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宏
建设一套完善的、适用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文章结合中山市人民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实践,以笔者亲身的所感所悟,对建设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探讨.
作者:余元龙;王得坤;杨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内药物灌注治疗的护理.方法 3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然后问歇注入化疗药.针对置管采取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引流期病情变化.结果 全组引流管留置时间8~20 d,无并发症.引流管脱出1例.引流管不畅、阻塞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7~15 d,平均9.0d,积液引流量4 500~10 000 ml,平均8 000.0 ml.有4例出现穿刺点渗血,分析为早期操作损伤所致,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出现因为置管引起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置入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间歇性注入化疗药治疗腹腔积液方便、有效、安全,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伟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为期16周,分别观察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合使用赖诺普利、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治疗过程中检测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Scr(血清肝酸酐)、Bun(尿素氮),血电解质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在赖诺普利组治疗前为(2.36±1.01)g/24 h,治疗后为(1.62±0.72)g/h(P<0.01);氯沙坦组治疗前为(2.30±1.02)g/24 h,治疗后为(1.66±0.62)g/24 h(P<0.01);氯沙坦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组治疗前(2.40±1.05)g/24h、治疗后为(0.96±0.52)g/24 h(p<0.01),较赖诺普利组及氯沙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60例中完全缓解23例(38.3%),部分缓解35例(59.3%),无效2例(0.03%).结论 氯沙坦及赖诺普利可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联合使用氯沙坦和赖诺普利可更有效地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
作者:陈汉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影响产妇住院费用的因素,并分析我院产科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以来产妇住院费用和相关医疗指标的变化,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并对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前后的住院费用和相关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影响产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住院天数和入院情况,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后我院产妇住院费用大幅下降,住院天数缩短,科室收治的病人数大幅增加,扩大了在周边地区的影响.结论 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关键在于从各方面努力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关华;黄颖烽;黄君瑶;肖聪勤;王劭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为临床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观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我院2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筋膜问室综合征病例的护理观察,总结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两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与术后治疗干预及早期护理有重要关系.结论 术后应加强护理观察并及时配合医生予以治疗干预,以预防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蒋倩;杨颖;唐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介绍视可尼喉镜与国产普通弯喉镜联合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具体方案,并与单纯视可尼喉镜插管比较,通过统计分析,彰显联合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把声门显露分级法[1]中认为Ⅲ~Ⅳ级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纯视可尼喉镜插管组(A组,n=25)和普通喉镜联合视可尼喉镜插管组(B组,n=25),分别进行气管插管并对其插管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插管难度评估无明显差异性(p>0.05),联合组1~2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 视可尼喉镜联合普通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克服了视可尼喉镜需要空间行进、视野狭窄模糊和普通弯喉镜显露声门困难的缺点,提高了气管插管单次的成功率;另外,在操作中,麻醉师与视可尼镜操作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亦是插管成功的关键,有经验的医师才能更好地完成.
作者:何卓文;王竹;苏连芝;张植沂;曹丽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充分发挥医院知识型人才的价值,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建立医院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医院员工的特殊属性及激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医院员工激励机制的思路.
