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332X
  • 国内刊号:44-1534/Z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49
  • 全年订价:30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现代医院杂志   2008年10期文献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提高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26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结果 通气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26例无一例插管或死亡.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衰疗效较好.

    作者:李恒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特点,诊断中的特殊性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降低由于误诊或延误手术导致并发症后引起母婴死亡率.方法 对2000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63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3例均治愈出院,其中早孕4例,中孕41例,晚孕18例.合并急性坏疽性穿孔23例,占36.5%.其中早孕1例,占25%;中孕14例,占34%;晚孕8例,占44%;误诊1例(为妊娠合并右侧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并蒂扭转).通过手术治疗切除阑尾58例,保守治疗5例(其中2例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先兆流产2例(其中1例保胎失败流产),早产1例.结论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多数病例发生在中晚孕期;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不论在任何妊娠期一旦诊断应立即手术.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龄食管癌的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2 002年12月~2007年11月期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29例患者,其中鳞癌27例,腺癌2例.病变位于上段3例,中段12例,下段14例,手术切除26例,探查3例.对食管癌的术前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89.66%,并发症发生率41.38%、手术死亡率6.90%,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手术切除是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佳方法,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加强围手术期营养,适当的麻醉及手术方式,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朱勇德;田作春;李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自体刃厚皮与猪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进行自体刃厚皮与猪脱细胞真皮一步法与两步法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和瘢痕切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6月间用自体刃厚皮与猪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或瘢痕切除创面加例,对一步移植法和两步移植法进行比较.结果 一步移植法中,10例植皮完全成活.6例植皮95%以上成活,2例植皮80%以上成活;两步移植法中,12例植皮完全成活,10例植皮95%以上成活.均无一例补植皮.随访6个月~2年,一步和两步移植法中的复合移植皮肤外观、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 自体刃厚皮与猪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是深度烧伤创面、瘢痕切除创面的良好修复材料,一步移植法可行、简便、实用.

    作者:张烨峰;郑锦彪;曾宏;白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活性γCu380IUD与TCu380IUD及吉妮330IUD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活性-γCu380IUD、TCu380IUD及吉妮330IUD临床避孕效果.方法 2003年11月~2005年12月本院选择自愿放置IUD的已婚育龄妇女30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100例),分别放王活性γCu380IUD、TCu380IUD及吉妮330IUD,并于放置后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三种IUD放置24个月后比较其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因症取出率及累积续用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种IUD均具有脱落低、带器妊娠率低、因症取出率低及累积续用率较高的优点,其避孕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青玲;魏新燕;杨信一;黄艳;罗丽芬;文银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急性子宫内翻1例报告

    子宫内翻,临床较为少见.急性子宫内翻,多在分娩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不久发生,表现为产后休克及产后大出血.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黎某,女,21岁,因停经40周,阵发性下腹痛2小时于2006年8月19日7点19分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预产期核对无误.孕期检查未见异常,血压正常.

    作者:郭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4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病例中有结核病接触史5例(12.5%),未接种卡介苗20例(50.0%).其中发热40例(100.0%),头痛14例(35.0%),呕吐13例(32.5%),咳嗽15例(37.5%),脑膜刺激征阳性29例(72.5%),病理征阳性者18例(45.0%),意识障碍18例(45.0%),肢体瘫痪7例(17.5%),抽搐13例(32.5%),颅神经损害3例(7.5%).全部病例通过全程抗结核治疗和合理使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痊愈或好转37例(92.5%),后遗症4例(10.0%),自动出院2例(5.0%),死亡1例(2.5%).结论 该病呈多样化表现,仔细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结合脑脊液、头颅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应尽早联合抗结核治疗,合理使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黄绍梅;冯永忠;邱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初孕妇人流术中利多卡因配伍米索前列醇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初孕妇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初孕妇对象122例,随机分观察组60例术前2 h后穹隆放置米索400μg,术前10 min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62例术前2 h后穹隆放置米索400μg,术前10 min静注安定10 mg,两组手术方法相同.结果 观察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无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宫口松驰程度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孕妇人工流产术中使用利多卡因配伍米索前列醇镇痛效果明显,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莉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睾丸扭转26例诊治体会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相对少见的一种急症,容易误诊,如果误诊,延误治疗,可造成睾丸坏死.本院自1995年5月~2007年12月,共诊治睾丸扭转26例,现将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年龄:6~50岁,平均18.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 h~7 d,大于24 h者10例.确诊左睾丸扭转20例,右睾丸扭转6例.本组中10例误诊为附睾炎、睾丸付睾炎,2例误诊为嵌顿疝,5例误诊为阴囊外伤,误诊率为65.38%.睡眠中发生12例,走路时发生2例,渐进性疼痛加重5例,剧烈活动后发病5例,阴囊外伤后发病2例.

