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

杨长萍;杨富英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栓塞, 弹簧圈,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3~2007年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完全栓塞动脉瘤51例,大部分栓塞9例,部分栓塞2例.出院时完全治愈48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8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例.结论 对栓塞治疗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栓塞预期成功的重要保证.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病案中的应用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使电子病案信息被广泛利用,电子病案信息的安全性因而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电子病案的信息具有共享性,同时也就存在了不安全性,因此,电子病案的安全问题是影响电子病案应用的关键.通过电子签名、电子身份认证、电子数字证书等信息加密和鉴别机制,可以确保电子病案具有其法律效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有代表意义的哈希(Hash)数字签名技术,并就其在电子病案中的实际验证应用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

    作者:詹秋瑜;李静娟;范年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羟基喜树碱和吡柔比星组合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和吡柔比星(THP)组合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HCPT、THP及HCPT+THP同时法和HCPT+THP序贯法组合行膀胱癌患者电切或部分切除后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3个月行1次膀胱镜复查.结果 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2年后膀胱癌复发率7.5%,明显低于单用HCPT/THP和HCPT+THP同时法:而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其尿路刺激征、血尿及肝肾功能等毒副作用与单用HCP和TH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较单用HCPT/THP和HCPT+THP同时法其复发率低,而毒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是一种更有效的灌注方法.

    作者:吴文校;彭俊杰;马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微创置管引流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置管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应用B.Braun可分裂式导管,经皮穿刺至胸腔外接负压引流瓶持续负压抽吸胸液.结果 10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微创置管引流胸液,无一例出现气胸、血肿、置管感染、复张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 微创置管法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创伤小,病人不良反应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敏;肖桂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激励员工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充分发挥医院知识型人才的价值,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建立医院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医院员工的特殊属性及激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医院员工激励机制的思路.

    作者:林成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RSA感染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湛江中心医院2007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耐药现状及抗感染用药现状.方法 搜集针对MRSA感染用药的病历资料(24例),进行感染患者分布、耐药率的统计和用药全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MRSA病例较多的科室为ICU、呼吸内科、骨外科等;万古霉素美仍为目前对MRSA敏感(耐药率为0)的品种,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24例MRSA感染患者中,使用MRSA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的有14例,其中使用复方新诺明的3例,使用万古霉素的5例,使用万古霉素加复方新诺明的6例,死亡1例;无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10例,其中死亡4例.结论 MRSA的感染及耐药现状日趋严重,对于MRSA感染或易感患者,其治疗应引起医师足够的重视.对于MRSA感染患者,应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程度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尽早、足程、足量选用抗MRSA感粢药物,并积极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松;肖桂元;周甘平;蔡静月;黄云平;李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3~2007年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完全栓塞动脉瘤51例,大部分栓塞9例,部分栓塞2例.出院时完全治愈48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8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例.结论 对栓塞治疗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栓塞预期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长萍;杨富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创新

    公立医院的改革创新是从思想观念到管理方式、卫生发展模式、卫生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鉴于这项工作的难度和紧迫性,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应是有效解决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补偿机制和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运行效率,其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改革的试点着眼点和立足点应重点放在如下工作上.

    作者:田军章;欧景才;吉琳;尹春艳;李淮涌;王理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白鲜皮对大鼠急性炎症组织中HA和5-HT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来探讨白鲜皮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理.为白鲜皮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动物模型观察白鲜皮提取物对大鼠足跖卵清蛋白致肿炎症组织中组织胺及5-羟色胺的影响来探讨白鲜皮的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结果 和结论白鲜皮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卵清蛋白所诱发的大鼠急性炎症组织中组织胺5-羟色胺的含量.

    作者:黄汉辉;黄乐珊;何知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文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医院文化是从企业文化衍化而来的,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提出后并很快流行于世界的一种新管理思想.所谓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集体创造的、逐渐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及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认知.医院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有效的现代医院文化是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从而对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丁欣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人才建设的路径探讨

    人才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医科院校拥有国内优质的人才培养资源,发挥医科院校的专业、课程、技术、人才和科研等优势,全面提高社区卫生人才建设水平,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捷径.

