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旭瑛
目的 探讨男性工人肺功能预计值方程的建立方法.方法 选择浙江省内5家工厂303名男性工人建立肺功能预计值方程,对普通小二乘回归(OLS回归)及稳健回归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对预计值方程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OLS回归建立的预计值方程为:FVC=-6.024 0+0.064 0×height+0.003 3×weight-0.020 2×age,FEV1=-4.223 0+0.053 5×height-0.003 0×weight-0.027 3×age,FEV1/FVC%=102.868 6-0.143 7×weight-0.237 5×age,MMEF=-1.213 7 +0.040 5×height-0.045 1×age,PEF=-8.364 2+0.098 5×height,FEF25=-7.819 8 +0.090 8 ×height,FEF50=-1.804 8+0.046 8×height-0.040 0×age,FEF75=-0.078 6 +0.020 5 ×height-0.038 9 ×age.稳健回归建立的预计值方程为:FVC=-6.150 0+0.064 3×height+0.003 8×weight-0.019 2×age,FEV1=-4.535 0 +0.055 5×height-0.004 1×weigh-0.026 3×age,FEV1/FVC%=102.379 0-0.146 6×weight-0.217 3×age,MMEF=-1.799 5+0.042 7×height-0.040 9×age,PEF=-7.677 7+0.094 4×height,FEF25=-7.659 9+0.088 8×height,FEF50=-2.851 0+0.051 4×height-0.034 8×age,FEF75 =0.086 0 +0.017 9 ×height-0.034 7 ×age.稳健回归对FEF75和FEV1的拟合效果高于OLS回归.删除残差异常的观察值后,稳健回归的判定系数(R2)未发生变化,OLS回归的R2得到改善.结论 稳健回归可建立可靠的肺功能预计值方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蒋兆强;陈钧强;张敏;朱丽瑾;冯玲芳;张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速器机房防护改造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根据加速器机房改造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和目标控制值来确定防护改造的方法,对防护改造效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8个加速器机房经过防护改造后,均能达到目标控制值的要求.结论 依据科学的设计值进行加速器机房改造能够达到防护优化的目的.
作者:曹兴江;张乙眉;周献锋;余宁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验证焦炉工尿1-羟基芘(1-OHPyr)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探讨CEA和NSE作为焦炉工健康损害的早期效应指标.方法 用职业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对81名焦炉作业组工人、56名非焦炉作业组工人及77名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酶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1-OHPyr水平,采用定量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NSE水平.结果 焦炉作业组、非焦炉作业组、对照组人群血清中NSE水平分别为(1.56±0.18)、(1.17±0.08)和(0.95±0.12) 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人群血清中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人群尿1-OHPyr质量浓度分别为(3.04±1.79)、(1.94±1.09)和(0.18±0.10) 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1-OHPyr水平与血清NSE水平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386,P<0.05).结论 煤焦沥青接触者尿1-OHPyr水平和血清NSE水平升高,尿1-OHPyr水平与血清中NSE水平成正相关,血清NSE水平可作为焦炉工健康损害的早期效应标志物及职业损伤的筛检指标.
作者:王娜;玉崧成;张洪权;张克杰;吴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引起急性中毒毒物的5年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通过查阅病历和收集资料,进行毒物5年动态分析.结果 在6 005例病例与532种毒物中,1、2~4和5年组的毒物与病例分布依序分别为60.15%与8.94%、29.70%与12.99%、10.15%与78.07%;在各年组内的各类毒物数与病例数构成比比较,1~4年组以医药类高(42.50%与27.56%、50.55%与42.91%、47.06%与39.27%、39.39%与36.45%),5年组则以农药类高(46.30%与48.12%);平均每种毒物病例数在1、2~4和5年组依序为1.68、4.94、86.81例.结论 以5年组毒物的致病性强,尤其是农药类,应作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防控重点.
作者:蒋东方;刘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周围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与CD4+、CD8+T细胞在煤工尘肺(CWP)壹期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3例CWP壹期患者(CWP组)、45例具有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对照组)及48例井上健康检查人员(正常对照组)周围血CD4+ CD25+ Treg及其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 与接尘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CWP组CD4+ CD25+ Treg、CD4+T细胞水平及CD4+CD25 +/CD4+、CD4+ CD25 +/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8+T细胞则无明显改变(P>0.05),但接尘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WP组吸烟患者CD4+ CD25+ Treg水平和CD4+ CD25 +/CD4+比值均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WP组CD4+ CD25+ Treg与CD4+T细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 =0.627,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362,P<0.01),CD4+T细胞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36,P<0.01).结论 CWP壹期患者周围血CD4+ CD25+ Treg表达增加,可能影响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布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吸烟可加重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
作者:李超;袁宝军;邹吉敏;王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中日两国职业病诊断体系、制度,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方法 比较中日两国在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及法规标准、名单、培训制度、赔偿制度等相关内容的差异,分析我国职业病诊断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职业病诊断制度的建议.结果 中日两国在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及培训制度、赔偿制度等方面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说日本的整个职业病诊断鉴定体系更为成熟、可行.结论 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制定职业卫生医师和职业病诊断专家培训计划、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动职业人群的职业病诊断鉴定机制和赔偿政策等.
