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靳萍;姜尤
目的:探讨攻击风险评估在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泉州市第三医院开放病区住院初期包括住院期间发生和既往发生过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对患者进行攻击风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风险管理,对比干预前后攻击行为发生率.结果:干预前,攻击行为发生率为34.12%,干预6天后发生率为18.82%,干预12天后发生率为4.71%,攻击行为发生率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住院初期发生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林碧珠;郑清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疗养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付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结合适宜的体位管理在产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本院健康初产妇12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结合适宜体位管理,对照组按产房临产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舒适度、第一二产程时间、镇静剂的使用和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酸痛麻木、抽筋,行走自如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结论: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结合适宜的体位管理在产程中的应用能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提高顺产率,提高产妇舒适度.
作者:黄文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IGFBP3基因多态性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手功能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手部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术后进行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方案,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变化,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躯体功能评定、精神心理评估及IGFBP3基因基因型进行后续关联分析,对数据整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HAMD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FIM评分比治疗前增加(P<0.05),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评分比治疗前减低(P<0.05),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s924140,rs12702181位点在试验组中的分布低于对照组,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有差异化趋势(P>0.05).结论:IGFBP-3基因多态性与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手功能康复效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严文;崔淑仪;慕容嘉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疗养员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疾病疗养员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后疗养员的血压和体重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疗养员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其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有效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冉;付晓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基层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016年1~12月期间所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以生物医学模式,观察组给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靳东红;王伟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并比较不同浓度Res对IL-1 β诱导髓核细胞的增殖率.结果:当IL-1β在浓度为0.1ng/mL时能显著促进髓核细胞增殖(P<0.01);当IL-1β在浓度为0.1~5ng/mL时,IL-1β均能促进髓核细胞增殖(P<0.01),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es在浓度为5 μ mol/L时即能显著抑制IL-1β诱导髓核细胞增殖(P<0.01);在5~50 μmol/L的浓度范围内,Res均能抑制IL-1β诱导髓核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Res对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Res能降低或延缓椎间盘炎症环境,对椎间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欧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联合腋窝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早期原发乳腺癌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保乳联合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照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研究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外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联合腋窝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并发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冯杰鑫;吴雄;王增燕;郭毓娟;林青海;曾晓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重症监护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综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观察组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采取重症监护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活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冠脉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BP、DBP、6MWT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33%(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云;蒙凯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60例产后下肢深静脉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丽梅;谢月珍;李秋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中的效果及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中选出60例,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性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性手术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疗效显著,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临床康复学是联系康复医学理论与临床的核心专业课程,本文从临床康复学课程特点,现有教学方法总结、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崔银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互动式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m折返行走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试验组5m折返行走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明显提升其步态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罗林坡;李萍;黄步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合并便秘患者8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合并便秘患者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便秘症状,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林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试验组剩余尿量、大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开放式手术其有效率更高,安全可靠,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前白术多糖主要有4种提取工艺,包括超声提取法、酶提取法、热水浸提法、及微波辅助提取法,其中酶提取法的提取率高.白术多糖除了具有降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其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白术多糖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①白术分布广泛,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影响白术多糖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应进一步研究并建立控制白术药材质量的统一量化指标;②目前对白术多糖的提取方法不够精细,除了酶提取法高提取率可以达到43%,部分提取法的提取率不到10%,且目前对白术多糖的种类及成分的研究尚不明确;③白术多糖的有效成分、相关成分的药理作用及产生作用的相关机理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龙;白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眼周微针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视网膜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眼周微针针刺疗法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视野缺损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视野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眼周微针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能够有效增强眼部各种细胞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及水肿吸收,活化视网膜细胞,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霞;赵燕华;陆泽梅;田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补肾强筋胶囊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强筋胶囊大鼠含药血清,成骨细胞株hFOB1.19培养并分为常规组、对照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常规组用21%02培养,其余三组用2%02培养,其中对照组加入空白血清,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分别加入低浓度和高浓度补肾强筋胶囊含药血清,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并检测各组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IF1-α.结果:MTT检测成骨细胞增值率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浓度组、低浓度组OD值与低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对照组ALP活性与低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均比低氧对照组的ALP活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氧环境下,加入补肾强筋胶囊含药血清后,高浓度组及低浓度组其HIF-1 α的表达较低氧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强筋胶囊含药血清可促进低氧环境下成骨细胞的增殖,降低HIF1-α含量.
作者:吴少鹏;邓崇礼;张宇;李参天;李紫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专病护士模式在疗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安排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为本研究的高血压专病护士,对确诊高血压病的疗养员进行护理,内容主要为动员培训、复印各种宣教资料、实施宣教计划等.结果:通过专病护士护理模式,疗养员提高了对高血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增强了治疗依从性,提升了疗养效果.结论:在疗养院建立专病护士护理模式,可提升慢性病康复疗养的效果.
作者:付晓超;付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