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夏英英;赵燕;孙晓娟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 常见危险因素, 护理风险, 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接收的普通外科患者中选取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加以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明确,能够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有效防范,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全程助产护理对糖尿病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我的院100例糖尿病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研究组的50例糖尿病产妇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组的50例糖尿病产妇则进行全程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数量、产后出血量以及分娩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助产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疼痛护理

    目的: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收治疼痛.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收治常规疼痛护理进行管理,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物理止痛方法及按需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等,试验组采用改善疼痛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收治14d和收治1个月MBI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及骨折后护理,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日益引起关注,

    作者:龚敏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诊断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疑似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肺功能检测及激发试验结果,找出它们的相关性,探寻更简单、高效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方法.方法:对120例呼出气一氧化氮在25-250PPb,且肺功能正常(FEV1>80%)的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把患者按照ENO水平高低分为三组,每组40人,A组ENO在25-59,肺功能FEV1平均值90,B组ENO60-89,FEV1平均值89,C组ENO在90-250,FEV1平均值88,男女均等,进行相同方法、相同试剂(10%氯化钠)的支气管激发实验后,观察肺功能FEV1的变化水平及激发试验阳性率,找到ENO与肺功能FEV1、气道高反应、激发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关联系性.为了能更直观的观察FEV1的变化,现将每组FEV1的值求出平均值,并作图如下.由于ENO与年龄、性别、饮食吸烟、运动、药物有关,测试前嘱患者避免影响因素.结果:ABC三组患者在进行相同方法的支气管激发试验后,A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并无明显变化,40例患者中无阳性患者;B组患者随支气管激发试剂的逐步增加,肺功能FEV1呈逐步轻微下降趋势,40例患者中仅出现3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7.5%;C组患者肺功能FEV1明显下降且在给予低剂量激发试剂是已有2例出现阳性结果,在给到中高剂量时,40例患者中已有38例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达95%.结论:发现ENO增高明显的实验组在给予相同量的10%氯化钠激发试剂后,FEV1下降趋势越明显,气道高反应越明显,激发实验阳性率越高.

    作者:李若岚;余泽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这就需要医疗机构更加重视自身的水平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而在医疗结构的管理当中,如何保证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对于医疗水平的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措施,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分析其在具体应用当中的效果以及措施,能够更好的改善无菌物品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医疗服务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强化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出品管圈在改善无菌物品管理当中的作用,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杨晓婷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脑梗塞症状及治疗

    脑梗塞是一个很可怕的疾病,多数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当发生脑梗塞之后是会危及到生命的,预防脑梗塞发作,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要清晰了解它的早发症状,还要认识哪些人群是脑梗塞的高发群体,这样才能做好预防,避免疾病缠身.一、脑梗的高发群体1、体内脂肪含量高的人研究表明,肥胖是脑梗塞的重要诱因之一,体内脂肪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紊乱,血液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数偏高,加上这类人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大大提高了患脑梗的风险.

    作者:刘川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经验

    目的:研究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3例患者.试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相应的比对.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距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保证患者配合治疗,提升其在手术期间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冼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随着建筑业、交通事业的发展,骨科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骨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且骨科治疗患者多需长期住院,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增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常规骨科护理仅强调骨科疾病的康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患者以及临床的基本需求.如何及早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降低护理风险,是当前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时宝萍;段伟锋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目的:对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本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6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将这600例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用常规检测法检测献血者血液的是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的是观察组,将两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0%,对照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40.67%,结果明显观察组的血液标本报废率比对照组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结果检出水平差距不大.结论:初筛检测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谢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风险管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识别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制定规避风险的管理策略.结果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护理意外.结论风险管理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能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纠纷,确保病人安全.

    作者:冯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共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应用简易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73.08%,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通气功能.

    作者:杜宇腾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的作用探讨.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1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8例患儿,观察组92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再加上非语言沟通技巧干预,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探究结果:根据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对比观察来看,观察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由于对照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并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结论:将给语言沟通技巧应用到儿科护理工作当中,能够切实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对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有重大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华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研究

    目的:讨论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市的76例HIV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对其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检测.结果: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情况中绝对值个数≤200个/μL占比多;年龄、文化程度因素在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中的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76例HIV感染者中属于晚发现患者数量居多,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因素及早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掷硬币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肝癌腹水误治1例分析及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肝癌的传统方法只要有:手术切除、肝移植、ACE.但由于肝癌起病较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发现肝癌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 TACE 致肿瘤完全坏死率不高,长期预后不理想.病例介绍:患者钟某某,女,82 岁,2017 年 9 月查腹部 MRI 示:肝内巨块型占位及散在结节影,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胆管癌可能性大.经穿刺活检确诊为:肝胆管细胞癌.因患者女儿信赖中医、艾灸,放弃了正规治疗,坚持在家自行艾灸治疗,行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同时口服中医利尿等治疗.病人略感舒适,但腹水情况缓解不明显[1-2].

    作者:徐玉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患者的输血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研究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患者的输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纳入的36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患者,并随机抽取与患者ABO同型的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观察微住凝胶法与盐水法配血均相合下进行输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我院36例患者经过输血治疗后,有效率75.00%(27/36),部分有效率25.00%(9/36),无效率0.00%(0/36);输注后的体温、间接胆红素水平与输注前相比无差异(P>0.05),但Hb水平较输注前升高(P<0.05),其中所有患者平均Hb水平为(52.07±5.89)g/L,供者平均单袋输血量(213.25±14.02)ml.结论通过微住凝胶法与盐水法配血均相合后,进行输血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患者中效果明显,稳定其体温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安全性高,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潘秋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需要桡动脉采血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采取划线定法穿刺采血,B组采取传统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集所需时间以及采血点肿胀情况.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B组为82.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A组采集标本所需时间短于B组,采血点肿胀程度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桡动脉采血中采取划线定法穿刺法效果显著,可减少采血损伤,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闫玉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的94例膀胱结石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结石清除率,缩减手术时间,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治疗意义显著.

    作者:罗祥国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含量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色谱柱为CYCLOSIL-B(30m×0.25mm×0.25μm),进样口为200℃,FID检测器为220℃,采用程序升温118℃保持2min,以50%/min升至220℃保持10min.结果:经过试验可知,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含量,终其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在8.706~174.12g·mL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姚永顺;刘洪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糖脉康颗粒+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7例,分别予以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糖脉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血糖指标、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指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给糖脉康颗粒连个二甲双胍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糖指标以及血脂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周侨;王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氧化应激通过JNK通路损伤血睾屏障的机制

    男性不育是当今社会相对普遍的问题,影响约5%的男性人口.其中缺陷的精子功能已成为其大的确定原因.近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不育病因学方面起一主要作用.适量低浓度的ROS在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当ROS产生超过精子有限的抗氧化方防御时,就会诱导氧化应激,造成BTB过氧化损伤进而危害精子的存活力和功能.随着分子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氧化应激损伤BTB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ROS介导细胞内信号通路机制.因此,清楚氧化应激损伤血睾屏障的分子机制对ROS引起的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等男性不育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氧化应激通过JNK通路损伤血睾屏障的分子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陶梦;张瑞祥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