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曹勤
目的:探讨脑卒中不同发生部位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6年因脑卒中入院患者236例,根据卒中部位不同分为8组,对其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MOCA)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因其损伤部位的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其中,额叶卒中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产生影响较大.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区、丘脑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吴中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巨刺阳陵泉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治疗结束后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Wilcoxon检验,治疗组颈椎后伸活动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巨刺阳陵泉配合四指推法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落枕患者的疼痛及颈项部活动范围.
作者:熊震坤;薛明新;邵铭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模式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肿胀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Rowe法对患者患侧上肢肘后正中静脉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血流速度、肩关节的疼痛和肩关节运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侧上肢肘后正中静脉血管内径显著缩小,血液回流速度显著提升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厚度则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范围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模式对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能更好地减轻患侧上肢疼痛和水肿,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
作者:雷迈;李俊;吴旻;卢斌;金红花;罗仲尔;吴圣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并按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提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蔡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索儿科门诊导诊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面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等待就诊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儿科门诊就诊患儿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不仅可缩短患儿等待就诊时间,还可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欧洁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在不同配方天灸散(传统天灸散和改良天灸散)及不同调敷方式(姜汁和蜂蜜)穴位贴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为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传统生姜汁调敷;B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蜂蜜调敷;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天灸散穴位贴敷,每日贴敷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0天,采用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定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三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A组、B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皮肤损伤率为B组
作者:徐述;李良;蓝媚;李蕾;赖昶宇;周俊英;陈四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在脑梗塞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A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Bobath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C组则在B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C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小敏;麦迪努尔·艾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手术成功;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满意;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前应对其开展系统性的术前评估,以减少诊疗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对康复期戒毒者实施关怀照护行为的效果.方法:将戒毒所中收治的70例强制戒毒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关怀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心理护理,关怀组则实施为期3个月的关怀照护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情况及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关怀组症状自评评分、心理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戒毒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关怀照护行为,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提供全方位生活指导并做好沟通,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可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梁锡敏;梁丽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青少年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推拿治疗,每周治疗3次,3周后评定疗效并观察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珊;肖国超;黄必展;曾水红;候天仙;刘盈盈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肌瘤体积、月经期、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肌瘤体积、月经期、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月经期恢复正常,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而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痊愈5例(17.9%)、显效8例(28.6%)、有效13例(46.4%)、无效2例(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凯;庞亚铮;王培超;宫雪;季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多因子共同作用导致膝关节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疾病,已成为常见和高发的中老年关节疾患.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推拿手法治疗进展将有利于提高手法治疗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临床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通过查阅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认为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具有明显优势,但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性,手法作用机制值得更深一步的研究.
作者:付阳阳;龚利;邵盛;储宇舟;陈浩;何鹏飞;梁红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通过研究复方柴芩退热颗粒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清开灵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口服复方柴芩退热颗粒治疗,共治疗5天,然后随访15天,观察主要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结合中医症候评分综合评价总体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柴芩退热颗粒退热效果显著;而在改善症状与体征方面,治疗组鼻咽症状与呼吸音增粗改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症状与体征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相当(P>0.05),而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治疗组胃肠不良反应仅1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例(P<0.05).结论:复方柴芩退热颗粒能够治疗儿童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退热之力显著,又可以缓解鼻咽部症状,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娟;杨萍;李洁;蔡妙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可逆性因素,并与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发症情况、用药情况进行频数频率统计.结果:我院40~60岁发病的人群住院率居首位,一种药物的治疗方式常见,而胰岛素是使用率高的降糖药物,常伴有一种以上的并发症.结论:大部分患者肥胖、糖毒性、脂毒性并没有得到纠正,可逆性因素存在,常伴有一种以上的并发症.
作者:姜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五禽戏对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10%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mg+注射用水10mL)治疗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进行五禽戏锻炼,对照组则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采用VAS、OD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禽戏能有效缓解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的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
作者:吕强;张超;严隽陶;顾非;刘鲲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后期康复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神经科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同时进行良姿位摆放、被动运动,低中频治疗、针灸等综合康复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在发病后50天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而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ADL提高,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的致残率,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干扰素(IFN)β与安慰剂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干扰素组与安慰剂组各24例,分别予干扰素β-1b肌注和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状况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扰素组治疗6m、12m后神经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干扰素组12m内疾病复发次数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减少(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将干扰素β-1b应用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控制疾病复发,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对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在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突出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对于可以较好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平衡和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降低伤残的发生率和伤残的程度,及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邹林霞;林小苗;陈维华;杨立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锋钩针结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为锋钩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3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锋钩针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候积分、VAS评分、腰肌耐力试验时间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1%(P<0.05);治疗组症候积分、VAS评分、腰肌耐力试验时间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锋钩针结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提高其腰肌耐力并缓解疼痛.
作者:赵奕;邸富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