    作者:江舟;伍智棠;林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计算机视野仪检测青光眼的操作及体会

    青光眼是一类以特异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病,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疾病.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成熟和角膜移值手术的广泛开展,使大量的白内障和角膜病致盲者得以复明.因此青光眼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它不能治愈,药物或手术治疗都只能起控制作用,而视野检查是提供青光眼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计算机视野检查可显示出早期青光眼视功能的损害,并能直观显示出患者青光眼的病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视功能损害的动态变化规律.我院东川门诊眼科从2001年开始使用Hum-phrey电脑视野仪检测视野,其中检测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患者共6 33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81%,患者年龄6~82岁,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现将我院东川门诊眼科2001~2006年对青光眼患者实施视野检查的操作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A组(小剂量布比卡因6~8 mg)和B组(常规剂量布比卡因10~12 mg)两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的SBP、HR和SpO2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远大于A组(p<0.01),而且与A组相比,血压、心率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比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安全,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是比较理想的剂量.

    作者:章方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普通喉镜辅助视可尼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视可尼喉镜与国产普通弯喉镜联合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具体方案,并与单纯视可尼喉镜插管比较,通过统计分析,彰显联合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把声门显露分级法[1]中认为Ⅲ~Ⅳ级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纯视可尼喉镜插管组(A组,n=25)和普通喉镜联合视可尼喉镜插管组(B组,n=25),分别进行气管插管并对其插管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插管难度评估无明显差异性(p>0.05),联合组1~2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 视可尼喉镜联合普通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克服了视可尼喉镜需要空间行进、视野狭窄模糊和普通弯喉镜显露声门困难的缺点,提高了气管插管单次的成功率;另外,在操作中,麻醉师与视可尼镜操作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亦是插管成功的关键,有经验的医师才能更好地完成.

    作者:何卓文;王竹;苏连芝;张植沂;曹丽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化疗药外渗的原因,以便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40例肿瘤住院病人进行静脉化学治疗时出现化疗药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出现化疗药外渗的原因有: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落实不够、护士操作不当、护士责任心不强等.结论 化疗药外渗的原因多与护士的宣教、操作、责任心有关,应及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达到减少肿瘤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江小莹;陈舜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3~2007年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完全栓塞动脉瘤51例,大部分栓塞9例,部分栓塞2例.出院时完全治愈48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8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例.结论 对栓塞治疗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栓塞预期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长萍;杨富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微创置管引流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置管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应用B.Braun可分裂式导管,经皮穿刺至胸腔外接负压引流瓶持续负压抽吸胸液.结果 10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微创置管引流胸液,无一例出现气胸、血肿、置管感染、复张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 微创置管法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创伤小,病人不良反应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敏;肖桂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及自我保健的影响.方法 将80例Ⅲ~Ⅳ级心功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心衰治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护理干预,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自我保健效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自我保健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惠者生活质量等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邱玉清;梁洪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皮肌炎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皮肌炎患者住院期间的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34例皮肌炎患者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SCL-90症状白评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实施心理护理前(p<0.05).结论 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欧树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肝移植术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相关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96例肝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于术后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术后各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常模(P<0.01).但心理护理组患者各因子平均得分均低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孤独、抑郁、焦虑、愤怒负性心理状态较一般住院患者明显.心理护理可减轻肝移植术后患者各种负性心理.

