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巨育泉;王鹏;门群利;汤正岐;石涛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过程中术中述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对其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648例前列腺增生.结果本组治疗的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为:尿道电切综合症1.5%,包膜穿孔和尿外渗0.8%,术中出血及术后继发出血4.8%,暂时性尿失禁2.2%,排尿不畅和尿道狭窄5.2%,逆行射精52.0%.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存在一定并发症,防治及降低并发症才能保障治疗效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修复手部烧伤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移植的临床应用,丰富手部严重烧伤的治疗.方法 2001~2005年采用同种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55个手部严重烧伤创面.结果 55个创面中,52个创面植皮完全成活,无瘢痕增生,没有刺痛,搔痒症状.只有3个创面出现散在点状坏死,经过2~3次换药愈合,有较明显的瘢痕.伤愈6~24个月获随诊11例13个创面:皮肤色素沉着基本如常,创缘无瘢痕增生,质地柔软,弹性良好,无挛缩.与自体全厚植皮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同种脱细胞真皮+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严重烧伤,手术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没有排斥反应,是手部烧伤治疗的重要补充.

    作者:方向京;罗和源;孟宏;徐俊赐;吕海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服食蟾蜍中毒死亡调查报告

    目的查明引起本次服食蟾蜍汤中毒的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疾病爆发调查方法,用快速法测定病人呕吐物和吃剩的蟾蜍骨头.结果 4名儿童服食蟾蜍汤全部死亡,短发病时间仅10 min,短死亡时间为2 h,长死亡为6h.结论蟾蜍毒素毒性较大,服用过量可以中毒甚至会引起死亡.蟾蜍毒素可以同时引起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加上发病时间短,所以死亡率相当高.应认真做好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刘仲昌;许美玲;林永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吗啡对大鼠伏隔核及内侧隔-斜角带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入盐酸吗啡对伏隔核及内侧隔-斜角带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分别记录侧脑室注入生理盐水及吗啡伏隔核及内侧隔-斜角带核神经元放电并进行比较.结果侧脑室注入盐酸吗啡后可使大鼠伏隔核及内侧隔-斜角带核痛兴奋神经元(PEN)电活动增加,使痛抑制神经元(PIN)电活动减少.结论侧脑室注入盐酸吗啡可使大鼠伏隔核及内侧隔-斜角带核神经元放电明显改变.

    作者:王赞智;王克万;漆松涛;杨开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

    随着科学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用计量仪器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心电图机作为用于描记心脏组织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的仪器,由于它诊断可靠,操作简便,对病人无损伤,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保证其量值的统一、测量波形的准确可靠,必须对心电图机依据JJG543-96心电图机检定规程进行周期检定.

    作者:郑国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时期妇女卵巢组织中bFGF免疫组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妇女卵巢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探讨卵巢早衰患者卵巢组织中bFGF表达的状况.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选择A组:年龄22~33岁,月经规律因卵巢黄体破裂手术所获得卵巢组织标本31份;B组:年龄40~45岁,月经规律因非卵巢肿瘤手术所获得并筛选含黄体组织的卵巢组织标本33份;C组:年龄50~55岁,已绝经因非卵巢肿瘤手术所获得卵巢组织标本25份.结果 bFGF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A组38.70%;B组15.15%;C组0.A组与B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卵巢功能逐步衰退,bFGF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减少或缺乏.

    作者:莫中福;吕晓梅;吕英璞;徐素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结核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支持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支持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营养支持治疗组加用5%复方氨基酸500 ml及20%脂肪乳250ml,每日1次,静滴,15 d为一疗程.结果 62例肺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56例,发生率90.3%,28例初治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85.7%(24/28),34例复治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94.1%(32/34);营养支持组治疗后理想体重百分数、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上升(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比例高,营养支持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孙鹏;李娥;蔡妙龄;邱杰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巴曲酶对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脑梗死急性期病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脑死塞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血浆颗粒内的GMP-140含量,多功能血液凝集仪测定治疗前后Fg.结果 GMP-140和Fg含量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巴曲酶能明显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小板活化,降低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降低Fg含量.说明对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韩桂兰;居岭;纪洪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A)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手段,提高DIA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将96例DIA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脱水、止血、及神经营养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亚低温、镁离子、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神经节苷酯的综合治疗.患者于伤后7 d进行颅内压测定,1个月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个月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综合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给予亚低温、镁离子、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神经节苷酯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抑制轴索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林其昌;林少华;黄汉添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本地自产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化合物,对缺铁性贫血和坏血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1].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主要由蔬菜水果提供,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对评价人群维生素C摄入量有重要意义.因品种、栽培方法和地区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甚大.以往本县对各种食物中的维生素C未进行过较系统的测定,本文用邻苯二胺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本县自产的常见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进行了测定,方法灵敏、准确度高,为不同人群的膳食计划制定和有关科研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0~2004年间收治的11例胆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率为81.82%(9/11),其中早期诊断率仅36.36%(4/11),手术率为90.91%(10/11),但根治性手术只占45.45%(5/11),1年生存率仅为36.36%(4/11).结论胆管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有困难,预后较差,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对50岁以上易感人群进行B超及CT筛查并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分析是必要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佳选择,但应遵循积极而有效的原则.

    作者:林雪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及在妇产科的应用

    地西泮(又名安定),它具有抗焦虑、镇静、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作用,为一种相当安全的药物.安定在妇产科中应用已相当广泛,尤其产科多用.

    作者:汤金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76例

    目的介绍和评价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2种方法.方法 2001~2005年5年间在我院确诊异位妊娠后,属未破裂型者,采用甲氨喋呤孕囊内注射(A组)和肌肉注射(B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方法在治疗7 d、14 d、21 d后血β-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β-HCG)分别下降(40±2.1)%、(63±1.5)%、(90±1.8)%和(21±1.9)%、(45±2.0)%、(79±1.6)%.临床应用76例,成功71例,总治愈率93.42%,其中A组治愈97.22%,B组治愈率90.00%.结论 未破裂型异位妊娠通过早期确诊予以甲氨喋呤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闫广勤;黄少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不置引流12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不置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甲状腺手术后不放置引流,切口用美容线缝合.结果 甲状腺手术不置引流1 219例,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长8年,无疤痕增生,切口隐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甲状腺手术不置引流,可减少切口疤痕增生,提高美容效果,安全、可靠、可行.

    作者:刘应金;陈卫民;陈镜沛;吴文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脉络膜上腔出血是内眼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发生在任何内眼手术后,往往对视功能造成毁灭性的损伤.现将我们在行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遇到的1例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宏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拔T型引流管致胆漏1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T型引流管拔除后致胆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T型管拔除致胆漏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经保守治疗和体外置管或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经手术治疗治愈;全组治愈率100%(18/18).结论 T型引流管拔除后致胆漏的原因是多种因素所致,需综合考虑,全面预防;T管拔除后胆漏首选保守治疗和体外置管或联合内镜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仍是有效和可靠的.

    作者:石楚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被认为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终共同通道[1].细胞因子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可能是主要的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大量证据表明TGF-β的增多与组织纤维化存在因果关系[2].

    作者:李文坚;任来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的临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它是一种传染性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期常见.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病毒抗体.

    作者:陈安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28例诊治体会

    双侧上尿路结石是导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需及时诊断和治疗,若处理不及时和不恰当,可危及生命.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28例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分析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与整体护理的护理理念有冲突的一些工作流程和作法.通过重组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教育,收到良好的成效,提出护理管理层和每一个护理人员需共同进一步转变观念,使病人得到人性化的护理真情服务.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内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获得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自信心现状、原因及如何在内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进行探讨.

    作者:邓凤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