事件的指标.

    作者:熊浩伟;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加强院史馆建设打造医院文化精品——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

    医院院史馆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实物多种形式陈列展览,向观者展示医院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保存院史记忆,传播历史知识、研究医院有价值的文物材料的永久性非盈利机构.近年来,民众文化诉求日趋强烈,医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不少医院纷纷筹建了医院院史馆.笔者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浅论医院史的社会意义、院史馆建设的文化功能、存在问题和建议.

    作者:吴财聪;刘东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大质量观下现代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目前国内较多医院仍停留于“小质量观”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未能真正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随着国家评审评价标准的出台以及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需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现代医院质量管理为管理理念,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绩效管理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多维度质量管理架构、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医疗质量实时控制,全面推行大质量管理,实施标准化、系统化管理,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李菁;李嘉颖;黄茹;刘秋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PP办医方式下国有资产流失防范初探

    文章分析确定PPP办医方式的主要模式,界定公立医院国有资产范畴,萃取国企改制中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环节、结合公立医院特点,确定PPP办医方式下国有资产流失防范关键环节,初步提出防范意见与建议,为相关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高彦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疗质量网络自动质控点设置及流程研究

    目的 研究医疗质量网络自动质控点设置及流程在医疗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HIS、PACS及LIS系统为基础,成立医疗质量监管联合办公室,将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质控点及质控流程固定到电子病历系统,构建良好的自动质控模式.结果 通过联合办公室质控平台的事前提醒、实时监控督导和考核,变事后质控为动态全程质控.结论 电子病历自动质控点及流程的设置从根本上达到了质控目的,提高了质控效率,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

    作者:张彦杰;李瑾;王楠;邱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全程监控,确保患者输血过程护理安全规范.方法 选取我院自愿参与全过程输血监控管理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对培训前后均实施相同的输血护理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培训前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61.76%,培训后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93.77%,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通过对护理人员输血知识的培训,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可以保证患者输血过程护理安全规范,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熊少欢;欧阳玉霞;李婉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通过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系统梳理抗菌药品采购、流通、使用、管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强化监督机制、实施处方点评、加大奖惩力度等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促进抗菌药物规范应用,降低核心控制指标.

    作者:王琦;廖通权;张蓉;张云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铜陵市公立医院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笔者以铜陵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查、比较研究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铜陵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陵实际情况,提出从政府层面、医院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提出改革的建议,目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同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方堃;程社善;熊梅;孙斌;王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