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样发作27例分析

何锦妍;朱斌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癫痫, 药物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样发作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10年7月间使用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发作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女性(59.25%)较男性(40.74%)多18.51%,大于60岁年龄段的患者多(44.44%),有癫痫病史者、注射及大剂量口服给药较易诱发癫痫发作.结论 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发作与病史、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及剂量均密切相关.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文化与医院形象塑造

    进入21世纪,医院所面临的显著环境特征是:医疗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知识经济迅猛增长,市场经济越来越理性化、规范化.一轮又一轮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科技革命,正在催化着医院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时间和实践越来越使医院深刻认识到:技术是一个平台,服务是一个过程,竞争是一种动力,文化才是一种源泉.一个医院的活力和凝聚力都来自于医院的文化,没有成功的医院文化,医院的生命力是脆弱的、有限的、不稳定的.医院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经参与了市场竞争.

    作者:关鸿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健康责任员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方法 将全社区确诊并纳入管理的441名高血压患者按照自然村,让12名社区医务人员每人负责1条自然村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实施健康责任员包干到村制.将2010年6月与2011年6月实施健康管理一年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折.结果 经健康责任员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有效控制率显著上升.结论 在社区中开展包干到村制的高血压健康管理,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高血压防治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规律服药率和有效控制率,降低危险因素,达到提高高血压病在社区卫生站防治水平,寻求适合农村的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麦玉明;汤耀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模式CT指导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研究

    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重要的方法之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用溶栓药物[1].根据2010年新的脑血管病治疗指南,目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窗由3 h扩大为4.5 h[2].近年来,多模式CT技术较广泛的应用于指导溶栓治疗,包括CT平扫、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CT平扫可识别出血和陈旧性梗死灶,CTP则能评价缺血脑组织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而CTA可定位责任血管.

    作者:邹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9%生理盐水25 μl;溶剂组(C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5%二甲基亚矾(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25 μl;鞘内注射组Ⅰ(R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 25 μl(50 μg);鞘内注射组Ⅱ(R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 25 μl(100 μg).四组大鼠完成鞘内注射后,参照文献[3]方法分别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注射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采用热水甩尾法(hot-water tail-flick)测定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 Latency,TFL)的变化来评价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采用斜板实验方法进行运动功能检测.结果 同C1组比较:R1组第3 天和第5天M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各时间点MPE%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C1和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第1天比较:R1组第5天和第7天MPE%逐渐降低(p<0.05),第3天变化不明显;R2组第7天MPE%明显降低(p<0.05),第3天和第5天变化不明显(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斜板角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25-6981鞘内注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且不影响运动功能,表明NR2B在吗啡耐受形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作者:郑彬;付晓东;索琨;佘守章;许立新;许学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阅读疗法的几点探讨

    本文揭示了阅读疗法的本质、概念及正确的运用方法,并将其视为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陈艳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闻宣传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窗口

    新闻宣传是展示医院风采、树立卫生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的有力手段,是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文论述了新闻宣传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作用.

    作者:宋忠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早期肾损害中的预警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对不同人群早期肾损害的监控作用.方法 通过对相应的实验人群分别进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SCr)及血清尿素氮(BUN)测定,得出相应指标的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检测实验人群三项指标中阳性率高,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高血压病史者、化疗患者、糖尿病病史者、急性大出血患者组总体阳性检出率与SCr、BU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对不同人群肾功能早期损害有良好的预警作用,适合不同人群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筛查.

    作者:陈传华;马祥波;刘俊峰;何丽虹;黄清容;廖志玲;钟小婷;何茂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通风换气对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 h,对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细菌菌落总数多少及是否有致病菌为观察指标.采用沉降法收集产房的空气样本.以血琼脂平板分别采集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前,有开窗通风1 h且每天2次及消毒前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的空气样本,在37 ℃培养48 h观察结果计算细菌落数及致病菌情况.结果 开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组空气中细菌菌数为(80±13)cfu/m3,无致病菌.消毒机消毒前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46±21 )cfu/m3,没出现致病菌.两组空气细菌菌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气消毒合格率均达100%,但两组消毒后平均菌落数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后消毒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低于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后消毒组.结论 开窗通风可以降低产房中空气细菌污染.有条件的情况下产房必须每天开窗开门通风2次,每次1 h后再使用消毒机消毒有利于产房的感染控制.