    作者:王爱兰;李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间歇灌注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内药物灌注治疗的护理.方法 3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然后问歇注入化疗药.针对置管采取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引流期病情变化.结果 全组引流管留置时间8~20 d,无并发症.引流管脱出1例.引流管不畅、阻塞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7~15 d,平均9.0d,积液引流量4 500~10 000 ml,平均8 000.0 ml.有4例出现穿刺点渗血,分析为早期操作损伤所致,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出现因为置管引起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置入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间歇性注入化疗药治疗腹腔积液方便、有效、安全,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伟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2例护理

    目的 为临床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观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我院2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筋膜问室综合征病例的护理观察,总结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两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与术后治疗干预及早期护理有重要关系.结论 术后应加强护理观察并及时配合医生予以治疗干预,以预防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蒋倩;杨颖;唐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华枝睾吸虫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 观察分析华枝睾吸虫病的声像图改变,以提高对本病超声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了78例华枝睾吸虫病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 华枝睾吸虫病患者肝内外胆管、胆囊、肝脏等脏器可出现一系列的超声改变,其中以肝内小胆管的改变较具特征性,表现为等号状或树枝状小胆管扩张,管壁增厚模糊,越靠近肝脏边缘的小胆管改变越明显,尤以肝左叶的病变为重.胆囊和肝实质超声改变元特异性,需与其它疾病鉴别.结论 华枝睾吸虫病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高海珠;梁爱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POEMS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方法 对9例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主要临床特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改变,单克隆浆细胞异常,皮肤改变,骨破坏,水肿是POEMS的主要表现.予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率50%.结论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脏器损害疾病,诊断较难.临床上需对可疑病例需进行密切观察及必要的检查,以免误诊.POEMS综合征患者主要治疗包括放疗、皮质激紊、烷化物治疗,还包括大剂量化疗、外周血液干细胞移植.

    作者:赵丽;金小洁;朱彩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Fg)的关系.方法 选择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J)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把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无胰岛素抵抗组(A组,21例)和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B组,20例),另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c组,24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3组患者hsCRP以及Fg、血糖、胰岛素、血脂和栽脂蛋白.结果 B组及c组hscRP和Fg水平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I与Fg和hsCRP呈正相关(OR分别是2.901,1.318,均p<0.01).结论 hsCRP和Fg反映出机体炎症活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冯伟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无痛人流术中异丙酚伍用氟比洛芬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未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异丙酚术前静注,实验组于异丙酚静注后使用氟比洛芬酯1 mg/kg静注,两组病人异丙酚静注剂量均为2 mg/kg,两组待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术.同时观察围术期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宫颈松弛程度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30.0%以及93.4%、46.7%,p<0.05;应用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徐康清;陈坚伟;莫利求;刘明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RSA感染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湛江中心医院2007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耐药现状及抗感染用药现状.方法 搜集针对MRSA感染用药的病历资料(24例),进行感染患者分布、耐药率的统计和用药全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MRSA病例较多的科室为ICU、呼吸内科、骨外科等;万古霉素美仍为目前对MRSA敏感(耐药率为0)的品种,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24例MRSA感染患者中,使用MRSA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的有14例,其中使用复方新诺明的3例,使用万古霉素的5例,使用万古霉素加复方新诺明的6例,死亡1例;无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10例,其中死亡4例.结论 MRSA的感染及耐药现状日趋严重,对于MRSA感染或易感患者,其治疗应引起医师足够的重视.对于MRSA感染患者,应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程度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尽早、足程、足量选用抗MRSA感粢药物,并积极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松;肖桂元;周甘平;蔡静月;黄云平;李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羟基喜树碱和吡柔比星组合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和吡柔比星(THP)组合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HCPT、THP及HCPT+THP同时法和HCPT+THP序贯法组合行膀胱癌患者电切或部分切除后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3个月行1次膀胱镜复查.结果 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2年后膀胱癌复发率7.5%,明显低于单用HCPT/THP和HCPT+THP同时法:而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其尿路刺激征、血尿及肝肾功能等毒副作用与单用HCP和TH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HCPT+THP序贯法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较单用HCPT/THP和HCPT+THP同时法其复发率低,而毒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是一种更有效的灌注方法.