    作者:邓旭林;俞守义;翟祖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POEMS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方法 对9例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主要临床特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改变,单克隆浆细胞异常,皮肤改变,骨破坏,水肿是POEMS的主要表现.予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率50%.结论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脏器损害疾病,诊断较难.临床上需对可疑病例需进行密切观察及必要的检查,以免误诊.POEMS综合征患者主要治疗包括放疗、皮质激紊、烷化物治疗,还包括大剂量化疗、外周血液干细胞移植.

    作者:赵丽;金小洁;朱彩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熙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吸氧、抗感染、镇咳、祛痰、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3颗口服,每日三次.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治疗中观察记录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为68.8%,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肺性脑病、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贵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毒患者部份器官的超声表现(附9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中毒后人体脏器的超声表现.方法 应用超声对96例中毒后患者的心脏、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胸腔、腹腔脏器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肝脏损害86例,脾脏损害14例,肾脏损害13例,腹腔积液7例,胸腔积液5例,心脏增大1例,心包腔积液3例.结论 部分患者中毒后可引起人体多脏器的损害,其中有超声表现的脏器有肝、脾、肾、心脏、胸腔、腹腔.

    作者:龚宇龙;刘珍才;林洁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公立医院定编定岗及竞岗考核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首次实行人员聘用制工作中科室设置、定员定岗以及竞岗考核的科学原则和做法.方法 通过总结广州市胸科医院在2007年首次实行人员聘用制工作,分析、反思其中科学可行的做法及经验教训.结果 转变医院用人机制,改善了管理人员结构,规范内设业务机构的分科设置,为聘后人员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结论 领导重视、深入调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设岗和组织公平竞岗是做好人事改革的关键原则.

    作者:温文沛;陈晻;孔庆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非在编护士离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在新老人事体制并行的情况下,大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着正式在编和非在鳊人员的双轨管理机制.非在编护士由于薪酬、福利、工作的稳定性等与在编护士有一定的差距,流动性远较正式在编人员大,如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非在编护士的离职原因做简要分析和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成效

    目的 研究影响产妇住院费用的因素,并分析我院产科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以来产妇住院费用和相关医疗指标的变化,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并对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前后的住院费用和相关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影响产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住院天数和入院情况,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后我院产妇住院费用大幅下降,住院天数缩短,科室收治的病人数大幅增加,扩大了在周边地区的影响.结论 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关键在于从各方面努力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关华;黄颖烽;黄君瑶;肖聪勤;王劭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李氏骨伤科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李氏骨伤科,起源于晚清时期的广东佛山,横跨三个朝代,时至今天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探究个中原因:首先李氏骨伤科第三、四代传人在医术方面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父辈学术精髓,这点是不容置疑的基本因素,然而这点只可以成为名医,要将一个著名的流派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有非医术层面的因素,这样才能完整地揭示李氏骨伤科长盛不衰的原因.

    作者:梁家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普通喉镜辅助视可尼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视可尼喉镜与国产普通弯喉镜联合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具体方案,并与单纯视可尼喉镜插管比较,通过统计分析,彰显联合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把声门显露分级法[1]中认为Ⅲ~Ⅳ级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纯视可尼喉镜插管组(A组,n=25)和普通喉镜联合视可尼喉镜插管组(B组,n=25),分别进行气管插管并对其插管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插管难度评估无明显差异性(p>0.05),联合组1~2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 视可尼喉镜联合普通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克服了视可尼喉镜需要空间行进、视野狭窄模糊和普通弯喉镜显露声门困难的缺点,提高了气管插管单次的成功率;另外,在操作中,麻醉师与视可尼镜操作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亦是插管成功的关键,有经验的医师才能更好地完成.

    作者:何卓文;王竹;苏连芝;张植沂;曹丽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PM理论在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与之关系密切的业务流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数字化医院及业务流程管理概念、内涵、相互联系及对业务流程管理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要掌握的核心环节作了探讨.

    作者:陈春涛;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方法,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督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学员及工作特点明确教学目标,采用理论讲解、个案分析与模拟接种现场进行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对132名学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 平均成绩(86.76±6.32)分,及格率100%.不同专业学员成绩及成绩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方法集中目标教学和直观教学的优点,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建议重点帮助非护理专业学员并加强培训后督导.

    作者:肖慧洁;丘晓;王争;梁卫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