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加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30例体会

王学军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小针刀, 火罐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加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30例.结果:有效率达100%,随访无复发.结论:小针刀结合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见效快、痛苦小,疗效满意.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肝肾阴虚型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口服,疗程均3个月.观察两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疗效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视力有显著改善;血浆内皮素含量在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园;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后2小时按摩子宫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产后2小时按摩子宫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5月-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自然生产初产妇2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产后2小时没15分钟定时进行子宫按摩处理,而后比较两者产妇产后2小时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2小时给予产妇定时子宫按摩能够有效减少出血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予以注意.

    作者:尹煌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不增加治疗费用.

    作者:冼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指导

    腰椎问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椎问盘病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部的病症,临床以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特征表现.1 治疗方法1.1 腰椎牵引炎症控制后,可行腰椎牵引,因腰椎牵引能进一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病人仰卧,牵引角度L3~L4为20°为宜.L4~5或L5~Sl为30°为宜.

    作者:宋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734例含蜈蚣中药处方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蜈蚣的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近年蜈蚣的使用剂量、诊断等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蜈蚣主要用于肿瘤科、骨伤科及皮肤科,剂量以1-2条为主;蜈蚣常与全蝎配伍应用.结论:医院蜈蚣使用基本合理,但须注意使用剂量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曾海坤;郑世志;曾素霞;郭大敏;曾灶英;吴声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79例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讨论骨折患者的系统康复的护理,使骨折患者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尽快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以及早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79例骨折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护理,提出及早进行有计划及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结果:79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后,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指导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而且要及早进行,这样能有效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有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变,颈椎增生,颈肌劳损等原因造成颈部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软组织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以神经根型颈椎并较为常见,我科采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物理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的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物理治疗法治疗.结果:采用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痊愈112例,治愈率为73.68%;显效28例,显效率为18.42%;好转8例,好转率为5.27%;无效2例,无效率为1.31%,总有效率为97.00%.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凌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期辨证对围手术期创伤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以清热活血益气为主的分期辨证疗法对普外患者术后创伤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路径治疗;治疗组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加用分期中医辩证治疗:手术当日及术后第1-3天静滴清开灵、丹参针;术后第4-7天静滴参麦针、丹参针.观察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伤口愈合情况、胃肠道功能回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WBC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拆线时间、体重减轻、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分期辨证可提高手术患者组织修复,有助于术后康复.

    作者:王松;陈志强;谭志健;何军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针刀加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30例体会

    目的:观察小针刀、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加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30例.结果:有效率达100%,随访无复发.结论:小针刀结合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见效快、痛苦小,疗效满意.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3月以来住院或刚出院脑卒中患者48例推拿上肢,用拇指推瘫痪侧的肩井、肩贞、肩髎等穴,然后用五指拿捏肩部,并沿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向下拿捏到肘部,再用掐法取曲池、尺泽、手三里等穴.推拿下肢,患者健侧卧,用拇指推腰部,掐肾俞穴,深推环跳穴,再用双手滚大小腿,上下来回数遍.然后点压委中、承山、太溪、昆仑等穴.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认知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患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认知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患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份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病患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分成训练组与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给予病患常规的康复训练,训练组是在对比组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全部病患的训练时间都是2个月.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训练疗效.结果:训练组与对比组病患训练前的认知、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分级差异都没有差异性.即P>0.05.在训练1个月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量表的评分差异都没有差异性,即P>0.05.而MMSE评分则具有差异性,即P<0.05;两组在训练2个月后,两组病患间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以及MMSE量表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临床上,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功能病患,应该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认知训练,这样才利于病患改善生活能力,利于病患全面康复.

    作者:张翠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电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法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眩晕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眩晕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康复治疗青少年膝关节运动半月板损伤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青少年膝关节运动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5岁.结果:疗效,优22例,良7例,差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青少年膝关节运动月板损伤后,采取固定制动、练功、推拿及中医药内服外洗等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志明;杨伟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4个月~2a,观察颈椎X线片、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优28例,良17例,中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治疗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满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迟缓愈合、不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迟缓愈合、不愈合的效果.方法:21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迟缓愈合及不愈合采用股骨带锁髓内钉重新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32个月,影像学检查证实21例患者经治疗后6~14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成角畸形均得到矫正、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无术后感染、再次更换锁钉等病例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迟缓愈合及不愈合具有固定牢固、可进行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促进骨折愈合等应用特点.

    作者:肖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荨麻疹的针灸治疗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总结,从常规针灸方法的角度来阐述针灸对荨麻疹的治疗,并总结针灸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俞国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平衡针灸治疗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使用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平衡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简单方便,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录军;万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针对同一社区有肢体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前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后者仅在家静养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专业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和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中风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加快恢复速度.

    作者:罗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服消心痛,阿司匹林,阿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0.95%,对照组为68.25%、58.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确、迅速、作用持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公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