    作者:吴文校;彭俊杰;马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赖诺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为期16周,分别观察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合使用赖诺普利、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治疗过程中检测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Scr(血清肝酸酐)、Bun(尿素氮),血电解质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在赖诺普利组治疗前为(2.36±1.01)g/24 h,治疗后为(1.62±0.72)g/h(P<0.01);氯沙坦组治疗前为(2.30±1.02)g/24 h,治疗后为(1.66±0.62)g/24 h(P<0.01);氯沙坦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组治疗前(2.40±1.05)g/24h、治疗后为(0.96±0.52)g/24 h(p<0.01),较赖诺普利组及氯沙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60例中完全缓解23例(38.3%),部分缓解35例(59.3%),无效2例(0.03%).结论 氯沙坦及赖诺普利可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联合使用氯沙坦和赖诺普利可更有效地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

    作者:陈汉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白鲜皮对大鼠急性炎症组织中HA和5-HT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来探讨白鲜皮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理.为白鲜皮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动物模型观察白鲜皮提取物对大鼠足跖卵清蛋白致肿炎症组织中组织胺及5-羟色胺的影响来探讨白鲜皮的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结果 和结论白鲜皮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卵清蛋白所诱发的大鼠急性炎症组织中组织胺5-羟色胺的含量.

    作者:黄汉辉;黄乐珊;何知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熙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吸氧、抗感染、镇咳、祛痰、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3颗口服,每日三次.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治疗中观察记录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为68.8%,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肺性脑病、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贵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acT/Alert 3D系统与改良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分枝杆菌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BacT/Alert 3D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系统(3D系统)和改良罗氏培养基(LJ)分离培养分枝杆菌的优缺点.方法 将痰液、支气管冲洗液、胸腹腔积液、脑脊液、关节液等标本按送检要求用3D系统或L-J法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比较结核分枝杆菌(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M)分离率,评价分离培养效果;同时对其污染率、培阳报告时间与实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①采用3D系统接种标本2 973例,共培养出1 020株分枝杆菌,阳性率为34.30%;采用L-J法接种标本7 583例,培养出1 888株分枝杆菌,阳性率为24.90%.3D系统对MTB的分离率为21.50%,L-J法则为21.10%;3D系统对NTM的分离率为12.80%,L-J法则为3.86%.在各自分离的NTM中,3D系统和L-J法对Ⅰ群(光产色)、Ⅱ群(暗产色)、Ⅲ群(不产色)、Ⅳ群(速生型)分枝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0.20%和0.06%、3.30%和0.30%、4.40%和1.30%、4.90%和2.20%.②3D系统和L-J法平均报告阳性时间分别是19.30和24.60天;污染率分别是4.00%和2.40%;实验货用是L-J法的5倍左右.结论 应用3D系统有助于提高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尤其是对NTM的分离,且分离报告时间较L-J法有较大缩短.但L-J法实验费用低廉,也不需要专门仪器设备,便于普及开展.

    作者:蔡杏珊;张院良;吴幸怡;许蕴怡;谢敏娜;吴龙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毒患者部份器官的超声表现(附9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中毒后人体脏器的超声表现.方法 应用超声对96例中毒后患者的心脏、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胸腔、腹腔脏器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肝脏损害86例,脾脏损害14例,肾脏损害13例,腹腔积液7例,胸腔积液5例,心脏增大1例,心包腔积液3例.结论 部分患者中毒后可引起人体多脏器的损害,其中有超声表现的脏器有肝、脾、肾、心脏、胸腔、腹腔.

