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邱秀英;黄慈芬;曾美平;张文芳

关键词: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青壮年男性、无业人员居多;精神症状以幻觉妄想、情绪障碍、冲动为主.结论 经系统治疗护理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症状得到缓解,但出院后复用精神活性物质复发病再住院发生率亦高,这类患者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基层医院用药杜绝药品不良反应

    通过结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具体实践及工作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从而促进和提高基层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用药服务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刘春燕;王国建;刘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通风换气对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 h,对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细菌菌落总数多少及是否有致病菌为观察指标.采用沉降法收集产房的空气样本.以血琼脂平板分别采集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前,有开窗通风1 h且每天2次及消毒前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的空气样本,在37 ℃培养48 h观察结果计算细菌落数及致病菌情况.结果 开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组空气中细菌菌数为(80±13)cfu/m3,无致病菌.消毒机消毒前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46±21 )cfu/m3,没出现致病菌.两组空气细菌菌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气消毒合格率均达100%,但两组消毒后平均菌落数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后消毒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低于无开窗通风1 h每天2次后消毒组.结论 开窗通风可以降低产房中空气细菌污染.有条件的情况下产房必须每天开窗开门通风2次,每次1 h后再使用消毒机消毒有利于产房的感染控制.

    作者:谭海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聘护士基础护理技能的系统培训

    目的 探讨基础护理技能系统培训模式对提高新聘护士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 改革基础护理临床技能培训模式,落实新招聘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开展系统、全面、规范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结果 新招聘护士培训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结论 系统培训后新招聘护士操作规范,积极学习进取,可应用基础护理技术和基本知识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作者:谢稚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住院儿童流向探讨分级医院管理

    目的 比较郴州市不同等级医院收治的住院儿童的疾病构成,探讨儿童患病就医及对医院选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8~2010年3年间郴州市各地区不同等级医院,收集儿童住院病人的病案首页中的出院诊断及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等资料.结果 郴州市不同等级医院的儿童住院病人都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医院等级不同住院儿童系统疾病的分布情况也呈现出一定梯度.结论 住院儿童病人的就诊流向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各等级医院住院儿童人数的分布不均,导致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作者:黄湘雯;吴志坚;刘劲松;陈亚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瑞氯合剂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各50例.A 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氯胺酮+咪唑安定,B 组氯胺酮和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术中严密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及SpO2和BIS,并记录氯胺酮的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B 两组患儿血压和 SpO2均较平稳,但B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而A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B组术后麻醉苏醒明显快于A组(p<0.05),且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全麻既满足手术需要,又减少各自用药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更平稳.

    作者:蔡剑波;黄向华;李思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生活助理员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新的管理模式对医院生活助理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对医院生活助理员交由陪护公司管理并设立专职监控体系.结果 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后,减轻了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患者及其家属对生活助理员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 对医院生活助理员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医院生活助理员的社会化管理是可行的.

    作者:彭美荣;黄春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Apelin/APJ在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Apelin/APJ在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与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FGR患者20例(研究组),正常妊娠妇女20例(对照组),分娩时收集其胎盘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Apelin/APJ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 Apelin/APJ在FGR患者的胎盘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结论 Apelin/APJ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FGR的发生和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江燕萍;孟锦绣;林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多发肝脓肿合并结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1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多发肝脓肿合并结肠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胆漏)、造口护理、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结果 本例患者术后住院32天,病情稳定后带人工肛袋、T管、腹腔引流管出院,未出现护理并发证.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引流管的引流情况,防止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予营养支持,帮助其术后康复锻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胡琴;潘银珍;曾伟红;林慕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营销型医院网站的应用实践

    营销型医院网站是医院网络营销的基础,通过营销型医院网站的建设,可以降低医院网络营销成本,提高医院网站的浏览量和网站的投资回报率.本文通过结合我院互联网营销型医院网站的建设实例,在实践与数据的基础上,从营销型医院网站的建设、管理、流量统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各兄弟医院提供了一种网络营销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陈壮通;潘晓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军队医院转制后的文化建设实践

    对于我国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医院来说,转制为地方医院的过程就是一次文化再造的过程.本文以实际案例对军队医院转制的文化再造和对医院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供医院管理者进行医院文化建设实践参考.

