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吻合器痔切除术103例临床分析

蒋敦厚;邓洪强

关键词:吻合器, 痔疮切除术, 环状痔
摘要:目的 探讨肛门镜下吻合器痔疮切除术(PPH)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分析利用特制的环状吻合器对103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手术操作时间平均是12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天,所有病人脱出肛门外的痔核全部回缩,有效率为100%.其中术后并发症有尿潴留、大便出血、肛门疼痛等.结论 PPH治疗Ⅲ~Ⅳ期环状痔是一种新技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恢复正常生活早、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损伤57例临床分析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不严重多发性损伤因其损伤范围广,波及多个重要器官,失血量大,器官代偿能力减弱,在抢救过程中往往出现多种生理功能紊乱,病情变化快.伤后能否及时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功关键年在.

    作者:颜孔荣;李与勇;林万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广州地区青年和老年人群血细胞参数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广州市正常青年和老年人群静脉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随机抽样报考广州市公务员体检人数403人和退休公务员体检390人,使用Cell-Dyn 37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结果 各参数的参考范围(均值)如下:白细胞计数老年男组(3.31~9.37)×109/L(6.34×109/L),青年男组(3.27~9.81)×109/L(6.54×109/L),老年女组(3.12~8.10)×109/L(5.61×109/L),青年女组(2.96~8.99)×109/L(5.97×109/L);红细胞老年男组(3.71~5.75)×1012/L(4.73×1012/L),青年男组(4.36~6.12)×1012/L(5.24×1012/L),老年女组(3.58~5.03)×1012/L(4.31×1012/L),青年女组(3.61~5.47)×1012/L(4.54×1012/L);血红蛋白浓度老年男组(112.72~160.21)g/L(136.47g/L),青年男组(125.71~169.24)g/L(147.48g/L),老年女组(105.53~144.56)g/L(125.05g/L),青年女组(97.21~156.87)g/L(127.04g/L).老年男组与青年男组比较:RBC、HGB、PLT、HCT、MCV、MCH和PCT均p<0.01;WBC则p>0.05.老年女组与青年女组比较:RBC、PLT、MCV、MCH、PCT、PDW、MPV均p<0.01;WBC则0.01<p<0.05.老年男组与老年女组比较:PLT为p<0.01,青年男组与青年女组比较:PLT为p<0.01.结论 青年成人和老年成人多项血细胞参数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有必要建立两者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饶沃明;李颖能;杨英维;陈林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的效果探讨

    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大环境对护士的影响,如何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潜能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使护理管理逐步规范,于1999年7月开始,我院应用绩效考核对全体护士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评核,按照护理层级管理逐级进行,并与医院的用人、本人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挂钩,每月进行一次,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经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绩效考核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老年高危病人的压疮危险评估与干预

    目的 为了及早预防及降低老年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00例压疮高危病人使用Watedow's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对照组115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使用评估表评估高危病人100例,院内发生压疮1例,其余99例病人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压疮,总发生率为1%;对照组115例,院内发生压疮9例,发生率为7.82%(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Watedow's压疮危险评估表可以全面、系统、有效地收集病人信息,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早做出预防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林梅兰;洪音;徐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ICU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影响ICU病人心理的各种因素.方法 针对878例ICU病人出现的ICU综合征、对疾病与死亡有恐惧感、对治疗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改善环境,加强护患沟通,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878例患者在精心的护理后转出ICU有780例.结论 改善环境,加强护患沟通,舒适护理可缓解病人过度紧张,密切护患感情、情绪的镇静,并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可减少和预防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邱志琛;黄小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广医一院援藏工作取得显效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多指离断伤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多指离断伤再植技术.方法 对2000年5月~2004年11月11例27指多指离断伤再植采用气压止血带下不短缩骨骼,多指同步再植.再植次序为骨骼固定→屈指肌腱→伸指肌腱一指背静脉→指动脉→指神经.结果 成活25指,失败2指.成功率达93.6%.再植一指用时45~60 min;平均50.0 min.结论 改良的再植方法使手术简便,缩短再植时间,提高了多指离断伤再植成活率.

    作者:余东;林世磅;张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充分发挥病历讨论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作用

    部分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给传染病的临床教学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利用病历讨论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来弥补临床病例少的缺陷,病历讨论课的安排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精心选择病历、尽量采取启发式教学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这样才能大限度发挥病历讨论课的作用.

    作者:孙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血量丢失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量丢失的相关因素,寻找减少失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科83例共5569例次透析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按失血原因分类统计.结果 每个操作环节都可发生血液丢失.结论 规范操作行为,细化操作流程,可使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量损失减到低.