    作者:龚宇龙;刘珍才;林洁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SARS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目的 成立并完善发热门诊的管理,对待排的传染病病例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控制传染病传播.方法 从发热门诊的布局、分区、功能;护理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管理及患者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发热门诊的管理现状.结果 严格并完善发热门诊的管理,对传染病特排的病例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结论 发热门诊科的设立正是防控SARS疫情等烈性传染病,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王凤卿;姚光喜;王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开展全程药学服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无疑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器,但医院感染率不断攀升和治疗费用不断上涨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并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每位医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我院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使有限的抗菌药物资源得到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加速医院药学的发展,现将具体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许广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目标成本法在医院病种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战略性利润和成本管理工具.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定点医院试行按病种偿付后,医院可利用目标成本法进行病种成本管理和结余规划.公立医院的单病种目标成本等于单病种偿付标准加财政补助标准减目标结余.病种目标成本的实现要经过计算成本差异、优化治疗方案和组织实施三个阶段,优化治疗方案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要通过价值工程过程,在实际临床路径基础上,确定优化临床路径,压缩成本,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

    作者:荣德义;陈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成效

    目的 研究影响产妇住院费用的因素,并分析我院产科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以来产妇住院费用和相关医疗指标的变化,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并对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前后的住院费用和相关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影响产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住院天数和入院情况,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后我院产妇住院费用大幅下降,住院天数缩短,科室收治的病人数大幅增加,扩大了在周边地区的影响.结论 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关键在于从各方面努力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关华;黄颖烽;黄君瑶;肖聪勤;王劭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008年广东妇幼保健院工作量的预测与分析

    目的 预测广东全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的工作量,为决策者制定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方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 取小二乘法和指数平滑法进行比较,小二乘法的残差较小,故采用小二乘法来进行预测.结果 广东全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的工作量预测值分别为门诊诊疗人次人、出院人次人.结论 广东全省妇幼保健院工作量快速增长,政府与相关的卫生管理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支持,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和质量,促进妇幼保健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黄君瑶;黄晓亮;关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病案中的应用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使电子病案信息被广泛利用,电子病案信息的安全性因而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电子病案的信息具有共享性,同时也就存在了不安全性,因此,电子病案的安全问题是影响电子病案应用的关键.通过电子签名、电子身份认证、电子数字证书等信息加密和鉴别机制,可以确保电子病案具有其法律效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有代表意义的哈希(Hash)数字签名技术,并就其在电子病案中的实际验证应用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

    作者:詹秋瑜;李静娟;范年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ICD-10主导词的正确选择

    主导词是获得正确编码的关键,有些主导词来源于疾病的异名,有些主导词来源于疾病病因、病理、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有些主导词必须认真阅读病历内容才能正确选择,有些痍病要转换主导词才能获得正确鳊码.因此,编码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才能获得正确的主导词.

    作者:史美玲;林洁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医院中的作用

    创建学习型医院是医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脉搏的内在要求.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医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图书馆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使医院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

    作者:王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科研管理与绩效考核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利用PowerBuilder9.0,设计开发的基于数据库SQL Server的<医院科研管理与绩效考核评估系统>的构建及其主要功能,其特点是除了能完成科研管理日常事务之外,还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相结合,实现了科研管理与绩效考核双重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作者:倪战鹰;孙长凯;张国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非在编护士离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在新老人事体制并行的情况下,大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着正式在编和非在鳊人员的双轨管理机制.非在编护士由于薪酬、福利、工作的稳定性等与在编护士有一定的差距,流动性远较正式在编人员大,如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非在编护士的离职原因做简要分析和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激励员工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充分发挥医院知识型人才的价值,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建立医院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医院员工的特殊属性及激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医院员工激励机制的思路.