作者:吴昊;陈钧强;徐承敏;肖芸;张幸;钱亚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护士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与亚健康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整群抽样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 02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亚健康、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并对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状况下护士亚健康的现患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士亚健康现患率为90.33%,亚健康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依次为疲劳、记忆力差、活力减退和失眠.不同科室护士亚健康现患率不一致(P<0.05),其中ICU病房护士的亚健康现患率高(94.03%).护士接触噪声、消毒剂的频率不同,每周工作时间及加班情况不同,近1年经历的挫折不同、工作中自己感觉工作压力不同和工作中感觉精神高度紧张不同,其亚健康现患率不一致(P<0.05).结论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不容乐观,护士在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下,其亚健康现患率不同,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预防措施,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状态.
作者:陈利芬;杜合英;成守珍;陆家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辐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119名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介入放射组62名,诊断放射组57名)和64名无射线接触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 不同放射工种组与对照组比较,介入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及其余染色体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诊断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射工龄组比较,20年~组染色体型畸变率显著高于< 10年组(P<0.01)和10年~组(P<0.05);<10年组与10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害仍然存在,应加强辐射监控与防护,注重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定期检测,降低电离辐射累积效应的发生.
作者:叶安方;王相果;倪倩影;宣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白内障药物治疗的理想途径.方法 对某厂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同时用珍珠明目滴眼液或白内停滴眼液等眼药水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检查晶状体和视力无改变.结论 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用珍珠明目滴眼液或白内停滴眼液等眼药水治疗疗效不佳.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治疗,需同时注意改善眼周围微循环障碍综合治疗才能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覃政活;朱林平;黄雪雁;葛宪民;覃卫平;农康;王超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甲型肝炎病毒受体2(HAVCR2)和MXR7基因的表达变化,为寻找辐射致肝脏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为10组,利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钴-60(60Co)照射装置对各组肝细胞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29 Gy/min,吸收剂量分别为0、0.2、0.4、0.6、0.8、1.0、2.0、3.0、4.0、5.0 Gy,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细胞HL-7702 HAVCR2和MXR7基因的变化,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HAVCR2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24 h总体上调;其中,0.2~0.8 Gy剂量组在照射后24 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具有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满足回归方程:y=0.14x2-0.48x+ 1.34;1.0~3.0Gy剂量组在照射后24 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呈现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满足回归方程:y=0.44x+0.56.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24 h较对照组显示出明显差异;其中,0.2~0.8 Gy剂量组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h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调,但随照射剂量增大,上调幅度降低;照射后24h,其基因表达未见明显规律;1.0~5.0 Gy剂量组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24 h整体上调,且基因的表达与照射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满足方程为y=0.57x+0.43.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正常肝细胞HL-7702 HAVCR2和MXR7基因的差异表达,且基因表达与照射剂量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作者:党旭红;左雅慧;郭万龙;刘建功;张慧芳;段志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火炸药科研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火炸药科研人员357人为观察组,同一单位内不接触火炸药危害因素的181人为对照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①乙酸乙酯、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部分监测点超标.②观察组白细胞异常率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53.9%和8.1%,而对照组分别为41.3%和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人员头晕、头痛等症状的主观自觉症状异常发生率为76.2%,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主观自觉症状异常发生率为46.8%,感到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大的占72.3%,而对照组分别为43.6%、24.3%和48.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健康状态是火炸药科研人员职业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火炸药科研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措施.
作者:考希宾;万红;闫金海;柴渭莉;武海明;岳红;王延琦;孔巍;陈亚妮;杨巧丽;王学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钚-238(238Pu)α粒子辐射致肺癌细胞模型BERP35T-1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以及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NAC(0 ~ 10 mmol/L)作用BERP35T-1细胞72 h后,以及BERP35T-1细胞经1 mmol/L NAC作用不同时间(0~72 h)后,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标记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BERP35T-1细胞以及1 mmol/L NAC作用BERP35T-1 48 h后细胞内ROS水平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1~ 10 mmol/LNAC作用BERP35T-1 72 h后,以及1 mmol/L NAC作用BERP35T-1 24 ~72 h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1).与BEP2D细胞比较,BERP35T-1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1 mmol/LNAC作用BERP35T-1 48 h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1).结论 抗氧化剂NAC可显著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α粒子辐射致癌模型BERP35T-1的恶性增殖和迁移,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基础ROS水平有关.
