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探讨

傅旭瑛;杨恩明;段哲辉;张春平;于鸿颖;郑冠华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职业性, 噪声, 接触
摘要:目的 研究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为噪声作业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工作场所噪声检测,对接触噪声的76人(接触组)和非噪声接触45人(对照组)进行血压、心电图和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①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为非稳态、8h等效声级为87.1 dB(A),不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②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心电图异常率、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主动脉内径、左室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瓣加速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可以作为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心血管影响的血流动力学、心脏功能和心脏结构的检查指标.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在尘肺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应用

    自1964年日本池田茂率先将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应用于临床以来[1],纤支镜的操作技术和术前麻醉技术已不断完善,其在肺部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国内1989年王力珩等[2]报道对120例单纯尘肺病患者行纤支镜下肺叶灌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此后,纤支镜在尘肺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治疗也收到一定效果.现就纤支镜在尘肺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叶绍色;葛宪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矽肺患者辅用支气管镜时不同麻醉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针对矽肺患者的协助治疗,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支气管镜麻醉方法.方法 150例需行支气管镜协助治疗的矽肺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面罩组,局麻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质量分数为2%盐酸利多卡因10 min以进行表面麻醉;全麻面罩组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内窥镜面罩供氧,静脉滴注丙泊酚全麻诱导及维持麻醉.对2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局麻组支气管镜入声门、隆突时血压、心率(HR)均升高(P<0.05).与局麻组比较,全麻面罩组支气管镜入声门、隆突时血压、HR均下降(P<0.05).全麻面罩组所有患者均一次进入声门,呛咳、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局麻组(P<0.01).局麻组中8例患者无法耐受而放弃检查,全麻面罩组中有12例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矽肺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协助治疗时,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较单纯表面麻醉更舒适、有效,患者更乐于接受.

    作者:卢爱新;郭乃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探讨

    目的 研究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为噪声作业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工作场所噪声检测,对接触噪声的76人(接触组)和非噪声接触45人(对照组)进行血压、心电图和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①工作场所噪声测量为非稳态、8h等效声级为87.1 dB(A),不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②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心电图异常率、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主动脉内径、左室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瓣加速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可以作为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心血管影响的血流动力学、心脏功能和心脏结构的检查指标.

    作者:傅旭瑛;杨恩明;段哲辉;张春平;于鸿颖;郑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适应性反应研究进展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1986年的报告,低剂量辐射(LDR)是指0.2Gy以内的低传能线密度(LET)辐射或0.05 Gy以内的高LET辐射.目前,科学界对LDR的健康影响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一是随机性效应的线性无阈理论(LNT),二是在低剂量范围内有阈的适应性反应(AR)理论.许多实验表明,LDR可以刺激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繁殖与修复功能、免疫增强效应及体内激素平衡的改变等,这类效应被称为低剂量刺激效应或兴奋效应(Stimulation effect or hormesis) [1 -2].

    作者:郭强之;苏世标;杨敏;耿继武;陈建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中应用和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时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8例,经常规治疗后病情不能缓解者给予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 SaO2)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BiPAP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氧分压(PaO2)逐渐上升、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下降、SaO2提高,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BiPAP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需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确保有效通气,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高明杰;高明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工业通风系统计算方法新进展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ACGIH)是职业卫生、环保及安全领域的一个权威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该组织成立于1938年,至今已有73年的历史.协会包括9个常设委员会,分别是农业安全与健康、空气采样设备、生物气溶胶、生物暴露指数、工业通风、国际企业、小型企业、化学物质阈限值、物理因素阈限值.工业通风委员会于1951年出版了第1版《工业通风:操作规程建议手册》,此后经过多次改版,现已出版第27版,分为2册,分别是《工业通风:推荐设计操作规程手册》及《工业通风:推荐使用及维护操作规程手册》,本文着重介绍新版(2010版)对通风设计中风道计算的新推荐方法——动压计算法[1].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某电子材料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目的 识别、分析和评价某电子材料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探讨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及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进行识别与评价.结果 该电子材料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酚醛树脂粉尘、噪声、化学毒物和高温.固体原料投料岗存在矽尘危害.结论 该电子材料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化学毒物较复杂.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点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工作.