    作者:田柯;许崇伟;邓光璞;林加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胰肾联合移植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定时检测血糖和动脉血气.酌情调控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和扩容速度.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血糖波动不大.结论 全身麻醉可控性高,安全性好,患者舒适.围术期管理的关键是充分的术前准备,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和调控血糖水平.

    作者:刘洪珍;杨承祥;欧伟明;张文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媒体时代的医院危机传播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生态,对医院危机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提供了医院危机传播的新渠道、公众交流的新空间,以及舆论监督的新途径.为了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医院危机传播,在媒体介入前期,医院要制定危机传播预案,进行模拟危机演练;在舆论暴发期,医院要第一时间提供信息,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好舆论监控引导;在舆论降温期,医院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重塑医院形象.

    作者:颜雄;骆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早期肾损害中的预警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对不同人群早期肾损害的监控作用.方法 通过对相应的实验人群分别进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SCr)及血清尿素氮(BUN)测定,得出相应指标的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检测实验人群三项指标中阳性率高,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高血压病史者、化疗患者、糖尿病病史者、急性大出血患者组总体阳性检出率与SCr、BU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对不同人群肾功能早期损害有良好的预警作用,适合不同人群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筛查.

    作者:陈传华;马祥波;刘俊峰;何丽虹;黄清容;廖志玲;钟小婷;何茂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承载着医院信息化工作的全部任务,其职能是大限度地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网络管理人员担负着网络维护、系统完善等重要责任.如何有效地加强人员管理,进行人力资源优化,使其以高效能的状态投入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梁桂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认知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认知需求状况,为医院制定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300名临床护士进行继续教育现状及认知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意义还缺乏认识;完成学分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要求;工作忙是影响护理人员完成继续教育学分的主要原因;新理论、新知识和急救、危重护理知识是目前护理人员需要的知识.结论 研究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改进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合理安排课程,创造多渠道的学习途径,使继续教育真正起到在职人员岗位培训的作用.

    作者:叶慧丽;王桂桃;阮建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45例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手术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45 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安全度过手术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同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翠君;刘玉霞;魏雪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分析

    目的 分析血源性病原体接触登记表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建立完善职业暴露处理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卫生部2004年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9年颁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等法律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新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对上报的48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居多;发生率高的季节、地点、原因分别是第1季度37.5%,门急诊41.67%,病人躁动引起41.67%;97.92%由锐器伤引起,其中空心针占70.83%,54.17%无采取防护措施;95.83%医务人员掌握完善的处理措施,72.92%感染源得到了明确,无一例医务人员生因职业暴露发生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结论 职业暴露处理措施、流程完善,血源性病原体接触登记表资料信息收集全面,有助于职业暴露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血液性感染疾病.

    作者:谭丽嫦;吴云雁;宋茂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药品小规格剂量单位再分零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小规格剂量单位再分零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解决药品再分零使用问题的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0天的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药品小规格剂量单位再分零使用情况普遍存在,它涉及各个临床科室.结论 小规格剂量单位再分零使用存在的问题应引起药品使用相关单位及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各方共同努力,逐步解决药品的小规格剂量单位的分零使用存在的问题.

    作者:蓝桂彬;李凤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士长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及组织支持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长工作倦怠感、工作压力源及组织支持感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深圳市宝安区5家综合医院的120名护士长的工作倦怠感、工作压力源、组织支持感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为较高水平,其首要工作压力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大压力源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和工作量太大,护士长情绪衰竭、工作冷漠感与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与情绪衰竭和工作冷漠感呈正相关,与工作无成就感相关性不大;护士长组织支持感较低,组织支持感和工作倦怠呈负相关.结论 护士长的工作倦怠感严重,并受工作压力及组织支持感影响,建议关注护士长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压力源采取措施减轻压力,提高护士长组织支持感,有利于减轻工作倦怠,提高工作绩效.

    作者:滕蓬霞;季艳;陈立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4~2009年门诊及住院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治疗组58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68例患者中显效5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58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2.4%.结论 西药结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伍向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