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荣;姚军平;高波;周宇;张贻转;张冬香
目的 探究腹主动脉缩窄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肾脏损伤.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sham组,各24只.control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sham组仅分离腹主动脉而不缩窄.大鼠建模4周末和8周末均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以评价大鼠建模后的心功能改变.于建模8周后取组织,计算心肌质量指数.通过尿量监测、肾功能检测、肾脏切片HE染色,比较control组和sham组肾脏损害程度.结果 建模后,control组存活率75%,sham组存活率100%.建模后,control组皮毛蓬松、无光泽,精神萎靡,呼吸加快,进食减少,且上述症状日渐加重,8周后表现明显的心力衰竭体征.control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建模4周后,心脏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未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指数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射血分数(LVEF)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8周后,control组LVPWs、LVPWd、IVSs、IVSd、LVEF指数均高于sha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ontrol组术后4周出现24 h尿量减少,6~8周减少明显;control组大鼠心重指数(HWI)(心脏重量/体重)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质量/体质量(LVW/BW),mg/g)均较sham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control组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切片HE染色显示,control组大鼠肾小球萎缩、细胞减少,肾小囊腔扩大,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间质内炎细胞浸润.结论 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会对大鼠肾脏造成损害.
作者:伍凤仪;朱林强;张银霞;李诚;余锦旗;聂碧琪;吴思湟;陈盛强;伍金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发展医院联合体,合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以应对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是国际医疗体系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新措施.笔者通过总结分析当前我国医联体尝试和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借鉴英国成熟的“整合医疗网络”模式,对我国的医联体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更好地达成医改目标.
作者:邱国钦;许丽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阶段项目的申请和资助信息进行分析,主要指标为科研人员项目类别、职称、年龄、学科分布.结果表明近5年中山一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与申请情况比较,学科发展及人群分布不均衡,研究深度需进一步加深.在日后的工作中,应结合自身特征,加强科研管理的针对性,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引导从而保证申请的数量及质量.
作者:张微微;姜橙;肖菲喆;李威;李雪佳;林海锋;王卓青;饶从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玉屏风散加味在小儿脾虚型慢性泄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脾虚型慢性泄泻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儿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给予乙组患儿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脾虚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甲组患儿脾虚症状积分、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乙组(D<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脾虚型小儿慢性泄泻能有效改善患者脾虚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恩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的不断深入,新的价格政策频出,给医院价格管理带来诸多挑战.笔者通过回顾新医改制度实施以来医药价格政策的变化,总结医药价格特点,分析医院价格管理面临的政策挑战,探讨医院工作策略,以期为提升医院费用质量和经济质量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作者:翁一冰;邹俐爱;熊瑶;邓婕;向秋菊;姚奕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输血知识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全程监控,确保患者输血过程护理安全规范.方法 选取我院自愿参与全过程输血监控管理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对培训前后均实施相同的输血护理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培训前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61.76%,培训后输血护理人员问卷平均正确率为93.77%,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通过对护理人员输血知识的培训,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可以保证患者输血过程护理安全规范,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熊少欢;欧阳玉霞;李婉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纤维桩主辅桩修复粗大根管的前牙残冠残根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在口腔门诊就诊的粗大根管的前牙残冠残根患者给予完善根管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纤维桩主辅桩核修复粗大根管前牙残冠残根,对照组采用单支纤维桩修复,进行随访观察对比.结果 经2年的随访,两组牙根折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桩主辅桩修复粗大前牙残冠残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仍需长期观察.
作者:徐龙芬;郭玲;李礼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医疗质量网络自动质控点设置及流程在医疗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HIS、PACS及LIS系统为基础,成立医疗质量监管联合办公室,将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质控点及质控流程固定到电子病历系统,构建良好的自动质控模式.结果 通过联合办公室质控平台的事前提醒、实时监控督导和考核,变事后质控为动态全程质控.结论 电子病历自动质控点及流程的设置从根本上达到了质控目的,提高了质控效率,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
作者:张彦杰;李瑾;王楠;邱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52指)末节断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吻合指动脉断指再植术治疗;观察组同时行单侧指动脉结扎.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后一周观察患者指端温度、颜色、饱满度及毛细血管反应,判断再植成活、坏死、危象情况.随访6~12个月观察再植指体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再植成活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72.0%,血管危象发生率与植体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成活指体两点分辨觉、DIPJ活动度、等观察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再植可获得理想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江俊海;李雄;周丽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固定资产常态化盘点在保障公立医院资产安全完整,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以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实践为例,阐述了常态化盘点开展的必要性、实施条件、具体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效,并讨论和思考了未来改进的方向.
作者:韩斌斌;马颖奇;陈淑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眼科门诊患者意外事件的性别、年龄、类型及转归分布情况和防范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41例意外事件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1例意外事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20岁及5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重高,分别占24.40%和39.02%;意外事件类型中,晕厥所占比重高,为68.29%;在转归方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通过建立意外事件应急报告流程和高危患者绿色通道、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定意外事件急救应急预案、加强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和对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护理人员配合门诊就诊患者意外事件抢救的成功率,保障门诊就诊患者的安全.
作者:胡影;李玲;黄雪莲;郭琼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医院行政总值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医院运用PDCA管理工具加强行政总值班管理的做法和成效进行阐述,提出应不断提升值班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建立问题预警机制和多轨值班机制等优化行政总值班管理、提升管理效能的建议.