    作者:梁庆香;李少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狱警职业紧张程度与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狱警职业紧张程度与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为控制职业紧张、降低职业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SS)对某监狱工龄≥1年的95名狱警进行问卷调查,按不同的紧张水平分为低、中、高度职业紧张组,分别测定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索(NE)、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水平.结果 NE、5-HT、NPY与S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HT和NE在低度、高度职业紧张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PY在低度、中度职业紧张组之间以及在低度、高度职业紧张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职业紧张与NPY水平呈负相关性(r= -0.329),与NE呈正相关性(r=0.301)o结论职业紧张使狱警神经递质水平发生改变,神经递质在职业紧张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陶宁;李富业;连玉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广东新生代劳务工职业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新生代劳务工的职业卫生服务需求现状,探索新时期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新生代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和获得途径,职业卫生服务现状和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老一代劳务工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代劳务工文化水平比老一代劳务工有所提高,但初中以下学历仍占52.30%;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一定的职业卫生知识,81.63%的劳务工期望获得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晓率较老一代劳务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新生代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水平,以满足新生代劳务工日益增长的职业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王丛蕾;丘创逸;陈惠清;陈青松;李伟均;张灶钦;晏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宜兴市2006—2010年急性农药中毒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宜兴市急性农药中毒情况.方法 对急性农药中毒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急性农药中毒356例,死亡37例.生产性中毒多发于第3季度,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上的病例近85%;非生产性中毒,女性高于男性,没有明显的高发季度和年龄段.甲胺磷是引起急性农药中毒及死亡的主要农药品种.自服、个体防护不良和误服是急性农药中毒的3大原因.结论 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及加强农药管理等是降低急性农药中毒的重要工作.

    作者:朱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方式氧疗对急性二氧化碳中毒大鼠血清酶和电解质影响

    目的 研究急性二氧化碳( CO2)中毒大鼠应用高压氧吸氧、高浓度和低浓度常压吸氧3种不同氧疗方式治疗对血清酶学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CO2染毒组(B组)、染毒后高压氧治疗组[压力为2个大气压(ATA),氧浓度100%](C组)、染毒后高浓度常压吸氧治疗组(氧浓度50%)(D组)、染毒后低浓度常压吸氧治疗组(氧浓度33%)(E组).给予吸入CO2气体制作急性CO2中毒大鼠模型,染毒后分别给予不同方式氧疗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钾、血钠、血氯水平.结果 B、D、E组CTN Ⅰ、CK、AST水平高于A组(P<0.05);C组与A组比较CTN Ⅰ、CK、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和E组血钾水平高于A组(P<0.05);A与C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和E组血钠和血氯水平低于A组(P<0.05);C与A组比较血钠和血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CO2中毒大鼠高压氧治疗对于改善血清酶学的升高和纠正电解质的紊乱与其他氧疗方式相比,有显著疗效.

    作者:牛颖梅;郝凤桐;薛长江;夏玉静;周硕;卢庆生;刘建中;张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掺入法作为皮肤致敏试验替代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示踪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Br-dU-ELISA法)替代LLNA(放射法)作为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替代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组,每组4只.选择27种受试物进行测试,每种受试物视情况设3~4个剂量组和1个溶剂时照组.将受试物连续3d涂抹于小鼠双耳背,第5天腹腔注射BrdU标记液,第6天摘取小鼠耳部淋巴结,制备淋巴细胞悬液,采用ELISA技术测定BrdU掺入细胞的水平.选择3种受试物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以了解结果的重现性;将27种受试物的LLNA:BrdU-ELISA法与文献报告的LLNA(放射法)结果比较,分析方法的致敏性判别能力及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 LLNA:Br-dU-ELISA法结果重现性较好(F=2.890,P>0.05);与LLNA(放射法)相比,该方法对27种化学物的致敏性判别能力较好(灵敏度= 95.00%,特异度=85.71%,符合率=92.59%),致敏性分级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Kappa=0.575,Gamma=0.959).结论 LLNA:BrdU-ELISA法可作为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替代方法应用于化学物皮肤致敏性评价.