    作者:林成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公立医院定编定岗及竞岗考核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首次实行人员聘用制工作中科室设置、定员定岗以及竞岗考核的科学原则和做法.方法 通过总结广州市胸科医院在2007年首次实行人员聘用制工作,分析、反思其中科学可行的做法及经验教训.结果 转变医院用人机制,改善了管理人员结构,规范内设业务机构的分科设置,为聘后人员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结论 领导重视、深入调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设岗和组织公平竞岗是做好人事改革的关键原则.

    作者:温文沛;陈晻;孔庆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运行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明市第二医院创建于1937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优势.1 建立人才管理机镧近年来,医院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人事制度上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建立起人员能上能下的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作者:黄文瑜;陈百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李氏骨伤科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李氏骨伤科,起源于晚清时期的广东佛山,横跨三个朝代,时至今天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探究个中原因:首先李氏骨伤科第三、四代传人在医术方面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父辈学术精髓,这点是不容置疑的基本因素,然而这点只可以成为名医,要将一个著名的流派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有非医术层面的因素,这样才能完整地揭示李氏骨伤科长盛不衰的原因.

    作者:梁家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PM理论在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与之关系密切的业务流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数字化医院及业务流程管理概念、内涵、相互联系及对业务流程管理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要掌握的核心环节作了探讨.

    作者:陈春涛;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建设一套完善的、适用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文章结合中山市人民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实践,以笔者亲身的所感所悟,对建设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探讨.

    作者:余元龙;王得坤;杨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基于ANP的医疗信息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医疗行业信息化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医疗信息化人才的现状,应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医疗信息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分析了应用ANP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并在Super Decisions软件中对所建立的医疗信息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ANT模型进行了求解.

    作者:杨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内部审计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医院经济行为、维护医院合法权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医院内部审计起步相对较晚,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笔者试图找出这些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1 医院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1.1 医院内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审计院校较少,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审计专业的也并不多.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对审计的需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医院行业中普遍缺乏有专业素质的审计人员.

    作者:林子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文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医院文化是从企业文化衍化而来的,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提出后并很快流行于世界的一种新管理思想.所谓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集体创造的、逐渐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及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认知.医院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有效的现代医院文化是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从而对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丁欣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广州市黄埔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调查与管理对策

    目的 调查广州市黄浦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情况,探讨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在黄埔区随机抽取4条街为调查现场,采用现场询问及查对疫苗接种记录情况的方法,获得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开展家长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和影响.开展计免工作人员和基层管理单位人员相关工作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服务情况.结果 父母为打工者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比父母为司机、职员或其他职业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低(p均<0.05);农村来源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较城镇来源的儿童免疫接种率低(p<0.05);父母对计免知识知晓情况好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高(p<0.05);基层免疫接种点的服务状况对儿童免疫接种率也有影响;多数村、居委会能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结论 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制定流动人口儿童等特殊人群计免管理办法;对流动儿童的父母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多部门的合作;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减少相应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陈碹;杨沈雷;刘泳洲;谢静平;吴丽鸣;李玲;朱水国;陆家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方法,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督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学员及工作特点明确教学目标,采用理论讲解、个案分析与模拟接种现场进行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对132名学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 平均成绩(86.76±6.32)分,及格率100%.不同专业学员成绩及成绩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方法集中目标教学和直观教学的优点,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建议重点帮助非护理专业学员并加强培训后督导.

    作者:肖慧洁;丘晓;王争;梁卫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运用SWOT分析方法规划健康体检中心的发展策略

    目的 探讨运用SWOT分析方法,深入优化健康体检中心服务.方法 运用SWOT方法,结合作者医院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医院优化健康体检中心的内部条件(有利条件、不足之处)和外部环境(外部机遇、挑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健康体检中心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必要充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优化体检中心服务.结论 深入优化健康体检中心应该转换观念,以人为本,完善机构及制度管理,规范服务,提高技术,改善服务,放眼社区,拓展业务.