作者:贝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交通事故直接经济负担情况,为减少交通事故直接经济负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某大型三甲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因道路交通事故住院的3 449例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0年间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住院比例为1.92:1;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1 ~50岁人群.10年间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13.24%,人均住院日呈现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度为1.59%.医疗服务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57%、11.71%,5.85%,18.43%.药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4.61%,2010-2015年平均下降速度为5.22%.结论 交通事故所致直接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主要来源于增长迅速的日均住院费用,高比例药费和快速上升的手术费是影响直接经济负担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佩珊;陈彩霞;尹劲峰;林素琼;莫彩娥;徐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全院抢救车进行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抢救车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抢救车合格率.方法 成立项目小组,根据项目管理的步骤对全院抢救车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措施,实施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项目管理后,全院抢救车合格率从改善前81.8%提升至100%;护士对于抢救车相关管理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从36.9%提高到91.7%.结论 运用项目管理改善抢救车管理质量,提高了我院抢救车合格率.
作者:卢惠卿;林梅娟;黄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腹针治疗痛经研究进行疗效、安全性、方法学评价.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g fang)中1979年1月1日-2016年5月30日的腹针治疗痛经文献,系统评价研究设计,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15篇、研究16项,共计1 163例(试验组589例,对照组574例);16项研究仅2项进行样本量估计,病例来源11项为门诊、1项为学校、4项未提及,痛经类型9项为原发性、4项为继发性、3项未提及,盲法1项研究提及、15项未提及,仅1项研究提及用“密封信封”进行随机化隐藏.诊断和结局评价分别采用国家、行业、专家、自拟的标准,试验组干预措施8项为单纯腹针、8项为腹针综合,干预时间14项为3个月经周期、2项未提及,3项研究记录失访或脱落,仅1项交代具体原因,随访6项研究为治疗结束3个月时、3项研究为治疗结束6个月时、7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3项为0例、1项为4例、12项未提及.结局指标13项为总有效率、2项为痛经症状评分、1项为VAS疼痛评分,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是腹针高于体针(P<0.05或P<0.01)、腹针综合高于芬必得(P<0.01),腹针有效率高于西药(P<0.05),但二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痛经疼痛评分改善是腹针优于体针(P<0.01).结论 研究设计在样本量、病例来源、研究对象、盲法、诊断和疗效标准、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等方面存在不足;腹针治疗痛经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改善痛经疼痛评分上优势明显,无足够证据表明使用安全.
作者:黄诗敏;陈思达;龙泳伶;任静雯;刘希琳;刘步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广州市白云区13所小学2 027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第一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前体检,对其表面形态、萌出情况、龋坏状况分类记录,分析各类型第一磨牙构成比情况,为龋病防治、窝沟封闭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进行检查,按照牙齿表面形态及萌出状况进行分类并记录检查结果,使用U检验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此年龄组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22.74%,女生患龋率大于男生;窝沟封闭适应率为80.51%.在参与体检的8 180颗第一恒磨牙中,已经完全萌出并且需要窝沟封闭治疗的牙齿有74.54%;约7.19%的牙齿尚未完全萌出,浅窝沟率较低,占总牙数1.27%;17%的牙齿已经龋坏,需及时充填,防止龋齿进一步发展导致的牙齿缺失.结论 二年级小学生适合集体窝沟封闭,超过80%的儿童为窝沟封闭适应症.
作者:李源莹;李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医生对美学区即刻修复专业白色美学的评分,结合患者的治疗意愿情况及满意度的评价,探讨即刻修复的临床适应性及对患者治疗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择41例上前牙区单颗牙缺失的患者,均于种植手术后1周进行即刻修复,5~8个月完成终修复.患者按照即刻修复义齿的材料不同分成三组,分别为树脂甲冠组,CAD-CAM组和瓷聚合体组.对这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即刻义齿白色美学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41例病例中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根据患者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即刻修复的要求和期望值,48.3%为“次要因素”,41.4%为“主要因素”,10.3%为“无影响”.三组白色美学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瓷聚合体组>CAD-CAM组>树脂甲冠组.三组的患者的VAS评价无显著性差异,而医生的VAS评价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即刻修复的方式对患者选择种植的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尚不能认为患者对修复结果的评价与其实际专业效果相关.
作者:黄雁红;苏媛;卓颖;陈沛;卢海宾;容明灯;奚玫;张雪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1年1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5例患者实施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实施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探宄其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创伤较小,外表美观,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黄灼良;张学斌;孙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阐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利好之处,探讨其工作开展进程中现有问题,进而从政府、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社区医院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方法 由调查问卷得出初步数据,结合CNKI文库相关主题文献检索出文献资料,进而分析、归纳.结果 政府、医院等层面出现配套政策落地困难、双向转诊制度不成熟,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支援方式存有偏差,医生意愿度低,社区患者少且杂等问题.结论 应深化宣传,试点探索多种双向转诊形式,挖掘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内部支援动力,建立标准化社区医院工作规范,搭建医疗网络社区平台.
作者:方乐;张翔宇;赵楠楠;何威澎;张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笔者以铜陵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查、比较研究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铜陵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陵实际情况,提出从政府层面、医院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提出改革的建议,目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同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方堃;程社善;熊梅;孙斌;王煜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