    作者:何国群;杨杏芬;郑穗生;黄俊明;杨颖;谢晓平;古梅英;谭小华;李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深圳市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5家电池企业1013名劳务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NOVA分析、t检验比较不同组间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水平的差异,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总体较低为(10.40±2.42)分,其中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的得分分别为3.24分(满分7分)、4.68分(满分11分);对不同人群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仅不同年龄、婚姻、工龄、文化程度、晚班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过工厂培训或医务人员两种途径获取职业卫生知识与高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低工龄(工龄在1~3年者)与其职业卫生知识高知晓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偏低,亟须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

    作者:石新山;杨新跃;朱德香;高燕华;肖舜华;李世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电磁辐射孕鼠对仔鼠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电磁辐射孕鼠对仔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8只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射组,每组4只.辐射组以平均功率密度( 10::4) W/m2的900 MHz电磁波辐射孕鼠,从妊娠第1天到妊娠后一天,每天辐射60 min;对照组不施加电磁波辐射.仔鼠出生后3周,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仔鼠学习记忆功能,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检测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结果 900 MHz电磁辐射孕鼠会导致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辐射组逃避潜伏期(20.2±1.4)s高于对照组(11.0±2.4)8,而目标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35.3±3.2)%和穿环数(6.3±1.7)次/min均少于对照组(58.6±5.4)%和(14.5±2.2)次/min;辐射组仔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新生神经细胞数(96.7±23.4)个/视野少于时照组(156.5土28.1)个/视野;上述各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孕期电磁辐射会抑制仔鼠海马神经发生,进而损害子代认知功能.

    作者:方传勤;高长越;王景周;张莉莉;李敬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苯乙烯职业接触人员心血管损伤观察

    目的 了解苯乙烯对职业接触人员心血管造成的损伤及其生物监测指标.方法 选择苯乙烯接触人员108名和对照人员115名,检测血脂水平[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 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心血管损伤指标并进行比较,对苯乙烯职业接触人员的观察指标和个体接触累计剂量、工龄等职业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苯乙烯接触组的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HDL和血中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2组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的HDL降低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异常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与工作场所平均浓度×工龄呈正相关,HDL水平与个人接触剂量、工作场所平均浓度和工作场所平均浓度×工龄呈负相关,NO水平与个人接触累计剂量和工作场所平均浓度×工龄呈负相关(P<0.05),接触组各心肌损伤指标与个体接触剂量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 苯乙烯可能对接触人员的心血管有一定损伤作用,有必要对职业接触人员开展相应的生物监测.

    作者:沈波;陈艳;王李仁;郑能雄;张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周围血T淋巴细胞表面Fas、FasL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周围血T淋巴细胞表面Fas、FasL的表达,及其在TCE药疹样皮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TCE药疹样皮炎患者12例、接触对照24例及非接触对照19例3组对象,流式细胞术进行周围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并检测表面Fas、FasL阳性表达百分比.结果 病例组周围血CD4+、CD8+T细胞中位数(1 089.51、916.65×106个/L)明显高于接触时照组(645.75、533.91×106个/L)和非接触对照组(579.70、310.80×106个/L,P<0.05).CD4+/CD8+细胞比值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D4+T细胞表面FasL表达(47.35%)明显高于非接触对照组(33.64%,P<0.05),但与接触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D8+T细胞表面Fas与FasL表达(5.42%、28.71%)明显高于接触对照组(2.53%、24.42%)和非接触对照组(2.76%、12.47%,P<0.05或P<0.01).接触对照组CD4+、CD8+T细胞表面FasL表达(46.81%、24.42%)显著高于非接触对照组( 33.64%、12.47%,P<0.01);但2类细胞表面Fas表达与非接触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患者CD8+T细胞是主要的效应性T细胞,其表面Fas、FasL的高表达与TCE药疹样皮炎的发生相关.