    作者:雷航;陈伟芳;李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3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提供临床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36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多,90例;其次中药注射剂38例;肠外营养药32例;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结论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做好ADR发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蔡伟明;杨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耐利福平结核患者的个体化给药

    目的 探讨体内血药浓度及MIC测定对耐利福平结核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6例耐利福平结核患者进行5个时段血药浓度测定,同时从相应的耐利福平结核病例中分离培养出结核菌株并测其对利福平的MIC与MBC.结果 有2例患者体内的平均血药浓度大于体外的MIC值.结论 同时测定血药浓度及MIC、MBC对耐利福平结核患者个体化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钟洪兰;蔡杏姗;刘志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563例宫外孕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 通过对563例宫外孕患者的各项费用、费别和不同治疗手段的住院费用的分析,探讨病种费用的规范化管理,为提高医疗效益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分析宫外孕患者住院费用构成、不同费别、不同治疗手段和不同时间的医疗费用与平均住院日情况.结果 手术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高,医保病人人均费用高,超过医保高限额,腹(宫)腔镜手术治疗人均住院床天比传统手术短.结论 必须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才能使医院稳步发展.

    作者:梁小维;李伟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人才建设的路径探讨

    人才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医科院校拥有国内优质的人才培养资源,发挥医科院校的专业、课程、技术、人才和科研等优势,全面提高社区卫生人才建设水平,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捷径.

    作者:邓旭林;俞守义;翟祖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如何做好赈灾中部队医疗分队的财力保障

    本文主要针对赈灾过程中部队医疗分队的财务保障的困难特点,就如何做好部队医疗分队的财务保障提出了对策思考,即结合部队财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完善各种预案,加强资金储备,抓住保障重点,不断提高财务保障效益,对确保赈灾卫勤任务的圆满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东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多策并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这是我们医院制订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院各种关系中主要的一种,和谐医院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应当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如果医患关系恶化,医生不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而是考虑如何保护自己;患者认为医生不负责任,千方百计找医生的过错,彼此之间缺乏感情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作者:李罗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对医疗纠纷诉讼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和医疗纠纷诉讼实践中的现状进行探讨,认为①医学科学是一门具有专业性强、知识性强、风险性大的自然科学;②我国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及权力和义务不对等;③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发达,医疗机构承受水平有限,说明一些司法规定不适用于医疗纠纷诉讼,因此应正确理解医疗事故概念,严格按照民法关于侵权责任的四个必须构成要件的规定,妥善解决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问题,真正切实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付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

    寒战(shivering)是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的表现,节律为9~11次/分,它通常是机体对寒冷的体温调节反应.麻醉后寒战(Postoperative shivering PAS)是临床麻醉的常见并发症.1 PAS的不良影响尽管寒战是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但它对于麻醉手术后的患者而言却是一种应激反应,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不良影响.发生寒战时,代谢率可增加4~5倍[1],导致耗氧量成倍增加及二氧化碳生成增多,增加心肺负荷;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及心输出量增加[2],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3]、心肌氧耗增加,不利于心肌保护;寒战时的肌肉收缩对切口的牵拉可加重切口疼痛;不能自控的肌肉颤动带来的不适感会加重患者在围术期的焦虑.另外,寒战会影响对患者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严重的寒战甚至会影响手术操作.

    作者:曾朝坤;徐康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创新

    公立医院的改革创新是从思想观念到管理方式、卫生发展模式、卫生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鉴于这项工作的难度和紧迫性,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应是有效解决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补偿机制和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运行效率,其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改革的试点着眼点和立足点应重点放在如下工作上.

    作者:田军章;欧景才;吉琳;尹春艳;李淮涌;王理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有数量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这就要求重新整合卫生资源,更加有效地加以利用.然而,我省卫生资源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存在着卫生资源利用率低和公平性下降的问题,公立医院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社会效益下降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看病难和看病贵,不仅影响了国民的健康,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和谐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改革.

    作者:江桂华;尹春艳;王理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