作者:林成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湛江中心医院2007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耐药现状及抗感染用药现状.方法 搜集针对MRSA感染用药的病历资料(24例),进行感染患者分布、耐药率的统计和用药全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MRSA病例较多的科室为ICU、呼吸内科、骨外科等;万古霉素美仍为目前对MRSA敏感(耐药率为0)的品种,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24例MRSA感染患者中,使用MRSA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的有14例,其中使用复方新诺明的3例,使用万古霉素的5例,使用万古霉素加复方新诺明的6例,死亡1例;无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10例,其中死亡4例.结论 MRSA的感染及耐药现状日趋严重,对于MRSA感染或易感患者,其治疗应引起医师足够的重视.对于MRSA感染患者,应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程度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尽早、足程、足量选用抗MRSA感粢药物,并积极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松;肖桂元;周甘平;蔡静月;黄云平;李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比较活性-γCu380IUD、TCu380IUD及吉妮330IUD临床避孕效果.方法 2003年11月~2005年12月本院选择自愿放置IUD的已婚育龄妇女30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100例),分别放王活性γCu380IUD、TCu380IUD及吉妮330IUD,并于放置后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三种IUD放置24个月后比较其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因症取出率及累积续用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种IUD均具有脱落低、带器妊娠率低、因症取出率低及累积续用率较高的优点,其避孕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青玲;魏新燕;杨信一;黄艳;罗丽芬;文银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广州市黄浦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情况,探讨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在黄埔区随机抽取4条街为调查现场,采用现场询问及查对疫苗接种记录情况的方法,获得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开展家长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和影响.开展计免工作人员和基层管理单位人员相关工作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服务情况.结果 父母为打工者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比父母为司机、职员或其他职业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低(p均<0.05);农村来源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较城镇来源的儿童免疫接种率低(p<0.05);父母对计免知识知晓情况好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高(p<0.05);基层免疫接种点的服务状况对儿童免疫接种率也有影响;多数村、居委会能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结论 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制定流动人口儿童等特殊人群计免管理办法;对流动儿童的父母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多部门的合作;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减少相应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陈碹;杨沈雷;刘泳洲;谢静平;吴丽鸣;李玲;朱水国;陆家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Fg)的关系.方法 选择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J)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把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无胰岛素抵抗组(A组,21例)和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B组,20例),另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c组,24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3组患者hsCRP以及Fg、血糖、胰岛素、血脂和栽脂蛋白.结果 B组及c组hscRP和Fg水平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I与Fg和hsCRP呈正相关(OR分别是2.901,1.318,均p<0.01).结论 hsCRP和Fg反映出机体炎症活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冯伟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主导词是获得正确编码的关键,有些主导词来源于疾病的异名,有些主导词来源于疾病病因、病理、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有些主导词必须认真阅读病历内容才能正确选择,有些痍病要转换主导词才能获得正确鳊码.因此,编码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才能获得正确的主导词.
作者:史美玲;林洁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本文主要针对赈灾过程中部队医疗分队的财务保障的困难特点,就如何做好部队医疗分队的财务保障提出了对策思考,即结合部队财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完善各种预案,加强资金储备,抓住保障重点,不断提高财务保障效益,对确保赈灾卫勤任务的圆满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东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化疗药外渗的原因,以便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40例肿瘤住院病人进行静脉化学治疗时出现化疗药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出现化疗药外渗的原因有: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落实不够、护士操作不当、护士责任心不强等.结论 化疗药外渗的原因多与护士的宣教、操作、责任心有关,应及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达到减少肿瘤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江小莹;陈舜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创建学习型医院是医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脉搏的内在要求.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医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图书馆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使医院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
作者:王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无疑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器,但医院感染率不断攀升和治疗费用不断上涨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并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每位医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我院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使有限的抗菌药物资源得到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加速医院药学的发展,现将具体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许广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前在新老人事体制并行的情况下,大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着正式在编和非在鳊人员的双轨管理机制.非在编护士由于薪酬、福利、工作的稳定性等与在编护士有一定的差距,流动性远较正式在编人员大,如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非在编护士的离职原因做简要分析和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和医疗纠纷诉讼实践中的现状进行探讨,认为①医学科学是一门具有专业性强、知识性强、风险性大的自然科学;②我国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及权力和义务不对等;③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发达,医疗机构承受水平有限,说明一些司法规定不适用于医疗纠纷诉讼,因此应正确理解医疗事故概念,严格按照民法关于侵权责任的四个必须构成要件的规定,妥善解决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问题,真正切实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付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未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异丙酚术前静注,实验组于异丙酚静注后使用氟比洛芬酯1 mg/kg静注,两组病人异丙酚静注剂量均为2 mg/kg,两组待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术.同时观察围术期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宫颈松弛程度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30.0%以及93.4%、46.7%,p<0.05;应用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徐康清;陈坚伟;莫利求;刘明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提供临床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36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多,90例;其次中药注射剂38例;肠外营养药32例;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结论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做好ADR发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蔡伟明;杨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