    作者:刘庆;滕艳霞;易娟;臧丹;周伟;董海燕;牛勇;段化伟;黄先青;宾萍;郑玉新;戴宇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肺癌细胞miR-200表达影响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分别作用于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恶性转化的支气管肺癌细胞RHT35细胞后,miR-200a、-200b、-200c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作用RHT35细胞后miR-200a、-200b、-200c表达的时程变化;同时分析SB431542作用RHT35细胞48h后,miR-200a、-200b、-200c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GF-f1作用之后,miR-200家族总体下调.对于miR-200a,除72 h外,其余时间点表达上调(P<0.001);miR-200b在TGF-β1作用之后,144 h下降地明显(P<0.05);miR-200c在TGF-β1作用之后,除72 h之外,其余各点均显著下调(P <0.001).SB431542作用RHT35细胞48h后,miR-200a、-200b、-200c分别是对照组的1.68(P <0.05)、1.86(P <0.001)和1.46倍(P<0.05).结论 TGF-β1及其抑制剂能使RHT35细胞中miR-200家族表达发生变化.

    作者:秦宏冉;刘建香;高刚;潘艳;朴春南;阮健磊;田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影响飞行员体格检查鉴定暂不合格疾病谱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飞行员体格检查鉴定暂不合格的疾病谱.方法 收集近5年飞行人员体格检查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飞行员体格检查鉴定暂不合格以2006、2007年居多( 13.90%、12.08%),与2009、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格检查鉴定暂不合格者的年龄以20 ~ 29岁组居多(8.54%).影响飞行员体格检查鉴定暂不合格相关专科依次为内科、耳鼻咽喉科、外科、眼科、精神科等,以内科突出,与其他各专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谱分析以单纯性血清胆红素增高(40.91%)较突出.结论 内科疾病仍是飞行暂不合格的重要原因,并且以年轻者居多,但近2年有下降趋势.

    作者:唐明瑞;杨庆忠;陈天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988-2009年青岛市尘肺病发病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青岛市尘肺病发病状况,为研究和制订尘肺病防治措施及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青岛市1988-2009年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的尘肺病资料,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全部资料进行录入整理及汇总.结果 1988 -2009年青岛市尘肺病累计患病总数1 424例,其中男性1 023例(71.8%),女性401例(28.2%);矽肺(652例)与石棉肺(562例)为主要的尘肺病种;石棉纺织工、风钻工为主要工种;502例尘肺患者接尘工龄≥25年.结论 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管及对高危行业职工的健康传宣教育及健康监护.

    作者:陈艳霞;朱俐冰;于维松;季福玲;李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iTRAQ标记结合2D LC-MS/MS分析慢性苯中毒患者血清蛋白质组

    目的 比较慢性苯中毒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为阐明其发病机制和寻找生物标志物提供靶标.方法 免疫层析柱去除14种高丰度血清蛋白质后,应用8标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并鉴定慢性苯中毒病例与健康人血清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对9例慢性苯中毒患者和9名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样品的iTRAQ标记,分析并成功鉴定159种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蛋白质有纤维蛋白溶酶原(PLG)、载脂蛋白B100( APOB100)、血小板碱性蛋白(PBP).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具有结合、催化、酶调节和转运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包括免疫、代谢、应激、转运和凋亡等.结论 PLG、APOB100和PBP可能作为慢性苯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候选靶标.

    作者:黄振烈;王海兰;黄汉林;夏丽华;邱新香;陈慈珊;陈嘉斌;陈甦生;梁伟辉;黄明;郎丽;郭义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