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坚;李春梅;刘莉萍;何颜英;罗爱萍;陆凤媚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自1996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5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Ⅲ型4例,Ⅳ型5例,Ⅴ型6例,Ⅵ型10例,均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25例获1~8年随访,优良率84%.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异.
作者:郭文健;刘克;庄桂炉;郭天明;郑钦洪;陈泽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新的脊椎前路钉棒系统进行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效果.方法应用脊椎前路钉棒系统器械对12例脊柱疾病患者进行前路手术,其中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6例均合并双下肢不全瘫,胸椎结核2例,腰椎结核3例,腰椎肿瘤1例.结果本组12例病人随访时间长的3年,短的近6个月.复位满意,植骨已融合,疼痛消失,无断钉松动等并发症,合并脊髓损伤的有不同程度恢复,结核恢复得比较好,外伤急性损伤稍差.结论脊柱前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前路手术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作者:郑宁;肖代坤;林可新;段望昌;蔡耿壮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治疗褥疮的效果.方法使用康惠尔伤口护理产品护理35例褥疮患者,采用统一的疗效标准观察疮面的愈合情况.结果35例52处创面,痊愈40处,有效12处,有效率100%.结论康惠尔伤口护理产品用于褥疮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唐迎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羊膜和丝裂霉素C(MMC)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对28例(48眼)施行标准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和术中一次性应用MMC(浓度为0.2~0.4 mg/ml,时间24分钟)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和主要安全问题的护理,认真细致地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施以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手术成功率:两组的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均高于标准小梁切除术,两组之间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羊膜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浅前房,MMC引起的并发症有薄壁滤过泡、术后浅前房、滤过泡渗漏、持续性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结论羊膜与MMC应用于小梁切除术中,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长期保留功能性滤过泡,恰当应用,可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邹海棠;郑康铿;黄梓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围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分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分娩11837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宫产率指征中主要以难产、胎儿宫内窘迫为主,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但逐年升高的剖宫产率对围生儿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钟丽霞;肖功莲;谭映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本文报道对915例唇腭裂患者整复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处理对策.阐述对呼吸道梗阻,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裂开及穿孔、瘘道,营养失调等的并发症观察及采取相应措施,认为做好以上护理,与手术成功与否息息相关[1].
作者:胡穗儒;王舜娟;黄广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通过对单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效果评估,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我院的实施情况和对住院日、住院费用、治疗和护理处置的影响,有利于全面地推行临床路径管理.
作者:谭明天;吴进军;邓兵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设计一份适合住院老年病人的入院评估表,使评估的内容突出老年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提高对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方法以人的基本需要论为指导思想,以老年常见生理、心理问题为线索,设置评估项目.结果评估表的构架包括:一般资料、认知感觉、饮食状况及自理程度、皮肤与排泄、睡眠共五部分.结论老年入院评估表发挥了对老年健康评估的指导作用,避免护理问题的遗漏或偏倚;强化护士的老年护理意识,及时对老年综合征进行评估和干预;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符合操作简单、省时、实用的原则,格式统一,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护士乐于接受,评估的内容有个体化和真实性,具有保存价值和法律依据.
作者:张妙云;吴健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效果观察,并根据各年龄组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方法把新生儿至13岁的小儿分成4组,每组30例,随机抽样.结果新生儿组、6~13岁组使用效果比1月~2岁、3~5岁组效果明显好.结论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置针使用效果.
作者:刘少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污染的针刺伤及其它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主要的职业因素,故针刺伤的预防尤其重要.现综述近11年国内外对针刺伤的有关研究,包括:针刺伤的危害、预防方法、发生针刺伤后伤口的处理.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加强职业防护,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防止护理人员的健康受损.
作者:邬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回顾总结28例(28眼)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除2例在术中需要注射度冷丁外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术中巡回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对仪器正确操作、防止术中感染以及对患者细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林菁;邓杏灵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胰腺超声检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8月腹部B超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超声检查,3036例中只有366例做了胰腺检查,占12.1%.结果基层医院医生不了解、不重视胰腺的超声检查.提示胰腺超声检查方便、易行、费用低廉,应推荐为基层医院胰腺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李玉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ICC在手术室应用的可行性,观察该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供围手术期输液输血等治疗,观察两组输注速度、并发症、留置时间.结果PICC组输注速度受外界因素影响小,高渗性液体对外周静脉无损伤,留管时间长,并发症明显少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结论以手术室为试点,应用PICC对围手术期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效果肯定,优势明显,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韦梅玉;刘志民;苏艳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病历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映疾病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体现着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病历不仅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料,而且是正确处理医患矛盾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因此病历书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书写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管理,强调个人质量观念,实现医疗质量由终末综合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转化.医务科针对住院病人在架病历书写规范性、及时性,专门设计分析表.
作者:叶金松;夏俊阳;陆纪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5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配合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做好胃管及呼吸道的管理、合理补液、缓解疼痛、注意饮食及基础护理、术后并发症的监护等.结果抢救成活4例,死亡1例,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新生儿胃穿孔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
作者:朱佩雯;刘晓聪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2年12月~2004年6月接受此手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护理配合娴熟、准确、术后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是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璟云;陈星;黄心涛;吴素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医院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内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自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实施后,医院药事管理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其重心已从前期以制剂为主转为临床药学为主.我院在这几年发展迅速,但药事管理的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医院的发展水平,所以,加强我院药剂科的职能建设、开展各职能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我认为,我院的药事管理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职能工作的实施.
作者:李钦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重组要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修复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方法将48例深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外用aFGF,对照组外用bFGF,比较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观察治疗组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36±3.56)天,对照组为(16.42±4.33)天,两者愈合时间、愈合百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未发现明确的毒副作用.结论aFGF为临床促进创面愈合的又一良好选择.
作者:陈华德;赖文;郑少逸;高辉;熊兵;卞徽宁;刘族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和用人机制的激活,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医院的合同工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本文讨论了当前医院管理合同工队伍的不足之处,并就如何提高合同工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郭志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婴儿高压氧疗法的临床护理.方法将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压氧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作者:黄晓燕;黄艮有;钟伟琼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