作者:佟鹏;王春燕;魏志权;齐雪松;郝述霞;苟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二巯丙磺钠(Na-DMPS)治疗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男性患者分为2组,32例常规组按一般方法治疗,22例Na-DMPS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a-DMPS治疗.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Na-DMPS组腹痛缓解起效时间[(12.1±5.7) min]、腹痛消失时间[(4.8±1.2)d]和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腹痛缓解持续时间长[(4.9±1.7)h],解痉药物用量[(21.5±10.3)U]、解痉药物日平均用量[(4.5±2.0)U]少,麻醉药物使用率(36.4%)、腹胀(4.5%)和尿潴留(0)发生率低,其中腹痛消失时间和解痉药物总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DMPS是治疗急性DMF中毒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万里;张孚贺;王显春;王可宏;周旭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重金属镉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化工、电子和核工业等领域.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发生闻名于世的痛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联合国国际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劳动卫生重金属委员会把镉列入重点研究的环境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其作为优先研究的食物污染物[1].我国镉污染现状相当严峻,每年由工业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的镉总量达680余吨[2].有研究表明,我国镉污染长期存在,一些地方近年还出现了加剧的趋势.从广东惠州和江苏无锡的某些电池厂的职业性镉接触事故,到近期湖南浏阳发生的生活性镉污染事件中都得以充分证实[2].而且职业性镉接触的人群大都处于青壮年期,接触镉后长期蓄积在其体内镉的生殖毒性和对子代的远期影响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为了研究镉的毒性,尤其是其对子代的影响,本文对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莉莉;林岚;殷霄;陈润涛;罗巧;谢植伟;陈晓燕;蔡婷峰;陆丰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测量单例患者全身检查致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便于计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仪(PET/CT)中心防护所需数据,比较各个PET/CT中心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的差别.方法 单例患者检查中,分装和注射人员胸部和颈部佩戴普通热释光剂量计,双手中指佩戴指环剂量计,每次分装或注射结束后测量佩戴的剂量计.共检查50例患者.结果 分装和注射人员完成单例患者检查,全身剂量、甲状腺、手部剂量分别是(5.06~7.45)×10-4、(4.26~7.55)×10-4、(35~189)×10-3 mSv.结论 单例患者检查所致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都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李卫国;李海亮;李全太;杨国仁;孙爱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某冶炼厂女工的工作相关疾病.方法 对某冶炼厂361例女工的体格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按是否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将其分为接触组228例和对照组133例.并对标化率比进行计算,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再利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乳腺小叶增生标化率比的95%置信区间(95% CI)为[1.26,2.49].经x2检验,接触组不同年龄段乳腺小叶增生患病率21岁~组、31岁~组与41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接触组不同工龄段乳腺小叶增生的患病率比较,工龄1年~组、6年~组与工龄<1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1年~组、6年~组与与工龄>15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结论 冶炼厂有害因素接触可能是女职工乳腺小叶增生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乳腺小叶增生可能是冶炼厂接触有害因素女工的工作相关疾病,应予以重视.
作者:苗美荣;葛宪民;黄世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动态观察砷健康损害患者的转归和变化趋势.方法 对440例诊断为砷健康损害的患者分别于8年后及18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将砷健康检查所得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输入计算机,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8年后患者症状体征阳性率比8年前有显著性增高,距污染源越近砷中毒患者的病情越严重.18年后调查结果显示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皮肤角化及疣例数有所减少,但有部分调查人群皮肤损伤加重,发展成了不可愈合的溃疡,甚至是皮肤癌.结论 轻度砷健康损害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皮肤症状有减轻趋势;但重度砷健康损害患者很难痊愈,甚至可发展成为皮肤癌及肺癌.
作者:武晓燕;战景明;段小丽;林海鹏;路文芳;刘占旗;谢满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在新工艺、新技术及实施综合性防毒措施的条件下,大型汽车制造行业工人接触化学物质情况.方法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连续4年对广西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的质量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电焊工接触空气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质量浓度合格率为71%,喷漆工接触空气中二甲苯质量浓度合格率为91%,制壳工接触空气中氨质量浓度合格率为75%,浇注工接触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合格率为88%,其余作业工人接触空气中化学物质质量浓度符合卫生标准.在通风排毒设施未运转情况下,浇注工接触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超标率达100%.结论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空气中化学物质的质量浓度可以较好地控制.电焊、喷漆、制壳和浇注作业岗位为重点防护对象,需加强个人防护.
作者:黎海红;江世强;聂传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细胞因子按传统命名方式可分为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其中,具有刺激造血功能的一大类细胞因子被统称为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CF).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ARS)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3种类型[1].其中骨髓型常见,其主要特征为造血功能障碍,表现为骨髓增生程度降低,全血细胞减少.
作者:于程程;贾春娥;陈凤华;郝建秀;邢志伟;姜恩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在化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制造聚乙烯,丁苯橡胶和工程塑料,过去一直认为苯乙烯是低毒的[1].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苯乙烯接触对人体危害的报道较多,现将苯乙烯对职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作一介绍.1神经系统影响苯乙烯对神经系统可造成慢性损害,具有较强致神经衰弱作用,姚建华等[2]研究表明,长期低浓度苯乙烯接触,作业人员神经衰弱,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心悸等症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作者:傅旭瑛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