    作者:马伟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性病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研究本地区性病门诊病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 衣原体采用沙眼衣原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检测,支原体采用支原体培养和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检测.结果 523例患者中CT阳性114例(21.80%),支原体培养阳性214例(4JD.92%),其中CT+UU阳性19例(3.63%),单一UU感染148例(28.30%),单一MH感染11例(2.10%),UU和MH混合感染36例(6.88%).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敏感株比例依次是:交沙霉素79.4%,原始霉素61.2%,强力霉素51.4%,氧氟沙星37.4%,四环素32.7%,低是红霉素21.0%;而耐药性高的耐药株比例依次是:红霉素60.7%,四环素44.4%、氧氟沙星36.4%、、原始霉素27.6%、强力霉素25.7%,低的是交沙霉素5.1%.结论 本地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治疗支原体以交沙霉素为首选药物.

    作者:苏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实施死亡病例护理讨论提高CCU护士综合能力

    目的 探讨开展死亡病例护理讨论对提高CCU护士能力的效果.方法 组织全科护士从护理的角度对CCU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护理工作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CCU护士的应变能力、抢救技术和CCU病房管理能力、病人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死亡病例护理讨论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形式,有利于CCU护士综合能力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吴焰;游莉;梁施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妇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成效

    目的 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提高认识,确立目标,全员培训,树立护理服务新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人文环境,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病人需求,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应用适应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增强了护士团队凝聚力,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结论 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陆泳诗;陈学英;钟燕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临床意义及血糖常规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对770例新生儿进行血糖分析.结果 剖宫产、早产、体重异常的和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血糖紊乱的发生率高.结论 糖代谢紊乱常是剖宫产、早产、体重异常和有高危因素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新生儿期血糖的常规管理,有助于发现和治疗新生儿的糖代谢紊乱.

    作者:张少璇;陈必近;骆绮云;张昌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作用.方法 将10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分别进行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的疗效近似(p>0.05);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均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效果较好,其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刘国雄;蔡颖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原因及其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诊断的中晚期肾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有典型的膀胱刺激症患者只占29.03%,83.37%患者有血尿、19.35%患者有腰痛,腰痛伴间断发热者占16.13%;有结核中毒症状者占19.35%.尿常规异常者占93.55%,结核杆菌检测阳性率为22.58%,PCR-TB阳性率为61.29%.B超检查31例、CT26例、IVP31例.诊断肾结核符合率分别为19.35%、61.29%、92.31%.其中25例IVP(57.14%)患肾不显影,肾功能已丧失,行肾切除,另6例经抗痨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肾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化以及早期缺乏明显的影像学改变,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重要原因.肾结核的诊断必须重视其不典型性的临床症状,对实验室检查及其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杨镜秋;田生平;章振保;杨庆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院财务管理新思考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我们国家新时期的奋斗目标,作为医院,就是要建设和谐医患关系,而医院的财务管理更要为此服务.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管理的各项具体要求,大部分要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才能落实.医院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贯彻双增双节的方针.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2000~2006年1860例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2000~2006年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 收集我院近7年1860例住院死亡病案、对其病死率、死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7年间病死率为1.1%,死因前3位分别是:损伤及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占总死亡人数的80.1%.结论 加强死因前三位疾病的防治,可降低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低血糖的诊治及预防

    目的 总结250例糖尿病并低血糖诊治及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并低血糖多发于老年人.低血糖发生时间常发生在夜间及午餐前,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及非老年患者多有交感神经兴奋先兆,能及时得到诊治;部分老年人缺乏神经预警症状,而以心脑血管病为突出表现,易导致误诊漏诊.低血糖和相对低血糖,治疗及时正确可痊愈,且不留后遗症.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低血糖临床表现的认识,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低血糖反应.同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沈铀;吴维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1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1993~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消化性溃疡164例,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并发症,Hp感染的情况,溃疡发生的部位、大小和对常规治疗的反应,以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消化性溃疡中规律性上腹痛27例,占16.5%.胃溃疡中在胃体、胃底和贲门26例,占35.6%.有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115例,占70.1%.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腹痛症状不规律,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多见,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蔡洁毅;武金宝;马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65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3年内出现的65例CIP,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相关因素及转归;并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CIP临床特点为四肢肌无力98.5%、呼吸肌无力86.1%,均有肌肉萎缩(100.0%);发病与脓毒症、NODS、应用镇静药、肌松药及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应用静脉营养等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P临床以四肢肌(或呼吸肌)无力伴肌肉萎缩为特点,多在第3~4周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尚好.

    作者:毛克江;李轶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