    作者:谭海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BL教学模式在红细胞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红细胞检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法,结合理论和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教学评估,两组在客观理论考试中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在客观题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以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考试总成绩,增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检验教学质量.

    作者:李榕娇;邝炽庄;曾军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4~2009年门诊及住院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治疗组58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68例患者中显效5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58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2.4%.结论 西药结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伍向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样发作27例分析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样发作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10年7月间使用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发作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女性(59.25%)较男性(40.74%)多18.51%,大于60岁年龄段的患者多(44.44%),有癫痫病史者、注射及大剂量口服给药较易诱发癫痫发作.结论 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发作与病史、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及剂量均密切相关.

    作者:何锦妍;朱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生活助理员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新的管理模式对医院生活助理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对医院生活助理员交由陪护公司管理并设立专职监控体系.结果 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后,减轻了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患者及其家属对生活助理员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 对医院生活助理员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医院生活助理员的社会化管理是可行的.

    作者:彭美荣;黄春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军队医院转制后的文化建设实践

    对于我国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医院来说,转制为地方医院的过程就是一次文化再造的过程.本文以实际案例对军队医院转制的文化再造和对医院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供医院管理者进行医院文化建设实践参考.

    作者:田柯;许崇伟;邓光璞;林加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765例老年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医院感染及无医院感染两组患者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65例住院患者中有62例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变量单因素检验13个变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30 d、营养不良、糖尿病、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有多种因素,做好病房消毒及相应预防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陈怡;罗肇明;叶健;梁其生;崔翠鸾;叶伟健;邓怀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规范基层医院用药杜绝药品不良反应

    通过结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具体实践及工作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从而促进和提高基层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用药服务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刘春燕;王国建;刘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影响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与思考

    教学质量对于学校来说是根本,是生命线,是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的.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列举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排出主次,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作者:钱立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浆CRP/APN比值与儿童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 评估血浆CRP/APN比值与儿童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相关性.方法 收集78例确诊急性胰腺炎患儿,依据Ranson评分分为轻型胰腺炎(42例)及重型胰腺炎(36例)组.于入院时采集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浆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血浆C-反应蛋白、脂联素水平及CRP/APN比值与Ranson评分相关性.结果 与重型胰腺炎组相比,轻型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和CRP/APN比值均较低(p<0.05),而脂联素水平则较高(p<0.05);血浆C-反应蛋白及CRP/APN比值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 (p<0.05)和0.911(p<0.05),而脂联素水平与Ranson评分呈负相关(r=-0.823,p<0.05).结论 血浆CRP/APN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能够较好的反应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作者:邱定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的应用分析

    为缓解医院门诊挂号压力,医院开展多种方式的预约挂号渠道,保证充足的预约号源,网上预约挂号既方便病人挂号,节省时间,又改善了医院环境.

    作者:黄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子病案规范化管理的几个问题

    电子病案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升了医疗的质量.规范化的电子病案管理保证了电子病案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保障了医院科学的管理.

    作者:杨梅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胆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胆道出血疾病的护理要点,配合介入栓塞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10年12月18例胆道出血疾病的介入栓塞治疗的手术前、中、后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 17例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1例失败.本组患者无穿刺部位出血的情况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股动脉血栓并发症,护士及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行溶栓治1疗,预后好,无严重后果.结论 术后的严密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栓塞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是护理的关键,临床应建立介入术后护理观察单,规范介入术后护理流程.

    作者:冯翠菊;凌冬兰;颜柳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