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燕;陈秀梅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痉挛的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现笔者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法做如下综述。
作者:吴海博;秦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肩关节半脱位(GrIS)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60%-73%,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良肢位的摆放、肩带固定、肩部肌肉电刺激、关节松动及物理因子治疗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疗效均不理想。近年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T)已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几年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许方军;夏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浮针胫前肌再灌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浮针疗法行胫前肌再灌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SF-MPQ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SF-MPQ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浮针疗法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止痛效果优于电针疗法。
作者:秦赫;侯德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训练模式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5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对比实施前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综合康复训练模式实施后,患儿的ABC评分、CARS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模式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供患儿社会生活能力,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朝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发展一门新学科,首先要重视该学科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介绍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内容及通过提高带教老师水平、增强临床中药师的学科兴趣、参考书籍三个方面来阐述临床中药学的带教问题。
作者:苏慕霞;廖小红;梁文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舌肌肌电图(EMG)在运动神经元病(MN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诊断的36例MND患者,对其分别实施常规EMG以及舌肌EMG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拇短展肌EMG中ALS和SMA患者自发电位及单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A患者的时限及多相波显著高于ALS患者(P<0.05);SMA患者的波幅显著低于ALS患者(P<0.05);舌肌EMG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EMG组(P<0.05)。结论:舌肌肌电图在运动神经元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耿;宋施岐;武娟;谢小晓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金鱼外洗方外用治疗儿童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1~6岁异位性皮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金鱼外洗方加赛庚啶片、赛庚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瘙痒、睡眠、皮损面积、皮损严重度积分和SCORAD评分。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SCORAD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17%,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瘙痒、睡眠、皮损面积、皮损严重度的积分、SCORAD评分均有显著性减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睡眠、皮损面积、皮损严重度的积分均有显著性减小(P<0.01)。结论:与单纯内服赛庚啶片的患儿相比,金鱼外洗方外用配合赛庚啶片内服能有效缓解不同体质类型异位性皮炎皮肤相关症状、改善病情,且未发现斜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建宏;萧敏英;杨敏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症患者行神经肌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5年4月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判定神经肌电图的诊断效果。结果:通过对40例主诉手指麻木、疼痛伴或不伴手指无力、大鱼际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20例轻度腕管综合征,10例中度腕管综合征,8例重度腕管综合征,2例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异常率为95.0%。结论:临床使用神经肌电图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用突出,可明确诊断病症,对有效治疗方案的制定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吕英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康复医学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走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如何培养出职业素质高、治疗技术精湛的治疗师,成为很多康复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改进进行思考,以兹参考。
作者:黄福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我国工伤康复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医疗康复为基础,以职业康复为核心,以促进工伤职工回归社会、劳动岗位为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伤康复制度框架。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伤职工的职业康复工作,前提是要准确客观的评估工伤职工的身体功能情况,功能性能力评估(FCE,functional capacity evaluation)技术在工伤职业康复中的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作者:钟巍;卢讯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意义,总结护理方法,分析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均给予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腹腔穿刺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生理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社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逸燕;陈秀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5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QOL、I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美虹;田亚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气道管理措施。方法:2015年我科针对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气道进行标准化管理,即持续气道湿化、药物超声雾化、辅助拍背排痰、及时有效吸痰。结果:患者通过气道标准化管理后,患者痰液明显稀释,利于痰液排出。结论: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气道湿化不足会导致纤毛摆动能力下降、纤毛上皮黏液转运能力下降、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和潴溜[1],进一步加重导致肺不张、肺顺应性下降。呼吸湿化治疗仪实现了将空气氧气混合气体加温加湿持续正压的输送直达肺深部的呼吸支持,提供气道佳湿度,防止气道上皮干燥,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促进恢复呼吸系统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刘婵娟;粟顺美;张惠英;林俏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弹道式冲击波对专业运动员肌腱末端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省体校患有常见肌腱末端病损伤运动员66例,将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根据不同损伤部位,以不同的治疗参数采用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总有效率76.9%、髌腱腱围炎总有效率88.9%、网球肘总有效率91.7%、跟腱腱围炎总有效率90.9%。结论:弹道式冲击波治疗对运动员几种常见肌腱末端病有明显效果,其中以网球肘疗效好。
作者:陈琼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49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均接受椎体复位减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17%(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IM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脊柱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方法。
作者:蔺卓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通督益髓”法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瘫患儿以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督益髓”法针刺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用改良的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益髓”法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孟斌;田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运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优质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共40例胸腰椎骨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优质护理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干预,对二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日排尿次数、每次平均尿量、残余尿量、LUTS评分、泌尿系感染率、临床疗效、HA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更好的促进胸腰椎骨折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片联合金水宝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年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尿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清胱抑素(Cys-C)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沙坦酯片联合金水宝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疗效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祺锋;潘杏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咳嗽、发热、咽痛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及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够提高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周杜鹃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风失语作为中风病的五大主症之一,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其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若干医家的治疗方案等对中风失语进行了总结与探讨,认为今后应该加强中风失语症病机辨证分型的研究,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炳艳;徐萍;刘立安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